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家扶園遊會 表揚自強兒童

嘉義家扶關懷家庭愛心園遊會,表揚自強兒童。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家扶中心二十五日於嘉義市立棒球場停車場舉辦關懷兒童少年愛心園遊會「疼惜家扶兒」,共有一二七個愛心攤位參與及精彩節目表演。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家扶中心長期以來用愛幫助無數家庭,彼此互相扶持度過難關,是指引大家走向「真、善、美」的力量。 昨日受表揚的「自強兒童」,是從近千戶服務家庭中遴選出不畏艱難、積極樂觀的兒童。其中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宇涵,在藝術與人文領域表現優異,曾榮獲日本兒童繪畫比賽特優,並在嘉義製材所擔任小小導覽員,透過解說的過程讓大眾認識嘉義歷史文化。 該中心舉辦園遊會已超過四十六年的歷史,今年除由黃敏惠市長表揚十位自強兒童並致贈背包鼓勵受獎小朋友持續努力外,還有合金證券公司贊助二十萬元的活動經費、上億國際捐贈三支I-Phone手機作為摸彩、蔬覓苑老闆為鼓勵民眾品嘗蔬食的美味及認購園遊券等。 家扶中心表示,中心提供了包括經濟扶助、兒童保護、寄養服務及心理創傷服務等方案,長期付出與耕耘守護嘉義地區的弱勢家庭。

Read More

照顧社福、弱勢家庭 紅十字會捐健康箱、平安包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王清峰(左3)帶領團隊捐贈19箱健康箱以及3,000份平安包,由張錦麗局長(右3)代表受贈。(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繼去年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捐贈聖誕禮物給弱勢家庭學童,23日上午再度由會長王清峰帶領團隊,捐贈19箱的健康箱給服務弱勢家戶的社福單位,以及3,000份平安包給弱勢家庭,暨照顧社工也照顧家戶。 王清峰表示,紅十字會在太魯閣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便到場協助救援,後續也持續慰問關懷;在去年疫情嚴峻期間,聽到寄養家庭和機構口罩不足,馬上捐贈一箱箱的兒童口罩。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王清峰表示,太魯閣意外事故,紅十字會第一時間便趕赴現場參與救援行動。(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王清峰說,紅十字會看到了社會工作者和社區中弱勢家庭的需求,對於日常工作皆以人為核心的社會工作者而言,新冠肺炎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因此特別提供防疫健康箱給社工,包含了酒精、口罩、洗手液等,希望讓社工無後顧之憂的關懷弱勢,也捐贈平安包給弱勢家戶,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捐贈的各項防疫物資。(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社工平日上山下海深入家戶關心民眾,也曾有社工訪視遇到民眾正在居家隔離,很感謝紅十字會提供健康箱。另外,協會也提供3,000份平安包給弱勢家戶,讓家戶成員都能保持身體健康。有更多感動就有更多力量,一起持續幫助需要的人 捐贈活動中,也邀請了田媽媽到場代表受贈。田爸爸與田媽媽育有3名子女,原本生活穩定,去年田爸爸發現罹患食道癌第三期,除無法工作外,更經常需要往返醫院追蹤治療,在疫情肆虐時進出醫院必須冒著風險,感謝紅十字會提供防疫包,讓田爸爸可以安心地進出醫院。

Read More

扶輪社捐贈大光國小46萬

在南區扶輪社的贊助下,大光國小順利成立鼓隊。(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南區扶輪社在得知大光國小為了籌措弱勢生鼓隊的成立經費傷透腦筋,並為協助該校數位線上學習設備,主動募集扶輪社員的力量,贊助三十萬元為大光弱勢孩子添購戰鼓,並再捐贈十六萬元為高年級購置每班一台電腦。 南區扶輪社第四十五屆現任社長汪志峰及全體社員們,熱心公益更關心教育,這一年來包括捐助南台南家扶中心助學金、以恩關懷協會弱勢家庭兒少課後照顧服務計畫、善牧基金會露晞服務中心嬰兒之家、大光國小成立創鼓隊及購置班級電腦等,總捐助金額達百萬元。 大光國小校長郭芳朱感謝南區扶輪社贊助高年級每個班級都有一台電腦,讓家中沒有電腦的弱勢學生有公平的學習立足點,現在可以透過班級電腦在學習扶助科技化平台、布可星球閱讀網、因才網等線上學習平台安心學習。 另外,大光也在南區扶輪社的贊助下順利成立鼓隊。大光創鼓隊指導老師毛碩麟表示,鼓術是很容易上手的才藝,小至幼兒園大至銀髮族都很適合發展,成立鼓隊是很有意義,可讓弱勢學生培養自信與團隊合作的紀律,鍛鍊體能並學習一技之長。

Read More

博愛獅子會送愛安南醫災難醫療隊

安南醫院災難醫療隊是南區國家級災難醫療隊下屬七支分隊之一,隊員個個身經百戰。(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國際獅子會300-D1區台南市博愛獅子會廿二日捐贈廿五萬元給安南醫院災難醫療隊,添購災難醫療帳篷與配備,提升救災能量發揮更大的救災作用,由院長林聖哲代表接受。 博愛獅子會五年前捐贈四十萬五千元給「安南醫院災難醫療隊」,今年再次捐贈廿五萬元添購災難醫療器。博愛獅子會長王俊憲表示,二0一六年台南大地震維冠大樓倒塌,最好朋友一家四口都不幸罹難,因此很能深刻感受災區現場資源的不足,包含人力與後勤的缺乏,所以博愛獅子會當年就開始啟動捐助災難醫療隊的工作。在得知安南災難醫療隊有購置醫療站及相關設備之需求時,立即與全體獅友募集資金讓醫療隊購置相關設備,以應付未來不時之需。 林聖哲說,安南醫院災難醫療隊是南區國家級災難醫療隊下屬七支分隊之一,成立於二0一五年,目前有六位醫師、廿二位護理師、八位後勤人員及三位救護技術員。災難醫療隊成立以來,參與全國超過十二場大型災難演習,足跡遍佈各縣市,包括台南大地震維冠大樓災難現場、花蓮大地震雲門翠堤災難現場,並與台南市消防局特種搜救隊簽署合作備忘錄。

Read More

環球幼兒園 雲家扶教導救命招 保護受虐兒

環球幼兒園一起兒童保護從小開始,雲林家扶教導救命招 保護受虐兒不能等。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打開兒童保護救命箱,教導保護兒童救命招環球科大董事長許淑敏、校長沈健華、環球幼兒園園長何采樺、雲林家扶主任廖志文一起帶來兒保救命箱教導小朋友自我保護,誓言即時幫助不讓兒虐再發生,即刻呵護受虐兒遠離受虐。 此外,更演出短劇─幫忙受虐兒貼上OK蹦,打開兒保救命箱教導幼兒園九十四位小朋友在遭受到虐待時,立即找警察、老師、店員求助遠離危險。 雲林家扶中心表示,依據衛生福利部兒童少年保護通報統計資料顯示,一0九年上半年雲林縣兒童少年保護通報數有七百九十四件,責任通報為七百一十六件,一般通報僅有七十八件,責任通報人員佔九 十點一八%,一般民眾僅佔九點八二%,顯示提升民眾通報意識是重要的,此次家扶結合環球幼兒園辦理宣導,就是希望喚起社會大眾重視兒虐事件,立即關懷用愛包圍,即時通報才能避免受虐憾事再次發生。 環球科大董事長許淑敏一起與貴賓打開兒保救命箱」並為受虐兒黏上OK蹦給予呵護照顧,一起教導幼兒園小朋友:兒保救命箱中,老師是救命箱中的無敵卡,小朋友遇到危險時,應立即找老師求助。相信兒童保護能力就要從小開始,除了保護自己外也建立保護觀念減少憾事發生。

Read More

新潤建設長期做公益 再捐社福專車助弱勢

新潤建設機構業務部協理劉毅剛(右2)率公司幹部捐贈社福專車,由張錦麗局長(右1)代表受贈。(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潤(華潤)建設機構長期做公益,22日再度捐贈一輛社福專車給新北市社會局,新潤(華潤)建設機構由業務部協理劉毅剛代表董事長黃文辰捐贈,他說,董事長從小力拼上游,在事業有成後,默默做公益,極力回饋鄉里,從朱立倫時代實物銀行到侯友宜的好日子愛心大平台,10年來累計捐贈給新北市政府共計1,086萬元,希望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支持市府從事各項福利服務。 劉毅剛也表示,黃董事長不僅個人行善,也帶領公司團隊一起做,甚至影響客戶,在每售出一戶,客戶只要捐贈1萬、2萬元,公司就相對提撥善款。這次太魯閣發生事故,黃董事長在第一時間,就召集公司幹部,響應捐款,其中200萬元給新北市救濟會報專戶,100萬元給台東縣政府,700萬元捐到衛福部專戶,希望共同幫助罹難及受傷家屬。 社會局長張錦麗代表受贈表示,新潤(華潤)建設機構長期支持新北市,從旭日脫貧方案到獨老五福樂活計畫,去年在疫情嚴峻期間,也捐贈200萬元防疫基金,這次捐贈的社福專車,將提供泰五林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使用,不僅可以載運物資給弱勢家庭,也可以做為高風險家庭緊急安置、庇護接送使用。 社會局表示,好日子愛心大平台從108年6月開辦以來,獲得各界捐贈物資市值及款項合計達20億1,104多萬元,有超過540萬人次受益。

Read More

太極八卦掌協會 許若華帶頭打出健康

許若華老師(前左)帶領的太極八卦掌協會,每季都會固定相聚練拳。  (圖/溫秀嬌提供) 責任編輯/簡鈴穎  文圖/記者楊淑芬 「我膽子變大,是50歲學了太極拳以後的事。」今年92歲的許若華,在太極拳九十九式的舒緩拳風中,身體靈動,出拳和緩;開始打拳以後,數十年如一日,她創立台南市太極八卦掌協會,至今仍日日帶領許多大大小小學生,跟著老師一起身隨拳動,在太極拳裡相知相惜。 超過90歲的許若華老師動作靈活,柔軟度絕佳。  (圖/溫秀嬌提供) 積極推廣 參賽也有好成績 在許若華帶領下,台南市太極八卦掌協會蒸蒸日上,在全台南每個公園、活動中心打拳,教學推展,會員近200人,每年參加太極拳錦標賽,也都有很好的成績。 許若華民國19年出生在廣東汕頭,19歲那年離開汕頭到台灣,在台灣嫁了公務員,一連生了5個小孩,50歲那年,因為關節炎、風溼痛,全身到處疼痛,頭也不能靈活轉動,她起意學習太極拳,拜在鄒阿真教練門下,學習九十九式太極拳、八卦掌,還有刀、槍、棍、拳等;許多人學習全套九十九太極拳要二年的時間,專心又有天份的許若華,學了2年,就已經考到教練執照,開啟教拳授課的日子。 她常向學員說,她的人生都是從學拳之後打開,原來是膽小的家庭主婦,以拳法站在人群之前,她不僅身體健康了,愈來愈勇敢,愈來愈自主;她的女兒說「媽媽就像太陽一樣,每天都準時到各個教練場,她喜歡親自指導,不管人多人少,不管年齡大年齡小,她都樂於教人,完全是有教無類」。 太極拳協會的帝標專班,大人小孩都一起學拳,還為老師出版傳記。  (圖/溫秀嬌提供) 教拳之餘 到醫院當志工 太極八卦掌協會的會務不斷推展,都是許若華無私精神帶領,她除了打拳,還在成大醫院、署立台南醫院擔任志工,是醫院裡最高齡的志工,為病人量血壓、量身高體重、帶領病人進病房等工作,一做20多年,樂此不疲,高齡的她這麼多事,是因為每天打拳,身體健康。 學生濡慕老師的學養和身手,幫她出版了「路滑還是要走下去─我的人生故事」,詳述老師的人生,如何從汕頭到台灣,如何養兒育女,如何在太極拳裡找到健康和自信。 編書的溫秀嬌是老師帝標班的學生,她跟隨老師打拳已近10年,溫秀嬌手腳並不靈活,常覺得太極拳很難,但是許若華老師不斷鼓勵她,並且沒有放棄她,為了感謝老師,她為老師做口述歷史,收集老師的資料,和美編一起出版老師的小傳記,讓更多人了解許若華。 學生王捷邑說她生了孩子後,因生活的疲勞壓力,突然胖了10多公斤,報名參加太極拳後,才3個月,就發現健康和元氣有很大的改變,打拳半年後雙腿變得有力,腰也明顯變小,因為太極拳有很多摟膝拗步以及轉腰的動作,可以訓練大腿肌力和耐力,除了練氣養神,對人生很有正面的看法。 許若華是台南太極拳和八卦拳協會創設者,在圈內知名度很高。  (圖/溫秀嬌提供) 老外慕名學拳 返國授課 教拳數十年,許若華的學生遍布全世界,許多慕名而來的老外,雖然語言不通,許若華不倦不誨教導,學生來信告訴她,回國之後,已經開班授課,所以目前太極拳和八卦拳已經在日本、美國、西班牙好多地方落地生根;領略了太極拳的奧妙,許若華和學生們互相擊掌,相約還要日日打拳數十年。

Read More

蔡適應「讓愛轉動」 植物人媽媽笑了

蔡適應啟動「讓愛轉動-我愛媽媽轉盤」,挑戰各種親子互動關卡,幫院民媽媽搥背、梳頭、合唱歌曲等等,讓植物人媽媽感受到親情的關懷,並代替植物人為媽媽盡了一點孝道。    (創世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母親節即將來臨,許多家庭開始籌畫母親節,立委蔡適應於四月二十一日下午來到基隆水園會館,一起為創世基金會「讓愛轉動 感恩餐會」公益站台,現場蔡適應啟動「讓愛轉動─我愛媽媽轉盤」,挑戰各種親子互動關卡,幫院民媽媽搥背、梳頭、合唱歌曲等等,讓植物人媽媽感受到親情的關懷,並代替植物人為媽媽盡了一點孝道,媽媽在台上感受到窩心,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氣氛相當溫馨。 立委蔡適應於四月二十一日下午來到基隆水園會館,一起為創世基金會「讓愛轉動 感恩餐會」公益站台。   (創世基金會提供) 蔡適應感性說道,感恩媽媽從小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母親是個辛苦的角色,對孩子的關心永遠不會減少,呼籲大眾在忙碌之餘,也別忘記表達對母親的愛。蔡適應於現場率先響應捐助「讓愛轉動 感恩餐會」愛心餐桌十桌,希望能拋磚引玉,邀請基隆人一起響應,於五月二十一日當天,帶著媽媽一起歡度感恩母親節,同時也能將福氣分享給植物人家庭,為其辛苦的媽媽們打氣。 創世基金會基隆院院長李淑婷表示,創世基金會服務的個案中,約有二十五%植物人身分是母親,另外有二十%的照顧者身分是母親,她們如往常般地為家人勞苦,無法像多數人一樣,家人相聚溫馨過節。期盼民眾可以認助餐券每張一千元,每桌一萬元,除了能與母親及家人們相聚,同時也能用實際行動助植物人安養,讓愛轉動,一份愛化兩份愛。 「讓愛轉動 感恩餐會」將於五月二十一日晚間六時在基隆水園會館舉辦,當天將邀請許多精彩在地表演團體共襄善舉。相關認助資訊可洽愛心專線(○二)二四二一四七三八。

Read More

雲林家扶傳遞環球幼兒園九四童救命招

雲林家扶攜手環科大幼兒園傳遞九四童救命招,也籲請社區民眾扮演好鄰居適時關懷弱勢兒。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環球科大董事長許淑敏、幼兒園園長何采樺、雲林家扶主任廖志文等,昨日透過「兒保救命箱」短劇,傳遞九十四位小朋友自我保護觀念,適時的幫助不讓兒虐發生,甚至遠離受虐;倘遭受虐時,立即找店員、老師、警察求助,以得到保護。 雲林家扶指出,依衛福部兒童少年保護通報統計資料顯示,一0九年上半年雲林縣兒童少年保護通報數有七九四件,責任通報為七一六件,一般通報有七十八件,責任通報人員佔百分之九十,一般民眾佔不到百分之十,顯示提升民眾通報意識相當重要。 雲林家扶結合環球幼兒園辦理救命招宣導,就是希望喚起社會大眾重視兒虐事件,立即關懷用愛包圍,即時通報才能避免受虐憾事再次發生。環科大董事長許淑敏肯定家扶的用心,並以淺顯易懂短劇讓小朋友一看就能融會貫通,不忘受虐第一時間喊救命、找人幫忙、打一一0求助,呼籲社區民眾扮演好鄰居適時關懷弱勢兒。 家扶主任廖志文說,雲林家扶七十八年進入校園辦理保護宣導,九十一年開始服務政府轉介需長期輔導的兒少保護家庭,投入兒少保護初級預防工作;雲林是人情味濃厚的地方,對受虐事件更不能漠視,看到小朋友對短劇中受虐兒投以關注眼光,願意幫忙受虐兒黏上OK蹦呈現天真可愛模樣,顯示生動的兒保宣導觀念將深植孩子的心。

Read More

扶輪社捐贈台東口腔保健醫療車

國際扶輪社捐贈台東一輛口腔保健醫療車,守護偏鄉師生及民眾口腔健康。  (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捐贈台東一台「口腔保健醫療車」,十九日在縣府大禮堂舉行捐贈儀式,縣長饒慶鈴感謝國際扶輪3502地區及桃園陽明等十七個扶輪社的愛心,未來將定期前往校園檢查治療或提供口腔保健衛教,以及讓偏鄉民眾就近獲得連續性且完整的醫療照護。 饒慶鈴表示,台東縣牙醫診所計四十二家,除台東市牙科診所較多以外,其餘鄉鎮牙醫診所較缺乏,縣府為改善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目前南迴地區除了診所外,還有大武緊急醫療中心提供牙科服務,離島地區也有編制牙醫師,現在有了這台行動醫療車,將可巡迴照顧更多偏鄉民眾。 這輛口腔保健醫療車如同一台移動的牙科診所,耗時半年打造,花費約五百萬元,搭配牙科治療台、X光室及全套消毒儀器等,加上車內備有空調,提供舒適就醫環境;能夠即時提供民眾洗牙、照X光、牙齒塗氟處理、補牙等例行檢查等服務。 台東縣衛生局也將與台東縣牙醫師公會合作,口腔保健醫療車預計先從牙科資源較缺乏的海線開始服務,未來也將依民眾需求擴及其他巡迴據點。 衛生局說明,牙醫巡迴服務方式除駐點提供牙醫醫療服務外,也將前往校園提供學童、教師口腔檢查及牙醫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