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綠色科技 崑大團隊全國賽獲創新獎

崑大應材系教授黃昭銘帶領跨國籍學生團隊參加全國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榮獲最佳創新獎之「彩鋅電池-觸媒篇」作品。(記者汪惠松翻攝)

崑山科大先進應用材料系教授黃昭銘帶領跨國籍學生團隊,將所學3D列印技術設計「彩鋅電池-觸媒篇」作品,參加全國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在綠色科技組逾40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創新獎」,展現創意與技能實作力。

此次創新競賽邀請全國大專院校學生組隊,以激發學生之創新思考及實作能力,鼓勵跨領域專長的科技整合團隊,完成富有精緻創意與高實用性之創新作品為目的。

崑大材料研究所碩二生越南籍吳昌珮、應材系三年級生胡志豪、許書銘、潘奕翰四人,由黃昭銘指導共同創作「彩鋅電池-觸媒篇」,參加產學創新實作綠色科技組競賽,作品因安全、環保且無毒的特性,體積輕巧方便攜帶,可用於緊急災難救助,實用性高,在第一輪決審時即備受青睞。

不僅如此,學生更展現所學,透過3D列印技術將參賽的儲能電池設計實體化,同步結合觸媒材料、空氣流體力學與電路設計,同學間跨國籍且跨領域合作,展現出「會呼吸的燃料電池」,在儲能應用上有極高潛力,讓評審一致認為前景看好並獲「最佳創新獎」。

指導教授黃昭銘表示,此次的參賽作品運用可抽換的電極設計,觀察鋅空氣電池充放電行為,為新一代流動式鋅空氣電池建立紮實的研究基礎。該競賽以「綠色科技」、「機械及自動化」、「資訊與電子」、「人工智慧及其應用」四組進行對決,全國共有188隊進入決賽,能夠在激烈競爭中突圍,不僅讓學生學習成果獲得肯定,也證明崑大厚實的技能訓練,成效卓越。

材料所碩二生吳昌珮表示,自己原來所學為電子系,有感於電池中的觸媒是電動車的關鍵材料,就讀材料所時選擇以觸媒見長的黃昭銘老師為指導教授,在不斷測試與改質下,成功開發高效能觸媒,終於在這次比賽中大放異彩,感到相當欣慰。

(記者汪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