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 嬰高燒嘔吐

防疫醫師林詠青提醒家長留意腸病毒。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日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南部7個月大女嬰,3月中旬發病,出現呼吸不順、意識不清、肌抽躍、口腔及四肢有小水泡等症狀,確診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0型,一度進加護病房治療,已出院。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6732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腸病毒持續於社區中活動,檢出以克沙奇A型為主,但已出現5例腸病毒71型及1例D68型輕症個案,須持續注意學幼童傳播風險。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南部7個月大女嬰,沒有先天病史,曾於3月中旬因流鼻水、咳嗽症狀至診所就醫,診斷為感冒,服藥後改善。2天後出現近40度高燒、嘔吐、呼吸不順、嗜睡伴隨意識不清,緊急就醫發現有肌抽躍、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口腔及四肢有小水泡(手足口病)等症狀,收治兒童加護病房住院治療,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0型,住院期間併發肝炎、敗血症,治療後症狀改善,住院第12天轉一般病房、第13天出院返家休養。

根據疫調,個案家人有咳嗽、流鼻水,但無疑似腸病毒症狀,幼托機構也無腸病毒疫情,不排除為接觸者有輕微症狀,或在社區遭到感染。

林詠青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若小朋友感染腸病毒,1週內要注意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近期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且清明連假將至,民眾南來北往、親朋好友出遊、交流頻繁,皆易造成疾病傳播,呼籲民眾連假期間參加各種活動,仍應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