草鴞失雛 保育團體籲南市府廣設禁止餵食宣導牌

瀕危草鴞受遊蕩犬侵擾攻擊致雛鳥死亡事件,保育團體共同聲明「狗狗回家飼」。(台南市野鳥學會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瀕危草鴞受遊蕩犬侵擾攻擊致雛鳥死亡事件,台南市野鳥學會等三十多個保育團體六日共同發表聲明,希望台南市政府與高雄市政府立即展開於草鴞與野生動物出沒熱點廣設禁止餵食宣導牌,以防遊蕩犬毫無限制地聚集、繁殖,不要再讓無辜的生命因此犧牲。

日前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在二仁溪畔進行草鴞棲地生態調查,記錄到草鴞育雛巢位受遊蕩犬侵擾攻擊,導致四隻來不及長大的雛鳥死亡。從影像記錄可見,結群的七隻遊蕩犬都未戴項圈,體格十分健壯,顯示這群遊蕩犬極可能有人定期餵養。這些犬隻攻擊草鴞並非為了覓食,而是在體力充足的狀態下,表現出狩獵天性。

草鴞為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在台灣數量不超過五百隻,對於遊蕩犬群攻擊野生動物的事件發生在草鴞身上,保育團體對此極為痛心且深感遺憾,不只憂心此瀕危物種的存續,更掛慮生態環境的健全。

農業部所去年推行「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畫」,保育團體當時便不斷呼籲中央應進行短中長期的規劃,真正解決日益嚴重的遊蕩犬氾濫問題。保育團體多次向執行試辦計畫的縣市政府詢問計畫未果,無法對試辦計畫給予建議或有效監督,實屬遺憾。

遊蕩犬侵擾草鴞事件絕非個案,實際上必定有更多未被記錄到的案例在野外發生。台南市野鳥學會等三十多個保育團體共同聲明,希望台南市政府與高雄市政府立即展開於草鴞與野生動物出沒熱點廣設禁止餵食宣導牌,以防遊蕩犬毫無限制地聚集、繁殖。遊蕩犬問題不只是野生動物保育的問題,也是犬本身動物福祉的問題,更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期待政府能正視並務實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