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交流 台中名古屋簽友好協定

副市長令狐榮達(右)力邀對方明年到台中參加二0二0台灣燈會。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二十五日與日本名古屋簽署「觀光友好城市交流協定」,深化兩市包機直航、節慶參與、學生教育旅行交流。名古屋副市長廣澤一郎肯定台中是經濟產業大城,彼此成為最佳的觀光推手,副市長令狐榮達力邀對方明年到台中參加台灣燈會。  台中與日本名古屋去年台中花博期間,曾簽署「觀光友好城市備忘錄」,奠定交流基礎,市長盧秀燕上任,拓展國際城市外交,副市長令狐榮達代表與名古屋副市長廣澤一郎簽署「觀光友好城市交流協定」。  令狐榮達表示,名古屋大力支持並參與台中多項活動,包括今年四月圓滿落幕的台中花博、開幕的ATTA台中國際旅展、下週台中國際舞蹈嘉年華都特地派員參與;明年二0二0台灣燈會在台中,名古屋市觀光文化交流局長松雄俊憲、愛知縣及名古屋市議員將率團參加。副市長令狐榮達(右)力邀對方明年到台中參加二0二0台灣燈會。(記者徐義雄攝)  觀旅局長林筱淇指出,兩市都位於國土中心,人口規模相仿,擁有海空雙港、交通便利等共同點,二0一七年名古屋人均GDP超過五萬美金,日本第三高,是台中爭取的國際旅遊客源;此次簽署協定共有三大面向,包括透過主題化觀光活動,促進民間互訪;推動年輕學子教育旅行交流;宣傳雙方觀光資源,舉辦媒體踩線旅遊。

Read More

神氣滿滿 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今登場

 記者洪錫賢/彰化報導 二0一九彰化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二十六日起在溪湖鎮巫厝肇霖宮登場,邀集全縣三十八間宮廟、一百多尊王爺參與盛會,安排精彩「收冬戲」酬神,歡迎體驗神氣滿滿的客家文化。 彰化縣長王惠美強調,難得邀集全縣三十八間三山國王宮廟、一百多尊王爺共襄盛舉。將靜態展出兩百多件客家文物,動態方面有客家擂茶、花布拼貼、舞蹈表演與免費品嘗客家美食,還有最具代表性的「收冬戲」,邀請鄉親前來祈福、求平安,一同體驗彰化福佬客的創新文化。 「三山國王」指的是開台先民,從大陸廣東潮州的巾山、明山和獨山迎請來台的王爺神尊。依照傳統習俗,每逢秋收季節盛大舉辦「收冬戲」慶典酬神;彰化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協會理事長胡祥畯表示,感謝彰化縣政府與溪湖鎮公所大力推展,希望藉由「濃情客庄話石鵝」系列活動,展現與傳承多元又精彩的客家文化。 溪湖鎮長黃瑞珠邀民眾除欣賞精彩、活潑又熱情的客家文化系列活動,還能順道前往石鵝湖、巫厝捏麵館和溪湖糖廠旅遊,品嘗溪湖羊肉爐等美食,協助帶動在地經濟與觀光產業的發展。

Read More

澳門美食路展 台中大遠百開展

結合廚具的打擊秀表演引人側目。(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局昨日起一連三天在台中大遠百戶外廣場舉辦澳門美食路展活動,讓民眾不用出國也可品嘗各式澳門美食。昨日的開幕式也結合廚具邀請打擊樂團表演鍋碗碟盤打擊秀,吸引不少注目眼光。 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何永慧表示,澳門美食路展活動期間從下午一至八時,民眾除可體驗好玩的互動活動,只要完成遊戲就可以參加摸彩,有機會品嘗每天限量發送的澳門美食蛋塔、咖哩魚蛋、木糠布甸等。 澳門旅遊局公關顧問梁吳蓓琳指出,澳門是個中西文化薈萃的旅遊城市,這種多元融合的特色也反映在澳門美食上。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因為進行海上貿易在澳門落地生根,使澳門發展出融合南歐、非洲、東南亞與華人飲食特色的獨特土生葡人美食,這項獨特美食自二0一二年也被列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二0一七年獲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

Read More

油輪漁船擦撞 幸無人傷亡

挪威籍瑪莉卡油輪與台中籍的鰲興三十七號漁船,昨日清晨在台中港錨地發生擦撞,造成輕微受損。(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港報導  挪威籍瑪莉卡油輪與台中籍的鰲興三十七號漁船二十五日清晨在台中港錨地發生擦撞,油輪與漁船輕微受損,幸無人傷亡。因兩造皆不承認錯誤,台中海巡隊表示,將移送航港局中部航務中心進行海事調查,以釐清責任歸屬。  昨日清晨六時左右,總噸位四萬二千八百九十三噸級的瑪莉卡油輪,在台中港錨地疑似與七十噸級的鰲興三十七號漁船發生擦撞,UTS經UHF與瑪莉卡油輪聯繫該輪表示未與任何漁船發生擦撞,經漁船報案,台中海巡隊PP一00二二巡防艇隨即前往船邊蒐證。  航港局中部航務中心表示,經海巡艇前往瑪莉卡油輪蒐證,發現船艏處確有輕微擦撞痕跡,中航將請二船檢具資料提送海事報告,並進行後續詢問及調查程序,以釐清責任歸屬。

Read More

身障國民運動會開幕 664人參賽

第九屆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在台中市立體育場開幕。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第九屆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登場,在豐原慈濟宮舉辦聖火點燃儀式,身心障礙者組成風神自行車隊騎乘手搖自行車進行聖火傳遞,隨即在台中市立體育場開幕,共六六四名選手參賽,角逐十五項運動項目錦標。  開幕典禮由明道中學藍色動感樂團旗隊表演揭開序幕,體育總會吉祥物跑仔,與陳育翊、王世杰、張祺閔、王譽龍、陳姿云、黃芯慈等六位興大附農特奧運動員共同引領會旗進場,運動員白芸瑄及裁判長陳威銓代表宣誓。 副市長楊瓊瓔表示,這場賽會提供選手競技平台,同時選拔參加明年在台東舉辦的「全國身障國民運動會」代表隊選手,台中選手實力堅強,有選手林姿妤在「亞洲身心障礙桌球錦標賽」團體女子十級為中華隊奪金,選手林晏弘於男子團體拿下五級銅牌。  身心障礙者組成風神自行車隊騎乘手搖自行車,將聖火傳遞開幕會場後,楊副市長將聖火依序傳遞台中市身心障礙體育總會理事長陳清龍、維他露基金會執行長侯至祥、興大附農特奧運動員鄭瑾嬿、胡菀綾及興大附農特殊優良教師鍾淑華後引燃聖火。

Read More

梧棲68歲失智翁走失 家屬急尋

六十八歲紀姓老翁十九日離家後走失,迄今無消息,家屬擔心不已,盼民眾協尋。(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六十八歲紀姓老翁十九日從家中離家後走失,迄今無消息。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最後身影是在沙鹿區沙田路要進入南斗路往南勢坑入口處,區公所、警方、民間救難隊昨天開會後,在沙鹿南勢溪公園成立臨時指揮所,盼能順利讓紀翁返家團圓。 紀姓老翁十九日上午八時趁妻子在廚房準備早餐,獨自走出家門,迄今未回家,紀翁因為患有失智症,身上又沒帶手機,無法定位人在哪裡,他的太太跟子女心裡非常著急,同時透過臉書協尋,也分別向市議員尤碧鈴、陳廷秀服務處及梧棲、沙鹿區公所求助。 紀姓老翁走失多日,家屬擔心不已,警方得知後,通知各所利用巡邏及家戶訪查協助尋找,並調閱監視器發現發現他最後身影是在沙鹿區沙田路要進入南斗路往南勢坑入口。

Read More

義一路刨鋪完工 路面品質獲讚

基隆市政府前的義一路完成全面刨鋪,讓用路人相當驚豔。(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義一路一次進行管線整合汰換、調降人手孔蓋、實施路基改善及道路全面刨鋪,大幅提高路面平整度,全新的路面品質二十五日一大早讓上班上學很驚豔。 義一路是基隆市重要幹道,但過去道路品質飽受市民詬病,由於與東岸郵輪碼頭僅隔著一條中正路,又是市政府辦公大樓所在,路面補了又補很顛簸,市民、議員經常抱怨,九月二十日夜間起封閉施工進行路基改善及路面刨鋪。不過,因義一路銜接愛三路,每天交通流量很大,只能利用夜間施工。 為避免對當地的店家及來往人車造成太大影響,市府工務處除安排在夜間進行施工,還特別將工區劃分為六個街廓,六個晚上施作,並以「刨十公分、鋪十公分」的挖掘道路標準,在市府工務處的嚴格監督下,重新銑鋪後的路面更具耐久及平整性。 中正區義一路經過六個晚上的夜間趕工,昨日凌晨終於完成的路面刨鋪,標誌、標線畫設等,提供用路人更好的通行品質,市長林右昌並肯定工務處及承包廠商的努力,也特別感謝市民配合施工期所造成的不便。

Read More

文化中華路口車禍多 議員籲截彎取直改善

文化路、中華路口位於彎道,車禍意外頻傳,議員會勘尋求改善。(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市中山區文化路及中華路口,因路幅位於彎道且狹小,導致時常發生大型車輛逼車,造成機車違規跨越雙黃線超車等事故車禍頻傳,市議員莊敬聖辦理會勘建議截彎取直,將可大幅度改善民眾的用路安全。  莊敬聖昨天上午十一時邀市府相關單位、台肥公司基隆廠、中山區公所及里辦公處,共同辦理會勘,經過充分討論及勘查相關路幅改善方法,都以民眾用路安全為最大考量,並請基市工務處委請規劃公司,研究該路段改善方案,同時將對向台肥公司前的公車站,增加路幅空間以利市民使用。  莊敬聖表示,文化路、中華路口的車禍頻繁,已存在十幾年無法改善,如果能截彎取直,將可大幅度改善民眾的用路安全,感謝台肥公司的配合,希望未來有一個安全的道路呈現給所有的用路民眾。  里長李麗真表示,終於看到具體作為的市議員願意為民眾設想,進而加以改善。協和里長張中信表示,這路段如果可以改善,將是一個便利市民的好建設。

Read More

小島大歷史特展 揭開和平島身世

「小島大歷史:雞籠.社寮.和平島」特展二十五日起至十一月十日在基隆東岸廣場二樓展示空間展出。 (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小島大歷史:雞籠.社寮.和平島」特展二十五日起至十一月十日,在基隆東岸廣場二樓展示空間舉行,以三十幅繪圖及解說再造和平島的歷史現場,揭開這個魅力小島的身世。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的子計畫「社寮原住民歷史文化調查研究計畫」,以文獻分析、田野調查重新研究和平島從史前到戰後初年的歷史文化,並據此由台灣歷史漫畫家杜福安繪製十地景變遷圖、廿幅歷史場景圖。  橫跨四百餘年的和平島,歷史巨輪不斷向前,地景也隨之變遷與消失,針對和平島的歷史地景與歷來的地名,包括「雞籠」、「社寮」、「棕櫚島」、「和平島」,以及近年出現的原住民地名Tuman,計畫也重新探索、詮釋命名由來,透過一幅幅圖文並茂的歷史地景圖與大家分享。  二十五日的開幕發表會中,還邀請專研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與明鄭時代)臺灣史的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老師擔任嘉賓,與大家分享許多社寮島(和平島舊名)的故事,並由計畫主持人、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現場導覽,協助大家深入了解特展圖文內容與想像。  林右昌表示,和平島在台灣歷史發展及大航海時代的重要性,超乎大家想像,經過考證,和平島,是當時「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最遠東的領土,把台灣納進大航海時代歷史,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原住民族居住痕跡,後經大航海時代、荷蘭、法國人先後來到再到近代,承載台灣近代發展史,有著關鍵歷史角色與定位。  林右昌說,過去或許很多人不曉得,這個小島這麼偉大,希望從展覽讓市民與觀光客,重新認識基隆、和平島甚至是台灣歷史,在過程中連結、加深對這塊土地的認同、城市光榮感,透過民眾的參與,了解過去也展望未來。

Read More

慶商人節 商總獎勵優良商號人員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商業總會二十五日舉行會員代表大會及第七十三屆商人節表揚大會,市長林右昌親自出席並頒發優良商號、各業優良商人等獎項,除肯定大家對於商業發展的貢獻外,並感謝理事長鄭錦洲及各界對於市政的支持,讓市政而建設展現出豐碩的成果。  會中首先由商業會理事長鄭錦洲、國策顧問童永、市長林右昌等頒發優良商號、推行商場禮貌運動績優從業人員、優良商人、資深優良從業人員、績優商業同業公會、績優報關與商業同業公會當選理事長等獎項。  林右昌表示,近幾年來基隆的進步大家都有目共睹,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每天還是希望能多做點事、多向中央爭取些經費來建設基隆,這次編列的年度總預算一百九十九億是有史以來預算規模最高的一年,相較於剛上任時當年的總預算是一百六十三億,多出來的三十六億,很多都是各局處努力向中央爭取的計畫型補助款,代表著基隆市政建設不斷擴張、向前快步推動,這些都歸功於市政府、市議會以及基隆在地商業會、工業會與各機關團體團結合作所展現的成果。  商業總會理事長鄭錦洲指出,最近興起一股庶民經濟的熱潮,但對商人的角度來說,要有消費群才有商機,基隆港雖然躋身國際郵輪母港之列,每年帶來百萬人次的觀光遊客,很可惜的是這些人潮絕大多數都是一下船就被遊覽車載到外縣市,希望港務公司、觀光局等相關單位與旅遊業者能夠提供協助,例如推出套裝行程並由在地旅館、餐飲、觀光業者共同配合提供各項優惠,將這些遊客留下來在地消費、帶動商機。鄭錦洲說,就像今年九月間爭取到全國萬人健走大會師活動在基隆碧砂漁港舉辦,來自全國各縣市組隊參加的團體與人員超過三萬人,而這些參與活動的人提前一天進住基隆市,這幾天全市各旅館、餐廳爆滿,與活動相關的商機至少創造二千萬元以上的產值,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