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離開職場逾二十年的蔡惠名,透過勞動部雲嘉南分署台南就業中心推介到慈光心智關懷協會擔任多元就業計畫人員,主動參加初級教保員訓練,並協助行銷「慢飛天使」手作產品,為協會增加營收,開展不一樣職涯人生。
二十年前曾在工廠擔任車縫作業員的蔡惠名,因結婚生子辭去工作,在家照顧小孩,如今二個孩子長大,動了重返職場的念頭,於是向勞動部雲嘉南分署台南就業中心求助,媒介到協會工作已屆一年。
慈光心智關懷協會理事長徐育仁說,協會以照顧心智發展緩慢孩子,申請多元就業計畫項目以串珠為主,訓練孩子們手指的靈活度,蔡惠名不僅與孩子們相處融洽,更幫協會挹注不少營收。
為與特殊孩子相處,蔡惠名主動參加初級教保員訓練課程,也考上街頭藝人證照。她說,與慢飛天使互動中,培養更多耐心與同理心,也訓練自己的心性,這些都是工作上的額外收穫。
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多元就業計畫透過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除補助人力經費,也幫忙社區在地經營,不但提供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工作機會,更協助其發展自身特色,計畫至今已補助雲嘉南區近二千個就業計畫,創造逾一萬二千個工作機會,讓更多優秀人才在社區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