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重達
醫師跟前十字韌帶斷裂病人諮商時,必提兩件事:三分之一定律與手術適應症。
三分之一的病人放棄激烈運動,改變運動習慣,做積極復健,受傷的膝關節穩定度接近正常,可以不開刀。三分之一病人上述方法都做了,關節有時仍有症狀;但病人選擇與之和平共存,開刀沒有急切性。最後三分之一無論如何做都出現明顯關節不穩定,就開刀吧!這是第一個手術適應症。
45歲以下,膝關節不穩定影響生計,例如重工作者、職業運動員,或運動是生命中十分重要的業餘運動員,充分諮商後就採取手術,做前十字韌帶重建。這是第2個手術適應症。
不願開刀的病人會想知道自己未來命運。可能答案包括:不穩定度惡化,出現伴隨傷害,例如半月狀軟骨破裂,關節面軟骨損傷,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等。一定會有這些後遺症嗎?什麼時候會出現?醫師也只能說:持續觀察,問題出現後再面對、處理吧!
2024年2月美國骨科運動醫學雜誌有一篇也是來自瑞典的論文。發表針對一開始受傷後就採非手術治療的前十字韌帶斷裂病人,做了平均33年的追蹤結果。使用三種國際認可量表,其中一種是看運動能力,來做評估。
生活評估:病人與對照組沒有顯著統計差異。運動能力與受運前比較是明顯降低。75%病人的膝關節追蹤X-光出現退化性病變,但只有38%病人有症狀性關節炎SOA (symptomatic osteoarthritis)。 50%病人做了半月狀軟骨手術。 29%病人因關節不穩定最後做了韌帶重建手術。兩名病人最後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上述結果告訴我們:以非手術方法治療前十字韌帶斷裂病人,在充分諮商;參考、尊重病人意願後,仍是值得考慮的選項。當然,持續追蹤、觀察就變得很重要了!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