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橋至龍過脈路段發生土石泥流 自山區溢流至橋面 

鹿鳴橋發生土石泥流自山區溢流至橋面,公路局台東工務段緊急搶通。(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受颱風樺加沙帶來的豪雨影響,台九線三四一公里鹿鳴橋至龍過脈路段,二十四日清晨發生土石泥流,泥沙自山區溢流至橋面,導致交通中斷。經公路局台東工務段緊急調派機具搶修,至下午二時已恢復雙向通行,現場由工務段人員指揮交通。 鹿鳴橋上午七時許大量泥沙堆積橋面,造成通行困難,鹿野分駐所員警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擺設交通錐並進行管制,提醒用路人注意安全;在工務段及警方通力合作下,於中午十二時初步搶通,實施單線雙向輪流放行,隨後持續清理作業,下午二時全面恢復通車。 台十一乙線台東市志航路段因土石泥流一度阻斷交通,民眾行駛注意路況。(記者鄭錦晴翻攝) 另台十一乙線台東市志航路段(4K+350)也因土石泥流阻斷交通,自上午十時四十分起封閉道路搶修,用路人改道行駛馬亨亨大道接台十一線通行,直到下午清理完畢恢復通行。 警方與公路局提醒,颱風期間山區道路易有落石與坍方情形,駕駛人行經相關路段請減速慢行,並配合現場人員指揮,以確保行車安全。

Read More

嘉縣番路衛生所獲多方捐贈 打造完善偏鄉醫療

嘉義縣政府於番路鄉衛生所舉辦醫療設備捐贈儀式,縣長翁章梁(右四)衛生局長趙紋華(左二)與各界善心單位代表合影,共同見證偏鄉醫療量能升級。(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政府今(24)日於番路鄉衛生所舉辦醫療設備捐贈儀式,由縣長翁章梁代表受贈並致贈感謝狀,感謝各界善心資源挹注,齊心為偏鄉健康貢獻力量。 在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協助下,番路鄉衛生所自112年至114年間,獲多家企業與團體陸續捐贈高端醫療設備,顯著提升偏鄉醫療照護量能。 翁章梁指出,番路鄉全鄉僅有一家西醫診所與藥局,醫療資源相對有限,衛生所不僅承擔家醫科門診及山區巡診任務,並結合嘉義長庚醫院開設中醫門診、與嘉義縣牙醫師公會合作辦理牙科服務,此次設備到位後,中醫、西醫與牙科照護更趨完整,為居民打造多元且完善的醫療基礎。 嘉義縣長翁章梁(左二)於番路鄉衛生所醫療設備捐贈儀式上,代表鄉親致贈感謝狀,感謝各界善心單位支持偏鄉醫療。(記者張翔翻攝) 這次捐贈內容包括,一銀文教基金會捐贈牙科診療台、永康開天聖明宮捐贈遠紅外線治療儀2台與電針機1台、天長山龍隱寺捐贈高頻式診斷型X光機、桂田酒店捐贈牙根X光機及數位影像讀取系統,以及桃園儷德扶輪社捐贈空壓機與硬碟。透過公私協力,為偏鄉打造現代化診療環境。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此次設備挹注讓番路鄉衛生所醫療資源更趨完善,為當地居民提供全面健康保障。她強調,這份關懷不僅展現社會各界對偏鄉醫療的支持,更帶來深刻感動,期盼未來有更多合作與資源投入,共同推動偏鄉醫療服務持續升級與發展。

Read More

台鐵第423次自強號撞擊落石出軌 幸無人受傷

台鐵第423次自強號撞及落石出軌,幸無人受傷。(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受中度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豪雨影響,台鐵第423次自強號列車於二十四日十三時三十三分行經台東線山里至鹿野間(146K處)時,列車撞及落石,導致兩軸出軌,乘客受到驚嚇,所幸無人受傷。 423次自強號列車車輛因撞擊落石卡住、車頭毀損,列車上約有四百名乘客說,乘客說「撞及聲音很大,有聽到卡、卡、卡的聲音,有被嚇到,怕死了,怕火車翻車,還好沒造成嚴重災情」。 台鐵第423次自強號車輪底,被落石卡住變形。(記者鄭錦晴攝) 台鐵公司表示,事發後已迅速啟動應變措施,調派其他車輛接駁乘客,乘客陸續下車搭上接駛車,秩序良好。目前鹿野至山里間路段列車無法通行,關山到台東區間則改以公路車輛接駁旅客。 台鐵調派其他車輛接駁,乘客陸續下車搭上接駛車,秩序良好。(記者鄭錦晴攝) 針對此次事故,台鐵公告東部幹線及南迴線列車異動調整,東部幹線(樹林=花蓮=關山)正常行駛,惟477次(台東至七堵區間停駛,改由七堵站特開至員林)、4537次台東至花蓮全區間停駛。 南迴線跨線列車,422次、324次改由台東特別開行。其餘路線及各支線維持正常行駛。 台鐵提醒旅客,出門前請先查詢列車最新運行資訊,以免耽誤行程。受落石影響,行經鹿野至台東區間未使用車票,自購買日起一年內可辦理退票,免收退票手續費。

Read More

第十七屆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十月四日登場 澹火迎新 武耀詔安綻放新魅力

第十七屆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十月四日登場,為期一個月活動,邀鄉親澹火迎新‧武耀詔安感受客家文化魅力。(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邁入第十七屆「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十月四日下午於崙背鄉立圖書館旁停車場盛大開幕,九月廿八日至十一月二日推出系列活動,廿四日宣傳會中,副縣長謝淑亞、文觀處長陳璧君、議員洪如萍、崙背鄉公所及民代等人,邀請全國鄉親齊聚雲林感受詔安客家的文化魅力。 謝淑亞說,雲林現今詔安客家人數約二萬五千多人,崙背、二崙及西螺是詔安客聚落最密集區域,至今仍保有珍貴詔安客語腔調、傳統民俗、技藝與美食,縣府重視詔安客家文化紮根與推廣,透過學校、在地社團,藉由鄉土語言教育、藝文推動、學校暑期營隊等方式,讓詔安客家文化得以傳承與延續。而「詔安客家文化節」已成為雲林詔安文化推廣重要品牌,甚是地方年度盛事,二○二三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更榮獲美國謬思藝術活動–節日∕嘉年華類金獎的肯定。 陳璧君說,詔安客家文化節已成為雲林重要品牌活動,是地方年度盛事,更是國際行銷窗口。秉持「傳承+創新」導入藝術、科技與互動元素,讓客家文化在傳統綻放新魅力;今年系列活動率先由二崙鄉客家文化發展協會廿八日開場「客藝同樂」;十月六日中秋節當天由水汴頭崇賢寺「水汴頭迎暗境–澹仔火遊客庄」;十月十一日雲林縣貓兒干文史協會故事活動「聽聽在地的故事」;十月十九日二崙鄉深坑社區發展協會「溪王祭」及十月廿九日「崇遠堂秋季祭祖」慶典祭祀活動;十月廿五日二崙鄉公所「客庄二崙嬉遊記」及十一月二日二崙鄉來惠社區發展協會「詔安客庄–憶古厝‧音樂會」,活動熱鬧不間斷。 文觀處指出,十月四日開幕當天安排「詔安客家市集」與「文創攤位」,更推出多項互動體驗,包括雲林縣詔安聚落發展協會辦理「客家造紙手作活動」,透過講解與實作並行,帶領參與者體驗從備料、抄紙、壓紙到晾乾的完整工藝流程。「詔安拾物」與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聯名推出限量「麻油雞湯麵」,凡於市集消費滿百元可集一點,集滿五點可兌換,數量有限,兌完為止。更多活動詳情,請鎖定「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官網與臉書粉專。

Read More

台灣第一首搖滾鄉歌發表 十月四日麥寮中秋夜董事長樂團唱給你聽

台灣第一首搖滾鄉歌發表,十月四日麥寮中秋夜董事長樂團唱給你聽。(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台灣第一首搖滾鄉歌「歡迎來麥寮」,麥寮鄉公所十月四日將結合首屆麥寮中秋夜活動,是日下午二點於麥寮社教園區–孵化廣場,由董事長樂團演唱發表,鄉長許忠富及多位民代等,邀請鄉親攜家帶眷來同歡慶團圓。 鄉長許忠富指出,麥寮鄉社教園區開放後,吸引全台各地及世界各國觀光客來參觀這建築美學特色,因曾獲二○二五金點設計大獎、二○二五英國倫敦設計獎金獎及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設計類特別獎,所以鄉公所特聘請曾榮獲「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獎項的在地創作人陳東賢老師譜寫麥寮鄉歌《歡迎來麥寮》,表示對所有來自各地參觀社教園區鄉親的歡迎,這也是第一首台灣搖滾樂鄉歌。 許忠富說,麥寮位處濁水溪水尾,冬天風真透、飛沙風很大,麥寮人依然把這塊土地攬條條(抱緊緊),這就是麥寮人的韌性,不怕苦,永遠住在這裡;麥寮也是科技發展的所在、台灣中部的一個心臟、雲林海口的一個首都,透過歌曲唱出麥寮的人文、藝術、文化及觀光,讓更多人聽見屬於麥寮人的日常與聲音,歡迎大家一起來麥寮「祙無聊」。 此外,為慶祝中秋團圓,十月四日下午二點至晚上九點於社教園區孵化廣場,特舉辦二○二五麥寮中秋夜–月娘聽見麥寮環境綠生活的樂章,邀請董事長樂團、缺席舞團、鳳鳴齋樂團、雲火火舞團等重量級演出團隊,共同打造專屬麥寮的搖滾盛宴。同時規劃多家胖卡餐車,提供多樣化美食小吃,以及綠生活闖關、資源回收小遊戲互動等,民眾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獲得限量麥寮專屬文創手機掛繩,歡迎全國鄉親攜家帶眷一起來看表演、嚐小吃、歡度中秋嗨翻麥寮。

Read More

高雄市教育局召開校安會報 強化防災與防空避難知能

高雄市教育局召開「七─八月校園安全主管會報」,提醒開學後進行各項校園安全相關工作。(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教育局二十四日於鼓山國小召開「七─八月校園安全主管會報」,針對開學後各項校園安全相關工作(如校園安全、拒毒反詐、校園安全環境檢測等業務)提出叮嚀與提醒;另為提升各校防災應變能力,特別邀請市府消防局專員劉忠恩進行「災害避難平時準備與須知」專題分享,提升學校對防災應變處理及平時避難準備的認識與實務操作。 劉專員在分享中強調,面對天災人禍不可預期的威脅,學校除要加強師生日常防災教育外,更應落實平時防災避難的相關器具與物資的整備,讓全體師生熟悉各類災害的應變流程,以確保校園安全。他也以地震、火災、颱風等災害為例,詳細說明平時準備重點與因應措施,提醒學校應依照「減災、整備、應變、復原」的防災四階段,共同建構安全的校園環境。 為強化主管的防災與國防知能,教育局在會後特別安排「壽山洞全民國防教育場域」的參訪行程。壽山洞是高雄市重要的防空與戰備設施,其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最初是為了方便民眾前往壽山海水浴場而興建。在戰爭時期,則轉變為防空避難所,甚至曾作為臨時的政府辦公處所,極具歷史意義與教育價值。 透過安排參訪「壽山洞全民國防教育場域」,讓與會主管們深入了解防空避難演練的實際運作。(記者王正平翻攝) 透過導覽與實地參訪,與會主管們也深入了解防空避難演練的實際運作,結合教育部「校園城鎮韌性(防空)疏散避難演練參考指引」,主管們也學習到了如何辨別防空警報、掌握「市內優於室外、遠離窗戶」的避難原則,及正確避難姿勢。不僅體會到防空避難與其他災害應變的不同之處,也有效提升了對防空演練規則的認識與應變能力。 教育局表示,校園安全與全民國防息息相關,此次實地參訪不僅強化了學校主管的防災應變知能,也為未來推動更多元化的安全教育活動奠定了基礎。未來將持續規劃更多多元活動,讓安全教育向下扎根,共同守護校園環境的安全與穩定。

Read More

三民圖書分館亟待改善 張博洋促充實各項設施

市議員張博洋建議市府及市立圖書館能夠積極爭取資源,逐步改善三民圖書分館的軟硬體設施,提供居民更舒適的閱讀環境。(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廿四日表示,三民公園即將迎來大改造,建議市府及市立圖書館能夠積極爭取資源,逐步改善三民圖書分館的軟硬體設施,提供居民更舒適的閱讀環境。 張博洋說,三民公園是高雄市首個導入美學設計的公園改造,更承載著許多居民的期待。然而,在這次改造計畫中,位於公園內的圖書館三民分館並未被納入,這讓在地里長及許多居民感到有些遺憾。 他指出,三民分館啟用至今,已服務社區超過四十年,是許多居民珍愛的閱讀、自習及藝文活動空間。館內設有親子共讀區、多元文化資料區及生活保健區等特色區域,更爭取衛生局的經費打造樂齡樂智友善館,為長者提供友善的活動空間。 張博洋表示,然而,這座充滿歷史與故事的圖書館,如今面臨著建築老舊的挑戰。內部空間上次整修已是十四年前,目前牆面、磁磚及燈光等設施都面臨老舊問題,外部廣場鋪面破損、停車空間規劃不足,以及涼亭與走廊空間長期遭街友佔用及堆置雜物等問題,更影響了整體使用環境。 張博洋認為,隨著三民公園改造計畫分期完工,新公園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市民,但大改造未納入公園內圖書館可能與周邊的景觀美學形成對比。尤其是改造後公園機車停車位減少,可能讓圖書館前廣場停車問題更加惡化與混亂。因此,建議逐步改善三民分館的軟硬體設施,提供居民更舒適的閱讀環境。 張博洋強調,三民分館不僅是一本書、一盞燈,更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承載著在地居民的回憶,他也會來持續爭取,讓這座承載著四十多年故事的圖書館能夠煥然一新,繼續陪伴我們走過更多美好的歲月。

Read More

和山光電案場起訴七人 柯志恩力主應嚴查嚴辦

立委柯志恩主張,破壞國土的犯罪,應該在一開始就嚴查嚴辦,避免造成環境無法復原的破壞。(資料照片)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大樹和山光電案場違法開發,經橋頭地檢署偵結,對業者等七人提起公訴,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主張,這類破壞國土的犯罪,應該在一開始就嚴查嚴辦,避免造成環境無法復原的破壞。 柯志恩表示,看到和山光電案場二期,從原本光禿被剷平的山頭,慢慢有了植生,證明過去一段時間,在包括她們的監督,與市府強力要求下,業者的水保改善有初步成果,她也會繼續請高雄市政府,持續督促廠商,將案場恢復原狀。 柯志恩說,檢方起訴書指出,和山光電案場因全區都是山坡地,需辦理水土保持工程分期施工,但被告林瑞豐與水保技師,卻在一取得水利局核發的施工許可,在滯洪沉砂池、豎井未完善前,就立刻指示員工開挖大規模整地,整個二期工程案場,遭違規開發面積合計達二萬五千八百九十七點一八平方公尺。 她提到,回顧她們第一次到和山光電案場會勘,當時就質疑業者大規模整地濫墾濫挖,有破壞水土保持疑慮,當時業者辯稱,第二期工程已申請變更水保設計,如今真相大白,全都是業者的脫罪之辭。 柯志恩指出,高雄市政府過去針對業者違法違規,市府都只是不斷在開罰並要求改善,累計總共裁罰七次,共一百零八萬元,是在她們不斷地監督關心與辦理會勘,引起社會關注後,才有陳其邁市長的震怒,將業者一干人等移送法辦,才有檢察官的這份起訴書,將許多真相攤在陽光下。 柯志恩強調,無論是和山光電,還是美濃大峽谷,高雄的國土變成現在所看到的模樣,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經長年累月的持續破壞才能辦到,過程中也不乏民眾檢舉,如果行政機關與執法單位,只是用最輕微開罰的方式要業者改善,不但沒有遏阻作用,還可能讓業者錯誤解讀,認為行政機關放水,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Read More

郭建盟促更新號誌設備 避免中山路幹道大塞車

市議員郭建盟建議交通局與捷運局評估,在號誌系統更新完成前的八個月過渡期,於尖峰時段暫停「輕軌優先時相」,以避免中山路幹道陷入大塞。(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郭建盟廿四日建議交通局與捷運局評估,在號誌系統更新完成前的八個月過渡期,能否於尖峰時段暫停「輕軌優先時相」(輕軌等待約九十五秒),以避免中山路幹道陷入大塞,兼顧市民通行效率與交通安全。 郭建盟表示,市區中山路與凱旋路口壅塞問題,原來中山路與凱旋路口長期壅塞,關鍵原因在於「輕軌號誌優先」。 郭建盟說,當輕軌進站時,號誌系統會中斷中山路幹道的綠燈連線,需要經過約五個燈號循環,中山路才能恢復連線;但往往等到可以通行時,下一班輕軌又到站,再次切斷號誌,造成「梅花燈」惡性循環,導致嚴重塞車。 郭建盟提出短期改善方案,一是新增兩個號誌時相:增加機車分流放行,避免過多車輛集中在軌道前後。二是縮短輕軌優先秒數:減少中山路幹道長時間壅塞的情況。 郭建盟指出,長期改善方向,交通局規劃於明年施工更新號誌設備,屆時可望達成「輕軌一通過,中山路號誌立即恢復連線」,改善現行設備無法即時切換的問題。

Read More

林智鴻推展合作經濟 公聽會研訂自治條例

市議員林智鴻於高雄市議會召開高雄市發展合作事業自治條例制定草案第二次公聽會,廣邀產官學界共同研商,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林智鴻廿四日於高雄市議會召開高雄市發展合作事業自治條例制定草案第二次公聽會,廣邀產官學界共同研商,匯集各方專業意見,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林智鴻表示,公聽會針對四大議題展開討論包括:一、行政機關如何永續推動合作經濟;二、如何解決合作社融資困境;三、公私部門如何協力合作、推動育成與輔導機制;四、對自治條例草案的修正意見。 林智鴻指出,過去工業革命時代有大量的經濟發展,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十九世紀開始合作社經濟逐步誕生,聯合國也明確支持合作社經濟,強調合作社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消除貧困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重要作用。 他說,秉持「自助、互助」的精神,國家在憲法與法律上已有相關保障,希望進一步在地方推動自治條例,廣邀關注合作社經濟發展事務的各項專家,與市府各局處對話、交流互動,共同討論訂定自治條例,讓合作事業發展有明確法源依據,並透過民主機制確保合理分配,與全球永續發展接軌。 林智鴻強調,當前全球正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供應鏈重組、能源轉型與數位化挑戰,在這樣的國際格局下,城市治理不僅要關注國防安全、經濟發展與外交合作,也必須強化基層經濟與社會福利,讓弱勢族群能自立自助,共同面對轉型挑戰。 林智鴻認為,唯有透過立法,賦予地方政府穩固的法源依據,才能克服行政規則延續性不足的問題,讓合作經濟在高雄紮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