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成音師職訓換跑道 變身綠電人才

女成音師胡珈綺職訓後成綠能專才。(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原是成音師的胡珈綺參加勞動部雲嘉南分署「太陽能光電技術應用」職訓課程,學習配電、配管、組裝太陽能板相關技術,結訓後取得太陽光電乙級等三張證照,還順利找到工作,成功轉換跑道。 大學主修影劇的胡珈綺,畢業後到中國擔任成音師多年,後來因疫情回台找工作,看好太陽能產業,決定轉戰跑道,報名雲嘉南分署的太陽能光電班重頭學起。剛開始連配線圖都看不懂,一切超級陌生,但她不喊累,搭配完整實作,六個月的密集訓練,順利取得太陽光電乙級、室內配線與工業配線丙級三張證照,結訓後也順利到能源公司上班,從門外漢轉身變成綠能專業人才。 三十歲的胡珈綺說,只要有心肯學就做得到,感謝政府提供職訓資源,讓她能成為綠電人才,同時鼓勵想入行或轉職的女性朋友,「勇敢跨出第一步,努力學習、創造價值,就不用擔心被取代」。 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指出,因應政府綠能政策,太陽能產業夯,新人起薪落在三萬五千到三萬八千元,若有一定經驗,薪資超過五萬不是問題,目前分署自辦職前訓練報名至二月十五日,包括太陽能光電技術應用、特殊銲接、水電、消防安全設備、工程地籍測量、室內設計、汽車噴漆與美容鍍膜等二十一個職類,詳細課程內容可上分署官網(https://yct168.wda.gov.tw/)查詢。

Read More

選後重心是治理國家 賴清德宣布新人事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二十四日在中常會指出,唯有注入新血,改變與社會溝通的方式,將訊息化繁為簡,理解社會各層面的需求,才能贏得更多民眾的信任與支持。 賴清德在中常會宣布,任用吳崢為新聞部主任兼發言人、王義川任政策會執行長、張志豪轉任組織部主任。 中常會後,吳崢主持上任後的首場記者會轉述,賴清德表示,本次選舉仍然有很多不符合社會期望的地方,有待民進黨持續檢討、重新贏回民眾的認同與支持;民進黨一定要感謝所有支持的民眾、更要把不支持的意見放在心頭;民眾期待民進黨注入新血,用更淺顯的方式,強化社會溝通。 賴清德表示,他任用吳崢擔任中央黨部新聞部主任兼發言人。吳崢在此次選舉獲得年輕人的支持和肯定,形象清新,選戰期間的勤奮有目共睹;另外,王義川在本次選戰,從空戰到陸戰都發揮堅強的戰力,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在短時間內攻防複雜議題,因此任用他擔任政策會的執行長,也期待能借重他的才能,將政策化繁為簡活化。 賴清德也提到,如今選戰已經結束了,現在要將重心轉往治理國家、扛起繼續帶領台灣向前走的責任。他也趁這幾日馬不停蹄攬才、惜才,未來也希望能持續擴大民進黨的人才庫,招募願意為台灣做事的年輕一輩。 此外,賴清德也在常委及主管的見證下,表彰為台灣民主奉獻超過半個世紀的駐美代表處主任從美國而來的「創黨元老級」的同志彭光理。

Read More

民眾黨:六大選舉爭議中選會應要說明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民眾黨由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黃珊珊、黃國昌、陳昭姿二十四日指出,本次大選出現領票數與總得票總數不符等六項爭議,將要求中選會說明,並強調選務改革與不在籍投票將會是民眾黨推動的優先法案。 黃珊珊、黃國昌、陳昭姿表示,本次大選出現六大項明顯的爭議,包括「領票數與總得票總數不符」、「未依規定於開票前公佈領票數」、「先整票再唱票,未依規定逐張唱票」、「投開票報告表填寫疏漏或記載不實」、「開票可錄影,未違規卻遭選務人員制止並試圖驅逐」、「票匭底部無封條」等。 民眾黨表示,網路傳出「先整票再唱票」影片,部分投開票所將票匭直接倒下來疊成一疊,並一張張唱票,但依照規定應由一個人拿票給唱票者,並經過唱票後再計票,最後拿去整票,不能夠直接將一疊丟出來;但投開票所先整理好再唱票,完全違反中選會自訂的選舉規範。 黃珊珊等強調,本次選務出現的大爭議狀況,是監票人員、一般民眾都會有的疑慮,將會正式函文中選會要求說明,並希望選務一定要到公平、公正、公開。

Read More

量六力 3成長者至少1項異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健康老化則靠「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評估,國健署推動「量六力」服務結果發現,至少1項以上異常的長者約6.6萬名,異常率近3成。 世衛(WHO)指出,維持6項內在能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是延緩長輩功能衰退的關鍵。國健署據以發展並推動我國「量六力」服務,但依據112年醫事機構的服務結果顯示,22.7萬名長者中,發現至少1項以上異常者約6.6萬名,異常率近3成。 為提升量六力服務的可近性,國健署已建置「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民眾透過手機進行量六力評估,目前好友數約17萬人。長輩居家可整合性評估身體功能6項內在能力,結合日常生活圖像設計,搭配國語、台語、客語及英語4種語音,方便居家操作評估。 今年上線兩大亮點功能,包括「一機守護全家長輩」、「連結免費直播課程」。 「一機守護全家長輩」新增為一機註冊5名長者,透過切換功能,可保留不同長輩資訊。 國健署並與WaCare遠距健康合作,集結醫師、營養師、藥師、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六力領域專家直播授課,自評六力若有異常,系統會主動推播近期的衛教與運動課程,也可直接查詢相關課程,讓長輩聰明「六力護健康」。

Read More

腎結石頑強 軟式輸尿管鏡取出

光田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丁原田表示,患者的結石位置較特殊,因此施作軟式輸尿管鏡手術來取出結石。(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9歲謝姓女子因血尿伴隨發燒、惡心、下背痛等發炎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在輸尿管與腎臟連接處,長了1顆約1公分的結石,為了處理結石問題,她嘗試過體外震波及一般輸尿管鏡手術,但頑強的結石不但「震不碎」,還移動到腎臟內部而「夾不出」,最後在泌尿科醫師建議下,施作可彎曲的「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才將這顆「頑石」取出,恢復狀況相良好。 謝女說,由於家裡開工廠,身為「老闆娘」的她,經常忙於工作而忘了喝水,才會讓結石有機可乘。去年9月她開始出現發燒、惡心、血尿及下背劇烈疼痛等症狀,期間她做過「體外震波」與「內視鏡手術」,都難以處理結石問題。 光田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丁原田表示,體外震波對於太過堅硬的結石,效果有限,因此「震不碎」的例子在臨床上並不少見,而當體外震波手術效果有限,不少患者也會施作一般的內視鏡手術,然而由於患者的結石位置較高,且介在腎臟與輸尿管之間,石頭容易在兩邊跑來跑去,難以定位,當結石又跑回腎臟深處時,一般的內視鏡就會「夾不出」,此時,如果患者不想切開腎臟捱一刀,就需施做可彎曲的「軟式輸尿管鏡」手術,讓內視鏡一路從輸尿管深入腎臟,無論結石在輸尿管或腎臟內部,都能夾出解決病灶。 丁原田指出,軟式輸尿管鏡是近幾年才普及的內視鏡手術,過去如果像謝小姐這種結石長在腎臟深處的案例,往往得在背後開小洞,進入腎臟取石,不但疼痛,術後也需要1週的恢復間;但軟式輸尿管從尿管進入,術後只需休養2天,時間較短,因此臨床上有愈來愈多患者,都選擇軟式輸尿管鏡來處理腎結石的問題。 丁原田提醒民眾,想預防泌尿系統的結石,平時一定要多喝水,不憋尿,飲食也盡量以少鹽清淡為原則,才不會養出「頑石」;而當出現劇烈腰痛、惡心發燒時,也不要強忍,盡速到大醫院就醫找出病因做處理,才不會讓結石破壞泌尿系統的健康。

Read More

家庭藥箱大掃除 過期藥需回收

整理家庭藥箱,過期藥物不能亂丟,做好藥品回收,才不會汙染環境。(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迎接春節別忘整理家庭藥箱,多數家庭會存放藥品、保健食品以備不時之需。台中慈濟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學科藥師沈逸婷提醒,保健用品、藥品、都有使用期限,要常汰換,避免失效、過期或誤食。 專業藥師指出,藥品不能留著慢慢吃,趁著春節大掃除,應該好好整理藥箱。台中慈濟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學科藥師沈逸婷表示,「藥品也有『有效期限』和『使用期限』,有效期限是藥品未開封,而且保存良好的狀態,可使用的最後期限,藥品包裝上看到的日期;『使用期限』是指開封後,還能使用的效期,根據藥品種類、開封時間計算,不是包裝標示的期限」。過期藥物也不要亂丟,可以洽詢醫院診所回收。 沈逸婷說明,服用藥物的準則就是按照醫師指示、定時、定量吃藥,才是治療的根本,尤其是抗生素類的藥品,一定要吃完整個療程,才能完全治癒且避免出現抗藥性。除非發生過敏症狀,或無法耐受的不良反應,否則病人貿然任意停藥,傷身又可能讓病情加重,得不償失。「吃藥沒有假期,長期服用慢性病用藥病人,春節期間千萬別忘記服藥,才能安心過節。」 台中慈濟醫院沈逸婷藥師,耐心提醒病患服藥時間和方式,確保用藥安全。(記者徐義雄攝) 如果慢性處方箋領藥日,剛好落在春節期間,2月8日至14日,可以提前從1月29日起到原處方開立的醫療院所、健保藥局領藥備用。春節假期間務必定期量測血糖、血壓並紀錄,在春節後回診,提供醫師和藥師評估。

Read More

〈中華副刊〉石磨的故事

牆上的石磨 文/攝影 宋玉澄 約十歲的時候,隨著父母搬離眷村,卻像進入另一個世界,連周遭的語言也不同了;印象深刻的是在臨近春節前的日子,平日人煙稀疏的井前小廣場,熱鬧的像個市集。 石磨,是像恆星的主角,人們圍著轉動,孩子們在外圈也跟著石磨圍繞。石磨,哪裡來的?不知道;甚麼時候消失,也沒注意;日後猜想應是一戶閩南人家的用品,過年期間搬出來,讓住民們免費共用。 那時,總興奮地跟著媽媽。看著媽媽搖動石磨,並不時的在石磨的洞孔裡,灌浸泡過的糯米。灌糯米,是我的工作,卻搶著要磨磨;只是人小心急,磨的太快,米粒太大,不及格。但看著磨口流出汩汩的白色米漿,是昔時從未見過的奇物,總覺得這個石磨像玩具般的神奇,也是村裡難得的歡樂景象。 石磨,由兩個圓扁形石頭,上下兩層(盤)重疊組成,多由岩石雕琢打磨而成;下盤固定也較大、邊緣有凹槽、還有一個凸出的出口嘴,一體成形,造型優雅;石磨上盤可轉動;或許是因整個結構外觀皆由石頭構成,故稱石磨,是常見的樣式,也叫片式石磨。與另一種輥式石磨有別,輥式石磨通常體積碩大,多由獸力拖動;俗稱石碾、或石碾子,配件比片式石磨多;如果沒有底盤,就是一個輥石,可以當作輾壓器具。民國四十幾年,金門的道路多由一具直徑約一人高的輥石,夯實地基,形狀類如現今壓路機的前輪,曾擺放在路邊;不知現在是否仍然安在? 石磨,據說是戰國時魯班創制;也有人認為是當時工匠們的集體結晶。古時稱磑,漢時才改稱石磨。算來應有兩千餘年歷史,是真正的老古董,看過多少朝代興替衰亡。它的動力,一般來自人力,也有如騾的獸力;晉朝時,聰明的中國人,更發明以水力推動的水磨。 石磨,創造了食物多樣性與增加了許多的烹調方式,是條巨大伏流,默默影響著華人的飲食與樂趣;算是一件流傳在民間不張揚的國寶,當然那是在承平時期。據《資治通鑑。唐僖宗中和三年》記載:「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磑,併骨食之。」在饑荒時,以人為糧,碓磨食之,是人間地獄的真實寫照。 時至今日,人民生活富足便利。笨重緩慢的石磨,已退出生活舞台,就如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農曆正月初十的石磨日,也稱為石頭節,早已不被人們重視與記憶一般;可是,仍有人惜舊念古,把石磨砌崁在外牆,像是對它的致敬。最有創意的是在一位朋友家,把石磨當作洗手台與茶桌桌面,讓人發思古幽情!

Read More

應酬常菸酒 42歲女急性中風

小惠感謝醫師林志明(左)、張梓恩(右)及彰基醫療團隊的救命。(記者曾厚銘翻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42歲的小惠(化名)去年底從北部南下彰化訪友,閒談中竟突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幸於黃金時間內送至彰基醫學中心治療,現恢復到完全看不出來曾經中風。 彰基急診部副主任醫師李宗翰提醒,近來中風年輕化,一般來說小於45歲的中風,依衛福部統計,比例從10幾年前的5%,到最近幾年已經超過15%,尤以年輕病人經常忽略高血壓、糖尿病的控制,以及過多使用菸草和酒精、缺乏體育活動,另外高環境汙染和氣候的急遽變化都是造成中風的因素。 為小惠執行取栓術的彰基影像醫學部醫師張梓恩表示,小惠屬於前循環之左側中大腦動脈完全阻塞導致之缺血性腦中風,綜合影像與病況評估後判斷符合取栓適應症,故經過靜脈溶栓治療後,立即安排小惠接受取栓治療。取栓過程順利,阻塞的血管幾乎完全打通,使腦部灌流恢復,能降低腦細胞的損傷並有助於功能恢復。 從事業務工作的小惠說,自己平日為了應酬而吸菸、喝酒,少有身體不適的狀況,因此儘管事情發生前1、2個月感覺左邊頭脹脹的,但仍不以為意。她說,倒下的那個時候,雖然眼睛睜著,但其實早就失去意識,醒來已經是在加護病房了。 張梓恩表示,取栓治療之健保給付自2023年11月起,前循環由8小時開放至24小時,但還是提醒民眾盡早就醫,越早恢復腦部灌流,越能降低腦損傷。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天台抽的菸 像支老畫筆

■黃士洲 星光點燃回鄉的路 冷風是火車不斷急駛的聲音 假如…… 那高樓林立的點點窗燈 是纍纍的金黃稻穗 那嘈雜的車水馬龍 便是鎖住童年的魚蝦蛙鳴 那紅磚道是父親巡視的田埂 綠意行道樹宛若汩汩溝渠的故事 那不再一閃一閃的豐潤路燈,是 收集孩子追逐螢火蟲的透明塑膠袋。 腳趾縫流出小河 菸灰——墜落

Read More

〈中華副刊〉飛進玻璃屋的鴿子

■林綠斐 今天,星期一,戲院冷清的日子。 R站在他的桌前,等著客人前來,為他們撕票。 A廳裡,現在裝著一個翹課的國中生、兩個看起來像是業務員的男人、一名孕婦帶著一個小孩、幾個老頭兒、一位殘障人士。 仰頭,是與五樓打通的挑高空間,在大台北市裡,這樣的建築已是少見,只有將人壓得低低的天花板,這樣開闊的視線,若不是在這樣的地方,還真見不到,喔!也許飯店的櫃檯大廳可以。 對邊的牆上,高高掛著一個亮黃色的鐘,現在是早上的10點半,客人多已進場,R看著窗外,突然一隻鴿子從四樓半開的玻璃窗外,輕巧地飛身進來,他心中一驚,見身上染著淡藍色,參雜著幾縷白羽毛的鴿子,飛上五樓的欄杆上,R驚愕地看著牠,才發現,牠也正盯著他。 R的雙手不自覺地揪住胸前的衣服,鴿子像是一種感應,猛地縱身俯衝而下,R驚呼出聲,防衛性地往後退了一小步。 鴿子身子靈巧,在他面前輕鬆自若地旋身,在中庭裡,轉了一個美麗的圈圈,又再度飛上欄杆上。 「那是什麼?」站在他身邊的亞印問。 亞印跟他是同事,都是負責收票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位置就在電梯一出來的左方正中央,一張大桌子,桌後置了椅腳上有滑輪的兩只辦公椅,這就是他們上班的位置,一人負責收、撕一廳的票。 此時,四隻睜大的眼,正目不轉睛地望著鴿子的動態。 「應該是鴿子吧!」那樣大的身軀,美麗自信地飛翔,R說,似喃喃自語。 「鴿子?牠飛進來做什麼?玩?」 牠也許只是好奇,好奇在這個玻璃屋裡,到底裝了些什麼?好奇這兩個人站在這裡做什麼?R心裡想,但沒有說出口。 牠進來了,想找這裡的人玩,牠逗著他們,就像他們是被養在透明屋裡的小寵物。 突然,鴿子飛向窗口,像是進來玩過一遭後,便要翩然離去。 R眷戀地看著牠。 鴿子振翅,飛高,不往外飛,反倒向裡邊飛進,直衝另一邊的透明玻璃,另一邊沒有窗口,只有一大片的玻璃,R的心瞬間抽緊,滿心驚駭地逐漸張大嘴! 定格,畫面靜止,一切都在凝神以待。 R沉靜的臉上,默默地淌下淚來。 鴿子不知道,另一邊寬闊的天空雖是真的,但是在那片自由天空之前,是一片將會致牠於死的玻璃,鴿子有力的翅膀,啪!啪!啪!振翅作響—— 碰!一聲沉悶的撞擊,撞擊在R的心裡,化成全身停不住的顫抖。 鴿子—— 沿著玻璃—— 順勢滑了下來,落在—— 旋轉樓梯上。 R張著大眼,一口氣提上心頭,快速跑過去,見著,狠狠倒抽一口氣! 「牠怎麼了?受傷了嗎?那一聲可真響。」亞印固守崗位,徒勞地伸長脖子,好奇問著。 玻璃上黏了一塊灰色的羽毛,像是用血作為黏劑,將自己的生命,硬生生在這不該來的地方上,留下印記。 R蹲下身,審視著鴿子的傷勢。 他試圖以雙手捧起牠受傷的身,牠需要休養。 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靠近,不料,卻仍是驚動這隻驚弓之鳥。就在R的雙手指尖僅差零點零一的距離就可以碰觸到牠時,牠瞬地驚醒,乍然拍動翅膀,往另一個方向躲去。 R想也不想,本能地隨著牠的飛行路線追去,直到——牠停在唯一的窗口,回過身,面向著他。 「你要走了嗎?」R出聲問。可是你受傷了,你自己知道嗎?知道嗎? 鴿子當然不會回答他,R心底知道,牠看了他一會兒—— 倏地,轉身飛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