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顳顎關節疼痛

  • 陳俊銘

「顳顎關節痛」是一種現代人常見的疾病。顳顎關節俗稱下巴關節,掌控人類嘴巴的開閉功能,當其中間的一層關節盤因為長期移位導致軟骨磨損,或因外傷撞擊、過度咀嚼、精神壓力等因素引發咀嚼疼痛和功能異常時,就稱為顳顎關節痛。

顳顎關節(下巴關節)是耳朵前方的一個關節,左右側各一,下顎骨將兩個關節連結在一起,故嘴巴張合時,兩個顳顎關節也會同步運動。顳顎關節是下巴運動的支點,由顳骨的關節窩以及下顎骨的關節頭組成。關節頭上方有一層軟骨形成的關節盤,作為關節抗磨損、受力的緩衝。

引發顎關節疼痛是因為關節發炎,而造成顳顎關節痛的原因通常不是單一的,可能包含:1.牙齒咬合不良。2.精神壓力因素:包括個性容易焦慮、緊張或過度憂慮、長期工作壓力大、過度疲勞等。3.生活作息不正常或營養攝取不均衡。4.夜間磨牙、習慣咬緊牙關、習慣張大嘴啃咬食物、長期頭頸部姿勢不良等。5.顏面或下顎關節曾受外力撞擊(如車禍)或骨折等外傷。6.張嘴時間過長,如進行牙科根管治療、植牙後的患者。

常見症狀如下:張口疼痛、嘴開閉時有異聲、咀嚼疼痛、開口困難、張口中線偏斜、臉部肌肉痠痛、肩頸痠痛、下巴脫臼、頭痛、耳鳴、耳內疼痛、發音障礙。

好發族群包括:1.咬合不良的患者。2.個性容易焦慮緊張、易怒、求好心切者。3.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者。4.20~40歲族群,通常女多於男。5.睡覺會磨牙、白天經常咬緊牙關的人。6.戴不合適假牙的人。7.罹患結締組織過鬆症、全身性關節炎或先天韌帶鬆弛的人。8.飲食習慣不良者,如喜歡嚼堅硬的食物、習慣用單邊咀嚼食物、咀嚼太久等。9.顏面曾遭受撞擊導致嚴重外傷或骨折者。

顳顎關節痛不好處理,咬合板只能減輕些許疼痛,反覆疼痛常常帶給患者十分的困擾,長時間下來甚至成為憂鬱症。

針灸能有效改善顳顎關節痛,在頭皮針部分取額旁一帶、百會透太陽,耳針在治療顳顎關節痛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耳針相關穴位:顳顎區、下視丘、視丘、基底核、腦幹、口,和有止痛效果的穴位結合,可達到相當好的療效。

眼針:眼八卦針。配合十四經絡體針,常用穴位如下:合谷、列缺、陽陵泉、上關、下關、頰車、翳風、率谷、風池等。

若是反覆疼痛,壓到條索狀的硬結塊,可配合小針刀鬆解沾黏組織,可達到根本治療。針灸平均2天針1次,一次留針至少1小時,每次針灸都會減輕疼痛,大約30次即有不錯的穩定療效;針刀每週做一次,大約5到6次,即可達到相當好的療效。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