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新北市「滿漢全惜」甄選獲獎名單出爐 從餐桌到教室推廣惜食生活

「惜食料理食譜組」決審現場,參賽者現場烹調。(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推廣「珍惜食物」的永續理念,新北市環保局辦理新北114年「滿漢全惜」甄選活動,甄選分為「惜食料理食譜」與「惜食創意教案」,共收件31組優秀作品。7月26日於新北市莊敬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辦理惜食料理食譜組決審暨114年「滿漢全惜」頒獎典禮,藉由實作及創意呈現,鼓勵市民從日常飲食與教學現場落實惜食精神,響應淨零綠生活目標。 「惜食料理食譜組」決審現場,參賽者現場烹調。(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本次甄選共收件31組優秀作品,來自許多不同領域參賽者,如高中職學生、學校教師、社區大學講師、知名飯店主廚等,展現出各界對於推動惜食理念的熱忱與創意。 「惜食料理食譜組」決審現場,參賽者說明惜食設計理念。(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環保局指出,本次「惜食創意教案組」的參賽作品主題融入新北市當地農特產、AI、高齡化等多元議題,經歷初審與決審會議,首獎由八里國中的林佳宜教師與營養師楊宜靜共同設計的教案《柚見你,吃吃愛地球》獲得。教案以國中生為對象,從學生營養午餐的剩食議題出發,透過體驗活動讓學生覺察午餐廚餘實際量化後究竟有多少,引起學習動機,並了解廚餘分類對於後續應用的意義。同時融入在地八里區柚子滯銷事件,設計一系列以「柚」為主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產生在地認同。首獎團隊也表示希望能藉由教學設計,結合校園營養午餐與在地農產特色,讓更多人關注八里柚子的惜食議題。 「惜食料理食譜組」獲獎人員合照。(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提到,「惜食料理食譜組」則以現場烹調方式進行決審,邀請資深主廚林奕成、黃寶元、民間團體代表何佳穎老師擔任評審。參賽選手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大顯身手,從現場製作到擺盤都非常用心,作品緊扣惜食理念,強調食材全利用、食在地當季,減少廚餘的產生與環境負擔,並透過創意發揮剩餘食材最大價值。最終由胡皓荃先生的作品《紅薯鳥巢烤南瓜片/脆皮五花燒肉》奪下首獎。他表示,希望將脆皮五花肉以套餐形式展現,並結合惜食五原則,將美味的記憶藏在紅薯鳥巢裡,享受與一家人吃飯的幸福感。 「惜食創意教案組」由胡皓荃先生的作品《紅薯鳥巢烤南瓜片/脆皮五花燒肉》奪下首獎。(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兩組首獎的隊伍將於8月代表新北市,參加由環境部舉辦的「環境部第3屆首惜廚師甄選活動」食譜組北區決賽與教案組全國總決賽,與各縣市優勝隊伍切磋,攜手推廣惜食理念,翻轉全民飲食習慣,共創永續未來。 114年新北市「滿漢全惜」獲獎人員大合照。(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Read More

全國首創!新北校園導入「性別友善廁所標章」 結合美學與平權 廁所升級再進化

中信國小永信樓2樓性別友善廁所。(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營造健康、安全與美感兼具的優質學習環境,新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4K好便所」政策,規劃在112年至115年間完成整建1,000間老舊校園廁所,全面打造「乾淨(Keep Clean)、明亮(Keep Bright)、無異味(Keep Fresh)、通風(Keep Dry)」的校園友善如廁空間。除了硬體翻新,新北再往前一步,率先全國推出校園「性別友善廁所標章」,讓每一間廁所,都是學習尊重與包容的起點。 中信國小永信樓2樓茶花風格主題牆面。(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高度重視校園基礎設施品質,除持續改善廁所設備老舊、採光不佳與通風不良等問題外,更前瞻性導入無障礙與性別友善設施及「性別友善廁所標章(All Gender Restroom)」該標章以大寫字母「A」結合展開書本的意象,象徵知識與學習的開展;並融入雙「L」馬桶剪影設計,用創意將平等、共融、美感與永續,真正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彰顯尊重差異、包容多元的教育價值。 設計師介紹校園性別友善廁所標章理念。(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近期完成翻新的新莊區中信國小校園廁所以「生態與藝術」做為翻新設計的核心理念,融合學校課程特色及在地文化意象,不僅導入性別友善廁所規劃,更融入美感教育與永續思維,其中永信樓廁所融入欒樹、茶花與楓香等校園常見植物意象,打造自然生態主題空間,並在二樓設置性別友善廁所,實踐性別平權與尊重差異的價值觀;慈愛樓則結合藝術與運動元素,營造活潑創意氛圍,使傳統廁所轉化為可觀賞、可學習、可感受美的教育場域。 廁所翻新工程徹底改善原有老舊設施與通風採光不良問題。(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中信國小校長楊宗時表示,此次廁所翻新工程不僅徹底改善原有老舊設施與通風採光不良問題,更讓學校將美感與環境教育延伸至日常生活,透過課程融合與設計參與,強化學生對多元、平等與公共空間的理解與尊重,深獲全校師生高度肯定。四年級陳品丞同學開心分享,新廁所明亮又漂亮,設計風格多樣,大家都很喜歡! 教育局表示,目前全市已有143所學校設置性別友善廁所,未來三年將持續爭取教育部資源挹注,協助超過100所學校推動廁所環境全面升級,積極推動「4K好便所」政策,打造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友善校園環境。 新北市校園性別友善廁所標章正式啟用。(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廁所明亮又漂亮,設計風格多樣,學生很喜歡。。(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學生介紹校園廁所改善成果。(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Read More

「這就是荔灣」第二彈開展!美食探店尋味老西關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廣州市荔灣區「這就是荔灣」系列活動第二場「尋味西關,品味傳承」美食探店活動近日熱鬧登場,活動由「品味西關」吉祥物「慧食貓」領隊,帶領尋味團走訪多家老字號,深入探索西關美食中的非遺密碼與匠心精神。 西關素有「食在廣州,味在西關」之稱,此次活動沿著老街巷弄展開,透過一道道經典菜色,讓人品味舌尖上的傳統記憶。   向群飯店 位於龍津東路的向群飯店堅守32年,招牌蔥油雞皮脆肉嫩,豉油王鵝腸香氣四溢,令人垂涎。該店多年來連續入選「米其林推薦」,展現粵式家常菜的深厚功力。 向群飯店招牌蔥油雞,雞皮金黃油亮、肉質鮮嫩多汁,佐以蔥薑香氣撲鼻,是老饕們念念不忘的廣式經典滋味。(記者張翔攝) 吳財記麵家 作為「廣式雲吞面製作技藝」的非遺傳承單位,吳財記面家陳列歷代製麵器具,展現傳統工藝。其竹升面Q彈、雲吞鮮美、炸雲吞酥香,連續六年獲得米其林餐盤獎。 吳財記麵家傳承百年的廣式雲吞麵,竹升麵條爽滑彈牙,雲吞湯鮮味濃,搭配酥脆炸雲吞與酸甜醬汁,展現經典粵式風味的極致魅力。(記者張翔攝) 南信甜品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南信甜品,午後香氣四溢。經典雙皮奶選用新鮮水牛奶蒸製,細滑如脂;薑汁撞奶暖意融融,約200種甜品訴說著老西關的甜蜜回憶。 南信甜品以雙皮奶、芝麻糊、蓮子羹等傳統甜品承載老西關的味覺記憶,甜而不膩、口感細膩,是百年傳承的廣式甜品代表。(記者張翔攝) 津津菜館 津津菜館煙火氣十足,招牌白切雞皮爽肉滑,佐以特製薑蔥醬,展現食材本味。脆皮炸大腸外酥裡嫩,兩道經典小炒道出西關家常料理的深厚底蘊。 老西關瀨粉店 現場展示傳統水菱角製作過程,吸引眾人目光。傳承人手工捏製的Q彈水菱角、綿密瀨粉及香酥炸魚皮,呈現非遺瀨粉的地道風味與溫度。 順記冰室 夏日消暑必備,一碗招牌椰子雪糕椰香濃郁,是順記冰室的鎮店之寶,為探店旅程增添清涼甜意。 永利飯店 龍船蛋撻、糖沙翁、石鍋翅等經典粵菜一一登場,咀嚼著老廣州的市井記憶,亦感受食物背後的歲月痕跡。 永利飯店精緻點心一應俱全,蛋撻、糖沙翁、龍船蛋撻等經典粵式風味喚醒味蕾,展現老廣州的地道早茶文化與市井記憶。(記者張翔攝) 活動不僅是品嚐地道老味道,更親身體驗非遺工藝的獨特魅力,荔灣區正透過這樣的文化探索,傳承在地風味,讓更多人看見廣州的美食靈魂與文化厚度。

Read More

實踐綠色金融 永豐綠能融資挑戰1,620億

永豐銀行深耕綠色金融,締造亮眼成果,旗下合作的太陽光電廠市占率穩居業界第一,至去(2024)年底綠能融資餘額逾1,477億元,今(2025)年底上看1,620億元、年成長10%。(永豐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永豐銀行深耕綠色金融,締造亮眼成果,永豐銀行表示,旗下合作的太陽光電廠市占率約3成、穩居業界第一,更跨足陸域風電、地熱、小水力及儲能等領域,至去(2024)年底綠能融資餘額逾1,477億元,今(2025)年底上看1,620億元、年成長10%,期許為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實踐「翻轉金融 共創美好生活 Together, a better life.」企業願景。 為促進民間綠電交易及確保金流安全,永豐銀行表示,自2022年迄今,已與逾30家售電業者合作導入信託機制、陸續啟動轉供,合作轉供裝置容量至今年底亦將達400 MW(MegaWatts;百萬瓦),較前一(2024)年增加一倍以上。 同時,經由檢視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綠電使用量及水資源管理等各項指標後予以貸款優惠,永豐銀行主辦、參與或自辦共逾百件永續指標連結貸款案,支持綠色投資與企業轉型。 除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外,響應母公司-永豐金控2030年自身營運淨零排放目標,永豐銀行去(2024)年綠電採購量逾530萬度、約當全行一年用電量的20%;除綠電採購外,永豐銀行指出,自有辦公大樓已建置13.5 KW(Kilowatt;瓩)的屋頂型太陽能板光電系統、年發電量約達1.7萬度,合計採購與自建系統所產生及使用的綠電,預估年度減碳量達2,530公噸,約6.5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效果,逐步落實綠色營運。

Read More

0728豪雨造成後壁積淹水,黃偉哲趕赴現場了解災情,關心居民安置情形,丹娜絲颱風後再受創,民眾苦不堪言

後壁下大雨,後壁菁寮等地嚴重積淹。(民眾提供)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低氣壓帶來豪大雨影響,後壁區多處傳出積淹水,市長黃偉哲二十八日上午趕往後壁了解災情,宣布後壁區停止上班、上課,到後壁區收容安置中心關心公所緊急協助撤離的居民,指示公所注意居民生活物資與醫療照護需求,也請國軍協助調度軍卡將六百五十份熱食、便當送到災區各里。 才因丹娜絲颱風受災,又有雨彈來襲,後壁民眾苦不堪言。(民眾提供) 黃偉哲表示,市民性命安全是首要之務,後壁區有八位年長者撤離安置,白河區有近十位依親暫時避難;指示相關單位即刻掌握災區動態,並主動了解居民需求,要確保每位受影響民眾都能獲得適當協助與照顧。 他說,豪雨造成局部地區積水,台南市政府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上課作業辦法」相關規定,宣布後壁區二十八日停止上班、上課,並已將災害應變中心提升至二級開設,市府同步啟動全市抽水站與移動式抽水機投入運作,全力防範災情擴大。 市長黃偉哲到後壁區收容安置中心關心公所緊急協助撤離的居民。(市府提供) 後壁累積雨量達三百多毫米,豪大雨在後壁菁寮等地造成嚴重積淹,淹水近膝,包括菁寮國小前、農會前等都已封閉道路,新營由後壁新東里前往菁寮的道路也因積水深,讓不少駕駛不敢冒險涉水而過,部分農田已成為汪洋一片。 大雨一直下,後壁新東橋一帶抽水站不斷抽水。(記者陳佳伶攝) 後壁在丹娜絲颱風是重災區,災民才剛清理、整理家園,希望逐步恢復正常生活,沒想到又來豪大雨造成水患,屋漏偏逢連夜雨,讓災民苦不堪言。 新營經後壁新東里至菁寮道路積淹,大車涉水而過。(記者陳佳伶攝) 黃偉哲說,目前淹水地區已請國軍協助調度軍卡將六百五十份熱食、便當,由國軍送到災區各里,確保安置點和受災家庭獲妥善餐食照顧,並請區公所和志工協助發放;也請水利局和消防局合作,加速抽水機調度和現場排水作業;提醒入夜可能出現短延時強降雨,請市民提高警覺,呼籲曾在丹娜絲風災中住宅受損的居民,應儘早檢視防水措施,必要時儘速通知相關單位協助,市府將全力提供必要支援,協助居民防範二度災害發生。 後壁部分農田成滯洪池,一片汪洋。(記者陳佳伶攝) 市長黃偉哲前往後壁勘災,了解災情。(市府提供) 市府請國軍協助調度軍卡將熱食、便當送到災區各里。(民眾提供)

Read More

原民會世界青年論壇閉幕

原民會「2025年世界青年論壇」,學員們經為期五天的跨文化交流後閉幕。(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舉辦的「2025年世界青年論壇」,二十七日在屏東同合農科商務會館舉行閉幕典禮,由副主任委員杜張梅莊主持,並為來自臺灣五個原住民族群及十二個國家共計三十八位青年學員進行授證儀式,同時也頒發四名輔導員感謝狀及模擬聯合國表現優良獎,多位我國友邦及友好國家駐臺使節代表亦出席見證,場面溫馨熱絡。 原民會副主委杜張梅莊表示,原民會將持續落實賴清德總統政策目標,培育具多元文化視野的國際人才;杜張梅莊進一步指出,今年的論壇不僅著重知識的傳遞,更具體實踐回饋在地社會的理念。論壇閉幕後,部分學員將於今年八月重返屏東,與泰武社區發展協會及泰武國小合作辦理「社區服務」營隊,實踐「學習.回饋」的行動精神,以自身所學回饋部落,深化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感與文化認同。 原民會指出,今年世界青年論壇於七月二十三日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開幕後,課程內容涵蓋多元議題與實地參訪,學員深入體驗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方式、音樂與舞蹈文化,並參與「氣候行動與社區永續」、「數位創新與文化傳承」、「觀光產業與經濟發展」、「國際交流與文化藝術」四場主題工作坊,在跨文化交流中激盪出創新思維與深度理解。 原民會強調,青年是推動未來的力量,原住民族的聲音則是全球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未來將持續攜手各國夥伴,共同推動青年培力,促進區域及全球的原住民族永續發展。  

Read More

反罷擊出「全壘打」 盧秀燕感謝民眾黨:「沒有你們我們做不到」

民眾黨與台中市府互動良好。(資料照片)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大罷免」第一波投票於7月26日落幕,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未通過。台中市長盧秀燕27日指出,這是人民的勝利,她也要特別感謝民眾黨,感謝主席黃國昌、陳佩琪醫師,以及所有民眾黨公職人員、黨工、志工和小草們,更感性表示「沒有你們,我們做不到!」 盧秀燕市長認為,這次的選舉寫下台灣民主新頁,展現台灣人民希望政府「拚經濟做正事」的心聲;為政者應「以民為本」,讓國家持續走在對的方向,當國家穩定前行,百姓才能安居樂業。針對這次選舉結果,盧秀燕市長特別向國昌主席、佩琪姊,以及所有民眾黨公職人員、黨工、志工和小草們致謝,感謝大家一起為人民團結,攜手為國家民生與正義奮鬥,讓台灣人心底的聲音被聽見,更讓政治回歸初衷本質,並表示「未來繼續並肩前行!」

Read More

許采蓁盼終結仇恨 以集體智慧阻止仇恨蔓延

市議員許采蓁指出,終結仇恨,台灣人民以集體智慧阻止仇恨蔓延。(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大罷免以大失敗收場,高雄市議員許采蓁指出,終結仇恨,台灣人民以集體智慧阻止仇恨蔓延。 許采蓁指表示,投票結果,顯示台灣人民並不認同仇恨動員,並不同意民進黨政府以強制手段控制國會,這是台灣人民再一次告訴民進黨,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 許采蓁指出,她的貼文,她收到許多謾罵,說她在關鍵時刻消費父親的死,或藉機以不實論點揣測父親離世的原因,留言數量多到她很擔心再次讓爸爸蒙羞,但感謝黨內長輩和好友們給她的溫暖,不斷告訴她,這是一篇帶有正向意義的文章,趙少康大哥更稱「今天我覺得講的最好的就是許采蓁」。 許采蓁提到,罷免結果不是國民黨的勝利,而是民主體制展現韌性,謝謝每一位願意挺身而出捍衛民主價值的公民,現在起,我們應該攜手翻過這一頁,把罷免過程中的紛紛擾擾留在昨天,一起為台灣的未來共同努力,也才能真正讓她父親對持續建設社會的遺願能持續向前。  

Read More

鍾易仲:不要再搞政黨惡鬥 不要再讓台灣內耗與分裂

市議員鍾易仲強調,不要再搞政黨惡鬥,不要再讓台灣陷入無止盡的內耗與分裂。台灣不要再空轉,好好治國才是正道。(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廿七日指出,罷免本是民主機制的一環,但這次卻被執政黨拿來當作報復工具,意圖鬥爭、清算、消滅異己。事實證明,多數人民不會跟著起舞,以不同意守住了台灣的民主底線。 鍾易仲認為,這不是罷免制度的失敗,而是民主的勝利,是台灣社會對政治亂搞說不,對執政者發起的政黨惡鬥投下的不信任票。 鍾易仲呼籲執政黨:人民要的是好好治國,不是繼續操作仇恨、操弄對立。物價上漲、民生困頓、年輕人看不到未來,這些才是你們該正視的真問題。 鍾易仲強調,不要再搞政黨惡鬥,不要再讓台灣陷入無止盡的內耗與分裂。台灣不要再空轉,好好治國才是正道。  

Read More

市議員邱于軒指大罷免、大失敗 一起修補被撕裂的社會

市議員邱于軒表示,大罷免,大失敗,人民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邱于軒廿七日表示,大罷免,大失敗,人民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這一次,我們成功守住了民主的尊嚴,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一起修補這段被撕裂的社會。 邱于軒說,這場罷免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場單純的公民行動,而是由執政黨全黨動員、資源全開,主導的一場政治鬥爭。 邱于軒指出,帶頭的,是爭議不斷、甚至想問鼎立法院長的柯建銘。他反對軍人加薪,反對剴剴條款(針對虐殺幼童者判處死刑),反對普發一萬,卻默許文化部用納稅錢補助諷刺人民的歌曲與創作者,一邊高喊抗中保台,一邊卻被發現原來共諜卻潛伏在總統府與外交部。這些雙重標準,人民早已看得一清二楚。 邱于軒認為,人民的選票,再一次告訴他們:我們要的是解決民生,不是鬧劇!當內政部長劉世芳說「吃台灣米,別當中國鬼」;當沈伯洋高喊抗中保台,卻被起底父親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這些荒謬的戲碼,反而讓人看見他們的真面目。 邱于軒表示,台灣這片多山美麗的土地,雖然被政治鬥爭折騰得筋疲力盡,但人民仍然用智慧與理性,讓台灣回歸正軌。 邱于軒提到,就像黃建賓委員說的:「台灣只有四種人—家人、朋友、朋友的家人,還有家人的朋友。」在這片土地上,團結,才是我們最強的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