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搜救犬隊攜手台灣災害醫療隊發展協會 提升工作犬相關照護與技術

(新北市特搜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一直以來,狗狗為人類重要的夥伴,為提升工作犬相關照護水平,社團法人台灣災害醫療隊發展協會特邀請2位教官進行經驗分享,並於今(26)日上午9時至大埔分隊搜救犬隊指導犬隻相關照護、緊急醫療及技術交流。 (新北市特搜大隊提供) 新北市特搜大隊指出,本次訓練對象為北區搜救犬聯盟及社團法人台灣災害醫療團隊發展協會成員,並由Jeff及Ray2位教官進行授課,其中Ray教官擁有16年K9(泛指工作犬,根據犬的英文單詞Canine的諧音而得)相關訓練資歷及實際伊拉克、伊朗實戰部署經驗,對於犬隻的醫療照護有著相當專業的知識,同時並分享犬隻外傷處置、包紮固定及相關急救處置的經驗,提供搜救犬隊更多實用技巧;除了犬隻照護,大埔分隊搜救犬隊也向2位教官介紹本局搜救犬的發展歷程,以及搜救犬廳舍的相關介紹。 (新北市特搜大隊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大隊長曾天柔表示,這次交流合作凸顯了搜救犬隊對於搜救犬相關領域的專業追求,也期許透過這樣國際交流,來提升工作犬的整體水準,為搜救犬工作上帶來更多專業與活力。

Read More

黃色小鴨今攜伴重返高雄

  高市新聞局表示,十年前黃色小鴨在高雄市民引領期盼下游進愛河灣,十年後黃色小鴨再度重返,將與高雄市民一起見證高雄驚艷的轉變。(資料照,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市府新聞局廿六日表示,十年前黃色小鴨在高雄市民引領期盼下緩緩游進愛河灣,十年後黃色小鴨二十七日再度重返,將與高雄市民一起見證高雄令人驚艷的轉變。 新聞局說,黃色小鴨睽違十年重回高雄港愛河灣,是新年伊始最受高雄市民矚目的新聞焦點,同時間高雄市民也驚覺十年來高雄市的變化竟是如此之大,建設與發展全面大幅度的跳躍成長。 高市新聞局表示,十年前黃色小鴨在高雄市民引領期盼下游進愛河灣,十年後黃色小鴨再度重返,將與高雄市民一起見證高雄驚艷的轉變。(資料照,記者吳文欽翻攝) 新聞局指出,睽違十年的黃色小鴨二十七日將重磅回歸,這次將會有兩隻小鴨一起在高雄愛河灣登場,市府在港邊的紅綠燈加裝小鴨圖案,還有飯店業者推出「黃色小鴨」下午茶,搶攻萌商機。荷蘭藝術家霍夫曼昨天晚間也抵達高雄,準備參加二十七日的開幕儀式,期待兩隻小鴨帶給民眾雙重的快樂。 高市新聞局表示,十年前黃色小鴨在高雄市民引領期盼下游進愛河灣,十年後黃色小鴨再度重返,將與高雄市民一起見證高雄驚艷的轉變。(記者吳文欽翻攝) 新聞局提到,陳其邁市長上任後,接續提出「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半導體S廊帶」、「亞灣二點0」等產業轉型、智慧城市的發展願景,三年來除了陸續招商引資吸引多家國際大廠進駐,亞灣區也開始進行濱海景觀綠帶串聯及再造計畫,並且規劃興建亞灣智慧公宅落實居住平權。

Read More

高齡黑熊野放近2月 終老長眠殼斗科森林

高齡黑熊野放近兩月,終老在原生棲地的殼斗森林,研判為自然死亡。(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去年十一月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救傷後野放的高齡台灣黑熊Hundiv,本月五日衛星發報器回傳疑似死亡的溫度異常訊號,台東分署經兩週兩隊次的搜索,在中央山脈一處陡峭溪谷上方稜線尋獲;Hundiv在野放後不到二個月就因老邁而長眠森林,工作人員也欣慰牠能終老在原生棲地的殼斗森林。 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人員檢視,Hundiv呈現自然趴臥姿勢,遺骸除部分腐爛外身軀完整;周邊環境也未有可疑跡象,加上該處水源跟殼斗科樹種資源豐富,研判應為自然死亡。 台東分署表示,Hundiv去年六月三十日因受困陷阱獲救,在醫療照養期間,野灣團隊在幫牠治療牙疾時,透過牙齒磨損狀態研判是隻年齡約二十至二十五歲的高齡老熊,在經過四個半月的照養並完成健康評估後順利野放。 透過衛星追蹤,Hundiv野放後,活動範圍約為四二點七平方公里,約位於七七四至二二五九公尺的海拔區間,整體活動能力正常。 接獲異常訊號後,由於地點人跡罕至,搜尋隊伍受限於陡峭地形無法下切,後續憑藉衛星影像、等高線資料及現地環境研判,終於在一處坡度約五十度的溪谷上方稜線發現,搜尋團隊在進行檢視並採取必要檢體後,讓牠在殼斗科森林長眠。

Read More

台東森活市集招募攤商 開放個人或團體報名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與台東縣政府合辦的「台東森活市集」,預計公開招募錄取五十攤及備取五攤。招募報名時間即日起至二月十五日十七時截止,無需收取保證金與費用,歡迎符合市集主題的個人或團體報名。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指出,「台東森活市集」將於今年三月十六日(星期六)在台東森林公園辦理,為活絡地方產業、市集開放飲食、手作及公益三大類別攤商招募,預計公開招募錄取五十攤及備取五攤。 今年森活市集規劃五大類別(飲食之森、手作之森、公益之森、療癒之森、書書果實及行動餐車區),除開放飲食、手作及公益三類別計五十攤公開招商外,主辦單位也結合台東森林公園內國產材創作地景藝術,規劃以植物、芳香、藝術等主題的「療癒之森」,及與台東在地獨立書店串聯規劃「書書果實」自然書籍閱讀專區,另外當日也結合各式台東在地特色餐車,規劃「東車軍TTFoodCar」專區(療癒之森、書書果實、東車軍TTFoodCar不對外報名)。 有意報名者可自行下載簡章,依說明填妥申請表件並且同意市集規範後,逕向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報名,入選攤商名單將在二月二十二日「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與「台東森林公園」臉書粉絲專頁公布。

Read More

全國第一屆沙灘足球賽 1/27~1/28大鵬灣青洲灣派對開踢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元月八日開始舉辦的青洲灣派對活動,最後一週的元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將在青洲灣沙灘舉行第一屆大鵬灣盃全國沙灘足球比賽,共吸引台中以南的三十支隊伍挑戰,歡迎喜愛足球的遊客到場為選手加油打氣。 鵬管處青洲灣派對將舉辦第一屆全國沙灘足球賽,精彩可期。(記者鄭伯勝攝) 大鵬灣盃全國沙灘足球賽執行活動的陳教練表示,報名隊伍平日大多於草地進行訓練及比賽,首度跨越至沙灘進行競賽,且比賽同步採國際賽事標準,對選手是一大挑戰,比賽依年紀概分為U6、U8、U10、女童、國小、國中及社會組等七個組別。 主辦單位鵬管處長許主龍表示,大鵬灣擁有優質的地理環境,除了適合騎乘單車、路跑及水域等運動觀光外,也積極配合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將青洲灣打造更為潔淨宜人,提供遊客親海、近海的友善環境。今年更首次在沙灘區展出沙雕作品,同時與南州體育會合作辦理沙灘足球比賽,充分運用場域優勢,進一步打造大鵬灣成為運動觀光場域品牌。 許主龍指出,遊客可以進行淨零減碳綠色旅遊新玩法,只需搭乘台灣好行大鵬灣琉球線,憑電子票證(含行動支付)即可享受半價優惠。抵達大鵬灣後,遊客可在鄰近單車站租借電輔車,或者選擇租借Ubike微笑單車深入探索大鵬灣的美麗風光;而結合東港漁村的在地美食和眾多旅宿選擇,將為遊客帶來全方位的精彩體驗。

Read More

高捷車站揮毫贈春聯 「蜜柑站長龍有吉春聯大全套」上架販售

(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捷公司與高雄大學書法社於26日下午在高捷左營站內舉辦「龍年高捷揮毫贈春聯」活動,現場洋溢年節氣氛。另外粉絲們期待的高捷年節小物~「蜜柑站長龍有吉春聯大全套」也開始販售,歡迎大家選購。 高捷公司26日偕同高雄大學書法社及國樂社於高捷左營站舉辦「龍年高捷揮毫免費贈春聯」活動,免費贈送手寫春聯給旅客,送上龍年吉祥祝福。這是高捷公司連續九年與高雄大學書法社的合作,由知名書法家宋耀偉老師帶領師生們,現場揮毫書寫春聯免費贈送捷運旅客,而現場再度邀請高雄大學國樂社演奏多首年味節慶歌曲,為旅客們送上新年祝福。 粉絲們期待的龍年高捷蜜柑年節小物~「蜜柑站長龍有吉春聯大全套」也開始在高捷蝦皮網路商場及高捷美麗島商品館上架販售,該商品內含長春聯兩款各一張、斗方兩款各一張、紅包袋二入,總售價整套新台幣150元。此外為回饋支持捷運商品的顧客們,高捷公司加碼推出「蜜柑站長燙金春聯」消費送活動,即日起至2月14日於美麗島站商品館消費滿新台幣100元以上即可獲得蜜柑站長燙金春聯一張,隨機不挑款,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Read More

高雄2024年貨公車啟動 逛三鳳中街辦年貨超便利

(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高雄市政府交通局為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辦年貨,特別推出「新春好運龍總來-2024年貨公車」系列活動,26日於三鳳中街舉辦「祥獅獻瑞慶新年」記者會,為一年一度的年貨公車活動揭開序幕。 交通局長張淑娟表示,三鳳中街是高雄市區也是南部最具代表性的年貨大街,也是民眾採買年貨的首選地點。為鼓勵民眾搭公共運輸辦年貨,這次特別與行經商圈周邊公車業者合作推出年貨主題公車,透過車內外布置龍年氣氛主題裝飾、車頭LED顯示「龍年搭公車,辦年貨」,讓民眾在採買年貨同時,也能感受濃厚的年節氣氛。此外也至「高雄火車站」、「捷運美麗島站」、「三民市場」等在地周邊發放限量春聯快閃活動,期望民眾多多搭乘公車至三鳳中街開心辦年貨。 交通局表示,三鳳中街鄰近臺鐵三塊厝站外,周邊公車路線有60覺民幹線、69小港幹線、88建國幹線、205中華幹線、218內惟幹線等多條公車路線行經,搭配現正熱賣的399TPASS通勤月票搭乘公共運輸前往,可以省去停車、塞車困擾,歡迎大家搭乘年貨公車來三鳳中街辦年貨過好年。 即日起自2月29日止,交通局粉絲頁還有「年年有餘加菜趣」活動,只要於活動頁面Tag好友達成指定條件,就有機會抽中最高價值300元的「好禮加菜金」,相關年貨公車系列活動訊息可上交通局網站或FB臉書粉絲團「高雄市政府交通局-轉動高雄青春夢」查詢。

Read More

春節南門市場湧人潮 警交通疏運護交安

(中正第二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南門市場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與南海路口,交通便捷,且緊鄰捷運松山新店線中正紀念堂站2號出口,是民眾採買年貨及禮品的好去處。面對即將到來的農曆春節連續假期,民眾已陸續著手採辦年貨及禮品,為避免大量人車造成交通堵塞,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警分局已規劃相關勤務加強交通疏導,共同維護市場周邊交通秩序及民眾行的安全。 中正第二警分局呼籲,前往南門市場採辦年貨民眾,因人潮眾多,請多搭乘捷運或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前往,進出捷運站及上、下公車時應謹慎小心、遵守交通規則,依規定行走行人穿越道,切勿任意穿越道路。 (中正第二警分局提供) 中正第二警分局提醒用路人,應配合員警交通疏導管制措施,確實遵守各項交通管制事項,切勿違規停車(含臨時停車、上、下貨物等),避免貪圖一時方便而影響他人,甚至發生交通事故。中正第二分局將持續加強南門市場周邊交通疏導及違規停車驅離取締,並結合義交等協勤民力於南門市場及周邊聯外道路以維持交通順暢,守護民眾行的安全,才能平安過好年。

Read More

台南市府發起「送愛到日本石川縣捐款」

台南市政府發起「送愛到日本石川縣捐款活動」。(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一一三年元旦強震重創日本能登半島,台南市政府在第一時間表達關懷,也接到許多熱心市民詢問捐款事宜;市長黃偉哲與台南市議會議長邱莉莉捐出一個月薪水賑災,也發起「送愛到日本石川縣捐款活動」,希望能號召更多力量協助災後重建。 黃偉哲表示,石川縣金澤市與台南淵源相當深厚,締結友好城市已邁入第十年,互動關係非常密切。此時正是發揮國際大愛的時刻,邀請市民共同響應捐款,展現台南人的溫暖及互助精神,為日本震災地區帶來重建的力量。 邱莉莉指出,台南市府會首長帶頭捐出一個月薪資,她也號召更多人加入捐款行列,期盼彙集更多力量,傳遞來自台南的關懷與溫暖,祈求石川縣重建之路順利,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社會局說明,此次捐款專戶「臺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救助金專戶」、帳號:0090-4506-5055,捐款銀行:臺灣銀行台南分行。賑災捐款期間自一月二十六日上午八點起至二月七日晚上十一點五十九分止,捐款結束後,將公布捐款代收總金額並將款項匯撥至日本石川縣政府指定的捐款帳戶。

Read More

廖義銘教授個人哲學詩書畫展 深刻洞察人生、藝術與社會問題

廖義銘教授舉辦個人哲學詩書畫展,歡迎同好前往觀賞。 (廖義銘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前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義銘教授,以其深邃的法學見解和藝術造詣,在學術和藝術領域均有顯著貢獻,他不僅創辦了《當代法律》雜誌、提出創新的「新立法論」,顛覆了傳統法政學界對立法的看法;特別的是,即日起至二月四日於台北文化大學舉辦個人哲學詩書畫展,不僅是他多年來在法政領域的學術成就的展示,更是他在詩詞、書法和抽象水墨畫方面才華的體現。 廖義銘教授的藝術作品風格與眾不同,深受他的工作經驗、人生歷練和信仰影響。年輕時,他就讀於政大外交系,志在政治,後取得台大政治學博士學位,期望在政壇發展。然而,人生路途的轉變使他赴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擔任專任教授,從政治實務轉向學術研究。在學術領域,廖教授從未放棄對公共事務的熱情,積極參與社區營造、農村再生和幼兒保育等工作。 廖義銘的書法和繪畫作品,反映了他對藝術的深刻理解。他認為,書法不僅是文字的藝術,繪畫也不僅是形式上的表達,而是應作為溝通和傳遞美感的手段。他的作品透過詩詞、書法和繪畫展現其哲學觀念,強調藝術應促進個人的解脫和社會的進步。 廖義銘教授的書法作品。 (廖義銘提供) 展中,廖教授通過影片介紹了他投身於台北老家的都市更新和危老重建工作,以及他嘗試透過人工智慧解決這些領域的法律實務問題。他的這些努力反映了他對於結合藝術和科技解決現實問題的熱情。廖教授發現,都市更新不僅是私人利益的考量,更涉及公共美學與社區生活質量的提升。他認為,重視社區公共空間的美感,是提高日常生活質量的基本要素。 廖教授的觀點是,若人們僅重視物質利益而忽略公共美學,則所謂的「美好生活」和「藝術人生」將變得膚淺。他認為,藝術的欣賞和創作能為人們帶來心靈上的自由和解脫。他希望自己的藝術作品能喚起大眾對於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的重視,強調在考慮房產重建時,不應僅局限於私人利益的計算,而應重視公共空間的美感和社區的整體氛圍。廖教授認為,這種對公共美學的重視反映了一個人的品味和人格,並呼籲大眾提升對於生活環境質量的關注。 展覽中,廖義銘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不僅是藝術表現,更是其深厚人文素養和社會關懷的展現。他的作品中蘊含著他對人生、藝術和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他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喚起人們對於生活中更廣泛、更深層次的思考,並鼓勵大家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通過藝術找到心靈的慰藉和精神上的解脫。 廖教授的生活和工作經歷,以及他在藝術創作上的實踐,展現了他作為一位學者和藝術家的多面性。他將學術研究、社會參與和藝術創作融合在一起,展現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他的藝術不僅是個人表達的渠道,也是他與社會溝通和互動的方式。 廖義銘教授透過他的藝術作品和社會參與,呈現了一種深思熟慮的生活態度和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他的作品不僅令人欣賞,更引人深思,展現了一位學者在學術、藝術和社會實踐中所能達到的高度。這種跨領域的結合不僅豐富了他的人生經驗,也為社會帶來了寶貴的啟示和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