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湖山學子花蓮市區自主行程展現生活

台北市湖山國小每年都會有一個校外自主學習的課程,今年,校方選定的地點不是在學生們熟習的台北市,而是利用校際交流的時機,選在花蓮市區進行。(北市湖山國小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湖山國小每年都會有一個校外自主學習的課程,今年校方選定的地點不是在學生們熟習的台北市,而是利用校際交流的時機,選在花蓮市區進行,成果十分豐碩,將在十月十七日進行成果發表。  湖山國小校長翁嘉聲表示,素養不該只是課堂上的知識傳授、技能操作、態度培養,而是真實生活中具體實踐的處事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今年湖山國小一年一度高年級校外自主學習的時刻,「放生」地點在花蓮市區。 湖山國小師生正在花蓮進行校際交流,而校外自主學習的時間,就選在花蓮市進行,完全由學生事先自主規劃當天從午餐到晚餐之間的所有行動,經過小組討論取得共識後實際「上路」。(北市湖山國小提供) 她強調,湖山國小師生正在花蓮進行校際交流,而校外自主學習的時間,就選在十八日舉行,當天老師、家長並不規劃行程,完全由學生事先自主規劃當天從午餐到晚餐之間的所有行動,經過小組討論取得共識後實際「上路」;各組均從國軍英雄館出發,時限內返回原點,途中還需利用時間完成老師指定的兩個任務;各組雖有師長隨行,但都只注意學生行進時的安全,對於學生的行程和任務「不伸出援手」,讓學生們透過真實情境的體驗,累積在非日常生活圈獨立行動的生活力。  翁嘉聲說,各組學生都能利用網路搜尋引擎來尋找花蓮市區的景點、美食,依其特色或小組成員的喜好,選擇想要前往的地點,並善用Google map預估以走路方式抵達所需的時間,也利用Google map的「街景服務功能」先擷取街景圖以利辨識,再依據所蒐集的資料預估在各地點停留的時間和花費的金額,顯現了學生們使用資訊科技工具、篩選訊息以及和他人溝通的素養。

Read More

花高商地震避難演練結合社區災防觀念 觀摩演練植根幼苗

花蓮高商特配合年度國家防災日,結合社區實施全縣地震避難掩護演練觀摩活動。 (記者林有清攝)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九二一地震發生迄今已近二十週年,為提升師生對天然及人為災害的認識與預防、整備及應變能力,花蓮高商配合年度國家防災日,實施全縣地震避難掩護演練觀摩活動,藉由共同的疏散演練,期望全校師生能更熟悉防震防災的知識與技能,以防患於未然。  災防避難活動由花蓮高商林明山校長主持,花蓮縣聯絡處軍訓督導韓光宗上校暨各校軍訓主管亦蒞校觀摩防震演練,結合社區民眾、鄰里長共同參與,並邀請天使及恩典幼兒園學童,共同實施保護頭部災防動作,並瞭解災防的重要性,看著上千名學生有條不紊地自教室疏散,迅速到達操場集合,既安靜又確實,真正落實災防演練的動作要領。  韓光宗表示,藉由防災演練過程,強化師生防災教育之觀念並植根幼苗,雖然我們無法與大自然抗衡,但是從自身開始防救,也學會災害來臨時,做好準備併肩作戰,把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更瞭解如何善後處理,結合社區力量一起安定民心。  校長林明山指出,花蓮位處板塊交界處,地震十分頻繁,本地人習以為常,往往對於防震的警覺心與疏散避難的知識較為輕忽,因此花蓮高商將防震防災教育落實在生活之中,除了全校性的宣導活動之外,學生宿舍更邀請消防局前往實施住宿生防震防災的知識與保命要訣,透過反覆的演練,期許學生們能在災害或地震發生時處變不驚,保護自己與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苗921地震全民防災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台灣天然災害頻繁,災難雖然常帶來傷痛,卻也承傳寶貴經驗,讓人在災害經驗中學習成長與進步。甚為重視防災教育的徐耀昌縣長,請副縣長鄧桂菊於二十日上午前往仁愛國小視察全校防災演練情形,並對於學校落實推動防災教育表示肯定。 今年九二一國家防災日適逢星期六,全國統一提前至二十日辦理,縣立高級中等以下各校亦於該日上午九時廿一分配合行政院國家防災日計畫,同步辦理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熟稔「趴下、掩護、穩住」的抗震保命三步驟,強化師生地震災害應變處理能力,以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一日九二一發生的集集大地震,造成二四一五人死亡、二九人失蹤、一萬一三0五人受傷、房屋毀損十萬餘戶之嚴重災情,為記取天災無情之教訓及提升地震防災應變之能力,人人都應有防震備災的觀念,以減低災害來臨時的人員與財物損害,而將傷亡降至最低。  今年縣府教育處擇定仁愛國小做為全縣防災演練示範學校,仁愛國小也深耕親師生的防災意識,這次演練結合幼兒園、國小部學生一起進行演練,讓防災教育向下紮根,提升校園師生災害自救與逃生觀念,提供全縣防災教育的良好示範。 縣長徐耀昌表示,「多一分防災準備,就愈增一分校園安全」。縣內各級學校每年至少辦理二次以上的災害防救演練及各項防災教育宣導,以透過實務演練來發揮校園自主防災及各項災害應變處置能力。

Read More

宗教團體捐助公益 北市府頒獎表揚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十九日上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台七年度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民俗委員會及個人暨一0八年度孝行模範聯合表揚大會」,希望藉由隆重、溫馨的表揚活動,表達市府對這些平日熱心奉獻、默默行善的宗教、社會團體及個人最誠摯的感謝。  民政局表示,獲獎的宗教團體均長期投入社會公益慈善事項,一0七年度共有三十七家宗教團體獲獎,捐資金額累計達新台幣十億六千三百三十六萬四千七百五十三元,捐資超過一千萬元以上者有十四家宗教團體,其中「財團法人台北行天宮」、「松山慈惠堂」、「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及「財團法人台北市松山慈祐宮」等四家捐資金額更超過一億元。  台北市宗教團體無分大小,均秉持著宗教關懷濟世的精神,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如「財團法人台北市松山慈祐宮」捐贈三軍總醫院、博仁綜合醫院總計將近九百萬醫療器材;「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捐助住宅警報器、搜救器材及消防衣等合計一千二百多萬消防器具;「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松山慈惠堂」、「慈諴宮」推展宗教藝文活動,促進文化交流。  「財團法人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辦理兒少及青少年成長團,受益人次達一萬三千人次;「松山奉天宮」推動「老人共餐」據點,設置圖書館及各項公共休閒設施,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增加人際互動,全年度使用人數達三萬六千人次。

Read More

小小航空迷別錯過 台北探索館小志工研習營報名啟動

小志工營將透過有趣的互動裝置,以寓教於樂方式帶小朋友認識台北城市的航空發展。(北市觀傳局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探索館十九日表示,今年的小志工研習營將針對喜歡飛機,且對導覽有興趣的小朋友發出英雄帖,舉辦《世界天空臺北 城市航空巡禮》研習營,即日起接受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網路報名,正取七十名,學員將參訪松山機場等地,通過精采的研習課程後,將有機會擔任探索館正式小志工。  今年度的小志工研習營以兼具人文發展與現代科技的方式,結合「航空歷史教學」、「航空科學體驗」、「航空場域巡禮」、「導覽技巧培訓」等主題課程,打造別出心裁的臺北學知識內涵及航空飛行體驗,用多元、生動化的方式培訓學童們成為導覽小志工,歡迎國小四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童免費報名參加。報名日期二十日上午十點起到三十日上午十點止,每梯次正取卅五名、備取十名,共兩梯次,正備取名單將於十月一日上午抽出並公告於台北探索館官網。  北市觀傳局城市旅遊科科長朱品澤表示,今年度台北探索館小志工研習營除了延續經典的導覽培訓課程外,更增加「航空」主題課程,搭配台北探索館《世界天空臺北》特展認識不同面向的臺北歷史。課程不只靜態聽講,還將探訪松山國際機場、國防部空軍司令部部史館等重要且難得的航空知識場域,除認識國內外航線的管理及運行,了解空軍飛行故事,本次更與統一超商攜手合作「飛機科學體驗營」,現場指導小朋友們由DIY學習中認識飛行知識原理,並進行試飛體驗,啟發兒童對未來飛行的想像。最後,研習營尾聲特別安排成果發表會結訓典禮,讓小朋友們發揮創意將自己的課程經驗分享給大家,讓小志工擁有美好的回憶。

Read More

<中華副刊>查某囝仔

■荻宜  貧窮沒避孕年代,奉媒妁之言成婚的祖父母開枝散葉,枝是男兒葉是女孩。成長後的我,靜數祖父母的枝枝葉葉,沒一打也有十個。  我不確定有幾個姑,家族長輩、小孩都寡言,向來長上不多說,小孩沒多問。我們以她們居住地稱她們:大檜溪阿姑、南門阿姑、後壁阿姑云云。後壁是老家後面之意,丈夫往生的姑,帶一雙兒女回娘家屋後築草屋居,故名「後壁姑」。  家族聚會中的阿姑們,叫來叫去的稱呼無非:阿不、阿滿、阿邁、阿好、阿屘。不,滿,邁,好,屘,漳州人用閩南話唸,意思清明,每個字都是阿公阿嬤生女後對老天的苦苦告饒和悲切懇求:天公伯卡拜託,卡保庇!查某囝仔不愛啦,叫伊阿不啊(甚覓!擱查某囝仔?阿滿,滿啊啦)唉,又擱…這耶阿邁啊,邁擱來啦(豁!又擱查某(拜託,好啊,叫伊阿好啦)甚覓!又擱查某囝仔?凍掉煞尾,叫阿屘!阿屘!尚尾一耶查某囝仔!多麼心酸和無奈。  大伯叫「阿順」,現代人一聽發笑的菜市場名,語氣卻歡欣極了:「順著下去再生一個查哺囝仔!」  父親名「順治」,堂兄弟姊妹喊他四伯或四叔。叫「順治」,以為公嬤生四子心滿意足,給他不錯皇帝名。可我閩南話唸「順治,順治」,哎,「治」不是弟弟嗎?順著下去再一個弟弟!  悟出父親名字真意的我,失神好久。我母親為求男孩,有氣喘宿疾,仍繼續生育,六個女兒後,終於產下男兒聰明,當時住苑裡,為這兒還大開宴席,再隔年餘,三個姊姊上學去。父親抱出聰明弟弟,讓他坐靠背椅上,端出一碗碎肉粥,對還未上學的我說:「林卡姜生囝子,哩飼聰明呷!」我餵完他,趴下去看他坐的籐墊洞眼擠出胖嘟嘟大腿肉,我笑呵呵用指頭沿洞眼輕戳他肉肉,壓下去,手一鬆,白肉立即填滿籐洞眼。哇,真好玩。父親突然開門出來,「林卡姜生一耶小弟!」他表情平靜,大約在母親身旁笑足笑夠了。  父親調職苗栗,三歲的聰明突然腦膜炎,苗栗沒大醫院,我不知弟弟怎麼看病,只見醫師來過,放學的我,被叫去買冰塊,讓聰明臥冰枕。第二次買冰塊進門,驚見醫師和父親,從大通鋪抬聰明擺地上草蓆。次日清早全家無言坐床上,看一隻小彩蝶在屋裡繞來飛去好久。之後廚房有人「唱歌仔戲」,只有歌仔戲才有啜泣哭腔和口白,循聲去看才知是母親。她哭著唸著,我大姊牽掛母親弟妹,棄了剛升初二學業從桃園回家。聽母親與大姊對話,才知聰明生病,除求醫外,父親騎著摩托車衝來衝去鄰鎮各廟宇求神問卜。  體弱僅微氣的母親堅持「弟弟生回來」。在竹北生下老九芬芬。我放學急上榻榻米看娃娃,忽聽母親悶悶說:「要送乎郎飼,查某囝仔!」我驚叫一聲:「邁送郎!」前一秒還驚喜妹妹皮膚居然不皺,粉紅圓臉大眼挺鼻輪廓深。「真水!真水!沒囝仔出生來這呢水!邁送郎!」擔心妹妹給送走,我誇妹妹漂亮誇到嘴巴好酸。後來知是母親絕望氣話,送乎郎飼?還有父親那一關呢。  無子女富戶悄悄看過我家「查某囝仔」,找熟人試探想收養一個,熟人來說還強調富戶土地財產很多,父親一臉鐵青,驀然站起,嚇得對方竄逃而去。  母親的氣喘發作漸多,大姊常半夜敲開診所門。暑假我快升小五,父親調台電石光服務所。石光是新竹關西與新埔間小地方。通行的公車,夜晚九點左右就沒了,四處漆黑。父親結婚之初這裡工作過,他石光的義父喜孜孜趕來竹北,特意引我們開心說:「走在路上,頭一抬,手一伸,可以抓到柑仔;走進龍眼園,手心向天,龍眼掉你手裡,吃都吃不了!」  方圓十里無醫師,父親已學會替母親打止喘針。每晚在服務所後方,女兒們和唯一男孩,各找被單毛巾衣服往頭上罩,學歌仔戲,後面抓住前面腰,在榻榻米大通鋪繞圓圈跑,七腔八調唱:「緊來走啊,伊伊伊伊,衷心望路要來去伊……」母親靜靜看我們,只要她不氣喘,熱鬧歡笑何等有趣。  剛過元宵節,母親做的年糕零星幾塊還擺蒸籠。約是晚間九點,母親忽然如雷大喘,驚得女兒又抱又拉小弟妹離床,大姊找隔壁朱議員說急事,二姊三姊結伴尋父親。母親叫我拿盆子裝水,她已無力去後院上廁所。這是活三十九歲,她唯一讓女兒做的特別事。身弱卻有潔癖,家向來整齊乾淨,飲食也大致周全。  父親回來了,他顫抖雙手,拿針筒吸針劑,關西衛生所醫師如疾風衝進房。我屏息盯著一場生死。醫師針筒剛伸向母親,刺心的氣喘突然止住,母親眼白一翻,眼睛吊起來。醫師幫著替母親換衣,拿剪刀剪開她汗衫,醫師發現母親旁邊小包袱礙手礙腳,他問:「那是甚麼?推開!推開!」父親說:「是小孩!小孩!」  是出生四十天大的么妹燕燕,母親第二天下葬,隔日家有幼兒的伯母嬸嬸趕來,伯母當下決定撫養燕燕。伯父未幾中風,伯母讓自己女兒暫時休學帶著燕燕。三歲的燕燕回家,和大她一歲的芬芬,很多時候在騎樓搖搖晃晃、爬地上玩耍。天冷時節,當我放學,隔壁縣議員太太突然衝出來,溫言柔語說客家話:「去拿長褲,分你細妹妹著!」  時光匆匆,燕燕轉眼半百之齡,清明節與姊姊們同去母親靈骨塔。她看著母親照片,恍惚如夢。那晚她以閩南話,國語交互說與丈夫:「我這世人不曾見過母親,沒叫過媽媽,離開靈骨塔我一直學著唸媽媽,我要把媽媽唸熟!」  她開始緩緩唸媽媽,媽媽,她唸了一遍又一遍。驀然抬頭,看到面冷心善,很少流淚的丈夫流下一長串淚水;那一端,女兒正默默擦拭眼角。

Read More

韓國ALGOA+4有機農業政策高峰會新北發表友善契作平台

新北市府農業局受邀參加在韓國舉行的ALGOA+4高峰會,與會的曾君傑(右)會中回應相關問題。 (新北市府農業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亞洲地方政府有機農業促進會(簡稱ALGOA)十八至二十日在韓國槐山郡舉辦「ALGOA+4國際有機農業政策高峰會」;新北市府農業局去年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台灣第一個參加ALGOA大會的政府會員,今年再度受邀與會並以「友善契作平台」為題發表,期望以新的政策,帶動整體有機農業環境的提升。 ALGOA是由國際有機農業聯盟亞洲分會與韓國槐山郡共同發起的計畫,旨在促進公部門與民間對話,讓有機農業政策的制定達到雙贏局面,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次高峰會除韓國、日本、印度、中國、菲律賓等亞洲國家,並邀請丹麥、瑞典、坦桑尼亞等國代表與會,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也派員參與。 新北市府農業局去年以「一頓營養午餐改變全台灣」為題與會,講述新北市自一0二年起全市實施中小學校有機蔬菜營養午餐、成功帶動全台各縣市跟進響應的經驗;今年則以「友善契作平台」發表,分享新北市自一0四年開始推動「友善田園區域計畫」,導入多方參與式查證系統。  農業局與會人員曾君傑在會中表示,新北市農業推動一向以「先創通路、再開農路」為主軸,目前新北市友善耕作面積已達一九一點五公頃,後續將以「契作」方式推動,透過政府協助媒合企業認購,進一步保障有機、友善農民的收入,讓友善農法與有機農業可以持續在這片土地上深耕、擴張。

Read More

新北市屈公病例曾至南市府衛生提醒民眾落實孳清防蚊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疾管署公布國內2例本土屈公病例,均為新北市中和區民眾,據查其中一例曾於發病期間至台南活動。南市府登革熱預防中心已採取相關防治作為,同時籲請民眾如出現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等疑似屈公病症狀,請儘速就醫。  據查該病例於本月6日出現肌肉關節骨頭痛,當日因陪同親人至台南短暫停留兩日,期間曾至中西區診所就醫,並被診斷為感冒。病例當晚在東區住宿後於七日返回新北市,後續出現吞嚥困難、喉嚨痛及紅疹等症狀,直至12日醫院通報;十七日二次採檢,十九日確診為屈公病。  今年全台共計有83例屈公病病例,其中16例為本土病例,分別為新北市15例、台北市1例;境外移入病例67例,感染國家以緬甸47例最多、其次為泰國10例。  南市府衛生局強調,屈公病是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且病媒蚊對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進入社區,就有群聚傳染的可能。屈公病主要的症狀為突然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疲倦、肌肉疼痛等。半數的病患會出現皮疹,症狀持續約3至7天,大部分患者在1週內可康復,而部分患者從發病開始出現嚴重的關節痛,持續數月。另新生兒、65歲以上的年長者、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都是重症的高危險群。  登革熱防治中心指出,屈公病初期症狀和登革熱及茲卡病毒相似,潛伏期約2到12天,且傳染病媒蚊同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目前的氣侯溫度正適合病媒蚊繁殖,提醒民眾落實孳清工作。

Read More

肯定港務公司努力 讓高郵輪旅客人次成長多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立法委員李昆澤十九日與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宗榮、總經理陳劭良進行研商,除了肯定港務公司今年的努力,讓高雄郵輪旅客人次能夠達到八點九萬人,較去年成長五十六點一%,他更督促港務公司,明年要以十二萬旅客人次為目標,讓更多人搭乘郵輪到高雄觀光。  李昆澤表示,推動高雄郵輪觀光是他長期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努力的方向,他爭取在高雄辦理國際郵輪論壇、要求實施郵輪優惠措施及獎勵方案、督促興建高雄港新港埠旅運中心、要求改善旅運設施通關作業,透過這些軟硬體作為提高郵輪到高雄停泊的動機,進而行銷高雄觀光,促進旅客到高雄。  李昆澤說,他肯定港務公司今年的努力,今年高雄港郵旅客的人次將上看八點九萬,超出去年的預估,除此之外更是大幅突破去年的旅客人次,從五點七萬人次增加到八點九萬人次,人次增加預計三點二萬人次,增加幅度高達五十六點一%,顯見高雄郵輪發展確實有提升。  會中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宗榮具體表示,明年高雄郵輪旅客人次將以十萬人次為目標,李昆澤表示肯定董事長的企圖心,但他認為仍稍嫌保守希望能夠努力以十二萬人次為目標,全力帶動高雄郵輪發展。  李昆澤表示,高雄發展郵輪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是台灣唯一空港海港同一城市,加上輕軌觀光,更是上連台南、下接屏東的南台灣觀光重要樞紐,他會在立法院持續努力,促進高雄郵輪發展,推動高雄觀光。

Read More

高鐵嘉義站助少年北遊 街友帶路新體驗

高鐵嘉義站公司贊助朴子市「社團法人嘉義縣紫藤婦幼關懷協會」社工,帶領嘉義縣三十位弱勢家庭青少年搭乘高鐵前往台北,進行兩天一夜「打開視野 創造夢想」的體驗學習與探索活動。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為關懷弱勢學生、縮短城鄉學習資源的差距,台灣高鐵公司十九日贊助朴子市「社團法人嘉義縣紫藤婦幼關懷協會」社工,帶領嘉義縣弱勢家庭青少年搭乘高鐵前往台北,進行兩天一夜「打開視野 創造夢想」的體驗學習與探索活動。  三十位弱勢家庭青少年帶著愉快心情出發,除了要體驗高鐵帶來的舒適與便捷之外,也將會走訪國立台灣大學、總統府、二二八公園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代表性景點。  紫藤婦幼關懷協會創辦人理事長劉宏鈺指出,非常感謝台灣高鐵提供免費搭乘高鐵北上旅遊的機會,同時也謝謝嘉義縣社會局的經費補助,致得以與台大社工系師生於活動期間共同陪伴,讓這群孩子豐富生活體驗,感受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高鐵嘉義站站長毛家鵬表示,高鐵公司持續參加社會的公益活動,希望透過這次高鐵之旅,讓學生們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及開闊的視野,享受一個快樂的成長機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