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義賣 金唐殿響應傳愛

北台南家扶到佳里金唐殿義賣,民眾熱情響應。(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佳里報導 家扶基金會連結全台各地家扶中心,發起「牛轉幸福」義賣週,以籌措弱勢兒少的教育品質提升經費,北台南家扶中心昨天結合佳里區金唐殿,於廟口前舉辦義賣活動,吸引不少民眾熱情響應,大家購買義賣品,也直接捐款,金唐殿總幹事邱建男熱情響應,買下現場義賣的數十條牙膏,期望藉此傳愛,讓弱勢兒透過教育翻轉,扭轉幸福。 金唐殿主委鄭添仁表示,金唐殿多年來致力於社會公益,支持家扶扶幼業務推動不遺餘力,曾擔任過認養人、捐贈發財金助學、為家扶少展方案青少年壯遊祈福保平安、捐贈物資等,可說是家扶孩子的「有力人士」。 因受疫情影響,家扶在辦理義賣活動時常碰到場地借用上的困難,金唐殿得知後,主動提供廟前場地,並由主委、總幹事和委員帶領參與義賣,自掏腰包購買商品,號召民眾響應,一起出力。 北家扶中心主任莊淑惠表示,期待透過義賣,帶動社會大眾發揮「零錢傳愛」的精神,讓每個孩子的未來都不要因為受制貧窮而折翼。

Read More

久泰建設挺新北消防 捐贈災情勘查車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企業回饋善盡社會責任!有感於疫情期間,消防人員救災及救護工作辛勞,久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捐贈新北市消防局災情勘查車2輛,並於26日上午舉行捐車儀式。 久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已30年,董事長邱金條表示,建築不能譁眾取寵,建築的時代意義在於打破、創新,以及累積文化能量中展現,公司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經常從事各種公益活動,本次特別捐贈2輛災情勘查車給消防局(價值約170萬元),期望能為消防弟兄們盡一份心力。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表示,非常感謝久泰建設公司捐贈災情勘查車2輛的善心義舉,久泰建設公司除了在建築方面展現品牌專業,更在公益方面不遺餘力,這種濟世助人,造福人群的善行堪為社會典範。消防局會秉持著愛物惜物的心,將救災車輛發揮最大效益,亦將持續為市民打造安居、安全、安心的居住環境而努力不懈,更期望拋磚引玉,讓更多市民關注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本次捐贈的災情勘查車2輛,未來服務範圍將涵蓋新北市所有行政區,用於載運消防人員、強化火災預防及災害搶救效能,以利第一時間抵達救災現場、執行CO宣導、危險物品管理、各式災害搶救指揮及火災預防任務,降低因火災所生之危害並能及時抵達現場執行救災救護指揮任務。

Read More

立委劉建國與長城同濟會 送愛心助貧童買文具

立委劉建國與長城同濟會送愛心,助貧童買文具開學沒煩惱。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立委劉建國與長城同濟會循例每年二次開學時在斗六市雲院書城舉辦國家未來主人翁逛書局活動,每人使用五百元禮券書局另再打折,原本有分送餐點,今年因疫情關係改以現金一百元共六百元,另雲院書城創辦人王源良響應活動,加碼打七折優惠等,每位學童可買到七百元學用品。 連續辦理十一年國家未來主人翁逛書局活動,立委劉建國與長城國際同濟會會長一同招待來自斗六、斗南、莿桐、古坑、林內等縣內一百九十六名弱勢家庭學童,前往雲院書城挑選文具、書籍,這些小孩子挑選鉛筆、橡皮擦、彩色筆及童書等文具。 長城國際會會長林韋仲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雖然對弱勢家庭政府可以提供學費的教育補助,但小孩子往往需要辛苦地攢節文具費用,沒有好的工具來讀書,同濟會只是拋磚引玉,這些孩子的未來是無價的。 雲院書城創辦人王源良為響應長城同濟會舉辦「同濟援手送愛心.學童歡喜迎開學」活動,來購買的學童享有八折優惠並每位學童贈送一份精美小禮物。 立委劉建國表示,弱勢家庭有很多問題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注,他們的小孩往往也過得比較辛苦卻比較懂事,有的甚至令大人們動容,未來他會持續辦理這類活動,也希望能擴大舉辦,同時也感謝雲院書局願意拋磚引玉響應這次的活動,讓全雲林縣的弱勢學童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Read More

南科實中管樂團 悠揚樂音灌溉科技園區

南科實中管樂團經常應邀到國外表演交流。 (記者林相如翻攝) 責任編輯/簡鈴穎  記者/林相如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位於南科園區內的南科實中成立管樂團,且是難得一見的國小、國中與高中部都設立,國小部的學生更從基礎培養,以便銜接國中的管樂團,讓該校對樂器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從國小、國中一路學管樂到高中,成為國內少數擁有完整編制的高中、國中及國小多階段樂團。 尤其在扎實的訓練下,南科實中國中部與高中部的管樂團,不論是參加台南市或者全國的學生音樂比賽,可說是獲獎無數,更是冠軍的常勝軍,且國中部的管樂團在全國的大賽中,更是曾奪下多次連霸的紀錄,還可以支援高中部,因為高中部的學生人數較少,有時要湊足參賽人數不容易,因此在團隊人數不足時,國中部管樂團的學生也會支援高中部,雖然越級頂替參加比賽,但表現依舊亮眼,讓南科實中管樂團,一躍成為國內知名學生管樂團。 南科實中管樂團表現優異,在音樂比賽屢奪大獎。 (記者林相如翻攝) 比賽常勝軍 累積豐富經驗 南科實中校長秦文智表示,該校管樂團從二0一三年起,就連續榮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管樂合奏特優,樂團累積豐富的國內外演出經驗,多次與來自日本、馬來西亞、德國的樂團於國內交流演出;更曾受邀國外到日本、加拿大、義大利與法國演出,也與多位國際級大師,包括井田重芳、鈴木英史、工藤重典、丸谷明夫、長谷川正規等合作教學與展演;每年在台南市文化中心舉行大型售票音樂會,二0二0年更跨足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由於好評不斷,邀約演出也成為家常便飯。 南科實中管樂團在國外的戶外劇場演出,十分受歡迎。 (記者林相如翻攝) 管樂團 扮演不藝樣的角色 秦文智說,南科實中是綜合多階段、資源共享的實驗學校,包含高中、國中、國小與雙語部,以「品格、國際、科技、藝術、創意、人文」為願景,發揮「熱情、希望、活力」的精神,展開全新的教育里程碑。而該校管樂團在南科園區、校園,扮演非常不一樣的角色。 因為外界對科技園區的印象,總是充滿著各種硬體設備以及科技人才,但樂團、音樂與藝術對園區而言,就像是一股暖流,源源不絕的灌溉孕育在園區的幼苗心中,十二年來已培育許多在音樂中成長的孩子,讓樂團猶如一片音樂森林,也讓許多科技人在工作閒暇時,有機會接觸音樂、欣賞音樂會,陶冶性情、撫平長時間累積的壓力與情緒。 練就強健體魄 吹出美妙樂音 雖然成立管樂團需要的經費不少,尤其是每次參加比賽,包括學生與樂器,至少都要出動兩部遊覽車,所費不貲,加上吹管樂的學生需要有足夠的肺活量與健康的身體,否則無法吹奏出美妙悠揚的樂音,因此學生除了練樂器外,也要強健體魄,注意身體保養,在如此雙重的要求下,管樂團的學生都能堅持下來,且在比賽都能有亮眼的表現,也因此家長會對管樂團的支持不遺餘力,讓學校能放心對管樂團的維持與要求,也讓南科實中管樂團在全台音樂團隊中享有盛名。

Read More

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捐贈圖書 嘉惠宜蘭10所幼兒園

宜蘭南區扶輪社捐贈行動圖書給宜蘭縣政府,嘉惠縣內幼兒園的孩子們。(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提升宜蘭縣幼兒閱讀識字能力、打破長久以來存在於偏鄉的閱讀馬太效應(M型化效應),宜蘭南區扶輪社廿四日捐贈總經費新臺幣一0六萬餘元的行動圖書給縣政府,以嘉惠縣內幼兒園的孩子們。而此次行動圖書捐贈的義舉將涵蓋縣內的宜蘭市、礁溪鄉、壯圍鄉、大同鄉等十所幼兒園,以微行動圖書到家方式有效推動並提升幼兒的閱讀識字能力,可謂意義非凡。 林姿妙縣長表示,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是國家的寶,宜蘭縣一向以好山好水著稱,為了讓宜蘭縣內的每位孩子有更美好的將來,不斷尋求各項有用的資源,來幫助縣內每個家庭能以自己的力量提供孩童更優良的學前教育,打破因外在因素造成弱勢孩童生而不平等的現象,期盼讓每個孩子都能有良好的起跑點。 此次計畫是由宜蘭南區扶輪社偕同韓國華城皇家扶輪社、新莊東區扶輪社、宜蘭扶輪社、板橋北區扶輪社、中和圓通扶輪社等共同與宜蘭縣政府、羅東博愛醫院、台灣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及力行國小聯合推動「宜蘭扶幼行動圖書館計畫」。

Read More

嘉慈善佛院捐贈小燈籠給扶助家庭

嘉義慈善佛院惦記著弱勢家庭的孩子們,捐贈小燈籠給嘉義家扶中心扶助家庭。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慈善佛院惦記著弱勢家庭的孩子們,希望仍在黑暗中給予孩子們一道光芒,陪伴孩子向光明前行,故捐贈共一百五十五份的小燈籠給嘉義家扶中心扶助家庭,讓弱勢家庭感受到社會溫暖的力量。 嘉義慈善佛院長期關注嘉義家扶中心服務的弱勢家庭,每逢佳節都會募集經費贊助各類愛心物資,今年台灣的疫情狀況似乎沒有比去年減緩,原本慶祝過年團圓的活動,因疫情而陸續取消,為了讓弱勢的孩子們仍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元宵節氛圍,所以嘉義慈善佛院特地贊助小燈籠給弱勢的家庭,讓孩子們能在元宵節夜晚與家人一同賞月、提燈籠賀新春。 小燈籠在唐代時也被稱為「開學燈」,學生們會提著燈籠四處逛走,此舉象徵自己的前途將會光明一片,所以期望能透過這些小小的燈籠,也祝福每個孩子們能學業進步,擁有美好、光明的未來,而孩子們收到小燈籠都非常開心及期待,不少孩子拿到後都興奮地趕快打開點亮燈籠,跟家長們分享自己這份特別的禮物,讓一家大小都十分喜悅。 沈明彥主任代表嘉義家扶中心接受嘉義慈善佛院的小燈籠捐贈,他表示,感激嘉義慈善佛院對於嘉義地區弱勢家庭長期的關懷及協助,且在疫情期間仍不忘參與社會公益,讓弱勢家庭及兒童感受到滿滿元宵節的氛圍,一家人擁有最特別的團圓時光,創造出美好的回憶。

Read More

雲家扶台西希望教室小朋友們 跟著許家誠學習布袋戲

雲林家扶台西希望教室小朋友們跟著許家誠(中)學習布袋戲戲偶柔軟身段。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家扶於台西希望教室寒假多元文化學習課程結束,在許家誠的賞中劇團金光閃閃~瑞氣千條迎開學;希望教室社工老師李欣薇指出,在寒假裡為服務家庭中的十一位國小同學規劃了多元課程,除了基本課業輔導與督促寫寒假作業外還有:防疫與衛生安全、性別平等、創意春聯、google地圖認識自己的家,以及雲林在地文化布袋戲體驗等等,讓家扶小朋友寒假中充實滿盈。 社工老師李欣薇說,台西希望教室完全以服務性且開放式,寒假裡有課業輔導也有課外讀物分享,防疫的口罩安全性在寒假中更顯其重要,最特別是讓孩子們用毛筆畫出春聯,而在最後一天課程中,特地邀請今日掌中劇團的許家誠團長來與小朋友互動分享。 許家誠團長面對這從一年級到六年活蹦亂跳的小朋友,使出渾身解數來說明布袋戲偶中的生、旦、淨、末、丑、雜角色分類,不僅是掌中戲偶躍然現身,更是全身戲胞現行,手中是生裡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的戲偶,更是斯文出口成章;一下子又是旦角上身婀娜多姿千嬌百媚的女性柔美嬌憨;還有雜的角色包含神仙鬼怪妖魔等,而這一來一往更逗得家扶小朋友笑開懷,人手一掌中戲各個熱鬧紛紛學著生、旦、淨、末、丑、雜,從走路到出場、扮仙甚至飛越等技巧。 許家誠團長開心說:這台西希望教室應是帶過教過最好動的一個團體,而且也互動最熱鬧滾滾毫無冷場,更高興看到雲林的子弟喜愛布袋戲,而這是雲林縣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讓大家好好延續這布袋戲的傳承。 台西希望教室三年級的小羚說,好好玩,在旦角就好像自己身段上了身,不知為什麼也跟著布袋戲偶扭來扭去;還有二年級的小威拿起了雜角色的妖怪戲偶,一下子也口出嘶吼聲,動作也誇大無比嚇壞了好多人。 社工李欣薇欣喜課程讓小朋友歡樂整個寒假,雖然有一到六年級的學生,但安排上多是以能讓兒童們互動中學習,更帶來多一點的樂趣吸引孩童們的注意力,最重要也協助服務的家長們能安心就業,給孩子們能在歡樂中學習讓寒假不留白。

Read More

近300萬元缺口 花家扶號召助學

花蓮家扶中心寒假開學前舉辦五場助學金說明會,社工深入了解扶助青年學習和打工狀況。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讓家扶孩子了解更多學習資源的使用,也讓扶助新童了解助學金申請流程以及參與服務學習的辦法,花蓮家扶中心寒假開學前於新秀、花蓮、吉安、鳳林及玉里分別舉辦五場助學金說明會,希望申請的九百多位孩子不放棄學業,能多加使用家扶獎助學金計畫與各項能力培養方案,累積脫貧自立的能力。 目前助學金仍有近三百萬缺口,花蓮家扶希望號召更多民眾一起投資孩子的教育和未來,做弱勢孩子最有力的後盾,也給清寒學生一個翻轉人生的機會。 在五場獎助學金說明會中,各區駐點社工深入了解扶助青年學習和打工狀況,其中,高中及大專生有近五成會去打工負擔家計和支應開學後的生活學雜費、考試檢定等費用,新城、秀林地區的扶助青年打工比例更有超過七成。 為了不讓孩子礙於家裡經濟因素而過度打工或選擇休學,因此,花蓮家扶提供的助學金,會讓孩子們拿去繳交註冊學雜費,以及添購課程上所需的實驗材料、設備工具費用;另一部分則是能讓孩子使用在實習、證照檢定考試等,藉以減輕家庭和孩子的負擔。 家扶中心主任施政延表示,家扶也會視孩子需求提供多元學習資源的補充,國中小約補充一千至二千元,高中生約六千元,大專生約二萬元,寒假助學金仍在申請中,偏遠地區申請的孩子約占總體七成八,申請學生更多以高中及大專生為主,佔七成五,目前仍有近三百萬元的差距,還有約三百名弱勢孩子的助學金沒有著落。 去年因疫情關係,許多家庭因收入銳減。面對如此龐大的助學金募集實屬不易,施政延說,助學申請預計於二月底完成,於開學後發放,邀請大家送出助學紅包補足目前的助學缺口,幫助弱勢兒少穩定就學、勇敢追逐夢想。

Read More

充實消防戰力回饋社會 中和獅子會捐贈消防衣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獅子會長期熱衷投入公益活動,對於地方事務更是全心投入,不遺餘力,為感謝消防人員救災辛勞,特別發起熱心公益募款,捐贈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七大隊16套消防衣(價值約30萬),捐贈儀式於18日上午在市府消防局舉行,由消防局黃局長德清代表受贈,他並頒發感謝狀予中和獅子會賴禎洲會長。 消防局長黃德清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新北市中和獅子會熱心協助消防工作奉獻善行之舉,消防局亦將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精神,不斷持續精進與突破,為每一位新北市民打造一個「安居、安全、安心」的三安城市。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賴禎洲會長表示,消防衣屬消防人員必備的救災裝備,唯有完整的裝備才能使消防人員專心致力於各項災害搶救工作,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獅友們特別捐贈消防衣褲16套給消防局第七大隊,用以強化救災安全防護效能,使消防弟兄能更為全心投入救災,無後顧之憂。

Read More

南市新住民家庭促進會 教學相長 翻轉人生

協會成員配合市長黃偉哲進行登革熱防治宣導。   (圖/蘇虹鮮提供) 責任編輯/簡鈴穎  記者/林偉民 因結婚嫁到台灣的外籍配偶,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難免出現適應上的問題。從越南嫁到台灣十多年的蘇虹鮮,走過這段來時路,深刻了解外配心中的苦,前年和多名外配一起成立「台南市新住民家庭促進成長發展協會」,透過課程學習與舉辦各式活動,協助新住民儘快融入家庭與社會,目前擁有一二0名成員,大家互相學習與鼓勵,整個協會就像是一個大家庭。 民國九十二年,才滿十八歲的蘇虹鮮嫁到台南,當時資訊不像現在發達,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她說,剛到台灣時,既要照顧家庭,又要學習中文、適應環境,幾乎很少出門,經過六年的適應期,直到大兒子讀小一,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到工廠上班,走過的艱辛路程,讓她體會新住民遠渡重洋嫁到台灣,舉目無親的困境。 協會組隊參加仁德區公所的人文提案政論會。  (圖/蘇虹鮮提供) 因此她在一0八年和多名新住民姊妹們,成立「台南市新住民家庭促進成長發展協會」,以服務新住民家庭為主,包括新住民家庭關懷、新住民婦女創就業、各項成長課程、促進社會參與、多元文化園遊會、多元文化舞蹈、多元文化課程設計工作坊、多元文化講座活動規劃、觀光旅遊隨團人員、輔導新住民二代學習成長等,希望縮短新住民到台後的適應期,及早融入家庭與社會,讓生活更美滿。 協會成立後,因為貼近新住民的需求,目前已有一百廿名會員,有越南、印尼和大陸配偶,蘇虹鮮也被推舉為理事長,透過政府單位協助開辦課程,協助解決創業、就業、子女教育、夫妻關係、法律問題等,讓新住民身處異鄉不再孤單與徬徨無助。 協會成員去年參加創世基金會寒冬送暖公益活動。 (圖/蘇虹鮮提供) 她說,協會開設的課程,會邀請相關部門人員授課,有些則是會員們相互學習,由於每名會員到台灣的時間不一,從事的工作也不同,大家教學相長,透過工作與經驗分享,互相鼓勵與學習,能夠更快找到自己的目標,也因大家都是離鄉背井,感情也更融洽。 一年多來,協會舉辦中秋聯歡會、參加警察局法律與反毒宣導、耶誕節晚會、仁德區公益市集、參加市政府登革熱記者會及新住民家庭親子課程─肩頸舒壓、臉部保養、3D果凍、指甲保養、手編織鑰匙圈、母親節花藝DIY、抖音影片製作等,課程豐富,有觀光旅遊經驗的蘇虹鮮還會邀姊妹們帶著家人一起旅遊,促進家庭和樂,讓協會每個月都有一項以上的活動,會員生活也更多采多姿。 蘇虹鮮表示,協會經過一年多的運作,她發現有些姊妹從害羞、閉塞變得很有自信,也因為參加各項公益活動,鼓勵姊妹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公益與活力,一掃外界對新住民是弱勢族群的誤解。因為協會鼓勵姊妹們帶著老公、孩子一起參加活動,讓家人了解她們在做些什麼,並由原先擔心被「帶壞」,變得支持參加活動,甚至在親子課程中,鼓勵夫妻、親子、婆媳一起參加,凝聚家庭向心力,也讓婆媳關係趨於融洽,這些無形中的改變,很多新住民姊妹都始料未及。 蘇虹鮮認為成立協會就是要幫姊妹們走出來,不要侷限在家裡,因此已和幹部們規劃今年上半年的相關活動,包括捐血、回娘家、家庭日、包粽送弱勢等,也安排關懷社會的相關課程,希望姊妹們及早融入社會,成為台灣的一份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