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400,市府與荷蘭在台辦事處攜手共創《台灣追鄉曲》,融合聲樂、弦樂及偶戲、歌劇等多元手法,共演台南四百年前動人故事。
這齣獨樹一格的偶戲音樂劇,由台洋劇團製作,講述海洋在十七世紀,帶著不同族群來到台南,彼此在台南土地上交會,即使政權在時代中更迭,人與人互動,仍有其最真摯、掙扎與真實一面。
《台灣追鄉曲》將於二十六、二十七日晚間七時,於赤嵌樓(普羅民遮城)首演,劇情通俗易懂,免費,僅需憑古蹟門票入場。
文化局表示,台、洋交流精采大戲,描述兼容並蓄的海洋文化和歷史背景,多民族相遇的動人故事,邀請民眾重返歷史現場,共同航向大航海時代的台南。
文化局指出,台南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相遇的歷史前線,當今台南城市輪廓中,留下許多荷蘭與世界各地人群來到台南後留下痕跡,今年逢荷蘭人在四百年前踏上台南土地、建立據點的歷史里程,期望以融合東、西方藝術手法製作的偶戲音樂劇,透過通俗故事,帶給觀眾跨時空文化激盪和對話,並反思一六二四年在台南發展史上所代表的意義與象徵性。
荷蘭在台辦事處指出,台荷關係源遠流長,雖然四百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歷史定位,在當代有更加廣泛的討論,如今攜手檢視雙邊共同的過去、現在、未來,融入歷史反思視角,在文化與創新議題上著墨,希望創新與文化,成為未來台荷雙方交流的兩大支柱,開啟今年為「台荷創新與文化交流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