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解決仁德區和東區汙水排放問題,水利局將推動仁德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工程主、次幹管共分三標,第三標已完成決標並將啟動,工程範圍主要在東區竹篙厝分區範圍,將進行管線推進工程及用戶接管工程,管線建設長度逾五千五百公尺,設計用戶接管工程超過一千二百戶。
水利局指出,「仁德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工程主、次幹管」共三標,主要範圍大致以東門路三段、中華東路三段及崇道路以南、鐵路以東及敬修街以西圍成的區域,另包含沿仁德區保生東路、文華路二段至仁德水資源回收中心的主幹管部分,其中主次幹管第一標在一一一年完工;第二標已於一一二年開工,預計一一四年完工。
第三標發包金額約三點四二億元,總工期為九百四十五天,工程範圍主要為東區竹篙厝分區範圍內,管線施工將經由崇明二十四街、崇明路、崇興街、巴克禮路、林森路一段、生產路及崇德路等。
用戶接管範圍大致以崇德路以西、縱貫鐵路以東、崇明十五街以南、保仁路以北之範圍,完工後管線總長度約五千五百二十公尺,設計用戶接管約一千二百四十一戶。
汙水下水道建設施作程序由主幹管至分支管,再到用戶接管;仁德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目前為主、次幹管佈管推進階段,預定一一六年完工;為後續各分支管及用戶接管工程的前置作業;主、次幹管完成後,將可進行後續東區共四萬多戶用戶汙水接管,預計一一七年完成接管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