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推動地方創生文化環境營造計畫,台南生活美學館攜手嘉義縣政府,至嘉義訪視朴石飲食產業創生計畫,整合朴子與東石的農漁物產資源,串連在地教育機構、行政機關、宗教團體、企業行號,期透過打造「河海宴」加值文化旅行路徑,形塑在地飲食文化。
美學館長黃瓊瑩表示,地方創生文化環境營造計畫,鼓勵地方盤點地方飲食文化脈絡及結合飲食文化,推動地方創生。
朴石飲食產業創生計畫是嘉義縣第一個跨鄉鎮市的飲食文化地方創生案,以文化歷史知識、生態環境保育、食農教育,作為飲食文化旅遊的價值核心策略,結合地方人力的組織跟集結,凝聚資源及力量,共同建構在地認同品牌,打造具文化深度與觀光特色的朴石飲食文化產業。
計畫主持的逗點創意設計整合工作室表示,朴子溪流域及東石出海口河海交會的鹹甜味,是專屬嘉義點心獨有的道地口味,規劃四條朴石地區食旅文化路徑,如看海盜如何走上陸地成為豪傑,「消失的航海王」帶你喝甘蔗酒、吃烏魚子。
將東石近海養殖漁產直接搬上餐桌,享用在地、當季及天然食材的「綠水綠食綠生活」;來一趟「朴子水之路」,體現依循溪流而生的飲食樣貌,從朴子溪的潤餅碾一路吃到東石海的土魠魚羹;吟楊爾材詩,聽施金龍鎮長故事,和「朴子仕紳」品嘗拌麵和麻糬棟的好滋味。
美學館說,希望和地方建立長遠合作創生模式,培育更多在地能量,攜手推動地方創生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