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805架無人機空襲基輔

  烏克蘭基輔市中心規模龐大的內閣辦公大樓遭遇俄軍無人機空襲。(路透) 本報綜合報導 儘管美國努力斡旋俄烏達成和平協議,但俄羅斯六日晚間至七日清晨對烏克蘭發動迄今最大規模空襲,造成至少兩死,這是俄烏戰爭以來,基輔市中心規模龐大的烏克蘭內閣辦公大樓首次遭遇這類空襲。 法新社記者目擊,烏克蘭內閣辦公大樓屋頂冒出火焰,濃煙籠罩首都基輔上空。根據緊急救難單位說法,這波無人機攻擊也毀損基輔市內數棟高樓。在救難人員趕往現場搶救之際,直升機在屋頂上方投擲疑似水桶的東西。警方也已封鎖建築物周邊區域。 烏克蘭總理思維里登科在通訊平台Telegram發文表示,「敵軍攻擊導致屋頂及頂部樓層受損,救難人員正在滅火,我們會重建政府大樓,但逝去性命無法挽回。敵人每天都在恐嚇及殺害我國民眾。」 根據烏克蘭空軍的說法,俄羅斯昨夜至今晨一共朝烏克蘭出動八0五架無人機並發射十三枚飛彈,創下新紀錄,且目前尚無停火跡象。 烏克蘭遭遇最新這波猛烈攻擊前,法國及英國等多個歐洲國家四日才剛承諾,將在俄烏達成停火或和平協議之後,派遣「安全保障」部隊,為烏國安全做出貢獻。

Read More

加強拉美友邦關係 預算增編逾10億元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我國目前有十二個友邦,其中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共有七個。外交部長林佳龍力推「榮邦計畫」,根據外交部明年度預算書,主管友邦數量最多的拉美司「加強雙邊及多邊合作」預算編列新台幣五十三億餘元,比今年度增加超過十億元,而外賓邀訪經費也提高逾億元。 外交部明年度預算達四百一十五億元,比今年度增加高達一百零九點二億元,其中「國際合作及關懷」工作計畫的「加強雙邊及多邊合作」科目中,拉美司編列五十三億六千多萬元,比今年的四十三億五千多萬元,增加逾十億元,包括辦理友邦基礎民生建設、技職人才培育的五十億元,與無邦交國家合作計畫(對外捐助)的經費則增加約兩億元。此外,外交部另針對拉美司編列三千三百多萬的經貿考察團預算。 外交官員說,政府正加速推動「榮邦計畫」八大旗艦計畫,結合台灣優勢產業輸出,協助友邦提升國家經濟發展及產業轉型,並引導台灣廠商拓展全球布局,由於計畫項目較多,推動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明年度增編十億一千多萬,以確保計畫順利執行,並展現實質成效。 至於「訪賓接待」經費,外交部明年度預算編列六億九千多萬元,其中拉美司編列兩億零七百多萬,比今年度增加一億兩千一百多萬元。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大陸外交多邊轉向與「龍象共舞」

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在天津會面,被形容為「龍象共舞」。(路透) ■王崑義 大陸近日接連舉行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與北京九三閱兵,其中除了八月三十一日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在天津會面,被形容為「龍象共舞」之外,九三閱兵當天包括俄羅斯總統蒲亭、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等中、俄、印度、北韓、伊朗領導人共同出席閱兵典禮,彷彿讓人見證一個新的「反美集團」出現。當然,這個新反美集團成型的推手,除了是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的單邊主義之外,大陸外交向多邊主義轉向也是重要的成因。 從一九九六年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等共五個國家開始建立的「上海五國」到「上海合作組織」之後,大陸就已經開始進行多邊主義的外交轉向,尤其是在提出「大國外交」以後,中國的外交戰略即透過「論壇外交」和「訪問外交」,逐步從「輸出革命」轉向「輸出利益」的方針發展,這也是大陸不再強調輸出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改由在「互助合作」的基礎上,建立起「平等互惠」的目標,讓中國與各國可以共享國際經濟利益分配的原則。 其中具有多邊主義指標性意義的外交動作,主要是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是由中國第一個主動推動建立的國際組織,它的成立也是典型的由軍事互信機制所發展起來,這個組織是從雙邊到多邊、從非正式到正式、從安全性到綜合性,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包括:領土爭端、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離主義等三種勢力的問題,以及擴延到經濟合作的領域等。 所以,本質上「上海合作組織」的特點是「安全優先,經濟其次」的發展過程,中國後來並由此建立起「北方外交戰略」的架構,通過這項戰略架構,中國過去積極介入北韓核武危機,並逐漸推動「六方會談」,順利化解了東北亞的戰爭危機。而俄烏戰爭發生以後,中國選擇站在俄羅斯這一邊,也是「北方外交戰略」使然。 而「上海合作組織」所醞釀出來的「上海精神」,即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外交的主要內涵,從二000年江澤民在說明「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時,就已經充分表述這個精神,當時他說:「上海合作組織」的目標不僅在於探求促進成員國間進行友好合作的途徑,更重要的是,它是探索超越冷戰的新型國際關係、新安全觀和地區合作新模式的一項試驗。 另外,二00二年六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所舉行的高峰會更確立了「上海精神」,江澤民在該次會議上對「上海精神」作了如下的界定:「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協商」。而這些規範與中國提出的「新安全觀」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中國希望「上海合作組織」能夠成為推進建立在「新安全觀」基礎上,作為一種「新型國際關係」的催化劑。 至於,「新型國際關係」概念的內涵,二00六年十一月在北京所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宣言中,就明白的確立其中的意涵。「宣言」中的一條所說的:「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鑑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並為此加強高層交往,開展戰略對話,增進政治互信;加強互利合作,拓展合作領域,重點加強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漁業、資訊、醫療衛生和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加強治理國政和發展經驗的交流和借鑑;加強人文對話,促進人民之間特別是青年一代的聯繫;加強國際合作;促進中非合作論壇建設;從中非友好大局和雙方長遠利益出發,妥善處理合作中出現的新課題、新挑戰」。 可以說,中國外交的海納百川,就是中國新型大國外交與建立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主要精神,相較於美國從小布希總統時大打反恐戰爭的單邊主義,再到川普二‧0的關稅戰,美國外交的排他性,都是單邊主義在作祟,尤其是今年以來,川普無差別的提高各國關稅,除了施行經濟民族主義式的保護主義之外,並以關稅當武器威脅各國聽美國的話、跟美國走,更是讓各國咬牙切齒。 在這種國際氛圍下,中國以上合峰會提高國際聲量,並藉由九三大閱兵展現作為大國的實力,必然吸引全球的眼光。而在美國的壓制之下,西方國家不敢派員出席九三大閱兵,自然逐步形成兩個陣營的對壘狀態。 而一直在東西兩大陣營搖擺的印度,這次棄Quad,卻奔向北京,印度總理莫迪的選擇,顯然也是在川普的關稅大棒下,不得不做出的偏好。所以,如果有新的反美集團出現,推手絕對是川普,而不是中國,中國只是順勢高舉「上海精神」,讓那些不願意屈服於美國關稅大棒下的國家聚集於天津、北京。 其中天津出現「龍象共舞」,就是展現出中國從一九九0年代中期向多邊主義外交轉向的最大成果。美國如果還堅持單邊主義,那麼未來「東升西降」絕非口號,必然會成國際現實。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本文為國戰會論壇授權刊登)

Read More

外食漲 低所得家庭最有感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儘管受颱風因素影響,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雖連續四個月低於百分之二的通膨警戒線。不過細看各所得層級別家庭CPI,食物類價格漲幅較大,低所得家庭承受的物價壓力仍略高於整體平均。 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八月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一點六,漲幅較七月百分之一點五三略為擴大,主因颱風及豪雨推升蔬菜、豬肉、外食費價格上漲,但仍連續四個月低於通膨警戒線。 主計總處表示,物價短期受颱風因素干擾,若後續天候維持穩定,九月CPI漲幅可望縮小。 細看各所得層級別家庭CPI發現,由於各類家庭的生活、消費習慣不同,承受的壓力也有別;相較於中、高所得家庭,低所得家庭明顯承受更大壓力。 主計總處統計,八月的低所得家庭CPI年增百分之一點八二,中所得家庭一點六二,均高於八月CPI總指數的一點六。僅高所得家庭CPI年增百分之一點五相對較低。 觀察今年一至八月,低所得家庭CPI年增百分之二點零三,高於通膨警戒線。中、高所得家庭分別為一點八九、一點七0。 回顧過去數據,低所得家庭CPI多高於CPI總指數的年增率。主計總處說明,主因是台灣的CPI多以食物類漲幅較大,而食物類支出在低所得家庭的權數也較高。 八月CPI主要七大類變動與去年同期相較,以食物類漲百分之三點一八最高,雜項類漲二點五九、居住漲一點八、醫藥保健漲一點七五、教養娛樂漲一點二六,衣著類及交通通訊類分別下跌零點八五、一點三四。

Read More

威廉波特冠軍遊行 東園小將、林智勝相見歡

  台北市東園國小少棒隊在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拿下總冠軍,市府七日舉辦凱旋遊行,抵達大巨蛋後結合味全龍林智勝(後左二)引退,象徵世代交替。(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威廉波特冠軍東園國小少棒隊七日在台北市凱旋遊行,抵達終點大巨蛋的小將在全場觀眾見證下,將世界少棒錦標賽冠軍獎牌及旗幟獻獎市長蔣萬安,並與中職味全龍交換紀念球。龍隊由引退主角林智勝、世界十二強冠軍國手朱育賢、東園校友劉俊緯代表,場面熱鬧溫馨。 為了與民眾分享東園國小在威廉波特少棒賽奪冠的榮耀,市府與台灣世界少棒聯盟、謝國城棒球文教基金會及味全龍合辦凱旋遊行,從台北青年公園棒球場出發。啟程儀式上,小將接受家長送花、互相擁抱,總教練賴敏男、駱政宇則允諾持續努力,回應所有人的熱情支持。 東園國小少棒隊勇奪威廉波特冠軍,在平常練球的青年公園棒球場舉行「冠軍榮歸」獻花儀式。(記者王誌成攝) 賴敏男表示,站在遊行車上,很多市民向球員招手,每到路口大家都會揮手,還有些人主動比讚,小朋友也覺得很新鮮,對基層來講是鼓舞、傳承。 駱政宇幽默說,「其實我不姓帥、我姓駱,難得第一次出來不用先自我介紹」,很開心能將冠軍的喜悅與支持者分享,不管在美國還是回到台灣,都感受到球迷的熱情。他跟球員說,唯一可以回報的就是在場上用最認真、一百分的態度打球,「我們會繼續加油」。 蔣萬安不僅實現請吃大餐的約定,更加碼投入四百九十八萬元訓練大禮包,鼓勵選手持續追夢、再創佳績。 東園國小王牌之一林晉擇感謝大家的支持;擔任冠軍賽關門投手、選手陳啟盛也說,感謝父母一路支持,還有一路走來遇到粉絲、教練,他們會繼續努力。 小球員也參與林智勝的引退活動。賴敏男笑說,有些小球員應該是味全龍球迷,對職棒選手還是有憧憬。龍隊球員劉俊緯以前也是賴敏男的子弟兵,同期還有孫易磊,味全龍安排學長、學弟傳承,大家都非常開心。

Read More

川普擬出席APEC 可望見習金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白宮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和核心幕僚正低調籌劃十月底前往南韓慶州,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貿易部長會議。外界關注這將是川普會晤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契機。 二0二五年APEC峰會十月三十一日登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三位官員的話指出,雙方已就可能在峰會場邊舉行的雙邊會談展開認真討論,但目前仍未有具體安排。 相關細節仍在協商中,目前也不清楚川普是否會順道訪問其他國家。官員表示,白宮也視這次行程為川普爭取更多美國境內投資的良機,這也是川普近期出訪的重要主軸,包括他早前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時皆如此。 白宮官員表示,目前正討論是否出訪南韓,「(若成行)重點將放在經濟合作上」。這名官員指出,其他目標還包括聚焦雙邊貿易、防衛以及民用核能等議題的合作與討論。 川普若出席峰會,也可能有機會再次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儘管金正恩是否出席仍未確定。美國官員表示,目前著重的,是安排川普與習近平會晤的可能性。 知情人士透露,南韓總統李在明之前會晤川普時,邀請他出席APEC峰會,並暗示這個場合或能提供川普一個與金正恩會面的機會。 川普當天稍早在與媒體談話時告訴李在明,他願意與金正恩見面。川普在談到金正恩時說:「我願意這麼做,我們會進行會談。他會希望與我會面。…我們期待與他會晤,也會持續改善雙邊關係。」

Read More

日相石破茂請辭

日相石破茂七日宣布請辭。(路透) 記者康子仁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首相石破茂七日晚間在首相官邸(行政中心)召開記者會宣布請辭。他表示,日美關稅談判已告一段落,此時是辭職的時機:但沒有消除國民對政治的不信任感,是他最大遺憾。至於是否出馬參選下屆自民黨總裁選舉?他表態不會。 日媒報導,如果自民黨決定實施臨時總裁選舉,時間可能在十月上旬,網路上出現新任總裁人選的討論,率先被點名的是上次飲恨的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其次是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 石破茂在七月參議院大選設定的議席目標是五十席,但最終沒有達成。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雙雙失去過半,是一九五五年自民黨創黨以來首次。 根據產經新聞報導,小泉進次郎與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菅義偉六日晚間連袂到首相官邸拜訪,兩人以「不能因為提前舉行總裁選舉的問題,導致黨內分裂」,勸說石破茂知所進退、主動辭職。 石破茂七日晚間在記者會開頭就宣布「我已決定辭去自民黨總裁一職,並告知幹事長森山裕」。對於自民黨的政治獻金問題引發國民不信任,進而導致選舉失利;石破茂表示,他去年提出相關改革方針,也完成政治改革相關法規制定,即使如此仍未能消除國民對於政治的不信任感,是他最大的遺憾。 石破茂表示,自民黨必須是以寬容、包容為宗旨的國民政黨。如果失去國民信任,日本政治可能淪為輕率的民粹主義,這令他日益感到憂慮。 對於是否太晚請辭?石破茂表示,這段時間他全力處理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參議院選舉結束時,談判情景尚不明朗,還面臨很多嚴峻挑戰;直到美國總統簽署行政命令為止,協議都不能算確定。 他強調,如果汽車關稅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日本經濟會受重大影響,政府必須在這個議題上竭盡全力,因此他不認為存在政治空白。  

Read More

子宮肌腺症 她月經像血崩 多次降到常人一半以下血量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嘉霖表示,子宮肌腺症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之一,主要因為子宮內膜組織異位侵入子宮肌層所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5歲的吳姓女子長期深受子宮肌腺症困擾,近1年來,每逢月經都大量出血,血紅素甚至多次降到6.0gm/dl以下,只有健康人一半不到的血量,多次因嚴重貧血送急診輸血;更棘手的是,吳女因血栓疾病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導致出血量更難控制,且因血栓風險無法使用常見的荷爾蒙藥物治療。她的子宮因肌腺症腫大至約懷孕20週的大小,合併「子宮肥大手術困難、高出血風險、藥物治療受限」三重挑戰,讓她一度陷入無助。 子宮肌腺症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之一,發生率約為20%至35%,主要因為子宮內膜組織異位侵入子宮肌層所致。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嘉霖指出,不少患者誤以為只是單純經痛或貧血延遲就醫,或是將子宮肌腺症引起的大子宮誤認為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所產生的問題通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惡化,通常會需要長期的綜合性治療。 陳嘉霖表示,臨床上,子宮肌腺症的治療方式主要分為3類:藥物治療、非侵入性或低侵入性治療、以及手術治療。但對合併血栓疾病、需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出血量較多且子宮腫大到20多公分的吳女來說,無法使用藥物治療且非侵入性療法無法控制病情,傳統手術可能因出血量大、術後臥床造成的血栓併發症風險高而相對危險。因此,醫療團隊與吳女充分討論後,決定採「達文西微創手術」進行切除子宮。 陳嘉霖說,由於達文西手術結合3D立體高清視野與靈活的機械手臂,能精準辨識並切除病灶,降低對周邊器官與血管的傷害,即使在處理腫大子宮時,依然能清晰分辨組織結構,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達文西手術不僅傷口小、出血量少,術後恢復速度也顯著加快。 陳嘉霖表示,多數患者術後3至5天內即可出院,約2週即可恢復日常生活,感染與併發症風險也相對更低。對於如吳女這類屬於高風險族群的患者而言,達文西手術的微創優勢尤為關鍵。 陳嘉霖提醒,若經常出現月經量過多、經痛加劇、經期過長,甚至因貧血而感到頭暈乏力時,都可能是子宮肌腺症的警訊。

Read More

拇趾外翻下班喊腳痛 微創截骨矯正

患者拇趾外翻(圖右)問題嚴重,尋求骨科診斷,採微創截骨手術進行矯正(圖左)。(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5歲女子高中時穿鞋常摩擦到拇趾造成不適,工作又須長時站立走動,腳部疼痛加劇;醫師指出,若出現穿鞋卡腳、紅腫疼痛或走路不穩,多與拇趾外翻有關,及早就醫,避免中足壓力集中、腳趾變形、關節炎。 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洪煒竣表示,診間中出現許多年輕患者抱怨「鞋子穿不下」、「腳趾卡卡很難受」,這些小毛病多與拇趾外翻惡化有關,拇趾外翻與體質、足部結構異常相關。 洪煒竣指出,曾接診2名患有拇趾外翻患者,年僅25歲女性患者,在高中時發現穿鞋常摩擦到拇趾,紅腫與不適,近年從事物流理貨工作,長時間站立、搬運與走動,腳部負擔大增,疼痛狀況逐漸加劇;下班後常喊腳痛,為改善工作不適,決定接受微創截骨手術進行矯正。患者母親也有拇趾外翻問題,但因職業性質可穿拖鞋,雖有變形,卻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尚未考慮手術治療。 另名76歲婦人則多年來拇趾持續變形,腳掌側邊不僅長出厚繭,腳趾間也出現擠壓與重疊,走路久了便會疼痛,步態明顯不穩。長年忍耐下來,不僅嚴重影響行走能力,也導致中足結構變形,最終甚至需仰賴輪椅代步,家屬擔心再拖恐影響生活自理,陪同就醫後,醫師確認病況已不適合保守治療,安排進行微創手術矯正。 洪煒竣指出說,拇趾外翻因年齡、職業與個人接受程度不同,導致發現與治療的時間點差異極大,愈年輕發現、愈早處理,對足部結構保護就愈完整,拖太久才治療,常常已經造成中足壓力集中、其他腳趾變形,甚至關節炎風險。 拇趾外翻的嚴重程度可透過X光判定,當拇趾外翻的角度變大且合併紅腫疼痛、行走不穩或穿鞋困難,就應考慮手術介入,目前常見的微創截骨手術僅需4個小孔完成骨頭切割與鋼釘固定,手術時間約1小時,術後住院1至3天,約2至3個月可恢復正常步態。 拇趾外翻不只是外觀問題,當影響到行走與生活品質時就不應再拖延。腳掌是身體的地基,長期歪斜不補救,早晚會出問題,呼籲民眾若出現穿鞋卡腳、紅腫疼痛或走路不穩,應及早尋求骨科診斷。

Read More

〈中華副刊〉匠心獨運的「故事匯」——讀岑燮鈞小小說集《貓眼》

■潘玉毅 閱讀岑燮鈞的《貓眼》,如遇300年多前那個用免費茶水換故事來聽的蒲松齡老先生。相傳,當年蒲松齡為收集寫作素材,在人來人往的路口支起茶攤,過往客人行路累了,可以在茶攤前坐下歇腳,免費喝茶,只消留下故事即可。這些故事即是《聊齋誌異》的雛形,老先生在此基礎上雕琢加工,遂有了那部流傳至今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之所以有此感觸,是因為《貓眼》於人的感覺與之相彷。作為一部小小說集,《貓眼》的篇幅大多不長,但得片刻閒暇,就能輕鬆翻完一篇。作者沒有故作高深,非得言說什麼道理,而是信手揮灑間,將書生、志士、飲食男女等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以及一件件有意義或無意義的故事呈現於讀者眼前,能悟出什麼,全憑讀者自己。至於那些故事的取材,有的來自於民間傳說的奇聞軼事,有的則源自現實生活的邊邊角角,有的可在典籍文本裡找到的影子,有的卻是假語村言、道聽途說。比如《舜江山水圖》裡的高則臣,明眼人一瞧便知脫胎於高士奇的故事;再比如那篇《阿君面館》,熟知「牛多一點」掌故的人們便知其化形於生活的日常……這便給人一種感覺,彷彿所有看過的書、經歷的事情,都是作者寫作的靈感源泉。 至於本書的書名,取自書中收錄的一篇同名小小說。但不同於小說裡那隻實體的貓,也不同於那只被畫入畫中的貓,又或是某只具有隱喻意義的貓,想來,很多人如我一般,看到書名的瞬間最先聯想到的多半是裝在房門上的門鏡。據說其貓眼的別名是因為光線通過鏡片折射後從遠處看它神似波斯貓眼睛晚上發出的光線。透過那個貓眼上的鏡片,屋子裡的人可以觀察到門外的情形:走過的人,擺放的物件,自然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但公房也好,私寓也罷,貓眼正對的通常只是門外走廊或者堂前屋後的一小段空間,如管中窺豹,並不完整。閱讀《貓眼》,你會發現,書中的故事亦如是。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作者以一種近乎口述、閒談的方式,截取瑣碎日常的片段,聊到哪裡算哪裡,有的甚至沒頭沒尾,但仔細咂摸,你會發現,那些看似隨意擺放的文字,卻是別有深意。恰如作者自己所說:「我們寫小說的人,總是躲在門背後,偷窺著……」這種偷窺,窺探的對象是事物,更是人的內心。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以「老城」為名,下編以「舊族」為名。兩編的排布有點類似於修辭手法裡的互文:老城不只是一座城,裡頭住著人,也來人進進出出、來來去去;舊族不是漂泊無依的浮萍,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喜怒哀樂諸般情緒,也與那座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作者有意把故事的演繹空間設定在相對固定的地方,比如舜江府、舜江老城,比如前祠、後祠、老周塘,很多地名循環往復地出現,就像是病毒廣告彈窗,看似無意義,實則悄無聲息地加深著讀者的印象。至於個中用意,作者在後記裡題目裡有所交代——《在紙上虛構一座城》。虛構一座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大家所熟知的《清明上河圖》作比,數米長的畫卷裡,要有房屋、橋梁、城樓,要有車、轎、大小船隻,要有騾子、驢子、牛,還要有為數眾多、形態各異的人群,這極考驗創作者的功底。好在作者筆力過硬,螺螄殼裡做道場,獻上了一出出饒有趣味的折子戲。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有意保留了部分方言,像是寬闊馬路上,水泥、瀝青中間的一段青石板路,顯得有些突兀,又讓人莫名覺得親切;彷彿不合時宜,但又恰到好處。 陸劇《宰相劉羅鍋》的片尾曲《故事就是故事》,歌詞裡有如許文字:「故事裡有好人也有壞人,故事裡有好事也有壞事,故事裡有多少是是非非,故事裡有多少非非是是」、「故事裡的事,也許是真事;故事裡的事,也許是從來沒有的事」……如果用它們來形容《貓眼》,當真是絕妙。當這些故事爭先恐後地躍然於紙上的時候,我們也成了那個聽故事的蒲松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