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 投資前停看聽

投資人在購買高股息ETF之前,仍應先了解其淨值組成為何。(證交所提供)

記者陳建興∕專題報導

高股息ETF是近幾年相當熱門的話題,風險較低但相較於定存、儲蓄險又能創造不錯的收益,讓很多投資人趨之若鶩。想投身存股的你也對高股息ETF蠢蠢欲動嗎?但提醒大家在投資高股息ETF前,最好了解相關介紹及熱門標的比較,畢竟任何投資都有利有弊,正確評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之道。

台灣自二00三年於證交所上市第一檔ETF以來,至二0二四年一月底,整體ETF市場資產規模(包含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已突破四兆元,ETF檔數超過二百四十檔。相較二0二三年一月底整體ETF資產規模僅約二點五兆元,短短一年間,規模成長一點五兆元,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六十,投資大眾對於ETF市場的投資熱度由此可見一斑。

若再就ETF受益人數分析,在上市櫃ETF受益人數前十名中,與高股息相關的ETF就占了六檔。市場上關於高股息ETF的說法、知識不一而足,而本文將針對高股息ETF相關知識進行解析。

對於何謂高股息ETF的認定標準(如股利率等),目前國內實務上並無統一的見解或定義。而在高股息ETF名稱上,各家投信也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如「高股息」、「高息」、「優息」等。惟多數高股息ETF,投資策略大致選擇以追求高現金股利分配為主。以集中市場而言,截至二0二四年二月二十二日,與高股息相關之ETF(資料來源:證交所e添富平台,投資篩選器中主題因子選高股息),共二十一檔,資產規模九千九百七十三億元,加總受益人數四百三十九萬人。

無論投資高股息ETF風潮的成因為何,對投資人而言,在購買一檔高股息ETF前,仍應先了解其淨值組成為何,才能更加了解其收益分配策略。

高股息乍聽之下很誘人,但其實任何投資都有利有弊,在進場高股息ETF前,務必留意以下兩個思考點,評估最適合的投資方式:

一、留意企業獲利程度:高配息不等於高報酬,若企業沒賺錢或虧損,即使配發再高股利也無意義。

二、企業未來的投資發展:企業獲利時可以將資金做更多的投資,提升更多企業價值;然而提供高配息給投資人,企業投資金額也會減少,企業的成長幅度可能有限。

高股息ETF適合對投資較為保守、不想承擔高度風險、也不追求短期創造高獲利的投資人;如果你想長期穩定的領到股息,持續累積小小的被動收入,那麼高股息ETF對你而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依然要提醒大家,任何投資都有風險與優缺點,投資前請務必自行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