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扣件產業遭美關稅衝擊 市議員白喬茵提七轉型策略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四日表示,產業是經濟的火車頭,也是家庭的依靠,期盼政府真正看見產業困境,對症下藥,提供即時且有效的協助,畢竟幫助企業就是幫助勞工與家庭,希望大家能一起同心挺過這場貿易戰的衝擊。 白喬茵說,高雄扣件產業輸美占比高達九十二%,年產值達五百廿三億元,這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許多家庭的生計來源,全高雄南從大寮林園、北至湖內田寮,處處都有扣件產業的身影,就連她的某助理也曾是螺絲廠員工。 白喬茵指出,然而,高雄這座「護市神山」卻遭美國下午十%關稅的重手,天搖地動的衝擊可想而知。雖然美國短期內因為沒有完整的螺絲產業鏈仍須依賴進口,但我們市場最大的對手中國,即使關稅高達九十五%,卻能憑其原物料、土地、人力成本等優勢,挺過這波貿易戰還逆勢削價。 白喬茵認為,還未冬天,廠商都已先嗅到即將來臨的暴風雪,政府雨天不收傘當然很重要,不過也建議經濟部把握此契機,從七大方向幫部分螺絲業者調整體質。 白喬茵建議的七大方向為,輔導產業轉型:加強自動化、提升效率與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檢討移工政策:讓優秀移工能長期投入產業,穩定人力。企業融資支持:提供貸款與利率補貼,幫助廠商度過貿易戰。產品升級:輔導廠商發展高品質產品,避開中國低價傾銷。多元市場開發:協助業者拓展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跨國供應鏈布局:串連國際產業鏈,提升全球競爭力。檢討產業園區規劃,設置完整的產業聚落,減少額外運輸成本。

Read More

養殖漁民鄭志強獲全國模範漁民殊榮 海洋局代表高市府表揚

永安區漁會推薦養殖漁民鄭志強,在眾多推薦競爭中榮獲今年養殖漁業全國模範漁民殊榮。(海洋局提供)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永安區漁會推薦養殖漁民鄭志強,在眾多推薦競爭中榮獲今年養殖漁業全國模範漁民殊榮,海洋局長石慶豐四日前往永安區凱亞養殖場,代表市長表達祝賀之意,肯定鄭志強在養殖技術創新、產業轉型與永續經營上的卓越貢獻。 海洋局表示,鄭志強多年來致力於養殖創新與智慧養殖,在一一○年即榮獲產銷履歷達人,以高雄永安為營運基地,專業養殖烏魚、白蝦、虱目魚、鱸魚及午仔魚。為提升養殖效能,他率先導入AI水中攝影與水質監控等智慧技術,並取得產銷履歷及輸歐認證,成功完成養殖場數位轉型,讓高雄水產品與國際市場接軌。 海洋局說。為落實產業永續,鄭志強研發並取得專利之魚塭專用披覆材料,取代傳統土堤魚塭,不僅能有效防止雜草叢生、減少除草劑使用,更能降低建設與維護成本,提升養殖效率與環境友善程度。 海洋局指出,一○九年,鄭志強更取得高雄首座漁電共生示範場認證,導入新型專利結構設計,創造集魚溝機制,成功解決柱底收魚困難,並兼具夏季遮陰、冬季避寒效果,顯著提升魚蝦存活率,為臺灣漁電共生養殖開創新模式。 海洋局強調,鄭志強堅持以生態平衡為基礎,推動合理產銷制度,期望讓消費者、加工業者與生產者能共享成果,打造永續共榮的養殖產業。

Read More

高雄觀光局赴馬尼拉推國際觀光 廣邀菲律賓旅客體會高雄熱情

觀光局長高閔琳三日率領高雄國際觀光隊成員四十人,前進馬尼拉行銷高雄國際觀光。(觀光局提供)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觀光局長高閔琳三日率領高雄國際觀光隊成員四十人,前進馬尼拉行銷高雄國際觀光,希望吸引菲律賓旅客「說走就走,前來高雄觀光旅遊」,積極拓展高雄在菲國觀光知名度。 高閔琳一行除將於九月五日舉辦高雄菲律賓馬尼拉觀光推介會,並規劃拜訪駐菲律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菲律賓觀光部、菲律賓旅行社協會、菲律賓臺商總會、觀光署駐馬尼拉分處及當地航空業者、菲國當地大型組團社等重要單位;並特別以菲律賓語「Tara Na!Kaohsiung~」為行銷主軸,希望吸引菲律賓旅客到高雄。 觀光局表示,高雄國際觀光隊清晨航班出發,甫抵達馬尼拉隨即展開旋風行程,前往拜會中華航空菲律賓分公司、菲律賓旅行社協會,以及當地最大的組團社Rakso Travel,針對菲律賓旅遊市場做深度交流與未來雙方合作方向討論。 觀光局指出,高雄距離菲律賓僅約一點五小時航程,在直航的交通優勢下,高雄絕對可成為菲國旅客理想的週末旅行與渡假首選之地。期待讓更多菲國旅客將高雄列為出國旅遊的首選目的地,親自來體驗高雄的熱情活力與魅力。

Read More

黃淑君批霹靂警缺裝備冒生命危險出任務 新北警局提五點嚴正澄清

新北市議員黃淑君痛批新北市霹靂小組設備缺乏、人力長期短缺,員警攻堅每每都冒著生命風險。(記者蔡琇惠翻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議員黃淑君近期接獲新北市警察陳情,新北市霹靂小組多年來設備缺乏,人力長期短缺,員警攻堅每每冒著生命風險,地方員警設備匱乏多時,多次反映上層皆無獲得適當改善。新北市警察局四日提出五點說明,嚴正澄清。 針對外界指稱新北市特殊任務警力「裝備不足」、「長官漠視基層生命安全」,新北市警察局表示,一、中央配發防彈裝備安全無虞。外勤員警所配發的防彈衣,均由內政部警政署統一採購,均通過美國國家司法研究院(NIJ)Ⅲ級及ⅢA級抗彈測試,並納入醫療與高額慰助保險。新北市警察局特殊任務警力現已配發:野戰式防彈衣 59 件、背心式防彈衣 40 件、防彈盾牌 13 面(另自購多角度防彈盾牌 1 面)、防彈頭盔 45 頂及防彈面罩 6 面,裝備均逐年更新補強,足以應付攻堅與一般勤務需求。 二、特殊任務警力人力運作正常,不存在外界所稱「人力不足」情形。經統計114年1月至8月,特殊任務警力共出勤 89場次,平均每月約11場次。每場次出勤人力介於 4至8人,視勤務性質及風險程度調整。這顯示出勤需求屬於專案性、精準調度,並非每日高頻率大量出動。此外,特殊任務警力編制共有 48名警力,若以任務需求推估,已足以支應每場次4至8人的出勤規模。換言之,即便同時發生數起案件,仍能妥善調度。依規定,特殊任務警力人員每日最多可有七分之三的人力排休,即48人中約有20人可休假,仍保有 28人以上待命執勤。相較於實際每場次僅需4至8人,此人力調度仍具餘裕,並不會因休假制度而影響任務執行。 三、編列2年預算近5億汰渙警用車輛。新北市警察局表示,已規劃汰換老舊車輛,並於年度預算內逐步更新,部分警用車輛正在採購中。在新車到位前,將優先調度狀況較佳車輛,保障勤務安全與執行效能。 新北市警察局四日說明,嚴正澄清警用裝備質疑。(讀者提供) 四、召開座談會傾聽聲音。新北市警察局強調「問題導向、非人導向」的管理原則,對基層反映事項皆予以重視並檢討改進,絕不會懲處或追究基層同仁的善意建議。為更直接聽取第一線意見,已規劃於9月10日召開座談會,邀集特殊任務警力員警參與,彙整並研議改善措施。 五、中央配發警用無線電持續反映調整。去年警政署建置配發的新型無線電,有關同仁反映收訊品質不穩定情形,新北市警察局已第一時間彙整各分局訊號不佳場所,並協調廠商與警政署會勘完畢,以持續優化通訊品質,避免影響第一線勤務安全。

Read More

藝術進區本週起登場  一起感受藝術的魅力和溫度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9/04145758/c9d66175-c269-4623-bf24-e9d672acafd7-Compressed-with-FlexClip.mp4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邁入第15年的藝術進區,6日起於14區舉辦,今年更首度結合文化部表演藝術偏鄉巡演計畫及災區藝術陪伴計畫,把藝術帶進偏鄉與颱風受災地區,希望藉由藝術表演,為在地民眾提供最溫柔的陪伴與安慰;文化局表示,希望一場場椅子相聚,化成每場演出的奇蹟。 今年藝術進區將至11月29日,為期3個月,由13個國內外知名表演團體,帶來14場的戶外大型演出。藝術進區14年來,累積393場演出,吸引超過28萬人次參與。 2025藝術進區6日起登場,多元又精彩豐富的節目,陪伴民眾感受藝術的美好。(記者林雪娟攝)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台南今年歷經年初地震、年中風災,今年特地至偏鄉、災區演出,希望透過各項藝術展演,如戲曲、兒童劇演出,讓展演除是娛樂,更是心靈療癒力量,而藝術進區推出14年來,陪著許多孩子成長,有的更擔任藝術志工,而全齡化的演出,更培養出許多忠實戲迷;文化局長黃雅玲說,藝術進區成為民眾向前走最溫暖力量,也是文化平權的在地實踐。 開幕式為6日於永康社教中心廣場,由「狂美交響管樂團」帶來《卡通動畫大進擊》,而明華園戲劇總團前進左鎮、奇巧劇團至楠西及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在大內,由文化部支持偏鄉巡演;節目展演精彩豐富,有適合老小的戲劇、戲曲、掌中劇和馬戲等,相當多元,並深入災區和偏鄉,讓藝術除是培養美感教育、心靈療癒,更為災區和偏鄉,在困境中帶來希望與力量。 除藝術欣賞,文化局在活動現場另設有集點互動,完成問卷即可獲得貼紙,集滿2張可兌換書籤,5張可兌換春聯斗方,歡迎一起來感受藝術的魅力和溫度。詳洽「藝術進區」粉絲頁。

Read More

育成未來 永豐首辦「策略人才共識營」

永豐銀行舉行策略人才共識營,齊聚行內逾百名策略人才,以創新思維探討AI轉型;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前左四)親自率領專業評審團,期待策略人才為金融創新注入新動能。(永豐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永豐銀行齊聚逾百名MA(儲備幹部)及PA(專業人才),首度舉辦「策略人才共識營」,以創新思維探討AI(人工智慧)時代的轉型契機與團隊合作;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表示,旗下持續招募策略人才逾10年,逐漸形成營運的中堅團隊,伴隨旗下收購柬埔寨第一大微型存款金融機構Amret拓展海外營運,以及集團擴張國內據點,加上導入AI等轉變,積極打造跨域平台扮演育成未來人才的關鍵。 永豐銀行策略人才橫跨八大領域與四大專長;永豐銀行表示,於策略人才共識營中分組並跨域深入探討AI變革,透過團隊競賽方式,激發AI應用的無限可能性,促進合作交流、提升向心力;期望透過交流激盪創新思維,進一步探索跨域合作與突破的契機,為金融創新注入新動能。 永豐銀行表示,MA、PA分別各15及12個月的系統化及多元化課程培訓,協助建立專業金融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和策略思維,並實際參與專案運作與業務執行,同時透過強化企業文化、創建共同目標,提升工作熱情及積極性。

Read More

因應美國關稅調整 輔導毛豆業者擴大國內行銷

臺灣九號(原味鹽味)毛豆莢鮮甜美味。(農糧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毛豆為我國重要外銷蔬菜品項,因應美國關稅影響,農業部農糧署輔導毛豆業者於9月3日在全臺聖德科斯門市上架新品「臺灣九號翠玉毛豆莢(鹽味)」,並自即日起至9月16日止,推出毛豆優惠活動及不定期舉辦試吃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前往體驗臺灣毛豆的鮮甜美味。 農糧署指出,我國毛豆年外銷總值約新臺幣23億元,其中出口美國占2成。為協助毛豆等產業因應美國關稅調整之挑戰,農業部已於8月7日正式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提供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等三大面向共計六項協助措施,其中毛豆產業擴大國內行銷活動包含地區性行銷活動,最高補助80%,每案最高50萬元;全國性或整合性跨域行銷活動,每案最高補助200萬元,倘有意願申請之農民團體、農企業及農業團體可於本(114)年11月30日前向該署各區分署申請。 毛豆產業支持措施。(農糧署提供) 農糧署進一步說明,常見毛豆產品有毛豆仁、冷凍毛豆莢及毛豆漿等,為因應美國關稅挑戰,已輔導主要輸美毛豆業者於聖德科斯、元榆牧場、自然法則、「臺灣九號」神農選品實體門市及大自然有機南崁門市等通路計有144個據點辦理各項促銷活動,也可以透過毛豆業者官網選購優質毛豆(臺灣九號網址:https://www.taiwan9.com.tw)。歡迎民眾一同支持在地農業,共創產業契機,永續發展臺灣農業。

Read More

鵬管處首度在小琉球舉辦領騎人才培訓 打造海島永續慢旅型態

鵬管處首度在小琉球舉辦領騎人才培訓課程,獲得許多在地業者的熱情支持,共同打造海島永續慢旅型態。(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近年來積極在小琉球推動自行車旅遊,吸引愈來愈多遊客以單車探索海島風光;鵬管處為強化遊程安全與專業導覽服務, 四日於小琉球遊客中心舉辦「2025Light One Bike領騎人員培訓計畫小琉球場」,課程推出後報名踴躍,顯示小琉球在發展綠色旅遊上的能量逐步累積。 鹏管處長王玟傑表示,小琉球雖然是離島,但擁有獨特的自然與文化資源,單車旅遊正好能以慢速方式,帶領遊客深入體驗島嶼風貌。他強調,領騎人員的角色已不再只是帶隊,而是兼具安全控場、解說導覽與溝通引導的關鍵,透過專業人才的培訓,能提升小琉球的旅遊品質,並展現永續海島觀光的新價值。 此次課程內容涵蓋單車維修保養與安全控場、團隊帶領技巧、緊急狀況應變,以及結合海島特色的導覽訓練,並安排踩線實作,讓學員在真實場景中練習「帶隊領騎」;課程也加入外語導覽與永續旅遊觀念,協助在地人才逐步具備國際接待力。 王玟傑處長進一步指出,透過領騎人才培訓能建立起小琉球專屬的領騎團隊,讓單車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推動海島永續旅遊的橋樑。結合低碳旅宿、海洋友善餐飲與在地品牌,單車遊程將成為倡議「慢行、慢遊、慢活」的重要方式,展現綠色旅遊型態。相關訊息請至活動官網https://reurl.cc/GNQ8NW查詢,報名網址為https://bao-ming.com/eb/content/6702。

Read More

「山林守護者-熊鷹之羽的文化意象與部落記憶傳承特展」展期至十月底止

國立屏科大與屏縣三地門鄉公所共同主辦的「山林守護者-熊鷹之羽的文化意象與部落記憶傳承特展」,展期至十月底止。(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國立屏科大與屏東縣三地門鄉公所共同主辦的「山林守護者-熊鷹之羽的文化意象與部落記憶傳承特展」,日前在屏東縣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開展後,廣受好評,展期至今年十月底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展,一探熊鷹羽翼背後的文化意涵與山林記憶。 熊鷹專家孫元勳特聘研究員表示,熊鷹是臺灣頂級掠食者,更是排灣及魯凱部落文化中的精神象徵,藉由此特展喚起民眾對原民文化與自然共生智慧的重新理解,也讓保育觀念與創新思維,奠基於傳統文化基石上展翅再飛。 展覽於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三樓特展區展出,從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神話出發,串連熊鷹生態行為、羽毛的文化意涵、族群困境,及以敬意為起點的仿羽工藝。透過熊鷹的神話與傳說、部落文化與熊鷹、熊鷹的生態習性、熊鷹的棲地危機、追蹤熊鷹的足跡、仿真的鷹羽工藝等六大主題展區,讓觀展者得以從自然與文化交會的視角,感受熊鷹作為山林守護者的意義,並學習理解羽毛在部落中所象徵的榮耀與責任。 展覽現場也展出3D列印擬真百步蛇模型,呼應熊鷹羽化傳說的神話起點;另一亮點則展出由鍾金男工藝師與部落學員一齊創作的仿羽工藝,以富含尊重文化為核心精神所創作的仿真熊鷹羽飾、羽扇與萊冠作品,呈現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育的創新實踐;另外還有由屏東縣政府所提供的珍貴熊鷹展翅標本,讓觀眾得以近距離觀察山林猛禽「熊鷹」的姿態和羽紋細節,開啟一場人文歷史與自然山林的對話旅程。

Read More

屏東風域祭半島晚風吹 九棚旅遊資訊站變身星空舞台

屏東風域祭半島晚風吹,九棚旅遊資訊站變身星空舞台。(屏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由屏東縣政府主辦的年度風域半島品牌活動「2025屏東風域祭」第三場次,將於9月6日至7日,在面對太平洋,同時擁有沙漠和海洋美景的滿州九棚旅遊資訊站展開!本場次以「半島晚風」為主題,結合寵物、火箭與天文探索,讓民眾在九棚沙地與草原間,吹著秋季晚風、享受深度體驗的南國夜晚。 屏東縣政府表示,今年3月,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正式宣布台灣首座國家級火箭發射場選址屏東滿州九棚,風域半島頓時躍上全國焦點,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地標。緊接著7月,第一屆台灣盃火箭競賽也在旭海村的臨時探空火箭場域熱烈舉行,象徵台灣太空發展翻開嶄新篇章。這一連串行動,不僅讓南國星空成為夢想起飛的起點,也預示著火箭觀光與星空旅遊將逐步帶動風域半島邁向未來旅遊新模式。 縣府指出,第三場風域祭也跟上全新觀光策略,像是設計結合「水火箭升空任務」,可一邊玩樂一邊認識滿州自然與生態的追風定向尋寶。還有兩日都爆滿的「半島遍路」走讀行程,將帶領民眾深入九棚秘境,除了體驗地景導覽與在地晚餐,更邀請到屏東星空大使施世治與天文協會專業解說,結合4組天文望遠鏡設備,帶領民眾從星空認識南國之美。 縣府交通旅遊處補充,還有最受大家喜愛的「風域市集」集合屏東在地青年、部落職人與文創品牌,販售手作好物、療癒飲品與秋季限定風味小吃,讓晚風中也充滿食慾與香氣。 完成定向尋寶任務就送限定鑰匙圈,還有機會抽獎得到風域祭限定兔子公仔。(屏東縣政府提供) 另外,「風之聲音樂會」亦規劃多組音樂人於兩日接力演出,包括滿州民謠協進會、恆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瓶中信樂團與張小艾等,讓觀眾隨晚風吹拂,聽風吟、伴歌唱;再來是首次推出的「寵物挑戰賽」,加入寵物定力賽與迷宮挑戰,毛孩可以在草地上盡情奔跑、玩遊戲,打造全家人都能同樂的風域祭周末。 交旅處說 為推廣恆春建城150周年,屏東風域祭走入今年第三場次,更加貼近地方特色與未來趨勢,雖然都是以「風」為題,但春季談療癒、夏季談文化、秋季談星空,透過四季主題活動,讓大家認識不同季節的風域半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