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寶山國中公共藝術揭幕

寶山國中停車場的公共藝術「守護寶山」以台灣藍鵲為主,設置用太陽能發電,可作為夜間燈光照明及地標。(寶山鄉公所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寶山鄉公所十一日在寶山國中地下停車場入口舉行「寶山國中停車場新建統包工程公共藝術揭幕式」,正式揭曉由藝術家陳凱森所製作的公共藝術作品「守護寶山」與「入寶山知寶山」。鄉長邱振瑋表示,希望透過藝術作品,傳遞寶山鄉豐富的在地文化與特色。 邱振瑋指出,此次公共藝術計畫希望將寶山的特產如黑糖、橄欖、竹筍、桶柑、茶花等意象,以及「打中午」、「雙胞胎」等在地文化與傳說,融入作品設計中,讓藝術成為寶山故事的載體。兩件作品中,「入寶山知寶山」以書卷造型比喻寶山的豐富內涵,邀請人們細細品味;「守護寶山」則取材自寶山常見的台灣藍鵲,作品中比翼雙鳥守望土地,寓意寶山起飛、幸福綻放。寶山鄉公所更導入節能減碳方式,此案設置用太陽能發電,可作為夜間燈光照明。 在寶山鄉不時可看到台灣藍鵲,配合公共藝術的揭幕,寶山鄉公所首度舉辦彩繪台灣藍鵲,深化在地文化認同與社區互動。(記者彭新茹攝) 為讓在地居民更深入參與,活動現場除了作品導覽,特別設置台灣藍鵲主題彩繪區,吸引上百位民眾前來,雙溪國小老師帶著學生一同參與,讓民眾在立體素胚上彩繪心目中最美麗的台灣藍鵲色彩,因此每位民眾的作品都色彩繽紛、各自不同。

Read More

竹市《塹裡尋妖》摘3項國際大獎

《塹裡尋妖》遊戲關卡深度結合新竹舊城歷史紋理,玩家穿梭於火車站、迎曦門、新竹州廳、美術館、東門市場與城隍廟等重要古蹟,透過故事任務解謎並感受城市風貌。(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由新竹市政府與實境遊戲品牌「聚樂邦」合作開發的《塹裡尋妖》實境遊戲,自推出以來好評不斷,更在國際設計大獎中嶄露頭角,榮獲倫敦設計大獎及美國繆思設計大獎共三項金獎肯定,為新竹市文化創意注入耀眼光芒。 《塹裡尋妖》遊戲關卡深度結合新竹舊城歷史紋理,玩家穿梭於火車站、迎曦門、新竹州廳、美術館、東門市場與城隍廟等重要古蹟,透過故事任務解謎並感受城市風貌。(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塹裡尋妖》實境遊戲不僅結合歷史、動漫與遊戲體驗,更是推動文化創新與跨界合作的重要成果,能夠在國際大獎中獲得肯定,不僅是對市府團隊努力的肯定,也彰顯竹市在文化發展的強大潛力,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在地文化與創新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在地特色。 《塹裡尋妖》遊戲關卡深度結合新竹舊城歷史紋理,玩家穿梭於火車站、迎曦門、新竹州廳、美術館、東門市場與城隍廟等重要古蹟,透過故事任務解謎並感受城市風貌。(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表示,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二0二五竹塹中元城隍祭」,文化局也將與新竹都城隍廟合作推出全新遊戲任務《枷好運!都城隍挑戰》,結合AR科技與線上互動,邀請市民透過遊戲形式走入廟宇,體驗傳統信仰文化的無限魅力。更多活動資訊請上「新竹市文化局」官網查詢,《塹裡尋妖》實境遊戲購買請至「聚樂邦」遊戲平台查詢。

Read More

竹北蓮花公園進行優化工程

竹北首座森林特色公園前進西區,將打造全縣十八米最長溜滑梯,成為孩子放電新樂園。(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北首座森林公園前進西區,竹北市公所十一日舉辦蓮花公園優化工程動土,基地面積約六千六百平方公尺的新蓮花公園,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未來將以嶄新風貌迎接市民與觀光客。 市長鄭朝方表示,原有的蓮花公園因設施老舊、年久失修,加上樹木過於茂密導致光線不足,成為蚊蟲孳生熱區,部分步道因長年潮溼而長出青苔。公所自編二千萬疏理蓮花公園,未來將成為孩子的放電樂園,此次改造一大亮點,是一座全長十八米、新竹縣最長的溜滑梯。全案以「自然融合」為設計核心,融入地形與林木紋理,並特別邀請樹醫生進場評估,在保留健康樹木的前提下,改善整體視野與通透性,讓陽光灑入園區,重新喚醒這座綠地的活力。 鄭朝方指出,蓮花公園位於竹北西區,鄰近香火鼎盛的蓮花寺,以及假日吸引眾多遊客的鳳崎步道,是在地重要的觀光資源。未來鳳崎步道也將有新風貌正在設計中,而公園啟用後,將與廟宇、步道形成自然與文化交織的觀光節點,讓原本被忽略的角落轉化為嶄新的城市風景線,成為遊客走訪竹北時,不容錯過的亮點之一。 竹北市公所表示,新蓮花公園規劃三大特色區,入口廣場區,營造開闊而具動線引導的空間感;地景遊戲區,活用山坡地形,設置十八米長溜滑梯、磨石子滑梯,攀爬網與觀景平台,讓孩童在遊戲中探索自然、開展感官體驗;松樹步道區,新增步道串聯園區,可漫步於松林之間,感受陽光灑落、微風穿梭的自然節奏,適合各年齡層悠閒體驗。

Read More

太平山遊樂區預警性休園 龜山島暫封島 宜蘭社區型自然步道暫停開放

中央氣象署氣象資訊,預計十一日晚陸續楊柳颱風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林業署宜蘭分署所轄太平山、區內自然步道將於十二日中午十二時起預警性休園。(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林中行∕綜合報導 據中央氣象署氣象資訊,預計十一日晚陸續發布楊柳颱風海陸警報。林業署宜蘭分署考量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聯外道路台七線、台七甲線、宜51線等,逢豪大雨恐有封閉、中斷之疑慮,顧及旅遊安全,因此園區(含鳩之澤溫泉區)將於十二日中午十二時起預警性休園,區內八條自然步道:鳩之澤自然步道、見晴懷古步道、檜木原始林步道、鐵杉林自然步道、茂興懷舊步道、翠峰湖環山步道、望洋山步道、台灣山毛櫸步道同步封閉,原太平山俱樂部最後導覽場次為十時五十分,蹦蹦車是日為保養日不開放,園區只出不進,請遊客盡速離園。 另宜蘭分署所轄社區型自然步道,十條:包含林美石磐步道、礁溪跑馬古道、聖母登山步道、拳頭姆自然步道、新寮瀑布步道、九寮溪自然步道、松羅步道、朝陽步道、南澳古道、金瓜寮魚蕨步道十二日下午十七時暫停開放;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正常開園,倘宜蘭縣政府公告停班課時同步休園。 東北角管理處公布,受楊柳颱風逐步逼近及外圍環流提前影響,龜山島自十二、十三日預警性封島兩天。(記者林坤瑋攝) 東北角管理處公布,龜山島基於離島臨時碼頭靠泊等安全考量,龜山島自十二、十三日預警性封島兩天。 另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轄內各育樂場域也將在八月十二日十七時起預警性休園、休館及封閉,包括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瑞穗生態教育館和佐倉步道、撒固兒步道、能高越嶺道東段、鯉魚山步道、月眉山步道、虎頭山步道、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群、安通越嶺道東段、八通關越道路鹿鳴吊橋段等。

Read More

竹塹七夕成年禮歡迎報名

二0二五「竹塹七夕成年禮」將於八月二十九日、農曆七夕盛大登場,新竹市政府十一日在竹蓮寺舉辦宣傳記者會,青少年匍匐鑽過神轎腳、代理市長邱臣遠協助脫絭,飲用成年果汁。(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由新竹市政府、竹蓮寺與竹蓮文化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二0二五「竹塹七夕成年禮」,將於八月二十九日、農曆七夕盛大登場,新竹市政府十一日在竹蓮寺舉辦宣傳記者會,青少年匍匐鑽過神轎腳、由代理市長邱臣遠協助脫絭,飲用成年果汁,象徵完成成年禮的儀式。 邱臣遠致詞表示,今年成年禮以《星願啟航》為主題意象,象徵著年滿十六歲的青少年點亮人生星願,巧妙融合傳統古禮與現代潮流,規劃一系列從早到晚的豐富活動,讓青年朋友在七夕留下一段兼具文化深度與青春熱血的難忘回憶! 竹蓮寺表示,二十九日的成年禮活動,將依循傳統古禮進行,安排青少年匍匐鑽過神轎腳、由長輩協助脫絭,象徵正式邁入成人階段,開始承擔對自己與社會的責任,完成莊嚴的「做十六」儀式,當日夜晚的「星空演唱會」,邀請到玖壹壹、怕胖團、楊淨宇、Hot Star等超強卡司,打造專屬青年朋友的年度盛事! 二0二五「竹塹七夕成年禮」將於八月二十九日、農曆七夕盛大登場,新竹市政府十一日在竹蓮寺舉辦宣傳記者會,青少年匍匐鑽過神轎腳、代理市長邱臣遠協助脫絭,飲用成年果汁。(記者曾芳蘭攝) 竹蓮文化基金會表示,七夕除了有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也是傳統中極具意涵的民俗節日,特別是民間信仰中祭拜「七娘媽」,祈求孩童平安成長的信仰儀式,至今仍深植人心。今年特別擴大推出「七夕心靈手巧」系列課程,包括由新興糊紙文化團隊指導製作「七娘媽亭糊紙」、以祈福為主題的「福符剪紙藝術」,以及與在地品牌合作的「圓仔花刺繡相框」、「雞冠花鉤針編織」等課程。 民政處表示,「二0二五竹塹七夕成年禮系列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活動將於八月二十九日(農曆七月初七)在竹蓮寺盛大舉行,邀請年滿十六歲的青年學子,以及所有關心在地文化、熱愛音樂的朋友一同齊聚竹蓮寺參與活動,共同見證成長的喜悅,啟動屬於自己的夢想航程。 二0二五竹塹七夕成年禮《星願啟航》邀請十六歲青少年一起踏上成長旅程。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061687e0b750a7b2

Read More

亞洲錦蛙入侵南投 除蛙啟動

南投縣組成首批社區亞洲錦蛙移除小隊,學員聽專家講解並進行夜觀實作。(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亞洲錦蛙入侵南投,中興新村附近成為熱區,草屯鎮、埔里鎮也有通報案例,南投縣政府結合社區展開「除蛙行動」,並組成第一批社區亞洲錦蛙移除小隊,希望能有效控制族群數量並防止進一步擴散。 縣府表示,亞洲錦蛙俗稱花狹口蛙,為夜行性兩棲動物,最早於一九九七年在高雄鳳山水庫附近發現入侵台灣,隨後在台南關廟、高雄市與屏東林邊、內埔等地擴散。亞洲錦蛙白天多躲藏於自掘的土洞或樹皮縫內,雨天時則鳴叫求偶,聲音低沉宏亮,音量可達七十分貝,相當於電話鈴聲,經常造成民眾夜間困擾。 南投縣近年陸續接獲亞洲錦蛙通報,為有效防治,縣政府結合南投市營南社區守望相助隊志工及大埤社區在地居民,組成第一批移除小隊,成員有十多人,協助清除社區亞洲錦蛙、斑腿樹蛙,並防堵海蟾蜍入侵,並請來專家舉辦教育訓練課程。 縣府指出,亞洲錦蛙與台灣原生種小雨蛙外型相似,為避免誤判,講師賴俊宏說明如何辨識,亞洲錦蛙體長可達八公分,背部具有花瓶狀花紋,趾端有吸盤,具攀爬能力;台灣小雨蛙體型較小,無吸盤。民眾若在社區或住家周遭發現疑似亞洲錦蛙的蹤跡,可撥打市話一九九九縣民服務專線通報。

Read More

砸5億 彰六線拓寬工程動土

彰化縣和美鎮美寮路(彰六線)拓寬工程十一日舉行動土典禮。(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和美鎮美寮路(彰六線)拓寬工程,十一日舉行動土典禮,縣長王惠美示,美寮路是和美、彰化間重要聯絡道路,十多年來,雖然都市計畫範圍內已拓寬到十六公尺,但因部分非都市計畫路段仍有僅八公尺寬的交通瓶頸,導致常有壅塞情形險象環生,亟需改善。 王惠美指出,此次工程完工後,將可分擔彰新路(彰一九五線),以及彰美路(縣道一三四線)的交通流量,同時也將有助於改善鄰近學校師生通行環境,提升步行安全。 王惠美說,工程總經費約五億多元,中央補助四億多萬元,縣府自籌九千多萬元,預計一一六年四月底前完工。原本縣府去年就已發包完成,但因土地問題一直遲遲無法施工,謝謝立委陳秀寶請內政部協助才能順利動土。 王惠美表示,這段工程自美寮路二段三五七號附近(美寮夜市)開始,沿美寮路向東延伸,途經彰十一線(柑竹路)、縣道一三五線東路,至終點彰新路三段,總長度約二千三百多公尺,設計將路幅拓寬至十三公尺,並導入汽、機車分流規劃,有效提升通行效率並降低事故風險。考量沿線學校通行安全,特別規劃設置通學步道,全長達八百六十公尺,並針對瓶頸地段進行線形與視距優化,全面提升道路安全性與舒適性。

Read More

僑光科大窯烤教學 食農體驗

僑光科技大學執行「台中心·綠生活-四季永續新視界」,在悟農有機田園舉辦「農食在地永續開窯:USR行動日」。(僑光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教育部USR計畫支持、僑光科技大學執行「台中心 ·綠生活-四季永續新視界」計畫,十一日在悟農有機田園舉辦「農食在地永續開窯:USR行動日」。計畫主持人李麗雲老師結合土窯開窯儀式與食農教育體驗,帶領師生與社區居民實踐「從土地到餐桌」永續價值。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王叔瑜主任、僑光觀餐院馮翰士院長、總務長歐昱廷、悟農有機田園張振榮園主、台中市悟農有機食農教育推廣協會陳幸甄理事長、大雅秀山社區發展協會吳士生理事長與會。 李麗雲老師表示,活動不僅是飲食體驗,落實USR理念的重要實踐。透過與在地農友及社區組織的合作,學生從實作中建立環境永續與社區共好的觀念,培養跨領域合作與溝通能力,投入地方創生與永續產業奠定基礎。 活動現場集結多位在地特色業者與職人,亨美食品帶來在地有機素肉粽推廣永續飲食理念。林榮宗有機農場指導學生採集茶樹並運用蒸餾技術萃取茶樹精華純露,體驗天然植萃與環境永續的結合。卉沂天然手工烘焙陳老師現場與師生互動教學窯烤披薩製作,傳授使用在地食材的烘焙技法。 「哇草,草哇粿」創辦人陳美琪(僑光畢業生)分享在計畫萌芽期透過「里山有機好食推廣綠色農遊計畫」走進農村。

Read More

大甲農會烘焙研習 培力農村婦女

在地食材烘焙研習班30餘位長輩學員,在小葉老師的教導下,製出香氣樸鼻又可口的「檸檬奶蓋米蛋糕」。(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農會持續推動「幸福農村推動計畫」,致力於結合在地農特產品與家庭教育課程,舉辦「在地食材烘焙研習班」系列,邀請小葉老師於農會五樓食農講堂教授「檸檬奶蓋米蛋糕」實作課程,吸引三十餘位家政班學員熱情參與。 課程以健康烘焙與在地食材為核心,使用的優質米穀粉、檸檬與新鮮食材進行教學,三十餘位學員們從原料製作到成品烘烤皆親自參與,過程中不僅學習到塔皮比例、餡料搭配與製作技巧,更進一步了解如何將在地農產品融入日常烘焙中,提升農村婦女的廚藝能力與食農意識。 農會黃瑞祥總幹事表示,農會長期重視家政班的經營與發展,積極打造學習與成長的場域,提供農村婦女發展興趣、精進技能的機會。本系列課程特別邀請專業講師教學,旨在提升學員烹飪知識與實務能力,並透過烘焙料理推廣在地優質農作,如大甲芋頭、大甲米、大甲青蔥等,鼓勵民眾多多支持、選購在地好食材。 黃總幹事強調,透過此類型的烘焙研習,不僅促進社區情感交流,更強化農村婦女的自我實現與生活品質,展現家政教育在地方農業推廣與社區營造中的多元價值。

Read More

植物品種權 再創農業新紀元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面對日趨激烈的全球農業科技、經濟競爭與極端氣候變遷,農業部農糧署依據植物品種及種苗法,運用植物品種權保護策略,有效保障育種者權利,激勵種苗業育種創新,並提供多元新品種,保障糧食安全,帶動農業發展與經濟成長。 農糧署說明,我國自公告實施植物品種權保護,至本年六月止計公告適用植物種類二百三十種;品種權申請案三千三百二十三件,其中以花卉類申請案二千七百八十六件為大宗,次為蔬菜類二百十四件及果樹類一百七十四件;公告核准件數包括一千六百五十七件,花卉類一千三百十六件、蔬菜類一百七十一件及果樹類九十一件為大宗;植物品種權的創造、運用、維持和保護貫穿種苗、栽培生產、貯運、加工及販售等產業鏈,例如耐熱蔬菜可增加夏季蔬菜供應,滿足國人營養需求;蘭花新奇色有利產業拓展國際市場。 農糧署表示,植物品種權為種苗科技創新價值提供保障;從品種創造、保護、運用和管理等環節,影響創新育種和技術擴散,例如圓滿可口的甜瓜台南十六號,果皮金黃誘人的桃台農十一號杏桃,令人垂涎欲滴的白色草莓中興二號莓倫莓奐,與粉嫩透亮的彩葉芋種苗四號櫻之雪等,提供種苗市場更多元的選擇,創新種苗產業價值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