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換發逾19.2萬面新門牌

基隆新式門牌十日起從仁愛區起正式掛牌,七區各有特色。(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將分兩階段全市換發新門牌,第一階段十日從仁愛區仁一、仁二路開始掛牌,分兩年完成全市十九萬二千面新式門牌編訂。透過門牌更新,將四十多年未更新門牌全部更新,打造基隆成為一座更具識別性和安全感的城市。 門牌換發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一一四年完成中正、仁愛、信義及中山區的門牌更換,而第二階段一一五年完成安樂、七堵及暖暖區。 十日起從仁一路、仁二路開始貼掛,其中,南新街有二百餘戶以「天干」甲、乙、丙作為門牌地址,從二樓起,地址以「天干」的甲開始,計序直到戊,相當特別。 不過,一旦更新地址,包含身分證、帳單等都要全面更換有點麻煩,為此,基隆市政府民政處日前召開協調會,向居民說明換發門牌原因,聽取居民意見。 民政處戶政科長羅彩月說,新式門牌底圖採用基隆意象天際圖,加入郵輪「大船入港」意象,配合基隆的黑鳶、基隆嶼、主普壇及廟口夜市線條構圖,展現基隆特色,各區以不同顏色搭配區分,更具識別性。 新門牌今年預計換發仁愛區、信義區、中正區及中山區共十萬五千五百面,明年換發安樂區、七堵區及暖暖區八萬六千五百面,明年底前全市換發完成。 調整計畫提報市府,預計十月底通過後,製作新式門牌貼掛。基隆市中正戶政事務所主任陳儒東指出,南新街調整計畫核定後,會發文給南新街住戶,統一時間免費為居民更換身分證、戶口名簿,至於與地址相關的私部門,統一提供保險公司及三家電信公司電子檔,協助住戶更新地址。

Read More

海大附中廢宿舍闢停車場 10月啟用

海大附中舊宿舍闢停車場,提供近百車位,十月啟用,解決當地停車瓶頸。(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武昌街、中正路一帶住宅林立,卻都是老舊公寓沒有停車位,臨近正濱漁港觀光客多,停車空間嚴重不足,海大附中舊宿舍拆除後,多年來地方一直爭取能闢建停車場,終於完成發包,預計十月開放啟用,共可提九十八輛汽車,解決地方停車需求。 中正路上的海大附中舊宿舍拆除後,歷經三位校長、三位里長,爭取闢停車場,近期終有佳音,目前進行整地,闢建收費停車場,市議員張顥瀚邀市府、里辦公處及業者會勘,研議停車場出入動線,希望有多個出入口的可以進出場,近期地面已整平,地面已漆繪停車格,停車場共兩處,車位分別預定有七十格、二十八格。 武昌街附近巷道十分狹小,汽車一位難求,經常找不到地方停車,違規又會被檢舉,能有停車場解決居民的停車困境,也讓空地活化利用。 市議員張顥瀚表示,中正路、武昌街口一帶過去停車空間嚴重不足,加上巷道狹小,影響救災車輛通行,造成地方長期的困擾,過去不斷與地主海大附中商議,盼能闢設停場車讓地方民眾使用,現在預計九月底可整理完畢,整地鋪設柏油,移除垃圾、廢棄物,設置停車柵欄機、停車繳費機等,全部工程約一個月完成,十月開放停車,收費辦法研議中。

Read More

溫暖異鄉 外籍漁工做披薩同歡

漁業署與基隆區漁會九日晚間特別舉辦漁工同鄉會活動,邀請漁工親手做小卷海鮮披薩同歡。(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為北台灣漁業重鎮,六個漁港目前約有六百多名外籍漁工,為慰勞外籍漁工離鄉背井來台辛苦工作,農業部漁業署與基隆區漁會九日晚間特別舉辦漁工同鄉會活動,邀請漁工親手做小卷海鮮披薩同歡,並感受第二個故鄉台灣的熱情與溫暖。 親自做的小卷海鮮披薩滿滿的餡料,有小卷、牛肉、起司、青椒等,不少漁工第一次做披薩,食材全都是平常捕撈的海鮮,覺得很新奇;基隆區漁會理事長簡建輝表示,漁業署及基隆區漁會重視外籍漁工權益,每年都會協助漁工舉辦同鄉會活動,邀請超過百名外籍漁工聚會,透過意見交流及座談,了解漁工平常從事漁業作業所面臨的問題,並進一步提供相關協助。 漁業署人力組組長薛博元表示,漁業漁關懷外籍漁工,在全國各地設置四十個岸上設施,在北台灣基隆區漁會設置祈禱室、盥洗室及休閒室,主要讓移工在從事漁業活動之外,也能夠有休閒活動,舉辦印尼漁工同鄉會活動也是傳達政府重視漁工權益,漁業署對於漁工相關的建議或意見,都會收集起來進一步研究並回應。 此外,今年閏六月,基隆正值中元祭活動,基隆區漁會也募集民生物資,有飲料、餅乾等生活用品將分送給漁工,讓漁工滿載而歸之外,也提前感受到台灣中秋佳節,月圓人團圓的意義。

Read More

從探索到體驗 助中離少年就業

小昕透過「少年就業力準備計畫」工作體驗,適應服務業與零售業工作環境。(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推動「少年就業力準備計畫」,結合在地民間團體力量,透過「職業興趣探索」與「工作體驗」兩階段課程,協助少年找到自身興趣,進而安排相關領域工作體驗,規劃個人職涯,幫助少年穩健踏出就業第一步。 北分署說明,「少年就業力準備計畫」第一階段「職業興趣探索」幫助少年建立正確的職場價值觀與工作態度,並逐步認識自我興趣;第二階段「工作體驗」安排少年進入相關領域職場,透過實際操作與互動,從做中學。 「小昕」(化名)從高職中離後,因面臨家庭經濟壓力,決定提早投入職場。在北分署委辦單位「得安家庭關懷協會」的輔導下,小昕先透過「職業興趣探索」課程學習職場倫理、勞動法規及人際溝通技巧,逐步累積就業軟實力;接著進入「工作體驗」階段,就服員依據她活潑外向、樂與人互動的特質,安排她到美髮店、早午餐店及便利商店等不同場域實習。隨著經驗累積,小昕不僅適應服務業與零售業的工作環境,更逐漸在工作中建立成就感與自信,並積極通過全家便利商店的中階管理認證,如今已能穩定就業。  

Read More

中和路排水箱涵出口竟縮半

中和路164巷新做排水箱涵,出水口受橋台阻隔剩一半,居民憂心恐影響排水。(市議員施偉政提供)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市府陸續推動雨水下水道的升級,目前進行中山區中和路一六四巷排水箱涵改善,民眾發現銜接箱涵出口受阻,竟然只有排水斷面的一半寬度,難怪急雨難洩,市議員施偉政向市府工務處反映,將請工程設計單位以最快速度改善,避免成為洩水瓶頸。 基隆市前幾天傍晚起下一場急雨,中山區部分下水道因宣洩不及,大水在馬路上溢流,行車相當危險。 中和路一六四巷去年接連的颱風來襲及外圍環流豪大雨,發生嚴重淹水。市府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總經費二千萬元,長度四百七十五公尺,目前施工中。   中和路一六四巷新做排水箱涵,出水口受橋台阻隔剩一半,居民憂心恐影響排水。(市議員施偉政提供) 不過,近日的豪雨宣洩不及,眼尖市民發現,一公尺寬、一公尺深度的排水箱涵,與大排水溝入口的銜接處,被鄰近橋梁橋柱擋住,寬度僅剩半公尺左右,擔心未來排水出現問題,向市員施偉政反映。 施偉政指出,新做的排水箱涵可以在短時間內承接更多的雨水,但銜接到大排水管位置卻有一半受到阻擋,遇到短延時強降雨,可能反而會導致箱涵溢流,倒灌到民宅。他認為,造成市民生命財產的威脅與損失。要求市府工務處與廠商即刻解決此問題。 市政府工務處下水道科長高力山表示,下水道出口正好遇碰到鄰近的橋台,排水出口受阻,工務處與廠商設計單位將研擬另尋出口,確保排水溝流量不會受到影響。

Read More

衛生局藥政推動 奪全國4大獎

  衛生局獲中藥(材)抽驗得力獎。(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衛生局藥政業務推動成果卓越,勇奪一一三年度全國藥政業務四項大獎,包含「藥事照護服務傑出獎」、「中藥稽查績優獎」、「中藥(材)抽驗得力獎」及「中藥違規查處卓越獎」四項殊榮。 為守護市民健康,衛生局持續執行「建立社區藥局藥事支持服務計畫」,邀集轄內社區藥局藥師建立藥事照護網絡。同時,也積極辦理用藥安全講座、推動社區與機構式用藥整合照護服務,並加強宣導管制藥與麻黃素正確使用,展現全面守護市民用藥安全的決心,獲得「藥事照護服務傑出獎」。另,亦積極配合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上市中藥監測計畫」,推動多項藥政工作,包括:辦理轄內中藥(材)抽驗、販賣業藥商營業查核及中醫診所調劑業務稽查,以及中藥違規案件監錄與處辦等,傑出表現獲頒「中藥稽查績優獎」、「中藥(材)抽驗得力獎」、「中藥違規查處卓越獎」。 衛生局長張賢政表示,這次獲獎不僅是對藥政業務團隊努力的肯定,也歸功於藥師公會、藥商公會及各醫事專業團體的共同支持與合作,使本市藥事服務能有效落實。未來,將持續深化中藥(材)抽驗、藥政稽查及藥事照護等各項工作,致力打造更安全、優質的用藥環境,以守護市民健康。

Read More

七堵鐵道公園 週末約月台吃便當

  七堵鐵道紀念公園自九月十三日起將迎來一系列文化盛事,基隆市文化觀光局特別規劃「七堵鐵道紀念公園活動-鐵道流轉·七堵午後時光」。(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七堵鐵道紀念公園自九月十三日起將迎來一系列文化盛事,基隆市文化觀光局特別規劃「七堵鐵道紀念公園活動-鐵道流轉·七堵午後時光」,預計舉辦六場活動,讓民眾一同走入鐵道記憶,感受文化、音樂與生活的美好交織。 七堵曾是鐵道交會的重要節點,無數旅客的南來北往皆在此留下身影與回憶。如今,昔日的七堵火車站已轉化為鐵道紀念公園,承載著當地耆老與社區的共同守護。此次系列活動將於九月十三日連續兩個週末週日陸續登場,持續以音樂、市集與童玩的多元形式,營造輕鬆愉悅的午後氛圍。 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樂舞台演出」將邀請在地團隊及青年音樂人接力登場。「金三角彩繪區」則以鐵道意象打造繽紛牆面,成為全新的拍照打卡熱點,民眾完成拍照並上傳即可獲得限量好禮。此外,「一起在月台吃便當」活動將重現火車月台的經典場景,邀請大家邊品嘗便當邊體驗鐵道文化。親子同樂方面,則推出限量童玩DIY體驗,讓大小朋友攜手創作,共享童趣時光。現場亦有胖卡餐車、美食小農市集,結合特色料理與在地農產,為參與者帶來豐富的味覺饗宴。 文化觀光局表示,活動展現地方文化與創意的交融,也象徵七堵在歷史與當代之間的延續與轉化。無論是三五好友、親子同行,抑或獨自漫遊的旅人,都能在此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午後節奏。

Read More

《恁去台灣》走進苗栗 影片授權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十日舉辦「《Linking 三六八 Taiwan觀光宣傳影片—苗栗授權交流記者會》。(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由必紅演藝團隊製作的國際雙語節目《Linking 三六八 Taiwan 恁去台灣》,已完成苗栗縣十八鄉鎮市拍攝,必紅演藝總裁林暉十日親至苗栗縣政府舉辦授權簽約儀式,將影片免費提供給縣府及各鄉鎮市播放。 國際雙語節目《Linking 368 Taiwan 恁去台灣》,已完成苗栗縣十八鄉鎮市觀光影片中英文版拍攝與播出,全面展現苗栗自然景觀、人文風貌與特色產業,並透過國際化視角,將台灣在地美好推向全球舞台。並且正式授權苗栗縣政府及十八鄉鎮市於文化、教育、觀光推廣等領域公開使用,讓影片成為地方長效推廣資源。 林暉宣布兩項延伸計畫,以擴大影片宣傳效益,其一後續將舉辦英文演講比賽,鼓勵縣民以英文介紹家鄉,培養國際視野;其二為推動導覽義工計畫,以提供外國旅客英文導覽服務,此舉將使《Linking三六八Taiwan》由影像延伸至交流,讓旅客不僅「看見苗栗」,更能「走進苗栗」。 副縣長邱俐俐表示,這次影片完整呈現苗栗十八鄉鎮的自然、人文與產業特色,將成為推廣在地觀光的重要資源。縣府將持續攜手各界,共同推動苗栗走向國際,展現地方文化與觀光的新價值,並藉由多元行銷,讓觀光效益與經濟發展相互提升。

Read More

花蓮美術館+石雕博物館 跨館優惠

花蓮美術館自九月十六日起啟動售票機制,與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實施跨館優惠,民眾可於當日參觀兩館展覽。(花蓮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十日表示,花蓮美術館自九月十六日起正式啟動售票機制,並與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實施跨館優惠,讓民眾任一館購票即可於當日參觀兩館展覽,享受更豐富的藝文體驗。 花蓮縣文化局指出,文化局園區靠山臨海視野廣闊,園區內設有石雕館、美術館、演藝堂及圖書館,周邊更有許多綠地公園、自行車道、觀光飯店、美食餐廳等,是享受花蓮休閒生活及欣賞展演的重要場域。 為有效整合本縣文化園區展覽館舍營運,文化局自一一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修訂「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及美術館經營管理規則」,開館時間為周二至周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休館日則是周一、國定假日及館方另行公告。 文化局表示,全票票價二十元、半票十元(軍警消人員、在校學生、二十人以上團體),花蓮縣民、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十二歲以下兒童、身心障礙者、博物館學會會員、導遊領隊、榮譽志工、館方核准或公告免費入館。採現場購票,持任一館當天門票即可跨館參觀。 花蓮縣文化局代理局長曾之妤表示,「花蓮縣石雕博物館」是二00一年台灣首座石雕專題興建館,「花蓮美術館」則是二0二四年重新翻新開放的,這兩館是花蓮藝術展覽交流的最佳平台,期待透過跨館合作與多元展覽,讓藝術走進生活,並讓花蓮的自然、人文與藝術交織出更豐富的文化風貌。

Read More

空品監測車進駐竹北 找異味

  環境部提供協助包含設置空氣採樣鋼瓶、空氣品質監測車協助找出異味來源。(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獲得環境部承諾,十日在竹北市水圳公園設置空氣採樣鋼瓶、空氣品質監測車,預計監測一周,以找出竹北異味來源,環保局提醒民眾請勿聚集、靠近,以免影響採樣品質。 異味事件引發各界關注,新竹縣政府環保局向中央主管機關環境部請求協助,新竹縣兩名立委林思銘、徐欣瑩也邀集環境部等單位至新竹縣勘查、開會,以利掌握異味來源。 環境部提供協助包含設置空氣採樣鋼瓶、空氣品質監測車,也根據日前異味通報地點,設置於竹北市的水圳公園,期望能精準採樣,以分析異味來源。環境部另將持續提供大氣擴散模擬結果、空拍火點資訊,以利地方應變。 竹縣府表示,環保局在異味事件發生時,均立即派員巡查,根據民眾通報,該異味有如燃燒塑膠,通報地點包含台元科技園區、竹北市東區等,環保局當下均立即派員巡查,並以攜帶式儀器監測各處汙染物濃度。 此次環境部伸援提供協助,新竹縣環保局也將派員輪值,並於現場監測,以避免影響採樣狀況,期望能讓異味無所遁形。環保局指出,由於檢測儀器較為精密,設置於公園中,呼籲民眾請勿靠近、聚集,以免影響採樣結果。 環保局也將持續監測,委請專家學者運用擴散模式科技工具,模擬汙染物軌跡,縮小排查範圍,並持續巡查,釐清各類汙染物來源的可能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