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音樂展演 好戲連台

《新新常》活動融合在地街區氛圍及LIVE HOUSE表演形式,營造「零距離、沉浸式」的音樂體驗。(新北市青年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以「新莊 新聲音 新日常」為命名概念,新北市青年局於新北青創新莊膠囊工作站推出全新音樂展演活動《新新常》膠囊小專場。活動自七月至十二月,每月辦理一場,於週六晚間六點至九點舉行,將連續帶來六場不同主題的音樂演出。系列展演以當代青年的生活樣貌為靈感,融合在地街區氛圍與LIVE HOUSE表演形式,規劃嘻哈、Lo-fi、復古KTV、木吉他、不插電等多元風格演出,邀請超過二十組音樂創作人接力登場,打造屬於年輕人與城市的聲音聚場。 青年局表示,首場活動將於七月十九日(六)晚間登場,邀請人氣創作人趙翊帆、春艷,聯手Bdot、賴奕泓、洪維佐、Vince等六組新生代表演者,帶來長達三小時的沉浸式LIVE演出。活動採免費索票方式入場,即日起開放線上索票。 青年局長邱兆梅表示,「新莊膠囊工作站」緣起於地方人士爭取一個位於廟街的青年場域,讓當地青年能夠回到廟街落腳;而這個空間開幕十四個月以來,每月付費使用達到一萬鐘,顯示新莊年輕人確實有在廟街活動的需求,於是青年局必須進一步賦予這個場域更多元的內容。《新新常》系列音樂展演不只提供獨立音樂舞台,也是青年文化與城市空間的再造實驗,藉由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音樂展演,為新莊老街導入當代創意活力,也希望讓更多青年透過音樂走進老街、認識新莊,將文化帶入生活日常,也將膠囊工作站升級轉化為青年共創、文化共鳴的城市聚落。 青年局表示,《新新常》膠囊小專場不僅是一場場音樂演出,更是青年創意被聽見的實驗現場,並致力營造「零距離、沉浸式」的觀賞體驗,拉近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 連台

Read More

相遇南風 北市邀移工體驗筍農

  一一四年度多元文化共融系列活動─相遇南風。(台北市勞動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促進移工朋友更深入了解台灣文化、提升生活參與感,台北市政府勞動局持續推動「一一四年度多元文化共融系列活動|相遇南風」,透過實地走訪與文化體驗。第三場活動「徐徐南風_貓空一日筍農體驗」於六日登場,勞動局特別邀請二十二位印尼籍移工走入文山區,並親手體驗採竹筍、感受山林農趣,體驗一日「筍農」的生活。 竹筍是文山區夏季的在地特產,對多數移工朋友而言,這次活動是難得的親身體驗。活動當天,移工朋友親自挖出藏在泥地裡的鮮嫩竹筍,感受農民的辛勞與土地的溫度。除了採筍體驗,也可品嘗到當地風味料理、交流文化故事,讓參與者不僅動手,也動心。 目前在台北市工作的外籍移工超過四萬人,其中以印尼籍人數最多,多數從事家庭看護等長時間在室內工作類型,鮮少有機會深入認識城市各區特色。為此,台台北市勞動局勞動力重建運用處特別規劃多元文化共融活動,鼓勵移工朋友透過實際參與,擴展生活視野,建立更多與城市的連結。 此外,台北市府推動的貓空二點零計畫,盼結合周邊區域一起發展文山區的觀光,藉由這次的活動,也讓移工朋友了解文山區不只有貓空,還有老泉里;慈音山莊也不僅是純蔬食餐廳,更是穆斯林友善的餐廳,在天晴時還能眺望台北一0一,希望移工朋友在活動結束後,能留下豐富的回憶。

Read More

嘉義逾15萬戶無電可用 罕見災情

丹娜絲颱風雨彈風彈猛轟,滿目瘡痍,重創嘉義地區。(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丹娜絲颱風六日晚自嘉義布袋登陸,帶來狂風橫掃嘉義地區,導致縣市多達十五萬多戶停電,台電正陸續復電中,台電嘉義區處表示,六日夜間陸續傳出多起線路跳脫、路樹倒塌壓損電線、電桿傾倒與道路中斷等災情,嘉義縣市電力系統受創嚴重,是嘉義地區史上罕見電力災情。其中布袋新塭輸電鐵塔多處倒塌,配電電桿亦倒斷逾三百支以上。 嘉義市中山路旁停放車輛遭鐵皮及鐵桶砸中,民雄鄉台一線也有許多招牌被風吹落,砸中汽車,民眾直呼在屋內都能感覺晃動,這輩子第一次遇到這麼強的颱風。 嘉義市消防人員察看災情,發現市區鷹架、店家招牌、水塔被強風吹落,道路路樹整排倒伏,學校圍牆倒塌,還有鐵捲門被吹飛等,景象驚人。嘉義市民眾常逛的夜市湖美商展及嘉樂福觀光夜市,這次經不起強風肆虐,湖美商展的攤位幾乎都扭曲變形。 另外,路樹這次倒伏最為嚴重,新民路、世賢路的路樹各倒向兩邊,汽車根本無法通行,文化路公園、中正公園及興嘉公園部分老樹被連根拔起,而部分路段的標誌不是歪斜,就是整個倒在路面,嚴重影響交通。 在嘉義縣方面,根據縣府第一波災情統計,道路交通中斷有九處,已搶通兩處;因對外交通中斷成為孤村有十四個,以阿里山鄉的七個最多,其次是番路鄉四個,由社會局動用避難物資協助;淹水累計二十處;疏散撤離累計有近兩百人,幸尚未傳出人員傷亡事故。災情陸續彙報中。 太保市議員黃榮利說,太保市溫室設施面積高達三百多公頃,被丹娜絲颱風摧毀預估九成,將近三百公頃,單單設施損失高達二十幾億元,青農真的欲哭無淚! 面對十三、十四級強陣風,如同炸彈狂炸,雨彈風彈猛轟,家家戶戶損失慘重,有人說,這是嘉義有史以來最嚴的災難,連高速公路也寸步難行。

Read More

風災肆虐 高雄逾7萬戶大停電

高市公園處人員漏夜清理被強風吹斷的路樹殘枝。(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度颱風丹娜絲襲台,高雄電力系統最多有七萬多戶停電,台電力拚七日晚全數復電。高市府表示,積淹水地區在七日上午已全數退去,公園處正全力清除路障,恢復交通。 丹娜絲颱風六日晚挾帶強風豪雨肆虐高雄,最多有七萬餘戶停電,台電高雄區處人員冒著風雨搶修,台電屏東、台東區處都到高雄支援,盼在七日晚修復。 水利局表示,全市七日上午共有十八個行政區累積雨量達淹水警戒標準,另有二十二個行政區二十四小時累積雨量超過二百毫米,鹽埕、前鎮、鼓山、三民、楠梓等共二十九處曾出現積淹水情形,上午七時前完全退水。 高市公園處人員漏夜清理被強風吹斷的路樹殘枝。(記者吳門鍵攝) 水利局指出,旗津中區汙水處理廠六日深夜傳出進水抽水管突然爆裂,水淹附近約五十戶住家,最深積水達四十公分,水利局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動員相關機具與人力進駐,迅速完成導水路線開闢與防水設施架設,七日上午完成改道作業。 水利局說,事故發生時正值颱風期間,連續強降雨造成汙水廠進水量驟增,抽水系統無法停抽而出現超載情形,最終導致抽水管線破裂。 旗津區上竹里陳仲智里長表示,淹水明顯是人為問題,導致居民受害,建議先請區公所儘快協調國軍進駐協助居民整理家家園,後續再談賠償。 工務局楊欽富局長指出,經過一晚的風雨肆虐,路樹倒塌、廣告招牌掉落,影響市容和交通,工務局公園處動員人力機具投入搶災,首要先排除道路傾倒路樹恢復交通,後續清理公園倒伏樹木與枝葉,俾使道路暢通、公園環境復原,盡速恢復市容景觀。

Read More

佳冬沿岸遍布光電浮台逾1公里

颱風丹娜絲橫掃,重創佳冬外海的太陽光電系統浮台,遍布沿岸綿延長逾一公里。(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旭東環保科技執行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不敵颱風丹娜絲狂掃,散落於枋寮、佳冬沿岸,綿延長逾一公里;縣府要求業者清理並重提計畫,未經審查不得復工。 颱風丹娜絲過境橫掃,佳冬鄉沿海遍布打散的太陽光電系統浮台設施,綿延逾一公里,塭豐海堤段沙灘堆積量尤其多;屏東縣政府表示,該設施屬旭東環保科技公司執行經濟部核定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技術開發計畫。 海漁所指出,縣府七日一早即要求業者立即停止施工,並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清除,未來必須清理完所有海上及陸上平台構建,再重新提送計畫至縣府審查,未經審查前不得復工。 旭東環保科技公司表示,今年三月開始在佳冬外海設置外圍堰及浮台,總面積十六萬平方公尺,由於實場測試與實驗室有落差,浮台與浮台間連結須再強化,才能承受颱風與熱帶性低氣壓;公司六月中旬即進行拆除工程,欲強化設計後再設置,一千四百個浮台中已有約六成回收。 旭東環科指出,近幾天海象不佳,未及於颱風前完成拆除,將盡速完成清理;經現場勘查,大部分浮台設施並無損壞,只須重新組裝,收回後可再利用。 至於漁民擔心會有漁船航安問題,縣府農業處表示,將會同廠商及相關單位進行全面評估,若發現設計缺陷,將要求立即修正,並督促廠商提出長遠解決方案,以免影響漁業及海洋生態。

Read More

高雄校園加速搶修、環境復原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受丹娜絲颱風影響,高雄市部分校園出現樹木傾倒及斷枝落葉等情形,教育局七日立即啟動災後復原機制,提供校園安全與舒適學習環境,展現高度效率與決心。 副市長李懷仁及教育局長吳立森昨日分別前往東光國小、國昌國中、楠梓國中等校,親自巡視校園災情及復原進度;現場發現部分工地圍籬傾倒、通學步道有大型斷枝,學校於清晨即派員處理,並將斷枝集中,積極清理校內外環境。此次校園並無重大災害傳出,針對部分校園地面積水及落葉堆積,學校也已迅速派工清理,確保環境安全整潔。 李副市長現場指示教育局與學校密切合作,針對傾倒樹木及掉落枝葉,務必於中午前全面排除,讓校園內外環境迅速恢復正常,確保周邊居民通行及生活安全不受影響。 吳立森局長表示,教育局和學校已全面動員,力求今日內完成所有校園災後搶修與環境復原工作;各校持續巡查並加強清理,教育局也將持續監控各校復原進度,與學校攜手守護校園及社區安全,讓校園及周邊環境迅速恢復正常,守護每一位市民的安全與便利,提供校園安全與舒適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防颱應變 桃園無重大災情

丹娜絲颱風災害應變第二次工作會議,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持續堅守完成應變工作。(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丹娜絲颱風已於七日清晨自桃園、新竹交界出海並逐漸遠離,桃園無重大災情發生,僅零星招牌掉落、路樹倒塌通報;桃園市長張善政主持災害應變中心工作會議表示,感謝各局處同仁落實防颱整備與應變工作,妥善整備、堅守崗位,順利因應本次颱風挑戰,將災損降至最低,期勉各單位持續堅守,共同完成應變工作最後階段。 消防局表示,丹娜絲颱風主要影響時段為七日上午,沿海地區陣風達七至十級,中午前偶有較大雨勢,午後雨勢將逐漸趨緩,整體雨量普遍低於大雨等級,僅山區局部地區達大雨等級。截至七日上午接獲零星通報,包括廣告招牌掉落、電線垂落與路樹倒塌等,無重大災情發生。 消防局指出,雖颱風逐漸遠離,但受外圍環流影響,未來十二小時桃園市仍有大雨與坡地災害風險,復興區為中等警戒。市府各局處將視情況滾動更新防災作為、加強戒備,守護市民安全。   丹娜絲颱風災害應變第二次工作會議,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持續堅守完成應變工作。(新聞處提供) 桃園捷運公司表示,捷運全線營運正常,已啟動三小時巡檢機制,持續掌握各路段狀況,並將視天候狀況彈性調整,透過官網、社群平台與「i搭桃捷」APP即時發布相關資訊。 蘆竹區公所表示,截至七日上午,轄內累計通報四件災情,包含廣告鐵皮飛落、電線垂落、路樹倒塌等,皆已完成初步處置;海湖地區電箱爆炸事故,亦已通報台電到場修復。 大園區公所表示,六日晚間起風勢明顯增強,目前沿海五里陣風仍強,尚無明顯大雨,農業亦未傳災損。此外,沙崙里約有六十戶停電,已由台電派員搶修中。 觀音區公所表示,自七日凌晨起風雨不斷,強陣風尤為明顯,因颱風來襲前即已完成路樹與易淹水區巡檢,至今未接獲災情通報。 新屋區公所表示,沿海地區持續受到強風與間歇性大雨影響,目前區內無其他重大災情,經通報纜線掉落,已請中華電信派員處理。

Read More

苗栗聯繫中彰投 縣長敲定颱風假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來勢洶洶的丹娜絲颱風,肆虐南部釀成很大災害,苗栗縣僅傳出零星災情,縣長鍾東錦七日上午十時四十分抵消防局災害應變中心,慰勞犧牲颱風假的各單位駐守人員,然面對地球暖化天然災害愈加頻繁的重大議題,他呼籲全民都要隨時提高警覺,做好心理準備,才能將災害降至最低。 因應丹娜絲颱風襲台,苗栗縣政府秘書長陳斌山六日上午主持災害應變中心整備會議後,隨即於當天下午四時進入一級開設,颱風七日上午逐漸遠颺,應變中心也於中午十二時宣布調整為三級開設,苗栗地區此時也迎來陽光露臉。 災害應變中心秘書組彙整各單位回報災情,僅通霄、後龍、苑裡、銅鑼及卓蘭地區,分別傳出跳電停電、路樹傾倒、溪水暴漲和農路土石輕微崩塌等,均屬零星災情,亦無民眾受傷情事。但各單位仍派員輪班駐守應變中心警戒、待命,並與十八鄉鎮市和農漁會保持密切聯絡。 兼任應變中心指揮官的鍾東錦表示,「丹娜絲」名字聽似溫柔、實則非常凶悍,對南部造成慘重災情;應變中心一級開設時,沿海四鄉鎮已達放颱風假標準,但許多考量民眾跨鄉鎮市上下班或上下學,應優先保障鄉親人身安全,且經人事處與中彰投縣市政府聯繫後,宣布七日全縣停班停課,七日看來,或許對企業有些影響,但整體而言,這項決策顯然是正確的。 根據縣府相關局處、鄉鎮市及事業單位簡報顯示,在丹娜絲裙擺掃過苗栗地區時,有些時段不免出現強風和間歇性豪雨,不過除了停電、路樹傾倒或道路零星土石坍方外,包括泰安、南庄及獅潭等原鄉和偏鄉地區,均無重大災情傳出,過去屢被詬病的地下道淹水問題,期間亦無積水阻礙交通情形。

Read More

太平山、宜蘭童玩節今開園

  丹娜絲颱風過後,宜蘭童玩節園區、太平山遊樂區宣布八日上午恢復開園。(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丹娜絲颱風過後,宜蘭童玩節園區、太平山遊樂區宣布八日上午恢復開園,童玩節園區歡迎全國大小朋友暢遊童玩節。 位於冬山河親水公園的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園區,因受到丹娜絲颱風影響,除路樹因風吹造成斷枝落葉之外,其他設施並無受損,縣府七日休園全力加速園區整復與消毒等環境清潔工作,經評估後認為安全無虞,八日上午九時將重新開園,歡迎全國大小朋友到宜蘭暢遊童玩節。 丹娜絲颱風過後,太平山遊樂區經現場勘查及進行區內環境與各項設施巡視整備,將於八日清晨六時起恢復開園,另提醒區內各場域管制開放狀態如後:宜專一線七公里維持單線雙向通行(紅綠燈管制),蹦蹦車局部復駛至一公里處,茂興懷舊步道暫停開放,見晴懷古步道局部開放至七百五十公尺,翠峰湖環山步道局部開放步道西口→一點一公里景觀平台、步道東口→三點七公里觀湖平台。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七日表示,中央氣象署七日中午解除丹娜斯颱風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經檢修轄內森林育樂場域,包括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及撒固兒步道、鯉魚山步道群、月眉山步道、虎頭山步道、安通越嶺道西段等,將於七月八日開放。 花蓮分署表示,由於瑞穗生態教育館例行性休園,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佐倉步道、能高越嶺道東段、富源步道群、八通關越道路鹿鳴吊橋段因工程整修仍封閉,待環境整備完成後,將另行在台灣山林悠遊網公告開放情形。

Read More

遭海浪捲走 1漁民失蹤

  漁民在南澳溪捕魚苗不幸溺水失聯。(宜蘭岸巡大隊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丹娜絲颱風報到,但還是有漁民到海邊捕魚苖不幸發生意外,七日凌晨三時許,宜蘭縣南澳鄉海岸大橋出海口(南澳溪)傳出一起溺水失聯事件。據警方轉報,一名六十一歲葉姓男子與八名友人捕撈魚苖時,二點多一起下水,但葉姓男子卻沒有上岸,疑似遭海浪捲走後失蹤,現場友人目睹其被大浪帶往外海,隨即報案求援。 警消和救難人員接獲通報後,消防局立即派遣南澳分隊及第四大隊人車艇前往搜救,並通報海巡署第一巡防區指揮部與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投入行動。海巡隨即調派南澳及粉鳥林安檢所人員,與消防單位組成聯合搜救小組,展開岸際與水面搜尋。 海巡署提醒,颱風期間海象不穩,應避免前往海邊或堤防等高風險區域從事活動。民眾可透過「Go Ocean 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掌握即時海象與天候資訊,如遇緊急狀況,請立即撥打「一一八」專線報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