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加強孩童照護成效,近年北市力推兒童家庭責任醫師計畫。醫師指出,依過去家訪經驗,針對嬰幼兒居家環境安全維護,例如防止嬰幼兒跌落措施、窗簾繩需收起、插座需保護蓋等,照顧者許多都知道但並未實行,籲兒童照顧者勿貪圖一時方便而釀成憾事。
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任張詠森表示,相較於受虐,兒童最常見非因疾病而死亡的原因其實是事故傷害。根據統計處發布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事故傷害高居兒少死亡原因第2位(占15.3%),僅次於「源於周產期之特定病況」;而事故傷害中又以運輸事故及跌倒(落)為最常見。
張詠森表示,根據過去家訪經驗,針對嬰幼兒居家環境安全維護,例如防止嬰幼兒跌落措施(讓嬰兒有獨立嬰兒床、床欄拉起、及樓梯防護等)、窗簾繩需收起、插座需保護蓋等等,照顧者許多都知道但並未實行。
此外,針對汽車座椅的重要性,照顧者也都明瞭,但往往因為貪圖方便,或是因為小孩坐在汽車座椅上會哭鬧故未實際使用。張詠森強調,意外發生常常都在一瞬間,即便照顧者就在小孩身旁也未必能夠阻止意外發生,更何況,許多安全維護措施實行起來都很簡單,呼籲兒童照顧者千萬不要因為貪圖一時方便而釀成遺憾。
除了安排家訪之外,仁愛院區小兒科更提供臉書粉絲專頁「人見仁愛寶貝兒」諮詢管道,提供參與兒童家庭責任醫師計畫的家長們線上衛教諮詢服務,家長們可以輕鬆聯繫到他們的家庭醫師,相當方便,也讓家長能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