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獅會捐日本5萬片口罩

佳里獅子會捐贈日本靜岡縣富士宮友誼市五萬片口罩,市長黃偉哲致贈感謝狀給會長蔡明俊。(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佳里獅子會捐贈五萬片口罩給台南友誼市「日本靜岡縣富士宮市」,市長黃偉哲三十日出席捐贈記者會,感謝大家一同齊心協力,發揮獅子的大愛精神,為世界防疫工作貢獻心力。  黃偉哲表示,疫情爆發已將近一年,雖然台灣疫情控制良好,但國際疫情因北半球秋冬季節來臨增溫,日本、美國、法國等國確診人數逐漸攀升,需要提高警覺防範,也很替台南的國際友好城市憂心。  他進一步提到,疫苗施打時程仍未定,目前最有效的防疫措施為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社交距離。唯有提高自我防疫意識,才能救人救己。  佳里獅子會蔡明俊會長表示,佳里獅子會與富士宮市獅子會締結姊妹會已有十八年,並在二0一七年促成台南市與富士宮市締結為友誼市。在得知富士宮市疫情嚴重的情形下,佳里獅子會開始號召獅友,發起買口罩傳遞愛心的活動,短時間內募集了五萬片口罩,其中一萬片為兒童口罩。富士宮市預計收到口罩後,將在十二月十四日舉辦感謝記者會,將台南市的善心傳達給富士宮市市民知道。

Read More

〈吳修齊紀念雙親 文教公益基金會系列五〉迦南養護院 守護無依老憨兒

杜英吉醫師與憨兒憨老 政府在民國106年推動衛福部「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政策,在全國各縣市同步登場,盼望在居家服務、複合型日間扶助中心與巷弄長照站能實現服務對象在地老化。 全國有超過百萬戶身心障礙家庭,其中超過八成面臨「憨老」困境,不只負擔照顧重任的父母日益邁,身心障礙者也因生理或心理因素提早老化,當父母病了、走了,誰來照顧這些老憨兒呢? 雖然長照2.0已經增建四百多社區日托中心,但不是每個角落能點燃燭光,而居家服務一天兩小時或日間服務也沒辦法滿足中高齡重度身心障礙者的全日照顧需求,更無法解除身障者家庭中家人一生的牽掛。 在屏東縣來義鄉大後部落的低收家庭,單親媽媽獨自扶養一對重度身心障礙姐弟,99年的某一天,73歲的媽媽被診斷出罹患罕見胰臟癌末期,心中唯一掛念的僅僅是這對身障姐弟將何處去? 迦南身心障礙養護院墾丁南灣行 根據99年衛福部統計處,當時台灣的住宿型身心障礙機構有158家,還剩3,085個空床位,但是當在尋求單位時,得到的答案都是「已滿床」、「不收四十歲以上的身障者」、還有「可以把他們帶下山過來評估嗎?」。當焦慮之時,屏東剛創立的身障機構接獲訊息後,主動到位處深山中的大後村進行訪視評估,後續安置收容身障姐弟,而其愛母於三個月後安心離世。 身障者因基因關係,平均35歲起就開始老化,一位45歲的身障者可能同等65歲的體能。而照顧植物人與老化身障者的成本比服務輕中度身障者還要沉重,政府設定身障機構的月費為新台幣21,000元,造成願意安置老化中高齡重度身心障礙者的單位不多。因此許多教養院設年齡上限,用「回歸家庭」為教養的目標,把老憨兒送回給年老的父母照顧,也無意識的製造了「憨老」困境。 迦南身心障礙養護院創辦人杜英吉醫師表示,「喜憨兒還小時很可愛,大家都願意幫助他們,但是當他們老了之後呢?很多人忘記憨兒也會變老,很少人會去關心他們。社會上常常有這種悲劇,很多父母想輕生會帶憨兒一起自殺,因為『我走了,你也無法在社會活下去了』,所以我就決定要來做這塊。」 憨兒農場 無依老憨兒沒有生產力、更沒生存能力,皆屬社會最底層弱勢的一群,如果沒有單位願意照顧,未來僅是一片黑,於是民國97年時,杜醫師與老婆、兒子在屏東縣內埔鄉成立了台灣最南端的住宿型身心障礙機構「迦南身心障礙養護院」,以「尊重生命,讓身心障礙者活得有尊嚴」為宗旨,專門收留清寒、失依的植物人與老憨兒,用心營造一個健康、樂活、安全生活的家。 迦南照顧的服務對象來自台灣各角落,平均年齡50歲,皆重度身心障礙者,九成以上是公費安置的清寒或無依身心障礙者。因為都收容別單位不要的個案,迦南服務的障別多元,除了智能障礙與肢體障礙,也有植物人、罕見疾病、腦性麻痺、視能障礙與多重障礙者,因此教保員以他們的功能,分成小組個別服務。 在迦南養護院中除了照顧憨兒們的生活起居外,每天更安排了各種不同的活動,從唱歌、跳舞、勞作到運動等規劃,就是為了延緩憨兒們的老化,也重視憨兒們的精神生活,打破以往大家對於養護院死氣沉沉的印象,在迦南的孩子們,每個都是充滿活力朝氣、笑容滿面。 而前幾年迦南更是開始推動「憨兒農場」,隨著季節種植各種不同的作物,像是荔枝、洛神花等,透過農務與綠色植物的療癒,不但減緩了許多憨兒們自虐或是互相傷害的行為外,這些年輕憨兒們勞動的成果,還能拿來義賣,幫幾位年紀更大的老憨兒籌措醫療經費,正向的循環讓迦南成為名符其實的「憨兒樂園」。 迦南身心障礙養護院 目前屏東有七間住宿型身心障礙機構,但是是唯一機構願意把部分床位改設能安置失能重癱專區,因此迦南是屏東唯一機構可以服務意識清醒的重癱者。在迦南,失能重癱者不是整天躺在床上面對天花板,他們每天會下床,坐在特製輪椅上,天氣好時可能會到戶外日光浴,有教保員朗讀書報雜誌給他們聽,或者在輪椅律動儀上執行被動式的體適能,每週也有職能治療師帶領感官刺激活動。 創辦人杜英吉在每天看診的空檔,也都會到養護院來看望憨兒們,陪著他們一起吃點心、一起唱歌,「很多人笑我傻醫生,好好的醫生這麼賺錢不做來做這個養護院,又收了一堆傻小孩,但是賺很多錢如果不開心又有什麼用呢?能幫助別人,我得到的是真正心靈的平靜跟喜樂,傻的是我,但聰明的也是我。」杜英吉笑笑地跟我們說,「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投入,傳承這份愛心,一起來關心這個社會。」 在台南,財團法人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在107年起把迦南列入關懷對象,除了贊助新院建設工程,也鼓勵購置提升工作效率與服務對象的生活品質的相關設備。憨兒農場增新了HONDA割草車,以前背著割草機需要花兩至三天來除五分地的草,現在有了割草車,在兩小時就可以輕鬆整平荔枝園。 針對重癱專區,因為長期臥床者怕濕疹,因此專區的寢室淘汰使用十多年前的定頻冷氣,更換成一級節能變頻空調,才能減輕長時間使用的負擔;另外也增設蒸氣洗衣機,專門洗感染衣物。今年淘汰了十多年前的洗澡床及消毒鍋,更新設備提升服務品質更完善。預計年底新院建設完成時,規劃增設水平律動床,讓長期臥床者可以有更舒適的體適能活動,身障者在離世前可以獲得 完善的照顧及關懷,我們努力讓每位服務對象能有尊嚴及安詳地度過餘生。 迦南現在也正在籌募新院區工程與設備經費,目前一共收容54名老憨兒,待新院區完竣後,明年預計將可以擴大容納至72名,這是屏東最老的耳鼻喉科醫生的心願,邀請大家一起關懷社會弱勢角落,讓愛發光。 ↑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正面。 憶起幸福 臺東智協突破困境 本協會於98年11月21日成立【社團法人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目前會員共64人,主要組成分成三部分,一部份是失智者家屬,一部份是社工及照顧服務員,一部份是前兩者的親朋好友及志工。多位會員從事社區服務多年,在服務中發現有些失智長輩被不當照顧,甚或不知家中長輩已罹患失智症。為解決失智者無法得到適切照料的困境,社會大眾對失智患者及家屬與照護者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提昇失智者及其照護者之生活品質,營造以個案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基礎之失智症全人照護體系而成立「社團法人台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 全國各地的失智症相關協會均是由醫院或醫師成立:如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是由耕辛醫院成立;台灣失智症協會是由一群台灣頂尖的醫生組成;台南熱蘭遮失智協會是由成大醫院成立:嘉義縣失智協會是由嘉義聖母醫院成立等等……。唯獨台東是由熱情的雜牌臭皮匠組成,因此先天不良後天失調,面臨不少的難阻,自成立以來可謂關關難過關關過。面臨的困境如下: ↑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外觀。 一、經費問題 1.沒有創業基金:由理事長洪庚甲獨自捐助632萬〈100-108年〉才得以營運至今。 2.預備金短缺:每年政府的方案補助大都要到7月才開始陸續撥款,因此每年1-6月的人員薪資及各項業務費都得籌款支應。所以方案接越多1-6月之籌款壓力就越沈重。 3.場地租用硬體設備負擔沈重:本協會於98年創設初始免費借用理事長洪庚甲自宅,到了102年1月1日起因業務漸增不敷使用,而租用現在場地。整修費約280萬均是向理事長洪庚甲借款支應,尚未償還。 ↑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教室。 二、業務困境 1.失智症患者及照顧者病識感不足: 失智症是腦部退化的疾病,簡單說,它最主要的病徵就是「記憶退化」。失智症一開始的症狀常常都是非常輕微而容易讓人忽視的,逐漸拖延的結果就是讓疾病進展到中、末期,這時才會漸漸的出現妄想、錯亂等會困擾家人的行為。事實上,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在這個時期才被帶到醫院就診。然而,中到重度的失智症卻是對任何治療都反應比較不好的階段。因此錯失了黃金治療期。相對的邀請極早期的失智症患者參加認知訓練意願都不高。 2.失智症殘障手冊取得不易: 依衛福部統計處106年第1季資料顯示,台東縣領有失智症手冊者僅496人,而推估失智患者已接近2,600人(依失智症盛行率推估),僅20%失智症患者領取到失智症手冊。臺東地勢狹長,南北海岸線長達176公里,大都是山地地形幅地遼闊道路崎嶇不平交通不便,但殘障手冊評估醫院全台東縣只有馬偕醫院一家,核發失智症殘障手冊之評估必需單一門診長期持續看診方有機會。又因個資法得家屬帶看診,其難度可見一斑。於是經冗長的評估而錯失了黃金治療期。 ↑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會談室。 3.政府目前推出的所有社區照顧服務計畫的服務對象,都必需取得殘障手冊,但是有80%的失智症患者沒有。本協會將之收案因而增加很大的經費壓力,又不得不為之,因為社區參與是非醫性預防失智退化有效的方式,每個受衛服部及縣政府委托的服務計畫都需要龐大的自籌經費。 4.在職人員培訓打帶跑,增加了業務執行的壓力:為了節約經費而精減人力,常常接了新的業務才開始徵人,一邊執行業務一邊在職訓練,增加了新進人員工作適應的壓力。 三、漸入佳境 感謝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自107年起贊助100萬元,陸續於108年70萬元,109年50萬元,給予本會改善體質的契機,以往為維持財務平衡已屬不易,因此一些對失智長者有益的計畫均無人力及財力執行,如今在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的贊助下,增聘了一位專任社工師〈非計畫補助〉專職規畫一系列公部門不會補助的計畫,我們有了讓失智長者動動手、動動腦的網室菜圃,雞舍。也成立辣媽高智爾球隊徵戰各方,並利用社會各界捐贈不被接受的二手衣,結合高雄實踐大學服裝設系,及台東拼布聚樂部,將二手衣改造成包包或其他用品。未來擬規畫香草園區,及健身俱樂部,讓失智長者怡情養性,陶冶身心、強身、健體。 ↑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無障礙廁所。 四、營運概況 一、受衛生福利部委托辦理: 1.身心障礙日間式照顧太平布建站 2.家庭托顧:太平站、和平站、自強站。 二、長照2.0 C.D據點 1.失智據點:太平站、岩灣站 2.社區關懷C據點:馬蘭據點、南王據點、太平據點、美農據點 三、受台東縣政府委托辦理: 1.身障樂活:東海站

Read More

永昌扶輪社助成功國中桌椅更新

為淘汰長年使用破損不堪的設備,改善學校師生的教學環境,由國際扶輪三四九○地區基隆分區基隆永昌扶輪主辦,並聯合基隆分區九社攜手合作,舉辦社區服務捐贈成功國中一批全新的教學會議室桌椅。 (國際扶輪社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淘汰長年使用破損不堪的設備,改善學校師生的教學環境,由國際扶輪三四九○地區基隆分區基隆永昌扶輪主辦,並聯合基隆分區九社攜手合作,舉辦社區服務捐贈成功國中一批全新的教學會議室桌椅,讓學生可以配合一○八課綱,學生自主多元的教學環境。 二十七日舉辦捐贈儀式,儀式由基隆永昌扶輪社助理總監許順發、地區副秘書劉威麟、地區辦公室副主任謝進福以及主辦單位基隆永昌扶輪社社長蔡長宏共同主持。活動主辦單位有基隆永昌扶輪社、基隆扶輪社、基隆南區扶輪社、基隆東區扶輪社、基隆東南扶輪社、基隆西北扶輪社、基隆中區扶輪社、新北北海岸扶輪社、新北瑞芳扶輪社,共九社一起共襄盛舉。 張志明說,非常感謝國際扶輪三四九○地區基隆分區的九個社一起協助淘汰了這些長年使用破損不堪的設備,改善學校師生的教學環境。 (國際扶輪社提供) 捐贈儀式前特別安排代表成功國中特色的音樂演奏及舞蹈社團的表演,展現成功國中學生們兼具藝術人文及熱情活潑的青春氣息,同時也代表成功國中的師生感謝扶輪社的熱心贊助。表演完後即正式舉行捐贈儀式並頒發感謝狀,場面既熱鬧又溫馨感人。  基隆市立成功國中校長張志明表示,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及終身學習能力。因此教學會議室是學生社會學習分享、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很重要的教學環境。  張志明說,非常感謝國際扶輪三四九○地區基隆分區的九個社一起協助淘汰了這些長年使用破損不堪的設備,改善學校師生的教學環境,捐贈這批教學會議室的桌椅,這樣的義行展現國際扶輪社造福社會大眾的服務精神。

Read More

華山懷舊快剪助孤老

為推廣華山基金會第十八屆「愛老人 愛團圓」活動,華山基金會結合新北汐止區「L.F Hair Salon」 美髮沙龍,於二十六日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在基隆市義昭里里民活動中心舉辦『懷舊快剪助孤老』公益快閃活動。 (記者吳翊慈攝)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推廣華山基金會第十八屆「愛老人 愛團圓」活動,華山基金會結合新北汐止區「L.F Hair Salon」 美髮沙龍,於二十六日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在基隆市義昭里里民活動中心舉辦「懷舊快剪助孤老」公益快閃活動,邀請八位長輩乘坐時光機,走進五零年代,紅、白、藍三色霓虹燈閃耀的懷舊理髮廳,設計師也穿起普普風的懷舊服裝,替爺爺奶奶們打點髮型,濃濃的復古氛圍,勾起老寶貝們的時代記憶。現場也開放民眾支持「快剪一百助孤老」,響應愛老人做公益。  活動現場「L.F Hair Salon」 的三位髮型設計師,以絕佳的手藝,將八位長輩久未打理的髮型,一一修剪,老寶貝們感受髮絲的輕盈感,瞬間年輕了許多,化上簡單的淡妝,抹上淡雅的口紅,在時下流行的「懷舊理髮廳」網美牆,擺出自信的姿態,留下最美的回憶。除此之外,現場也開放民眾支持「快剪一百助孤老」,既能享受設計師的專業服務外,更能做公益,一舉兩得。 老寶貝們感受髮絲的輕盈感,瞬間年輕了許多,化上簡單的淡妝,抹上淡雅的口紅,在時下流行的「懷舊理髮廳」網美牆,擺出自信的姿態,留下最美的回憶。 (記者吳翊慈攝) 活動當天除了由基隆市義昭里長童冠睿提供寬敞的場地,市議員韓世昱亦帶頭號召民眾響應,並由基隆美食-瑞英生煎包提供美味點心,由各界合力完成此次活動,一起加入「愛老人」的行列,感受施比受更有褔的快樂。  華山基金會秉持「結合本鄉本土愛心、關懷本鄉本土老人」理念,發起二○二一常年服務暨第十八屆『愛老人愛團圓』公益行動,希望用愛串聯各方力量,讓全台弱勢老人在農曆新年前夕,感受愛與關懷不孤單。目前基隆新北地區服務近六百位三失(失能、失智、失依)長輩,華山基金會也呼籲社會大眾、愛心企業,支持「因為有您」送愛到家,讓弱勢長者得到陪伴的幸福。

Read More

台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 水電志工 熱血行善不斷電

台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愛心慈善會,送愛送關懷到各地。 (市府勞工局提供) 責任編輯/楊郅如 記者/陳佳伶  台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創立於民國卅五年,不管是在台南或全國,都是歷史悠久的工會之一,多年來不僅致力於會員技能教育、成立愛心慈善會寒冬送暖,並成立水電志工隊熱心公益助弱勢、熱血行善不斷電。  台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創會以來,致力爭取與推動會員各項福利、辦理技能教育,並保障勞工福祉及權益。  多年來不僅在台南市政府勞工局所辦理之工會評鑑中榮獲優等,在上級總工會之會務評鑑中連續獲頒優等及特優工會表揚。會員人數達三千七百多人,現任第廿五屆理事長杜文寶;理事黃建銘、張世明、郭瑞明、王榮華、杜金寶、蔡朝安、陳順安、蘇竣明;監事會召集人陳銘泉,監事林順益、吳昭安。  為擴大會員服務、協助遭逢困難的家庭,成立台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愛心慈善會,慰問急難個案外,也經常關懷弱勢、舉辦寒冬物資送暖、捐血活動等。 台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的水電志工隊,參與市府勞工局的房屋修繕工作。 (市府勞工局提供) 九二一震災 水電志工團隊成形  民國八十八年台灣發生嚴重的九二一大地震,該會籌組「任務型水電志工隊」,由時任常務理事林勝男率領工會志工深入南投災區,展開駐災區水電復建搶修工作,當時動員水電志工達一百四十人次、工程車四十二部,所需水電材料約一百廿萬元,均由該會及熱心民眾捐獻,修復災區約二百廿處(戶)水電,並協助各機關學校、家戶儘早恢復水電,紓解災後困境。  民國九十二年SARS肆虐,第廿屆常務理事林勝男號召熱心會員發起愛心DIY製作防護面罩,捐贈醫療院所,送出近三萬個防護面罩供醫護人員使用。 民國九十八年莫拉克風災時,第廿二屆常務理事梁炳煌率幹部及愛心慈善會志工發起關懷募款,送愛心前進災區並協助災區重建。  為持續照顧社會弱勢族群,在第廿三屆理事長陳銘泉的號召下,「水電志工隊」正式成立,目前水電志工隊員有五組共五十二人。 台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水電志工不辭辛勞,參與市府勞工局的房屋修繕。 (市府勞工局提供) 與市府合作 投身房屋修繕義舉  「水電志工隊」為積極擴大服務社會弱勢,加入市府勞工局房屋修繕團隊,在永康區啟動第一戶弱勢案家的修繕,志工隊員以各自水電專業,參與市府勞工「有情有疼心ㄟ厝」弱勢職災勞工家庭房屋修繕服務,至今動員志工達一千五百人次,已修繕九十三戶。  理事長杜文寶表示,「水電志工隊」成員,積極參與勞工事務,工作之餘不忘關懷弱勢,一起行善號召下,志工夥伴陣容越來越壯大,夥伴組合中有事業夥伴檔(杜文寶、黃建銘)、師徒檔(黃建銘與吳昭安);家庭志工有陳文加(父)、蔡桂芳(母)、陳盟吉(子);謝明泰(父)、李淑玲(母)、謝沅杰(子);夫妻檔有(吳福川、林錦雀)、(劉忠義、黃麗卿);父子檔志工有蘇竣明、蘇揚智。  結合勞工局 長期捐助弱勢民眾  該會並結合區公所和勞工局辦理弱勢戶物資捐贈活動,將慰問金、白米、麵條、魚酥、浴巾等物資致贈弱勢家庭,讓弱勢家庭感受社會溫暖,過好年。  杜文寶感性說,他要代表工會向「水電志工隊」夥伴致敬,感謝夥伴多年來的積極付出,只要需要水電志工的地方,都能看見這群熱血的志工團,在夥伴們齊心支持下,工會得以在社會公益之路走得更遠。      

Read More

創世公益園遊會 新住民相挺

創世基金會台南院籌辦「聖誕公益園遊會」,好帝一公司、台南郵局、藝人方順吉、越南新住民等單位協力相助。(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創世基金會台南院原訂今年四月舉辦公益園遊會,因新冠肺炎疫情延至十二月十二日在小北成功夜市舉行,台南市新住民家庭促進成長發展協會理事長蘇虹鮮偕同越南姊妹認助十個攤位,歌手方順吉到場獻唱《鬥陣向前行》,園遊會將帶來精彩表演,與台南的民眾同歡。  蘇虹鮮表示,「聖誕公益園遊會」規劃八十個攤位,因疫情影響,部分往年常駐的義賣攤商無法參加,尚缺三十個攤位,因此召集越南新住民姊妹共襄盛舉認助十個攤位,將義賣越南傳統風味小吃。。  創世基金會台南院院長孫淑媛指出,園遊券有一萬張額度,目前僅預售二成,亟待各界伸出援手,十分感謝越南姊妹幫忙站台、「牛頭牌」好帝一公司贊助活動經費,希望更多企業加入,活動盈餘將全數運用於植物人安養。  「聖誕公益園遊會」將於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二點至六點,在西門路四段的小北成功夜市舉行,預訂五張園遊券可索取台南郵局愛心提供的「創世聖誕園遊會限定郵票」兌換券、十張可索取「一家人益生菌洗髮精」兌換券,還可再享摸彩,歡迎企業團體愛心預訂,用行動支持植物人常年服務,愛心專線:(0六)二六0一六五五。

Read More

秀峰公記慈善會贈南家扶暖包

秀峰公記慈善會認養一百六十份、每份價值一千二百元的暖心補給包給南台南家扶中心的扶助家庭。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台南家扶中心將於十二月間舉辦「幸福補給讚」二0二0歲末寒冬送暖活動,並贈送社會捐贈的暖心補給包給扶助家庭。秀峰公記慈善會率先認養一百六十份、每份價值一千二百元的暖心補給包,期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民眾及團體一同加入認養行列。  秀峰公記慈善會董事長張村表示,每年會內結餘皆大力支持在地用心服務的社福團體,秉持以社會救濟、育英及社會福利事業為宗旨,提供急難救助、學子獎助學金等協助,獲悉南家扶正在號召傳愛給家庭暖心補給包,並於會內發起認養活動,幫助弱勢。  南家扶表示,配合防疫的措施,該中心今年將舉辦戶外趣味闖關活動,增進親子間的正向互動,並提供各界所認養的暖心補給包給扶助家庭,在歲末之際給予支持與祝福。

Read More

樂齡長輩送暖弱勢老人 溫情滿滿

樂齡長輩送暖弱勢老人, 華山新豐愛心天使站溫情滿滿。(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樂齡學習中心的熟齡長輩了解老人是需要關懷的一群,特別發揮愛心捐三萬三千四百元、愛心發票及衣物一批,日前捐贈給華山基金會新豐愛心天使站,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喚起社會上比他們年輕、更有能力的人,一起關懷弱勢老人,讓社會更溫馨。 樂齡學習中心表示,華山基金會長期投入失能、失依、失智老人免費到宅服務,目前於全台設有約四百個社區愛心天使站,服務近三萬名弱勢長輩。其服務理念為「在地老化」(長者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終老)、「在家老化」(長者能在家庭式之住所終老)、「社區互助」(取之於社區、服務於社區)的理念,在「補不足」服務原則下,為社區老人提供優質服務,未來期望於全台設立五百五十個愛心天使站。  為豐富長輩的生活,竹縣開辦十三所樂齡學習中心,鼓勵長輩終身學習、發揮所長,展現老有所為、老有所用、活躍老化的精神作樂齡貢獻服務,邀請長輩到國中小進行老幼共學分享,如製作感恩卡、祖孫共學、共作點心餅乾等,新豐樂齡學員賴增松表示,自從參加樂齡後,感覺身體變較健康,心理更是變快樂許多,實在是太神奇。  新豐樂齡學習中心張芳慈老師表示,雖然只是捐幾張發票及小額一百元,但心中的歡喜卻不可言喻,印證了助人是快樂之本。

Read More

助弱勢安葬 婦女會捐棺

台南市婦女會捐贈「身後物」給弱勢團體,並將成立婦幼展望扶助委員會,守護所有人的健康安全。(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台南市婦女會關懷弱勢,歲末送暖,不似一般團體贈送物資給弱勢族群,而是捐出七個納骨塔位、永久管理費與一百具棺木給有需求的弱勢家庭,婦女會也將成立婦幼展望扶助委員會,一起守護弱勢婦幼族群的健康安全人生。  台南市婦女會一九四六年成立,半世紀以來,進行受暴婦女的服務、守護工作,因為早期有很多童養媳與婦女遭受家暴問題,如今婦女會服務層面擴及弱勢兒童與銀髮族部分,也持續做公益行善。  婦女會理事長顏淑熒二十年前曾任理事長,此次回鍋再任理事長。她強調,婦女會服務對象為全台南市民眾,不分男女,且無政治色彩,以扶助婦幼弱勢與行善公益為主,回歸婦女會公益社團本質。  婦女會此次提供七個免費納骨塔位與每個塔位一萬五千元的永久管理費,送給有需求的弱勢家庭,請各區鄰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若有得知民眾有此需求,可代為向市婦女會或各區婦女會申請。婦女會也將成立婦幼展望扶助委員會,網羅愛心人士與學者專家,包括法律、醫師、教育、心理等身心靈專業人士,一起來守護弱勢婦幼族群的健康安全人生,將設立婦幼守護專線(0六)二二一七六九五,並招募志工加入服務行列。

Read More

門諾基金會提供「到宅沐浴」減輕照顧者負擔

門諾基金會提供「到宅沐浴」,減輕照顧者負擔。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洗澡」就跟吃飯一樣被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是每天要做的事,但有些人是透過長照政策當中的「到宅沐浴」服務,一個禮拜洗澡只能一次或兩次洗澡,這些機會對他們來說相當彌足珍貴。  門諾基金會昨日表示,「到宅沐浴」是專門服務身體因各項因素導致癱瘓、無力、臥病在床的民眾,可以不再只是利用毛巾擦澡,而是透過沐浴車承載相關的排水管線、器材、床板以及三位專業的服務人員,提供從頭到腳、細緻又完整的沐浴。  居住花蓮縣新城鄉六十二 歲的張伯伯長期臥床,雖然四肢無力、失去身體的自主行為能力,但還是感受的到身體的變化,張伯伯說,自從開始用到宅沐浴的服務後,就發現皮膚光滑多了,也沒那麼不舒服或容易癢。而且每次洗完,他都覺得難得很放鬆、舒服。  門諾基金會指出,不只是長期臥床的年長者,許多癱瘓、長期臥床的不分老幼,其實都是他們服務的面向。不過,也不是每個個案都像前面所述的張伯伯一樣,一開始就那麼樂觀、大方接受到宅沐浴服務。  台灣直到二00八年才引進第一輛到宅沐浴車,長期致力於照顧花東偏遠弱勢長者與身障者的門諾基金會,當年即在廠商引進推廣及考量到民眾的需求,率先於花東試辦,隔年三月正式開辦此項服務。門諾基金會可說不僅僅花東到宅沐浴服務的先驅,也是台灣最早一批開始不計成本作到宅沐浴服務的機構。  門諾基金會強調,目前該會是唯二在花蓮提供到宅沐浴的機構,更從今年十月開始將服務拓展至南區。從民國九十八年開辦時一年服務三十九人次,到去年達二千一百五十六人次,不只是年長者,許多重度障礙、癱瘓、長期臥床者,都是門諾服務的面向,因為全人的精神理念不分老幼,期許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的被對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