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全教總指出,根據教育部數據,二0二三年校園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共計二萬七千五百十一件,較前一年成長六成,其中國小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增加九十四%,國中則增加了五十八%,對此,全教總認為「親師合作」是維護校安的重要途徑。
全教總今年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政府正視家庭教育與家長管教責任,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對學校難以管教的學生課予家長管教義務,並由行政機關以行政罰方式強制家長須參與親職教育講習或課予罰鍰,短短幾天獲得三千七百多人附議。
根據全教總提出的修法草案,受僱者出席國民基本教育階段及幼兒園子女之學校家長日、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安置會議等,得請親職教育假,全年以一日為限,而家庭照顧假及親職教育假的請假日數均不併入事假計算,且薪資照給。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一學期一次的學校日雖然都辦在假日、晚上,仍有家長無法參與,像是工作時間的衝突、單親家庭,或是得把其他年幼孩子帶到學校開會等等。此外,隔代教養、新住民家庭通常參與上較為被動,或者平時在學校況狀比較多的孩子,平時家長、學校雙方溝通較無效能,也就不願意參加學校日活動。
侯俊良表示,這些困難影響了親師合作以及孩子教育參與權的實現,也會影響學生自信心、甚至是管教及校安問題,建構「親師協力」模式,共同改善學生偏差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校安事件。
全教總呼籲政府在拚經濟之餘也能讓民眾顧孩子,不用被迫在麵包與教養之間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