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增班 竹市加碼補助

新竹市政府繼去年拍板加碼補助市立國高中一一三學年度一年級普通班增班經費逾一千六百四十三萬元,進行空間調整,並購置增班所需設施設備。(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繼去年加碼補助市立國高中一年級普通班增班經費逾一千六百四十三萬元,進行空間調整,並購置增班所需設施設備後;代理市長邱臣遠今年再度核定加碼補助超過二千四百七十九萬元,提供更舒適、安全與現代化的教學場域。 邱臣遠表示,各縣市面臨少子化,竹市卻因城市發展快速與人口移入穩定,國高中出現少見的「逆少子化」現象。市府團隊重視教育發展趨勢,規劃校舍資源調配與硬體設施改善,將持續投入資源,優化校園設施,並辦理校舍新建、整建工程,確保學生在優質、安全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 教育處說明,一一四學年度編班基準日為七月四日。依據五月初新生報到情形,九所市立國中預估一年級普通班班級數將有一百六十班,現有畢業班級教室空間數共一百二十六班,經盤點現有校舍空間,尚不足三十六間(含特教酌減)。 教育處表示,因應一一四學年度包含光華、育賢、新科、建華、竹光、三民、光武、培英國中、建功高中國中部等九校增班及學生數增加,市府核定加碼補助總經費逾二千四百七十九萬元,協助配置教室資源,確保學生就近入學無虞,並提升整體學習品質。

Read More

園區優化 知卡宣戲水活動登場

  花蓮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夏季戲水活動登場。(花蓮縣農業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二0二五花蓮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夏季戲水活動十二日登場。縣長徐榛蔚出席開幕典禮,邀請全國大小朋友一同前來花蓮,在享受沁涼又充滿童趣的夏日時光。 徐榛蔚表示,今年戲水區全面升級,兒童池中原有較老舊的遊具已拆除,改為全新設置的兩組大型充氣式遊樂設施,讓小朋友玩得更加盡興。此外,園區周邊地坪也進行修繕優化,提供更舒適的休憩空間。 縣府表示,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以童話風格打造,園區內設有親子草坪區、花園迷宮、種子圖書館、溫室植物區、魔法音樂河等豐富設施。今年戲水區域包含造浪池、兒童池、滑水道池、漂漂河及泡泡池等,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將持續至八月二十四日。縣民及孩童、長者、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免費入園,外縣市遊客入園費五十元。 為配合暑期戲水活動,知卡宣公園原訂上午七時開園時間調整至六時,閉園時間由下午五時三十分延長至晚間七時,遊客可以在戲水結束後使用園區多項陸上設施。 農業處長陳淑雯說明,園區於每週六、日安排親子活動與特色表演,更在八月主題活動日規劃「星級野餐饗宴」,星級飯店將在戲水區旁舉辦下午茶美食。

Read More

三灣水梨、溪海西瓜收成 鳳林花生節饗客

  苗栗縣三灣鄉公所十二日在三灣水漾森林露營區舉行「二0二五三灣水梨暨客家文藝節」活動。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陳華興、林中行∕綜合報導 苗栗縣「三灣水梨暨客家文藝節」、桃園市「溪海休閒農業區西瓜節收成日活動」、花蓮縣「鳳林客庄技藝產業花生節」十二日分別登場,讓民眾更加認識在地農產。 三灣鄉公所十二日在水漾森林露營區舉行水梨暨客家文藝節活動,除行銷三灣水梨外,並表揚模範父親及好人好事代表。活動結合客家文化與農業體驗,邀請果農和文創工作者擺攤販售在地農產及特色商品,吸引許多民眾參加。 溪海西瓜節邀請民眾採收西瓜。(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溪海休閒農業區西瓜節收成日活動由桃園市政府、大園區公所及溪海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共同辦理,除了推廣在地優質瓜果,並由市府秘書長溫代欣教導民眾西瓜種植知識。活動同時邀請廚藝達人復刻三道古早味「西瓜綿」料理,讓遊客體會早年農村的惜福、惜食文化。 鳳林客庄技藝產業花生節活動則在美好花生廣場及周邊花生田區舉行。活動以「好事花生、慢城好遊」為主題,結合在地農業、客庄技藝與慢城觀光,吸引近三百人參與。 縣長徐榛蔚表示,鳳林擁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環境與深厚的客庄文化。透過花生節的舉辦,不僅讓民眾認識在地農產與技藝,也促進慢城觀光,帶動產業活化。

Read More

冬山風箏節 卡皮巴拉同樂

  冬山風箏嘉年華請來可愛動物助陣。(冬山鄉公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縣「冬山風箏節嘉年華」十二、 十三日兩天舉行,主場設於三奇美徑,邀請民眾在稻田收割後體驗風箏翱翔天際的樂趣。 本屆風箏節以「飛吧!動物小樂園」為主題,由卡皮巴拉領軍,搭配猩猩、樹懶、老虎、大嘴鳥等多款可愛動物造型風箏輪番上陣,吸引眾多親子同樂。現場還有風箏秀、特技風箏表演、DIY彩繪、樂團演出等,打造歡樂氣氛。 鄉長林峻輔表示,活動結合在地動物互動農場特色,讓遊客白天與動物親近互動,傍晚欣賞滿天飛舞的動物風箏,歡度親子時光。他也鼓勵民眾自備風箏參加,享受稻田放風箏的獨特體驗。 現場另設有數位閱讀推廣攤位與反貪腐、反詐騙宣導區,透過有獎徵答與遊戲,讓大人小孩寓教於樂。

Read More

竹縣立高中新設實驗班 滿招

  新竹縣縣立高中新設特色實驗班滿招,「雙語教育」與「生醫科技」兩大特色,培育具備全球視野與專業素養的未來人才。(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致力達成五大高中藍圖,六家高中除原有的「雙語國際實驗班」外,新學年新設「生醫科學實驗班」,湖口高中也新設「人工智慧(AI)實驗班」,報考人數創高,短時間即滿招,新生十日報到。 六家高中校長江月媚表示,實驗班報考人數創新高、達一百一十三人,十四日辦理甄選;其中,雙語實驗班、生醫科學實驗班自辦筆試及面試,參酌學生「生涯發展計畫書」內含中英文自我介紹、高中讀書計畫及競賽準備的經驗或想法,校方亦會納入該班級未來生涯輔導規劃,為學生提供更多元且具發展潛力的學習選擇。 湖口高中校長姜錢珠表示,該校AI實驗班將於成班前為學生規劃「暑期AI培訓營」,邀請陽明交大、台師大教授授課,營隊所學及實作表現納入甄選條件。八月二十一日舉辦新生家長說明會,針對AI實驗班、普通班與商經科課程重點解說,並說明學生學習支持系統、行政流程、選課制度及新校區交通安排等,協助新生為高中學習生涯做好準備。 縣長楊文科表示,國中會考免試入學榜示結果,反映學生適性入學與就近就學的多元趨勢,綜合分析出三大亮點,分別係學生選填志願更具方向感與多元性;在地就學比例逾六成,尤以高分群學生選擇穩定通學具指標性;今年錄取學生整體成績結構更優化,最低總分門檻提升。

Read More

桃園排灣族小米收穫祭 共享豐收成果

  桃園排灣族Masalut小米收穫祭,族人共享自釀的小米酒、小米糕及各式農產。(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排灣族masalut小米收穫祭十二日登場,族人共享自釀的小米酒、小米糕及各式農產,體現排灣族「分享文化」的核心精神。觀音區也舉辦原住民族豐年祭活動。 原民局表示,小米收穫祭為排灣族一年之中最神聖莊嚴的祭典之一,傳統稱為「masalut」,意指歲末祭祀,象徵舊歲結束、迎接新年。族人攜帶自釀的小米酒、小米糕及各式農產,齊聚部落領袖家前廣場,共享當年豐收,體現排灣族「分享文化」的核心精神。若是有族人收成不佳,領袖亦會將眾人所帶農產分送予其家庭,展現部落互助的傳統價值。 觀音區原住民族豐年祭,各地族人彼此交流。(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台灣原住民排灣族文化創新創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伍秉賢表示,小米收穫祭是排灣族一年一度的重要歲時祭儀,透過族人著傳統服飾、進行祭典儀式,展現排灣族獨特文化風貌。今年並呈現安波部落傳統勇士舞與勇士之歌,由部落年度英雄帶領勇士圍圈吟唱,展現部落榮景與安定力量。 另外,觀音區上午舉辦原住民族豐年祭活動。原民局表示,目前居住在觀音區的原住民族人口約三千二百一十三人,以阿美族人口最多,其次為泰雅族、排灣族及布農族。市府透過辦理聯合豐年祭,促進來自各地的族人彼此交流,傳承原民智慧與文化,讓傳統祭儀與文化精神在都會區也能持續發展與延續。 觀音區原住民族豐年祭,王明鉅副市長:持續傳承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副市長王明鉅表示,市府積極為在桃園生活的原住民族打造優質生活環境,陸續推出多項原民友善政策,照顧族人生活;並透過各區豐年祭及各族歲時祭儀的舉辦,提升族人情誼,促進原民文化、語言與歷史傳承,讓原住民族文化得以持續深耕、發揚光大。

Read More

基隆王爺巡江 21艘船隊漁港遶境

  基隆「王爺巡江」登場,二十一艘漁船組成船隊,帶領上百位信徒與遊客出海遶境。圖左為議長童子瑋,右為副巿長邱佩琳。 (基隆巿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年度重要宗教盛事「王爺巡江」十二日登場,二十一艘漁船組成船隊,帶領上百位信徒與遊客出海遶境,展現傳承逾三十年的民間信仰文化。副市長邱佩琳、產發處長蔡馥嚀及民政處長呂謦煒全程參與,沿途與各漁港宮廟互動交流,體現海港城市特有的宗教活力與人文溫度。 產發處長蔡馥嚀指出,今年巡江清晨七點由外木山漁港出航,繞行深澳、磺港、野柳、龜吼、大武崙等港口後中午返航,並於船上施放鞭炮報平安,岸上再以長炮相迎,完成迎神儀式。活動亦與中元普度文化相連,融合慎終追遠與悲天憫人精神,為外木山重要文化象徵。 邱佩琳表示,「王爺巡江」為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為池王爺誕辰的重頭戲,象徵王爺出海巡視、庇佑漁民平安作業。船隊抵達交陪境漁港時,會逆時針繞行三圈,岸上廟宇則施放鞭炮迎接,形成海陸共振、熱鬧非凡的景象。這項活動結合信仰、文化與社區凝聚力,是北台灣獨具特色的海上遶境儀式。 邱佩琳也與信眾一同在外木山漁港享用「平安餐」,由在地漁村媽媽親手烹煮的小卷米粉湯、平安油飯、涼麵與檸檬石花凍,道道樸實卻溫暖人心,傳遞地方濃厚情感。 邱佩琳強調,「王爺巡江」不僅是信仰活動,更是承載地方記憶與文化生命的無形資產。市府將持續推動文化保存與創新傳承,讓基隆的宗教與海港文化在日常中延續、在世代中發光。

Read More

桃表揚35績優戶政人員6機關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揚績優戶政人員,肯定同仁專業貢獻。(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一一四年慶祝戶政日活動暨績優戶政人員表揚大會十一日登場,市長張善政表示,戶政機關是市府與市民互動第一線窗口,戶政人員的服務態度與效率,是建立市民對政府服務第一印象的重要關鍵。十一日受表揚的同仁與機關,皆是展現高度專業與服務精神的最佳典範,期勉所有戶政夥伴持續精進,提供市民更有效率、更有溫度的市政服務。 張善政指出,戶政相關法規繁雜,要全面掌握並靈活應用實屬不易,許多戶政案件並非制式流程所能涵蓋,需仰賴專業判斷與積極協助,才能符合市民所需。戶政人員除了熟稔法規、依法行政,更應秉持「將心比心」的態度,設身處地了解市民壓力、同理市民情緒,發揮專業提供即時協助。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揚績優戶政人員,肯定同仁專業貢獻。(新聞處提供) 民政局指出,今(一一四)年共選出三十五位績優戶政人員,以及桃園區、平鎮區、龜山區、蘆竹區、大園區及大溪區戶政事務所等六個績優機關,其中桃園區與平鎮區戶政事務所更獲得內政部評鑑為全國績優機關。桃園戶所推動「門牌補換發行動支付e路通服務」,市民透過線上申請與繳費,免臨櫃即可完成業務申辦,有效提升服務效能;平鎮戶所積極經營臉書專頁,粉絲人數突破三萬人,居全國戶政機關之冠,展現卓越的數位行銷成果與民眾互動能量。 民政局表示,桃園市人口已突破二百三十四萬人,戶政人員平均每人服務近五千七百位市民,遠高於其他五都平均的四千三百一十三人。作為與市民互動最密切的基層單位,戶政機關即便在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維持戶籍、國籍及人口統計等業務百分之一百正確率。此外,為因應今年二至三月間《房屋稅條例》修正帶來的遷入登記人潮,戶政機關全體總動員,順利完成階段性任務,展現高度執行力與服務精神。

Read More

苗昆蟲育種大樓落成 分享研發成果

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十一日舉辦昆蟲育種大樓落成啟用暨研發成果分享會。(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十一日舉辦昆蟲育種大樓落成啟用暨研發成果分享會,這棟育種大樓的誕生,不僅是改良場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承載著團隊對台灣農業未來發展的深切期許。它就像一個溫馨的家,將守護著珍貴的有益昆蟲種原,也將成為育優良益蟲的搖籃。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呂秀英表示,在這裡,將細心呵護所收集來的蜜蜂種原,如同呵護著生命的種子,期待它們在未來的歲月裡,能為臺灣的蜂產業帶來更多元的發展與更強韌的生命力。 同時,這棟大樓也將成為家蠶種原的溫暖居所,看著這些吐絲的小生命,總能感受到一股溫柔而堅韌的力量,面對全球暖化的趨勢,也將在這裡努力進行家蠶的耐熱育種,希望能為延續傳統的蠶桑產業並且在我們投入生物科技的研發下注入新的活力,讓這項美麗的產業能夠永續發展。 此外,這棟大樓也肩負著天敵昆蟲試量產的重責大任。大自然有其巧妙的平衡之道。透過培育優質的天敵昆蟲,協助農民朋友們以更自然、更友善的方式防治田間病蟲害,不僅能守護我們的土地,也能讓我們的餐桌更加安全和健康。 副縣長邱俐俐指出,昆蟲是自然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牠們扮演著授粉、分解、有機循環等多重角色,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期盼正式啟用的昆蟲育種大樓,能推動更多跨領域合作,讓昆蟲研究不再只是實驗室裡的知識,而是可以走進校園、社區,成為民眾親近自然、認識生態的重要窗口。未來苗栗縣政府也將持續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期盼在保育生態多樣性的同時,也帶動地方發展與觀光教育,創造多贏局面。

Read More

宜濱海設風機 藍綠白齊反對

業者計畫在宜蘭濱海地區設置十四座陸域風力發電機,宜蘭藍綠白三陣營同聲反對,國民黨縣議會黨團十一日召開記者會強調台東反風電,宜蘭也不要!(國民黨縣議會黨團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台亞風能公司的「宜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規劃於宜蘭五結鄉至蘇澳鎮之間的濱海地區設置十四座陸域風力發電機,業者預計八、九月召開地方說明會,聽取居民意見,作為修訂興辦計畫的參考。宜蘭藍綠白三陣營同聲反對。 宜風電力在宜蘭海岸線籌設風力發電廠的計畫,公告在環境部「環評開發案論壇」,十四座風機位置從五結鄉季新村往南到蘇澳鎮頂寮里,蘭陽溪口國家級重要生態濕地及水鳥保護區位於風機群的中段位置,代理縣長林茂盛已發聲與民眾站在一起,堅決反對。 國民黨縣議會黨團十一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這項計畫要在七公里海岸線每五百公尺設置一部風機,開發地點緊鄰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及五十二甲濕地,對於國家級重要濕地造成破壞,更衝擊生物多樣性,黨團強烈反對,呼籲環境部正視民意,落實「沒有地方共識就禁止開發的原則」,鄉親也可上環評開發案論壇表達反對意見。   台亞風能公司的「宜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規劃於宜蘭五結鄉至蘇澳鎮之間的濱海地區設置十四座陸域風力發電機,業者預計八、九月召開地方說明會,聽取居民意見。(宜蘭縣政府提供) 民眾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琬惠十一日臉書表達立場指出,推動能源轉型不應該犧牲地方居民的生活品質與生態保護滿,沿海插風機不僅破壞宜蘭美麗的海岸景觀,且將帶來持續的低頻噪音,影響居住品質,設置地點還鄰近水鳥保護區,對生態造成的影響不可小覷,宜蘭本來就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尤其在利澤與蘇澳,實在沒必要設置這些「風車森林」。 民進黨宜蘭黨部主委邱嘉進說,蘇澳漁民擔憂風場開發將破壞原有漁場,嚴重影響漁民的生計並阻礙航道,還擔心破壞候鳥棲息環境,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與永續發。 國民黨團強調宜蘭台東攜手共同捍衛東部海岸,「台東反風電,宜蘭也不要!」黨團呼籲東部地區民眾團結一致,共同捍衛東部蔚藍海岸的自然生態與美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