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車噪音擾人 太平警強力取締

太平警分局會同監理站及環保局共同執行「改裝車輛稽查及噪音檢測」勤務。(警方提供) 記者黃俊昇/太平報導  台中市太平警分局與監理站及環保局共同執行「改裝車輛稽查及噪音檢測」勤務,針對住宅區實施小區域封鎖勤務,強力攔檢稽查檢測,兩小時內即開出五件違反噪音管制法的罰單,希望透過執法及勸導方式,還給民眾一個安寧環境。  太平警分局有感於民眾反映深夜及凌晨時分,常有改裝汽機車或大型重機車的噪音擾人,影響住家安寧生活,為此實施「靜城專案」加強稽查取締,十日晚間十點十二點與台中市監理站及台中市環保局聯合執行「改裝車輛稽查及噪音檢測」勤務,在中山路、中興路、東平路及新平路沿線等人口密集住宅區,實施稽查取締勤務,在兩小時內一共攔查近二十部汽機車,告發五件違反噪音管制法的罰單,處一千八百元至二千四百元的罰鍰,警方針對違規車主不僅告發外,更要求於期限內至監理站檢驗,展現執法決心。  監理人員表示,一般車輛常為提升速度而改裝排氣管、引擎機件,甚至拆除消音設備,違法改裝行為除違反環保及監理法令而受罰。

Read More

自來水變黃泥水 上千戶遭殃

中山區安平、中山里上千用戶疑因自來水管線破裂,修復後施工廠商未將管內汙水排出就逕自送水,導致民眾一開水龍頭流出的都是黃泥水。(市議員莊敬聖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中山區安平、中山里上千用戶十日發現打開水龍頭後流出的都是黃泥水,疑似自來水公司進行中山一、二路新舊管線銜接工程,未將管線內汙水排出就逕自送水到家戶所導致,市議員呼籲受害民眾拍照向里辦公室登記求償,自來水公司對於造成民眾困擾深感抱歉,將積極協助用戶清洗水塔、管線,有問題可撥打一九一0客服專線。  市議員莊敬聖說,由於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施工不慎導致自來水管線破裂,自來水公司緊急停水進行搶修,修復後因未將管內汙水先行排出就直接送水到住戶水塔,嚴重影響中山區安平里、中山里一帶住戶用水安全,呼籲民眾先就受害情況包括汙水流入濾水器等拍照存證,再撥打一九一0提出申訴或向里辦公室登記清洗水塔為補償;市議員宋瑋莉、楊石城在接獲民眾陳情後也積極協調水公司協助民眾後續處理。  自來水公司表示,因配合中山一、二路道路拓寬工程,施工廠商因排水未盡徹底,導致汙水流進附近用戶家中,當天晚間七點三十分接獲通報後立即派員趕到現場再加強實施排水,晚間十點排水乾淨後恢復正常供水,對於造成民眾困擾深感抱歉,並請議員、里長協助處理後續的賠償事宜,將要求施工廠商負責一切賠償,並依合約規定處以罰款。

Read More

基隆河岸雜草密 年底前疏伐

基隆河暖暖區河段岸邊雜草茂密,十河局與基市府一起整理,避免影響排洪功能。 (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立委蔡適應服務處與第十河局巡視碇內基隆河道,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基隆河岸的疏伐整理工作,避免基隆河道淤積,大雨時造成排水不良。  基市暖暖區碧嵐大地二代居民向立委蔡適應服務處陳情,從住家遠眺基隆河道,發現在碇內抽水站旁的基隆河川行水區,河岸草木茂密,擔心影響基隆河排水,造成汛期水流回堵,希望第十河川局、基市工務處適時整理,並向基隆市民說明。  昨天立委蔡適應服務處由主任林明智主持,邀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副局長許朝欽、基市工務處河川水利科、暖暖區市議員林旻勳、市議員連恩典、市議員王醒之服務處與會,聽取業管單位報告現況,以及協調後續改善措施。  碧嵐大地二代管委會邀各單位從大樓頂樓遠眺基隆河道,指從碇內抽水站到碇內吊橋河段,明顯看出河道有淤積,且有許多灌木、植披生長,擔心颱風汛期河道會阻塞,希望有關單位可以進行整理。  市議員連恩典指出,過去在象神和納莉風災時,暖暖碇內地區受到水患的困擾,至今印象深刻,希望十河局可以協助整頓,讓附近居民放心。  十河局副局長許朝欽說,第十河川局針對每段的河道行水狀況都有確實掌握,依現況來看,目前不影響基隆河的排洪功能,不過在河岸的樹木和草木部分,第十河川局會以疏伐的方式整理,避免造成河道阻塞。  市議員林旻勳表示,暖暖區當地三位議員都很關心基隆河道淤積問題,以及基隆河岸雜草的清除,過去基隆市大約是一年五次清除雜草,相比鄰近的新北市一年十八次,有較大的落差。三位議員今年在議會向市府爭取增加到一年十次,感謝立委蔡適應協助跟第十河川局溝通,一起整頓基隆河道。  服務處主任林明智表示,蔡適應非常關心基隆河道現況,尤其是第十河川局每三年滾動式的檢討部分,聽取副局長許朝欽說明後,服務處建議第十河川局在今年底前利用開口合約完成基隆河道疏伐、整理,以維護河道暢通。

Read More

糗大了!2公車走錯路卡迴車塔

公車處中型公車卡在中山一路迴車塔車道上,動彈不得。 (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市兩輛公車昨天下午在基市中山一路大船入港的迴車塔,因為高度過高卡在中間車道,動彈不得,數十名乘客只好下車走路。原來兩輛是承租車,走錯路才會卡在迴車塔的車道上。  市公車處表示,兩輛公車不是一般載客公車,而是承租車,應走中山一路轉進健民街上山,因走錯路才會卡住。  楊石城議員指出,中山一路迴車塔車道平時不是公車行駛路線,卻發生兩輛公車一起卡在車道中間,進退不得,進迴車塔前就有限高標誌,限高二點二公尺,中型公車怎會誤闖違規進入?讓人不解,懷疑是長官要求的。  市公車處長陳新埤表示,這兩輛中型巴士公車並不是一般載客公車,而是承租車,應是要走旁邊的健民街上山到大德國中附近,但因走錯路才會卡住,司機當場進行輪胎洩壓,降低輪胎高度,否則拖吊車無進入救援,昨天下午現場有人指揮交通,可緩慢通行,幸好交通沒有受阻。

Read More

13層遺址點燈 海科館泡泡遇驚豔

海洋科技博物館主題館區「泡泡遇」公共藝術作品是十三層遺址點燈藝術家何采柔創作,吸引許多民眾在此停留拍照、打卡。 (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配合十三層遺址亮起來活動,推出特色遊程走訪古今建築之旅─十三層遺址與海科館點燈首發團報名秒殺,館區內「泡泡遇」公共藝術是十三層遺址點燈藝術家何采柔創作的作品,吸引許多民眾在此停留拍照、打卡。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指出,中秋即將展開的十三層遺址點燈為結合國際照明大師周鍊與藝術家何采柔共同創作,最近有眼尖的民眾發現,設置在海科館主題館碧水廣場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泡泡遇」公共藝術作品,正好是何采柔與陳怡潔多年前在海科館創作的作品。海科館展示教育組主任陳麗淑表示,這件命名為「泡泡遇」的作品以「泡泡」元素以及海洋意象作為創作的發想,並以「泡」廣場的意願與想像吸引民眾來海科館廣場相遇,許多民眾在此拍照和停留。  海科館表示,「泡泡遇」旁的廣場有定時水舞,噴水時吸引許多大小朋友與水相遇穿梭嬉戲,增添親子泡遊海科的樂趣,泡泡遇廣場水舞時間為每日中午十二點及下午一點、二點、三點、四點、五點,每次進行十五分鐘,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館體驗。

Read More

警友會送文旦、月餅 秋節慰勞基層員警

警友會第二辦事處在中秋節前夕到分局慰勞辛苦的基層員警。(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警友會第二辦事處中秋送暖,讓基層員警備感溫馨。辦事處表示,中秋節將至,警察的工作沒有平日、假期之分,依然站在第一線為社會治安、交通把關。  基市警友會第二辦事處主任周昇德,為慰勞基層警察在中秋佳節連續假期的犧牲奉獻,對轄區治安、交通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維護不遺餘力,昨天到警二分局致贈警察同仁中秋文旦禮盒,慰問基層員警的辛勞。另外,第二辦事處副主任張金祥加贈月餅禮盒,祝福所有警察「月圓人團圓、中秋節快樂」。

Read More

海大馬祖學生 爭當北竿課輔老師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今年正式進駐馬祖校區上課,並在開學後首度推出中小學課後輔導活動,有超過半數的同學參與甄選課輔老師面試,相當踴躍。 (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今年正式進駐馬祖校區上課,為了深耕在地服務、發揮大學社會責任,開學後積極籌劃北竿地區中小學課後輔導活動,並在近期舉辦課輔老師徵選活動,全校有超過一半的同學報名參加,爭取從事社會服務的機會。  海洋大學表示,位於北竿鄉坂里的海大馬祖校區共招收「海洋生物科技系」、「海洋工程科技系」及「海洋經營管理系」等三個科系,採三加一學程規劃,今年第一批大二的學生進駐上課,將於十九日舉辦開學典禮,這是台海大在台灣本島以外的第一個校區,也是馬祖的第一所大學,不僅對海大有重大意義,也象徵馬祖高等教育的新里程碑。  首度推出的中小學課後輔導活動,主要針對北竿鄉的中小學學生設計,中山國中七到九年級學生約有四十人報名參加,提供英文、數學、物理及化學等學科課業輔導,另外,針對塘歧國小一到六年級六十五名同學,將進行全科的課後複習及課堂作業指導;目前在海大馬祖校區上課的學生共有七十八人,這次課輔老師面試甄選活動有四十六名學生參加,最後錄取三十一位同學,預計從九月十六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七日,每週一至週四晚上六點到八點到中小學進行課後輔導服務。  海大經管系廖同學因為暑假期間曾經到游泳池教課,看到小朋友進步感到非常開心,因此希望來到馬祖後,也能繼續幫助小朋友學習成長;來自生技系的謝同學高中時曾在補習班擔任解題老師,平時在家裡也會指導妹妹課業,教學過程讓他很有成就感,促使他來到馬祖後想要投入課輔的行列,發揮所學,也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Read More

教學尊重孩子 陳懿芳獲幼鐸獎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復興國小附設幼兒園教保員陳懿芳秉持以孩子為主、尊重孩子為獨立的個體,鼓勵孩子做中學並透過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可以保有自己的路,榮獲二0一九中華幼兒教育策進會第二十七屆教保人員幼鐸獎。  陳懿芳是基隆在地人,童年求學過程中,老師總以溫柔而堅定的溝通方式給予學生指導與關懷,因而心中形塑身為老師的正面形象─溫柔、真誠、關愛的教師典範,長大後考上商科公費生,卻發現自己更喜愛與孩童相處,希望能成為一位教師,因此排除萬難選擇幼保科,展開幼教求學新生涯。  陳懿芳秉持「以孩子為主」、「尊重孩子」的教育初衷,強調「從做中學」,復興附幼位於友蚋生態園區,擁有最貼近幼童的在地文化環境與資源,藉由每週五的社區踏青讓幼童們觀察在地自耕農產業,發現班上特殊需求幼兒特別需要觸覺刺激與體能訓練的身體發展,親近土地的種植生活正好符合孩子們的發展,於是興起農作教育課程,透過農作課程滿足孩子大量的身體動作、感覺統合及體能需求,同時藉由個人、小組、團體間的合作提供特殊生所需要的輔導策略,大大提升每位幼兒的學習動機。

Read More

赴議會進行施政報告 柯P:明年開始補助65歲以上長者健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十一日下午赴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並宣布自明(一0九)年開始,將補助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健保。  柯文哲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市府團隊將從營造永續環境、健全都市發展、發展多元文化、優化產業勞動、強化社會支持、打造優質教育、精進健康安全、精實良善治理等八大核心政策方針展開市政議題,推動卅五項行動方案。  柯文哲也宣布明(一0九)年開始會補助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健保,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六十五歲以上就業人口問題,因為在台灣只有八%,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的長者就業人口都很高,因此他認為退休的年齡要修正,長者就業的問題要重新思考,如何讓長者和年輕人一起工作,也會列為未來重要政策。  有關學前教育政策部分,柯文哲表示市府也將持續精進推動準公共化幼兒園,因為經過統計,其實家長對於公共化幼兒園和準公共化幼兒園的滿意度沒有差很多,未來希望可以讓公共化幼兒園的總數達到七十%,讓家長抽籤不會這麼辛苦。

Read More

北市廣慈博愛園區DE標統包工程案 聯合上梁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廣慈博愛園區DE標工程十一日上午由副市長彭振聲主持上梁典禮。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長黃景茂在典禮中表示,為活化土地資源並照顧弱勢族群,因而提出興建社會住宅方案,由市府投入約一六八億餘元興建,並選定此開發案作為示範性智慧社區。  他指出,這次廣慈DE標統包工程為廣慈園區北區範圍,其契約金額共計約新台幣六十八.三一億元,規劃地下四層地上廿七層,SRC構造,共計一0四四戶的社會住宅,其中D標一、二樓作為住宿型身心障礙養護照顧機構與社宅物業管理中心,E標一、二樓分別作為住宿型身心障礙養護照顧機構及全日型老人失智養護照顧機構。 廣慈博愛園區占地高達六點四公頃的重大開發案件,自一0五年四月徵得專案管理廠商後,隨即進行初步設計構想方案及統包工程招標作業,在市府團隊與專案管理廠商共同努力下,北區DE標社會住宅統包工程去年一月開工,南區ABC標統包工程接續於去年八月開工,如今廣慈博愛園區的各標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主任秘書劉美秀則表示,廣慈博愛園區大量保留原有之樹木,並於園區南、北側設置大面積的開放綠帶,提供廣慈園區居民與四周社區居民寬廣舒適的戶外活動及交誼空間,創造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全案將落實「智慧城市」及「綠建築」的精神,分別納入智慧水表、電表、瓦斯表等智慧三表,並將取得智慧建築標章、綠建築標章、無障礙住宅標章及耐震標章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