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花蓮縣卓楓國小、古風國小師生,一日訪問桃園市平鎮區忠貞國小,進行都會體驗文化交流活動,卓楓及古風國小同學並在忠貞國小操場演唱布農族歌謠,讓忠貞國小同學進一步認識原住民文化。
這項城鄉共學交流活動,桃園市有長庚、永順、青埔、忠貞、光華等五所國小,花蓮縣有卓溪、卓楓、古風、春日、卓清、卓樂等六所國小參加;目的是讓都會學校與部落小學透過城鄉共學交流活動,培養學童的核心人文素養,來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
忠貞國小校長魏秀蓮表示,今年元月底,忠貞國小師生先到花蓮卓溪鄉卓楓國小進行六天五夜的交流;卓楓國小及古楓國小師生三月底到忠貞國小回訪三天;由忠貞國小安排家庭接待及入班學習,並陪同社區踏查以及新住民的體驗課程。

忠貞國小說,校方安排到訪師生多項參訪活動,包括以「樂」會友的演唱布農族歌謠,也安排到忠貞周邊地區了解新住民特色文化,並體驗新住民文物及創意手作、品嚐特色料理。
一日上午,到訪的孩子來到忠貞國小進行快閃表演,布農族的孩子穿著部落特有的傳統服飾,圍成一個小圈,由領唱的同學發音,接著加入合音,譜出美妙的布農歌謠,此起彼落的樂音,迴盪在操場及教室。
推動城鄉共學交流活動的中華數位人文關懷協會創辦人盧志山表示,城鄉共學不只是一個人適應現在生活和未來挑戰時需要 的「知識」和「能力」,同時也包括個人面對各種生活情境或挑戰時,所具有的 「態度、情意、價值與動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