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台1線水上路段 10天2塌

嘉義縣水上鄉台1線北上275.4K路段發生路面下陷情形,目前下陷區域已封閉。(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台一線嘉義縣水上路段北上車道十三日出現路面塌陷,警方據報前往管制交通,並通知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水上工務段及水上鄉公所派員處理。 之前受0七二八豪雨影響,嘉義縣水上鄉台一線南下二七五K路段四日發生路面下陷情形,八日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水上工務段才完成路面鋪設作業,十三日又傳出同路段北上內側一、二線車道中間、南下機車道均有凹陷及龜裂情形,目前已緊急封閉北上內側,至於下陷原因,公路局初步懷疑是「壓密沉陷」現象造成。水上工務段長蔡明君表示,「壓密沉陷」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土壤因為壓力而變「密實」,進而造成地面的下陷。 縣府表示,楊柳颱風來襲,嘉義縣下午才出現雨勢,路面塌陷是否因七月的風災致災性雨勢造成,需進一步開挖釐清;已通知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水上工務段及水上鄉公所派員到場處理。

Read More

一甲國中好運到 搭上最後航班

  一甲國中首次師生教育國際交流團趕上最後一班航空班機,展開首次國際教育交流旅程,師生們直呼太幸運了。(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颱風「楊柳」十三日掠境,小港機場自上午十一時二十分起全面停飛;然而,路竹區一甲國中首次師生教育國際交流團,卻在風雨中展現好運;十三名師生正好趕上最後一班航空班機,順利於十一時二十分準時起飛,前往印尼雅加達,開啟為期七天的國際交流之旅。 這次出訪是一甲國中首度展開國際交流,歷經兩個多月的精心籌備,卻在颱風來襲前夕面臨挑戰;前一晚,國內線航班已全數取消,師生與家長無不為行程捏把冷汗,也抱著航站停飛就取消行程準備。 幸運的是,航空公司精準掌握颱風動態,最後確保上午十一時二十分的班機如期起飛,讓三名師長、十名學生所組成的交流團順利啟程,許多到場送機的家長們都直呼是不可思議的幸運。 校長李文欽說,七天行程中,學生將深入體驗印尼文化,入住當地學校學生家庭,參與交通、食宿、教育課程、模擬聯合國會議、文化節慶、分享台灣特色、學校國樂音韻之美及家庭旅遊等多元活動。不僅是學生們的首次海外交流,更是一場結合英語實踐與國際視野拓展的難得學習之旅。

Read More

人工智慧試產線 培訓成果分享

「人工智慧試產線人才培訓成果分享會」。(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從試產到實戰,經濟部人工智慧試產線助攻產業轉型,首批企業專才正式成軍,舉行「人工智慧試產線人才培訓成果分享會」,協助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與實作人才培訓,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升級,至今全國已建置完成八十五條人工智慧試產線。 經濟部整合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精機中心、塑膠中心、食品所及工研院等法人能量,攜手打造最先進的人工智慧,十二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試產線人才培訓成果分享會,分別由金昶螺絲、信昌機械、城揚公司、百德企業等具代表性的企業,分享各自導入人工智慧的成功案例。 「人工智慧試產線人才培訓成果分享會」。(記者許正雄翻攝) 因應關稅議題,政府串連十五個研發法人,開放設備場域供業者用使,透過人工智慧試產線示範與實作,讓人工智慧技術落地,協助中小企業推動數位轉型、設備汰舊換新,並結合中企署的人培課程推動人才培育,讓業者能實際運用於產線,達成全面企業技術擴散的倍增成效。 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指出,透過人工智慧試產線結合人才培訓與實作導入,可將人工智慧技術實際應用於產品設計與製程優化,成為推動智慧製造與產業創新的關鍵動能,對於企業關心的資金面,政府將加強資金協助與信用保證,擴大中小企業資源取得管道。

Read More

打造綠色循環 新北3社宅設智慧瓶罐回收機

  新北住都中心啟動社宅綠色生活圈,設置「iTrash智慧瓶罐回收機」作為智慧回收據點。(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住都中心攜手台灣智慧回收設備品牌,加入企業參與式社區回收模式,率先在永和中正橋青年社宅、土城員和社宅、三峽國光社宅設置首座「iTrash智慧瓶罐回收機」,進一步擴展城市永續回收網絡。 新北住都中心指出,社宅內設置的回收機雖小,背後卻承載著巨大的努力與願景;從設備研發、AI辨識、APP與雲端平台建置,到回收物流、維修保養與現金回饋,iTrash是一項讓全民都能參與的綠色行動;晧揚環境科技在新北社宅開放場域推動「認養iTrash」公益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讓更多社區享有便捷、高效率的回收設施,也讓ESG理念從口號走向實踐。 新北住都中心啟動社宅綠色生活圈,率先在永和中正橋社宅、土城員和社宅、三峽國光社宅設置「iTrash智慧瓶罐回收機」讓社宅居民直接參與循環經濟。(記者吳瀛洲攝) 住都中心表示,前述三社宅居民只需刷悠遊卡投遞寶特瓶或鐵鋁罐,就能完成即時回收並累積減碳數據及儲值回饋,讓環保走進日常生活;且透過系統報表,住都中心能清楚掌握雲端回收數據與減碳成效,為後續政策決策提供量化依據。 而晧揚環境科技與再生材料品牌遠東新世紀合作,所有回收寶特瓶製成高品質再生聚酯,打造「從民眾手中投瓶,到再製商品回歸市場」的可追溯循環經濟鏈。 新北住都中心啟動社宅綠色生活圈,率先在永和中正橋社宅、土城員和社宅、三峽國光社宅設置「iTrash智慧瓶罐回收機」讓社宅居民直接參與循環經濟。(記者吳瀛洲攝) 新北住都中心副執行長林士森表示,社宅導入智慧回收機讓居民能「看得見」自己的環保貢獻,每一次投瓶都是實現循環經濟、減少碳排的行動;未來住都中心將規劃在更多社宅擴大設置,逐步編織出一張綿密的城市綠色回收網,為地球多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照顧孩子情緒 北市推傾聽日

台北市長蔣萬安出席公私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一一四學年度第一學期公私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十三日舉行,市長蔣萬安提及科技環境下的孩子有情緒問題。教育局說,正推動家庭「傾聽日」,鼓勵家長每週至少一次傾聽孩子心聲。 蔣萬安致詞時提及在網路科技、社群媒體等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習慣被拒絕及處理衝突能力較弱;美國學者也出書《失控的焦慮世代》,內容提到新的世代因為有科技、手機和網路陪伴,這些孩子從出生一路成長學習都是伴隨著手機跟網路,會有情緒問題、人際焦慮。因此多溝通、多傾聽是推動教育很重要的一環。 教育局長湯志民簡報說,推展人文教育強化親師生交流是北市教育重點政策之一,正推動家庭「傾聽日」,每週至少一天、用心傾聽,守護孩子心聲。 北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官月蘭說,七月間推出的「聆聽百寶袋」的五個方式進行,避免家長一開口就變成句點,無法對話下去。包含以正向、友善的方式開啟對話;先聆聽,不急著問為什麼;用「自身的感受」來溝通;說清楚彼此需求,不靠猜測;整理想法與情緒。 蔣萬安強調,「教育是百年大計,是奠定台北市乃至台灣未來長遠發展基礎最重要的推手」。在推動多項教育政策上的全力配合,包括幼兒園和小學的鮮奶週報計畫、全面進行校舍改建,以及導入AI科技提升教學品質等。除了硬體的改善與教學效率的提升,在數位時代下,孩子的品格養成與價值觀塑造更為關鍵。

Read More

北市打違建 上半年拆2823件

  北市府持續推動違建查報與拆除工作,本年度已累積處理441件。(台北市建管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遏止新違建產生,強化市容整頓與維護公共安全,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違建查報與拆除工作。一至六月建管處已處理違建二千八百二十三件;並針對影響公共安全的違建案件訂定專案優先處理,本年度已累積處理四百四十一件。 建管處長虞積學表示,違建不僅破壞都市景觀,也潛藏公安風險。為維護公共安全,上半年度執行影響公安之違建案共計四百四十一件,包括屬「本府緊急應變中心(EOC)通報案件」十六件、「一九九九緊急通報案件」四十二件、「屋頂加蓋第二層以上之違建」七件、「占用防火間隔(巷)新違建」八十八件、「屋頂既存違建隔出三個以上使用單元」六十件、「既存違建作營業性廚房使用」五十八件、「消防局通報違建發生火災案件」三十七件,以及「屋頂既存違建加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一百三十三件。 建管處指出,執行違建拆除可能涉及斷水斷電,或是民眾抗爭的排除,須仰賴跨局處協調與緊密合作。建管處必要時將會同台電、自來水處、市警局及消防局等單位共同執行,確保拆除作業順利進行,期望改善市民之居住環境,維護公共安全。

Read More

防颱 宜蘭史努比鴨消風

宜蘭童玩節史努比鴨消風防颱。(記者張正量攝) 記者張正量、林中行、彭新茹/綜合報導 宜蘭縣文化局進行大型裝置藝術防颱作業。文發科長陳盈良表示,因應颱風可能帶來的強風豪雨,已於天候穩定時先行替「史努比鴨」進行消風作業,以減少風阻,並固定周邊設施。晚間將全面加固園區內水門、遮蔽物、陽傘及桌椅等公共設施,確保展場安全無虞。福山植物園十三日實施預警性休園。 代理縣長視察防汍作業聽取簡報。(記者張正量攝) 楊柳颱風直撲台灣,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十二日前往茅仔寮抽水站,檢視抽水機組運轉效能及縣府防汛應變整備情形;花蓮市長魏嘉彥也前往南濱抽水站,關心機組運作情形。新竹縣災害應變中心下午三時開設,縣長楊文科主持整備會議,並預計十三日上午八時升為二級開設。   花蓮市長魏嘉彥前往南濱抽水站,關心機組運作情形。(花蓮市公所提供) 花蓮市工程隊長洪國山指出,全市總計有十座抽水站,每週皆進行抽水機組測試運作及定期養護作業;工程隊透過區域排水監控系統,掌握溪流水位,隨時做好進駐抽水站的準備。另備有十二台移動式抽水機,以供低窪、易淹水地區的預布整備。 楊文科表示,本次颱風雨量對於竹縣威脅較小,但對於颱風風力仍不可輕忽,要求各單位加強各項應變作為。各局處、新竹瓦斯公司、台電新竹營運處、水公司三區處、新竹後備指揮部等單位均參與防颱整備會議,並匯報整備情況。消防局已完成救災車輛、機具、裝備檢測,也測試水上救生器材、船艇、抽水機組及衛星電話等;五峰鄉及尖石鄉偏鄉無線電測試訊號正常。

Read More

深入社區 桃小巴增大園新屋4路線

桃小巴」新增四路線。(桃園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二日出席「大園區暨新屋區桃小巴通車典禮」。張善政表示,大園與新屋區四條桃小巴路線正式啟用,車輛同步換上全新外觀,結合桃市府吉祥物ㄚ桃、園哥設計,更顯可愛親民。未來桃小巴路線將由現行三十二條倍增至近七十條,深入社區與偏遠地區,提供便捷接駁服務,成為桃園公車發展的重要方向,歡迎市民踴躍搭乘。 「桃小巴」新增四路線、更換ㄚ桃園哥外觀,張善政市長:深入社區提供便捷接駁。(社會局提供) 「桃小巴」新增四路線、更換ㄚ桃園哥外觀,張善政市長:深入社區提供便捷接駁。(社會局提供) 張善政指出,市府去(一一三)年除推動「大客車駕駛受訓即就業專案培訓計畫」,也同步推出桃小巴服務,桃小巴採用九人座車輛,駕駛入職門檻較低,只需取得小客車職業駕駛執照即可上路服務,有效紓解公車駕駛人力不足問題。此次啟用的四條路線中,「五0八三捷運大園站-潮音」為大園與新屋的首條桃小巴路線,不僅強化社區接駁,也為市民提供更靈活、優質的交通選擇。 交通局說明,此次調整市區公車路線,將大園區「五0八三捷運大園站-潮音」、「五0八四捷運大園站-苗圃橋」、「五0八五大園-沙崙」及新屋區「五0二八新屋-下北湖」等四條、每班次小於五人的路線轉型為桃小巴,由捷乘客運營運。轉型後維持原路線與站點,且五0八三路線於平日尖峰時段各增二班,部分班次時刻亦同步調整;其中大園區三條路線合計平、假日提供二十二班次,新屋區五0二八路線平、假日提供八班次,並自今(一一四)年八月十三日開始行駛。 交通局補充,桃小巴車輛靈活適應社區狹窄道路。相關公車資訊可至桃園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網頁(https://ebus.tycg.gov.tw/ebus/)或下載「桃園公車」APP查詢路線、班次與動態,以節省候車時間。

Read More

北埔新住民據點 揭牌

  竹縣北埔新住民據點揭牌,打造多元共融,讓北埔成為宜居好所在。(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北埔鄉新住民人數達三百七十七人,新竹縣政府為強化對北埔鄉的新住民朋友關懷與支持,攜手北埔鄉埔尾社區發展協會十二日在埔尾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舉行「新竹縣北埔鄉新住民社區關懷服務據點」揭牌,地方民眾齊聚見證北埔鄉邁向多元共融、族群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社會處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新竹縣新住民人口計有一萬五千八百八十四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百分之二點六,社會處除爭取「新住民發展基金」補助,持續設立「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外,亦積極爭取社家署補助並配合縣府預算,陸續於關西鎮、新埔鎮、竹東鎮、湖口鄉、新豐鄉、芎林鄉、峨眉鄉及寶山鄉等地成立八處新住民社區關懷據點。 今年,社會處以實質行動力,展現縣府全面照顧新住民的決心,更進一步擴大服務能量,攜手民間單位預定設立四處新住民社區關懷服務據點,目前橫山鄉據點已成立,北埔鄉據點今日揭牌服務,後續將在五峰鄉及竹北市設立二處關懷據點。 北埔鄉新住民社區關懷服務據點的成立,將提供生活諮詢、語言協助、文化交流、親子互動與社會資源轉介等多元服務,不僅有助於新住民朋友更快適應在地生活,更象徵著社區與新住民之間攜手共融、互助成長的精神。縣府未來也將持續串聯各鄉鎮社區資源,推動更多友善與創新服務,打造幸福宜居、文化共融的新竹縣。 北埔鄉長莊明增表示,北埔鄉據點坐落於人文薈萃、茶香四溢的客庄山城,結合地方特色與多元文化,未來將成為新住民朋友的第二個家,促進在地居民與新住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社區發展協會將全力配合縣府政策,持續推動據點運作與服務推廣,讓新住民生活、快樂成家。

Read More

格外品變黃金 拉拉山水蜜桃思樂冰熱銷

  桃園拉拉山水蜜桃思樂冰創百萬業績,張善政市長(左)與農業局長陳冠義(右)共同站台支持。(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好農」開創水蜜桃附加價值,去年和統一超商聯名推出限定「拉拉山水蜜桃思樂冰」,業績熱銷長紅,今年再度強強聯手,七月二十三日起於全台約二千家門市上架,截至目前為止已達銷售額已達百萬業績,成功幫助果農,翻轉「格外品」變黃金,限定販售最後倒數,八月十九日前還有機會嘗鮮。 農業局長陳冠義十二日表示,桃園市政府自一一三年推動「桃園好農」品牌,網羅全市優質農特產品,協助在地小農及業者行銷。其中,復興區所生產的「拉拉山水蜜桃」果肉柔嫩多汁、果香濃郁,但水蜜桃天生嬌貴,不耐儲藏、容易碰傷,過往水蜜桃格外品(賣相較差、大小未合格或過熟等次級品)多為丟棄或低價售出,在經過收購加工後,增加農民收入,也省去生產者原物料端處理問題,成功創造水蜜桃附加價值。 桃園拉拉山水蜜桃思樂冰創百萬業績,農業局長陳冠義(右)與代言人和影。(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長陳冠義說明,為了讓果農的心血不被浪費,近年市府輔導復興區農會陸續開發水蜜桃蜂蜜氣泡飲、水蜜桃米乖乖等加工品,並和統一超商合作推出爆款冰品,復興區農會向在地果農收購拉拉山水蜜桃格外品,迄今已近一萬台斤,充分利用格外品創造最大效益,也讓民眾在季產季結束後,還可透過不同形式品嘗到拉拉山水蜜桃的美味。 「桃園好農」品牌蘊含了桃園「好吃、好玩、好康、好精彩」的理念,期望將在地農友種植的優質生鮮、加工品、文創品,以及桃園休閒農業景點遊程推廣出去,相關資訊可上「桃園好農」導購行銷網https://tyagri.tycg.gov.tw/查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