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口述傳統相褒歌班結業秀

新北市石碇區口述傳統「相褒歌」傳習班成果發表,學員利用泡茶桌的日常情境再現相褒歌源於常民生活的自然本質。(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文化局辦理長達四個月「口述傳統相褒歌傳習班」結業,在石碇區以移動式演出舉行成果發表會;從石碇之心廣場出發,中途停留淡蘭文藝館,最後至石碇國小,學員在各停留點現場即興對唱、吟詠相褒歌,以傳統口述文化的獨特魅力,介紹石碇人文風情之美,讓民眾在歌聲中體驗情感傳遞與在地記憶的文資饗宴。 石碇「相褒歌」為新北市登錄無形文化資產,更是全台首件以漢民族「口述傳統」類別登錄的文化資產,保存者陳好夫及高羅珠藝師長年於石碇推廣傳唱。 新北市石碇區口述傳統「相褒歌」傳習班成果發表,學員在石碇老街演唱相褒歌吸引許多民眾圍觀聆賞。(記者吳瀛洲攝) 文化局表示,「相褒歌」源自台灣北部茶鄉,為七字一句、四句成段的歌謠,以口耳相傳、即興對唱為特色,旋律質樸、歌詞生動,傳遞生活情感與常民智慧。為保存此一瀕臨失傳的文化寶藏,文化局去年起推動「相褒歌保存維護計畫」,並今年開辦傳習班,招募具台語能力與傳習熱忱的學員展開長達四個月的傳習活動。 傳習課程主要由相褒歌保存者親授,涵蓋即興創作、對唱技法與文化脈絡等內容,讓學員深入體會相褒歌的文化精髓,經藝師考核通過的學員,未來將成為推動相褒歌傳承的「文化種子」。 首批相褒歌傳習考核通過的學員日前獲頒結業證書,十六日並在石碇舉行成果發表,選在石碇街區多點展開即興對唱、吟詠演出,融入地景與人群,藉由「挽茶相褒」歌聲走入時光隧道,吸引民眾遊客駐足聆賞,感受茶鄉曾經的風景與生活記憶。 新北市石碇區口述傳統「相褒歌」傳習班學員經長達四個月學習與演練,並藝師考核通過獲頒結業證書。(記者吳瀛洲攝) 文化局表示,相褒歌傳習不只是傳統歌謠傳承的基底,更是生活記憶的復刻,文化資產的保存不僅需要專業者的努力,更仰賴地方社群與全民的共同參與;期待這批傳習學員未來能將相褒歌的種子向外擴散,讓這份珍貴的語言文化持續發芽茁壯,共同守護世代相傳的文化風景。

Read More

新生高架橋有裂縫? 查非事實

網傳新生高架橋跨基隆河段出現裂縫,經查橋梁整體結構安全無虞。(台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十七日表示,網傳新生高架橋跨基隆河段出現裂縫,經過檢視,為橋梁鉸接的伸縮縫及施工縫,並非損壞跡象,長期監測數據沒有異常變化,顯示橋梁整體結構安全無虞。 針對網傳資訊,新建處說明,新生高架橋於民國七十一年興建完成,主要連結台北市南北向交通,跨越基隆河,為重要的市區快速道路系統之一。經檢視新生高架橋跨基隆河段,橋梁上部結構是採用懸臂工法施作,主跨的中間段則是二個懸臂端以鉸接方式做銜接,銜接處設置伸縮縫,為當時興建橋梁常見的設計,並非為損壞跡象。 新工處指出,關於上述橋段,自民國一一0年起就設置監測系統,持續二十四小時即時記錄橋梁受力與變形狀況;依照監測結果,監測數據長期呈現穩定狀態,並沒有發現異常變化,顯示橋梁結構安全無虞。 新工處說,伸縮縫旁出現裂縫的狀況,橋檢公司十五日現場檢視確認,為施工時模板灌漿的接縫痕跡,僅為施工接縫,並非裂縫,所以也沒有結構安全問題,請市民朋友安心。

Read More

全國杏壇芬芳獎 北市7組入列

  南港國小采風科學營。(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十七日表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公布一一四年全國「杏壇芬芳獎」名單,北市個人組四名教師、團體組三組,總計七組獲獎,其中團體組全國僅十組獲獎,北市獲獎數居冠。 個人組獲獎者包括萬華幼兒園張恩予老師、萬福國小傅美玲老師、南港國小蔡秀錦老師及萬興國小曾品方幹事。首先是萬華幼兒園老師張恩予,多年來以愛與專業陪伴、引導慢飛天使成長,擔任教保組長期間並發起社區關懷行動,持續三年每週帶領幼兒至日照中心服務長者。 其次是萬福國小老師傅美玲,長期推動校園藝術專案,以藝術與園藝啟發學生潛能,協助自閉症學生舉辦畫展,並於樂齡學堂授課;再者是南港國小老師蔡秀錦,深耕自然教育數十年,將自然觀察推廣至校園與社會,假日帶領學生山林踏查,建立昆蟲與植物線上資源,並擔任生態解說志工;第四名是萬興國小幹事曾品方,推動閱讀教育十七年,以情緒與永續理念設計跨域課程,並發起「漂書送綠島」、「送書到緬甸」行動,幫助海內外偏鄉學習知識。 團體組方面,大理國小影子傳奇劇團獲獎,影子傳奇劇團從一九九六年起推廣台灣皮影戲,二00六年起駐校大理國小,將台灣皮影戲融入課程與親子同樂活動中,並參與國際交流與公益巡演,在地深耕、走入國際。 萬華國中的萬華百齡果團隊,在資源有限下創立「雙語國際教育電台」,每週由學生以雙語廣播分享生活與文化,並融入多科教學,推動國際交流與科技應用,為學生融入國際鋪路。 以及南港國小的采風科學營,由一群熱愛自然與人文的教師志工組成,成立逾三十年,長期免費帶領學生做生態觀察、走訪古蹟、探索自然,並鼓勵家長參與,讓學生在戶外學習中印證課本知識,讓成長的記憶烙印在心。

Read More

高雄港青出聲 引領校園自治新浪潮

  高雄「港青出聲」計畫引領校園自治新浪潮。(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青年局啟動「港青出聲」計畫,結合影音製作與人工智慧應用培訓,培力青年以創新方式關注公共議題,首波活動「高雄學生聯合自治茶會」在駁二藝術特區舉行,由青年局與「高雄學生民主聯盟」,邀集五十名高中職學生代表,透過講座與實作工作坊強化自治能量,促進跨校交流與合作,凝聚民主思辨,引領校園自治新浪潮。 高雄「港青出聲」計畫引領校園自治新浪潮。(記者許正雄翻攝) 青年局指出,在數位媒體與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影音已成為青年參與公共討論的重要工具;活動邀請「社團法人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副理事長黃琳翔,以「青年民主實踐進程」為題分享經驗,以及非營利教育組織「為台灣而教」講師陳柏儒、陳秉宏帶領學生分組進行提案實作。 「高學盟」幹部則引導學員針對校園與社會議題集思廣益,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並在提案發表階段與台下學生互動交流。「高學盟」主席萬儀梵表示,這場茶會讓彼此從不同的自治經驗中互相學習,不僅分享成功案例,也共同討論面對困難的解方,是難得的成長機會。 高雄「港青出聲」計畫引領校園自治新浪潮。(記者許正雄翻攝) 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肯定高學盟同學在公共議題上的敏銳思辨力,也讚許學生自治組織在形塑校園文化中的關鍵影響, 勉勵青年勇於提出創新構想,善用自治力量打造多元且充滿活力的校園環境。「港青出聲」計畫結合數位媒體與民主意識,透過跨域培訓、議題實作與競賽,協助青年掌握表達工具、累積公共行動經驗,提升發聲力並共創城市願景。

Read More

台灣港務公司拚外交 成果豐碩

太平洋港口協會年會落幕臺灣港務公司港口外交成果豐碩。(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太平洋港口協會第一一一屆年會圓滿落幕,台灣港務公司積極推展港口外交成果豐碩,分享發展國際郵輪業務的成果,以及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成果,大會並宣布將由台灣港群中的臺中港主辦二0三二年年會,彰顯台灣在國際港口舞台上的外交軟實力。 台灣港務公司由總經理王錦榮率團,八月十日赴加拿大參加太平洋港口協會第一一一屆年會,會中台灣港務公司宣布二0二四年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之佳績,也分享多項港口發展成果,包括長榮第七貨櫃中心於高雄港啟用、推出二0二五年行銷獎勵方案及綠色港埠獎勵方案,以及持續推動高雄港第三與第五貨櫃中心優化工程。 座談會中台灣港務公司也分享推動國際郵輪經驗與成效,目前台灣以基隆港與高雄港為主要國際郵輪母港,近年來外國籍旅客人次屢創新高,預估二0二五年可望突破卅六萬人次,再創新猷。為因應持續成長的旅運需求,台灣港務公司持續優化旅運碼頭及場站相關設施並強化國際郵輪招商及加強與鄰近港口間的合作,致力拓展亞洲郵輪市場版圖。 太平洋港口協會年會落幕,台灣港務公司港口外交成果豐碩。(記者許正雄翻攝) 第一一一屆年會在加拿大納奈莫港舉行,該港位於喬治亞海峽,與溫哥華相望,提供貨櫃、汽車物流、郵輪渡輪客運服務等,每年服務旅客人次約六百九十五萬。為深化台加港口交流,納奈莫港務局在會中特別邀請高雄港締結姊妹港,成為港務公司繼溫哥華港及菲沙河港後,在加拿大締結的第三個姊妹港。 年會期間,各國港口代表對於二0二四年台灣港務公司主辦之年會表達高度讚賞,大會亦肯定台灣港務公司對協會的專業參與與積極貢獻,並再次邀請台灣港務公司擔任未來年會主辦港口,會中宣布二0三二年年會將由台中港接棒主辦,為台灣港務公司第五度主辦太平洋港口協會年會,亦是台中港時隔廿八年後再度接棒主辦。

Read More

核三重啟公投 藍營屏東辦座談 盼台灣能源多選擇

  藍委蘇清泉參加「新核能時代」放映會與座談會,盼讓不同意見的民眾有對話溝通機會。(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二十三日展開,屏東縣藍軍十七日舉辦「新核能時代」放映會與座談會;立委蘇清泉以台中火力發電廠也有敦親睦鄰經費,台中人仍不遺餘力反對,再度批判日前經濟部長郭智輝的言論! 該項「新核能時代」放映會,十七日在屏東市瑞光社區活動中心舉行,蘇清泉、縣議員黃明賢、蘇資婷出席,約有三十名民眾到場參與,盼讓不同意見民眾有對話溝通機會,用科學取代意識形態的偏見。 蘇清泉表示,核三廠有多少廠長、副廠長,有些在恆春成家立業,退休之後也都續留恆春,「若核三廠真的這麼危險,早就跑光了」;恆春因為電廠進駐,引進大批技術人員及勞工工作,帶動經濟發展,這段過去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有些人可能早就忘記。 另外,針對日前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院答詢時說「把敦親睦鄰費拿掉,看他們要不要支持」?蘇清泉再度批評認為,這句話嚴重失言、失格,台中火力發電廠同樣也有敦親睦鄰經費,然而台中人也不遺餘力在反對,因此「回饋金不是必要」。 黃明賢說,自己從出生用的電力就是核能,其實就是希望看到台灣能源多一個選擇,讓未來子孫多份保障,希望二十三日投下同意票,支持核能能源選項。

Read More

車手醫院ATM提款露餡 就逮

車手選定長庚醫院ATM提領贓款,警民合作當場逮捕。(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警方日前接獲民眾通報,有名戴口罩且行跡詭異的人,在長庚醫院反覆操作ATM,經警方到場盤查,鄒姓男子,對於警方提問支吾其詞且眼神閃爍,初步認定車手無誤,立刻將其壓制逮捕。 朴子分局表示,詐團車手鄒男當時因行為詭異,被機警民眾通報,警方到場見他正要操作提款機,趨前盤查時,鄒男一度要逃跑,警方才會採取強制作為,目前已擴大追查幕後詐團,並將鄒男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移送嘉義地檢署偵辦。 朴子分局大鄉聯合所所長蔡冠昌表示,近期嘉義長庚醫院鄰近ATM有多次被詐騙集團提領詐款記錄,經民眾通報,員警前往醫院查看,發現四十八歲鄒男神色可疑,既不像來看病,也不是陪病家屬,卻不時趨近ATM,疑似在找時機動手。 員警不動聲色,直到鄒男將提款卡插入ATM,才上前盤查,當時鄒男支吾其詞且眼神閃爍,甚至慌張到一度要逃跑,經壓制逮捕後,經警方偵訊突破鄒嫌心防,嫌犯坦承提款卡為他人交付,由其前往提款,警方遂當場予以逮捕,現場查扣金融卡一張、手機一部及贓款九百元,全案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移送嘉義地檢署偵辦。

Read More

嘉義面師陳金鑫辭世 陣頭界悼念

嘉邑慈濟宮駕前如意振裕堂八家將面師陳金鑫(右)生前致力精進臉譜藝術有成。(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早期家將風氣盛,被稱「家將窟」,振字系統的八家將傳承中知名面師陳金鑫日前辭世。嘉義市傳統表演藝術類保存團體的嘉邑七境外教場慈濟宮駕前如意振裕堂八家將悼念陳金鑫是「家將文化的守護者」。 嘉義市文化局表示,在家將文化中,「面師」是一個低調卻舉足輕重的存在。家將的威嚴、神采與精神,都透過面師的畫筆得以展現。臉譜不僅是一張臉的彩繪,更是家將靈魂的象徵,是信仰與文化的具體化。每一筆線條、每一抹顏色,都承載著千百年來的傳統與敬意。 如意振裕堂指出,陳金鑫老師是嘉義市振字八家將傳承系統中極具聲望的面師。自幼隨家人在嘉義市慈濟宮如意振裕堂成長,陳氏家族一直是振裕堂傳承發展的重要支柱。少年時期,他耳濡目染習得家將臉譜彩繪技術,一九六三年隨陳元成、蘇金山等人組織振祐堂分堂,開始協助開面,自此一甲子,筆下線條見證了嘉邑家將的興盛。 陳金鑫在振祐堂擔任面師的歲月裡,正值嘉義市八家將文化蓬勃傳承之時,陳老師不僅為在地堂館彩繪,更遠赴台北指導、交流,播下文化的種子。他熱情待人、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藝,為家將文化深耕扎根。年邁後,他將面師之職交予愛子陳威龍,但威龍為尊崇父親,仍禮讓掛名,父子間的傳承佳話令人動容。 陳金鑫是承先啟後的一代,他既承襲傳統臉譜的韻味,也勇於調整與美化,將傳統美感與時代風格融合,開創今日家將文化之美。台灣家將文化雖源於台南,卻在嘉義市發揚光大,遍布全台,而陳金鑫老師正是這段歷史洪流中的重要推手。

Read More

花蓮豐年祭 徐榛蔚赴6部落同樂

  暑假期間是花蓮縣各部落舉行豐年祭的季節,縣長徐榛蔚前往多個部落,親自為部落族人送上祝福。(花蓮縣政府原民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暑假期間是花蓮縣各部落舉行豐年祭的季節,縣長徐榛蔚前往光榮部落、簿簿部落、馬太鞍部落、太巴塱部落、阿多瀾部落、拉加善等多個部落,親自為部落族人送上祝福,期盼部落珍貴文化能代代相傳。 徐榛蔚表示,感謝族人凝聚部落的力量,讓文化不斷的傳承,也感謝族人邀請朋友來認識部落,讓文化發展。她說,花蓮的建設、觀光推動、原住民文化都強化了花蓮的深度,除了保護原有的文化本質,更期盼年輕人回鄉接棒,將文化發揚光大。 徐榛蔚展現親民風格和親切笑容,逐一和部落鄉親握手寒暄,並用流利的族語向族人打招呼,與族人手拉著手,伴隨傳統歌謠,有默契地踏出每一個步伐,透過眼神交流,感受彼此對傳統文化的堅持與信念。 徐榛蔚出席簿簿部落豐年祭時表示,歡迎所有的族人回家參與這個重要時刻,簿簿部落聚會所去年完工啟用,簿簿部落聚會所的所在地,吉安菸葉廠舊址是花蓮重要的歷史建物,承載了花蓮文化記憶。 徐榛蔚強調,現在吉安菸葉廠舊址活化再利用為「花蓮縣運動休閒園區」,無論是場館或是影視產業基地,或是全民運、全中運、世界少年運動會及國際龍舟俱樂部籌備處,另外未來也將規畫興建農業處販售花蓮農特產品及手工藝品展示中心。 徐榛蔚指出,在園區修復完工啟用後,吉安菸葉廠舊址將乘載歷史與回憶之土地注入活潑、健康之氣息,縣府期待攜手吉安鄉公所偕同部落族人,以新的活力,持續推動各項文化傳承永續工作。

Read More

頭份新住民 享米食文化饗宴

頭份市巧珍新住民協會十七日辦理「點亮幸福」新住民米食聯歡暨節能減碳活動,熱鬧溫馨。(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頭份市巧珍新住民協會十七日辦理「點亮幸福」新住民米食聯歡暨節能減碳活動,新住民朋友是社區中重要的一份子,感謝新住民對家庭、社區的付出,以及對文化交流的重視。 縣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說明,目前縣內新住民人口約一萬八千人,來自中國大陸約九千人,其次為越南、印尼等國家,其中,頭份市約有三千位新住民朋友。 十七日「點亮幸福」新住民米食聯歡暨節能減碳活動於頭份民族活動中心登場,地方民代多人到場致意,共同感受新住民用心準備的米食文化饗宴。 活動中特別準備了節慶或祭祀必備的越南多彩米食(五色糯米),以五顏六色象徵五行:金、木、水、火、土,寓意生活平衡、五福臨門,也象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縣長夫人陳美琦表示,感謝新住民朋友從自己的國家來到台灣,照顧家庭,透過十七日協會用心準備佳餚,可以感受到跨越國界的情感連結與祝福,讓幸福與溫暖傳遞到每一位朋友的心中,讓文化交流與環境關懷的精神持續發光。若有什麼問題或建議可以告訴協會或原民處,縣府定會積極協助,打造幸福家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