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十六日表示,北市三十年以上老屋占比七十二%、高齡人口占比更超過二十%,人老屋老的情況日益嚴重,如果台北市老舊房屋都要拆除重建,可能需花費二百年,更是緩不濟急,如何更好地應對一直是市府所關心的議題。
都市更新處表示,除了重建,整建及維護也是都市更新的另一種處理方式,都更重建常會面臨諸多困難,例如權利問題複雜、居民意願整合不易、推動時間過長等,所以北市府提供了多元都更的新選擇-整建維護,藉由補助協助民眾辦理增設電梯、外牆整新拉皮及結構補強。
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的北小公寓社區,該棟建築屋齡已有四十七年,是五層樓公寓並沒有電梯,住戶年長者上下樓梯越來越不方便,且有磁磚掉落情形,但社區的居民們不捨離開熟悉的環境,都希望能在地共老。
儘管在協商過程中面臨不同意見,但大多數居民最後決定將建築物重修舊好,透過整建維護的方式來改善居住環境並共同分擔費用。經過多方努力下,終於獲得補助資格,施工過程中,原本不願意參與的住戶也開始轉念,願意共同攜手維護自己的家園。
完工後不僅增加一部安全便利的電梯,而且外牆整新使用仿石漆塗料也解決了磁磚剝落的問題,透過辦理整建維護不但提升居住品質,也提升城市美學改善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