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6旬婦人住院期間意外發現肺腫瘤,切片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合併骨骼轉移,經使用口服標靶藥物,三個月後腫瘤指數下降到正常範圍,電腦斷層追蹤顯示腫瘤體積縮小一半以上,繼續服藥控制中。
郭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曹書儀指出,所有癌症中,肺癌是一個常見且不可忽視的疾病,肺癌死亡率常高於發生率,且五年存活率僅有1、2成。常見的肺癌危險因子包括年齡(70歲以上的老年人)、遺傳因素(有家族史者)、吸菸或二手菸(近九是吸菸導致)、環境與空氣污染(暴露於石棉或氡氣等)、原有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結核等患者有較高機率罹癌)、其他輻射與化學藥物暴露。
肺癌常會有下列症狀,包括久咳不癒、咳血、呼吸或咳嗽時會加劇的胸痛、聲音沙啞、體重減輕、疲倦、呼吸急促、久治不癒的肺炎,或因轉移而造成的併發症。肺癌的診斷包括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與正子攝影等,要確切診斷仍必須仰賴組織切片或細胞學等病理檢查。台灣超過七成的患者常常在診斷時就已經屬於晚期,傳統只能用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卻有不少副作用,包括惡心嘔吐、掉髮、免疫功能降低等。
曹書儀表示,醫學與生物科學進步,已找到許多肺癌的致病機轉,也發展出針對特殊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治療。「艾瑞莎」、「得舒緩」都是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抑制劑,對有此受體特殊突變的晚期肺癌都有很好的療效,與傳統化療相比,可將無惡化存活期從4-6個月延長至10-13個月不等,健保有給付此兩種藥物於第一線肺癌治療,透過基因檢測可預估這類標靶藥物的療效,除了療效比傳統化療更好,副作用也低,更能增加患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