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交通問題對症下藥。根據交通局分析,近五年交通事故,側撞事故成為台南主要交通事故型態,特邀專家學者舉辦策略論壇,進行問題把脈,希望降低事故。
交通局說,近五年交通事故死傷約有一萬七千多件,約六成三發生在路口,其中側撞事故為主,原因如未依規定讓車、未依規定左轉、違反號誌管制、車輛提前起步等,再深入分析年齡、車種、行車狀態,希望打破以往認知和分析,希望能再降低事故率。
交通局說,針對易肇事路口改善,採工程、教育、執法三方案,針對事故熱區常見違規狀況,如闖紅燈、超速、違停、轉彎未依規定、行人違規穿越道路、未帶安全帽等進行執法勤務。交通設施改善部分,分析易肇事路段事故特性,繪製碰撞構圖,檢視道路設施合宜性,如行車導引設施標誌、標線、號誌路口視距及管制措施、路口縮減可行性等。
今年度改善五路口,包括東區小東路與勝利路口、南區南門路與健康路一段路口、中西區民族路三段與西門路二段路口、北區公園路與成功路口、北區長榮路五段、長榮路四段與開元路口,並成立易肇事路段口改善、高齡事故防制推動小組等,並舉辦論壇,希望深入研究側撞事故,並提出更全面、周詳的防制策略,保障市民行的安全。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簡任技正湯儒彥指出,希望中央與地方合力,結合相關民間團體參與;成大交管系主任鄭永祥建議增加公共運輸使用,不僅節能減碳,更能減少私有運具使用而衍伸的停車、壅塞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