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文化小旅行訪白河客底聚落

參加伯公文化小旅行民眾走訪白河李家菸樓。(台南客委會提供)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台南市客委會於土地公(客家人稱伯公)誕辰前夕,舉辦二0二四伯公文化小旅行,除了帶領民眾走訪白河庄內里客底聚落,欣賞季節限定美景林初埤木棉花以及製作客家紅粄,用傳統祭典儀式幫最親近客家鄉親的「伯公」慶生,祭典儀式後的食伯公福,還品嘗最道地的客家料理,把滿滿的「福」帶回家。讓民眾從伯公信仰,認識台南最接地氣的客家文化。

台南客委會指出,台南是客家先民在大航海時代渡過黑水溝登陸後踏入台灣土地的門戶之一,在白河、楠西、東山都有早期客家移居的歷史痕跡。而白河區的庄內里舊地名為客庄內,庄名由來源自最早的開墾者為張姓客家族人,後因故分為兩派,各以「張鑑公」及「張婆太」為始祖,其祭祀方式及宗祠建築形式上仍保有客家傳統習俗。

這次在白河推出伯公文化小旅行,除了規劃走讀張鑑公祠及張婆太祠、李家菸樓及草店大埔宋屋等客底聚落,在白河客庄內最早創建的土地公廟「福呂府」用客家傳統祭典儀式幫伯公慶生,食伯公福更是邀請來自美濃著名的總鋪師劉春樹掌廚,推出「筍乾滷豬腳」、「客家冬瓜高麗菜封」、「客家小炒」、「蘿蔔肉丸湯」、「樹子炒野蓮」、「薑絲炒大腸」等客家傳統佳餚,打造客家文化的五感饗宴。

現場邀請在地客家藝文團體「府城真樂軒客家八音樂團」演奏的八音,是以鑼鼓樂加上嗩吶等吹奏樂器,為客家傳統祭典或節慶不可或缺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