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10大異常 痔瘡胃炎居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醫學機構聯安診所統計2023年聯安健檢大資料庫「十大健康異常檢項」,前10名分別為痔瘡、胃發炎或潰瘍、自律神經失調、維生素D偏低、大腸息肉、甲狀腺結節或囊腫、脂肪肝、骨質減少、膽固醇偏高以及體重過重。

針對這項聯安預防醫學機構2023年3萬6524筆健康檢查資料,聯安診所家醫科暨職醫科主任王森德分析,十大健檢異常項目中,其成因可大致分為不良生活習慣及汙染或高壓的生活環境兩類。

首先與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部分,譬如少運動、缺乏日照及戶外運動的靜態生活型態;飲食習慣不佳:如攝取過多高熱量(精緻碳水化合物、高油脂)食物、缺乏攝取高纖維飲食和必要營養素攝取不足;抽菸喝酒等。而環境汙染、高壓的工作與生活等,則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胃炎/胃潰瘍、甲狀腺結節等風險增加。

王森德提醒,十大健檢異常有不少為重要慢性疾病成因,如慢性胃炎(如萎縮性胃炎)及胃潰瘍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大腸息肉中的腺瘤型息肉與大腸癌的發生也息息相關;甲狀腺結節,需進一步釐清是否為惡性腫瘤;脂肪肝、高膽固醇、體重過重則與「代謝症候群」相關,而「代謝症候群」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腎病、甚或惡性腫瘤的重要危險因子或具有共病性。

另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心理性疾病與睡眠障礙,進一步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也與癌症、免疫系統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相關。而骨質疏鬆會影響長者的活動能力及增加跌倒與骨折等意外事件的風險,而跌倒與骨折是導致長者失能與長期照護需求的重要原因。

看到健檢紅字,王森德提醒,不要慌張,但也不要輕忽,畢竟紅字表示數據異常,對健康有潛在危害,需要專業醫師建議,應積極改變生活作息或介入治療。異常數據則為邊緣值的灰色地帶,未必是罹患疾病,可透過積極改變生活型態降低患病風險。

但檢查報告正常也不要鬆懈,王森德指出,即使是最好的篩檢工具,亦可能有其極限,無法在疾病初期篩檢出來,定期健檢並保持良好生活作息才是長遠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