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流經基隆市,沿岸防汛道路開闢成民眾休閒運動的步道,但長期以來受限法令無法設置公廁,常常內急還得往返二、三公里找廁所,市議員林旻勳爭取在碇內防汛道設置全市基隆河步道第一座公廁,雖然是流動公廁但過程取得不易,為了怕民眾摸黑如廁不便,特地裝上夜間感應燈光,讓碇內、過港地區民眾揪甘心。
基隆河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全長九十六公里,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台北市,基隆段從新北瑞芳區流經暖暖、八堵、七堵、五堵進入新北汐止區,在基隆市河段僅約十五公里,近年來沿線防汛步道開闢成為民眾休閒運動最愛。
但是,從碇內、過港、七堵埠岸,往往二、三公里找不到一處公廁,議員多次反映,暖暖區市議員林旻勳上個月努力爭取到了環保局流動廁所設置在碇內防汛步道,讓很多散步、運動的民眾及長輩能夠在內急的時候能有個方便的地方,也是全市基隆河步道的第一個公廁。
林旻勳說,爭取過程中,克服了許多難題,因為基隆河步道沒有河灘地,土地取得困難,幸透過鄰長找到埠岸附近的私人地主,取得土地使用同意書,解決用地問題,接下來除草等環境整理,再向鄰近住家商借自來水接了二、三百公尺的水路,同時,協調附近土地公廟認養,最後才能向環保局申請流廁設置。
公廁到位,但最後卻發現一個問題,到了晚上沒有照明設備,很多夜間運動的民眾上廁所得摸黑,但又沒辦法接路燈?林旻勳說,辦公室同仁急中生智,想到用感應照明燈來克服,這兩天裝上試燈,民眾夜間如廁就不會再黑矇矇的伸手不見五指。
他也提醒所有使用的市民,要愛惜公物,旁邊有接水管讓民眾沖洗,自主維護,讓下一個使用者有乾淨舒適的如廁環境。
不過,市環保局長賴煥紘還是建議,流動公廁畢竟是臨時性非長遠之策,還是希望能夠尋找適合地方蓋永久性公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