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家扶主委陳燦勳捐贈廟宇表達受助家庭物資幫助

雲林家扶中心扶幼主委陳燦勳(左四)與莪馨會媽媽們及社工們整理各廟宇普渡供品,分送受助家庭。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中元普渡大拜拜甫結束,雲林縣內各大廟宇北港朝天宮、武德宮等彰化二林天人宮等廟宇將大量普渡物品分送雲林家扶中心轉贈受助家庭;雲林家扶七日動員莪馨會媽媽志工外,主委陳燦勳及主任廖志文與社工們均在現場整理後發送,並對捐贈廟宇表達感謝,讓受助家庭得到幫助。  雲林家扶中心謝謝二林天人宮、北港武德宮、虎尾東區普渡會、斗六市公所、土庫順天宮、麥寮鎮東宮、紫雲慈善會、新吉玄天宮、九老爺無極代天宮、二林西斗里天后宮、台西太帥府、紫靈宮、吉正宮等等,送來約一千多桌的供品。  雲林家扶主委陳燦勳感謝二林天人宮胡建雄住持,不僅是送來近二百桌的供品,還有許多白米、水果籃、牲禮的雞鴨鵝臘肉等、以及六十九萬元現金的扶幼捐款,其供品與捐款總數就超過一百五十萬元。  

Read More

照亮家扶兒 擁抱知識與希望

台南成大校友會,五日在南台南家扶中心,舉行「照亮家扶兒~擁抱知識.擁抱希望」贈書見面會,共捐贈八百七十八本參考書給一百名學生,鼓勵努力向學。(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成大校友會推動「照亮家扶兒~擁抱知識擁抱希望」贈書活動,繼今年二月間贈書後,五日在南台南家扶中心,舉辦「照亮家扶兒~擁抱知識.擁抱希望」贈書見面會,將總計八百七十八本參考書,贈送給一百名學生,鼓勵學生努力向學。  贈書見面會,成大校友會多名校友代表出席,包括成大校友會名譽理事長李元墩、會長張簡永祥、南一中校友總會理事長、也是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副董事長卓永崇、志光教育科技集團嘉南區督導、也是南市補習教育暨品保協會理事長方俊尹等人都參加,  成大校友會的贈書活動,持續獲校友們捐款支持,每學期贈送南北台南家扶一百名向學孩子所需的參考書,完全客製化,每名學生都可以依自己年級及版本挑選適合的參考書,開出書單後由成大校友會採購。   張簡永祥表示,贈書出發點是為助學,但不全然獨尊升學傾向,行行出狀元,只要能提升孩子專業技能的書籍,五專或技職類科都可以,例如汽修科、護理科、會計科等。  方俊尹更代表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總裁林進榮致詞表示,參考書對於想積極升學的孩子而言,是一項必需品。但若經濟不允許,買參考書的費用恐怕會被省下來。校友會為不讓家扶孩子的升學競爭力受到影響,特別以贈送參考書的方式助學。  同為受贈的北台南家扶兒王彩棉說,對她來說,兩次申請到的贈書,更是一個得來不易的機會,因此會更努力把書唸好,才能在未來回饋父母、社會和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另一名接贈書的家扶兒王信安說,今年初獲得免費參考書,對於國三的他來說,簡直如獲至寶,經由有效率的考前衝刺準備,考取台南一中,內心滿滿的感謝,因此特地出席贈書見面會活動中,當面感謝每一位成大校友會的叔叔阿姨們。  南家扶主任李保良指出,感謝成大校友會的贈書,在新學期開學之際,贈送一百名家扶兒客製化的參考書,成為孩子們求學路上的「神隊友」。

Read More

工策會榮指會紓困服務破千件

台南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攜手台南市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協進會,組成武漢肺炎疫情紓困專案輔導顧問團。(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攜手台南市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協進會,組成紓困專案輔導顧問團,主動拜訪地方企業、辦理說明會,提供臨櫃諮詢及申請服務。截至七月底,服務件數將近一千兩百件,紓困貸款及薪資營運資金補貼金額合計超過十億元。  南市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協進會日前舉行一0九年度第二次會員大會,工策會總幹事李一道出席,頒發感謝狀給紓困顧問、志工,感謝他們在疫情期間秉持服務熱忱,及時協助有紓困需求的企業提出申請度過難關。  李一道表示,截至七月三十日工策會及紓困專案輔導顧問團紓困服務件數達一一九三件次。其中成功協助事業單位申請紓困融資貸款一百七十三件,金額合計七億兩千萬元。協助艱困事業薪資及營運資金補貼方案,輔導完成五百五十二件,補助金額超過三億六千萬元。

Read More

南區明德社區發展協會 回味水交社 讓風華再現

明德社區關懷據點,遇有節日,也會舉辦應景活動,與居民同樂。 責任編輯/楊郅如 記者/陳銀全  南區明德社區發展協會位於水交社範圍內,平時設有關懷據點,關懷社區長者,並且里辦公處合作無間,共同進行水交社社區營造,記錄保留水交社歷史。  明德里於日據時期,與興中、荔宅兩里,同屬水交社,二戰後第一次調整為荔宅里;民國四十九年由於人口增加再調整劃成興中里,又於民國五十六年間,調整為明德里;後來進行水交社眷村改建,興中里與明德里合併,後來市府又進行里鄰調整,荔宅里與大成里合併,明德里則未變動。 明德社區申請的社區營造計畫,將找尋舊門牌,並加以復刻,保存水交社文化。 關懷據點 保持長者健康快樂  社區發展協會利用活動中心,成立關懷據點,提供居民學習及健康照護據點,幫居民量血壓、量身高體重等,確保居民身體健康;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每個月都會排定一些課程,邀請居民參加,課程內容則是琳琅滿目,從老年常見疾病痠痛預防、健康老化、婦女保健、老人保健,銀髮族財務管理、長者如何吃出健康,以及桌遊等等,讓長者認識高齡化社會來臨時,自己如何保持健康的身體,讓長者活得健康又快樂。  關懷據點碰到節日,也會應景推出相關課程,讓長者們藉由課程,歡度佳節;還有健康防老化口才肢體課程,長者們透過口才表演,希望減緩老化及失智。 明德社區關懷據點的課程,學員的作品,讓人看了好療愈。 (記者陳銀全攝) 社區營造 讓子孫了解水交社  除了關懷課程外,社區發展協會更致力保存水交社文化,更向市府提出社區營造計畫申請,希望可以讓後代子孫了解,水交社的歷史文化。  社區發展協會指出,「水交社」原為府城南門外的一處高地,地勢凸起,形狀類似個倒覆的淺盤,俗稱「桶盤淺」,在清光緒中葉可能就有成庄,明治三十七年(光緒三十年)的「台灣堡圖」就有「桶盤淺庄」出現。東、南兩側有竹溪經過,區內較高處,民眾稱之為「桂子山」,海拔二十六點四公尺,是社區的地標,明、清時代稱為「鬼子山」。 明德社區關懷據點的口才肢體課程,訓練長者口語及肢體能力。 (記者陳銀全攝) 博愛新村 記錄大陳義胞歷史  其中二00四年市府以「原水交社宿舍群暨文化景觀」名稱,指定古蹟的原水交社日式宿舍群區域,曾經是日據時期駐防台南機場的台南海軍航空隊,其官兵、眷屬居所,國民政府遷台後,水交社由航空委員會(今空軍總部前身)派員接收,並成為四四三聯隊的基地,水交社也陸續興建眷舍,提供國軍官兵及眷屬居住。  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明德社區範圍,除了原有部分水交社外,還有博愛新村及警察新村,其中博愛新村,為民國四十四年發生浙江省一江山戰役,全島民棄守家園撤離來台,故稱「大陳義胞」,當時國民政府在明德里提供三十六間房舍安置,亦即「博愛新村」,讓他們繼續從事相關產業生活。  警察新村 警察故事傳一甲子  至於警察新村,則是民國四十九年建造完成,迄今已屆一甲子,四五十年代一樣生活環境,更孕育許多溫馨感人事蹟,人物文化精神故事。  為延續水交社記憶,改變一般民眾對眷村的老舊印象,推廣眷村文化與回顧歷史記憶,讓這段台灣獨有的時空背景所創造的特有文化,讓更多人重視與回味,社區發展協會申請的社區營造計畫,包括警察故事一甲子、光陰的故事—復刻門牌、我是小小藝術家等,讓水交社風華再現。

Read More

員林2社團助學 讓家扶兒買文具新鞋

員林錦龍獅子會及太平同濟會響應彰化家扶助學活動。 (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國民黨彰化縣黨部主委也是縣議員的張錦昆,發動幫助彰化家扶兒少順利脫貧計畫,獲員林錦龍獅子會及太平同濟會熱情響應,共捐出振興券及現金八萬二千五百元,幫助家扶兒在開學期間購買文具用品及新鞋。  張錦昆說,今年因武漢肺炎疫情來得突然,致愛心捐款緊縮很多,使得社福團體面臨經營困境,運作非常困難,因此才想到用一個月的時間,向社團募集振興券,結果真的達成目標,盼能藉此方式拋磚引玉,讓大家的愛心不因疫情而停歇,都還是能把愛心照亮每個角落。  彰化家扶中心主任王震光感謝張議員與來自員林兩大社團的愛心響應,紛紛為了家扶兒少加入此次為善最樂的助學活動,他說,愛心不分社團,大家對彰化家扶兒的關愛,彰化家扶都會銘記在心。  王震光說,在七月十五日開始發放振興券,至今也有民眾自行前來彰化家扶捐贈,而張議員及兩大社團的捐贈,更讓彰化家扶順利完成募集目標,可讓家扶兒開學期間可採購文具用品及民生物資。也期盼社會大眾一起來響應「掏掏口袋零錢,幫幫家扶兒助學」,共同創造無窮世代,共同來做彰化家扶兒的有力後盾。

Read More

臺灣港務公司中元普度物質轉贈給心路基金會

臺灣港務公司中元普度物質轉贈給心路基金會。 (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舉行中元普度民俗活動,並將所有的祭拜物品,一日由副總經理王派峰代表公司轉贈給心路基金會,並由基金會主任劉婉華代表接受,提供心智障礙孩子及其家庭更實質的幫助,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亦是道教的中元節,港務公司依傳統民俗慣例,在日前舉辦中元普度民俗活動,透過祭拜好兄弟活動,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外,也凝聚公司團隊精神、強化部門間交流。  「港務普度,送暖心路」。臺灣港務行政副總經理王派峰,代表將普度供品,如白米、麵條、罐頭等民生物資,捐贈心路基金會,希望能給予弱勢孩童及弱勢家庭一些生活上實質的幫助,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更希望能作為引玉之磚,讓更多公民營企業能幫助弱勢團體,共同回饋社會。

Read More

愛循環 家扶自立青年回饋家扶

三位家扶自立青年分享奮鬥過程,並跟學弟妹們提醒行有餘力回饋社會。(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贊助北家扶學子助學金,學子順利升學翻轉命運,受助者自立後回饋家扶,成為愛的循環。北家扶卅日安排曾接受家扶扶助的自立青年,返回家扶「娘家」鼓勵學弟妹,面對家貧困境不要自怨自艾,接受家扶和社會幫助,他日有機會也要回饋社會。  曾接受家扶助學希望工程的幫忙順利升學,目前擔任高中數學老師的自立青年涂博益、專利工程師曾泰源、在壽險公司擔任顧問的洪明緯回家扶,以早年各自家庭困境、家扶扶助過程和社會愛心捐助下,勤學向上翻轉命運,勉勵學弟妹們把握機會,努力向學,他日有機會回饋社會。  六十三年受扶的自立青年,目前擔任市議員的劉米山分享幼年家貧,別人高職唸三年他要唸五年,因需休學工作才能有錢續繳學費,勉勵學子們一定要把握教育脫貧的機會,並當場再捐助廿萬元的助學金。 受助學子代表,今年考取高雄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的黃聖雄說,父親多次中風健康惡化,他自幼與妹妹是由祖父母隔代教養長大,家中得靠資源回收才能勉力維持,原本認升學無望,幸經師長鼓勵加上助學金支持就學,高三起認真學習,經常唸書到淩晨,每天睡不到五小時,終於考上心中理想學校,感恩助學人的支持,讓他有機會一圓大學夢,期勉自己未來自立後當助學人,以回報家扶和社會愛心。

Read More

好加在有你 北家扶934位學子安心上學

市長黃偉哲為家扶學子加油打氣。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北家扶中心七百多萬元助學金籌措一度遇困境,幸賴有社團揪團愛心捐款、企業相挺、自立青年回饋,讓助學金終到位,有九百卅四位家扶學子受惠,共同成就台灣最美的風景。北家扶卅日在民治市政中心南瀛堂舉辦「助學圓夢、感恩有您」頒獎典禮,家扶扶幼主委鄭女勤感謝各方愛心挹注,讓家扶學子能安心就學。  北家扶昨天頒發三百五十四位高中職、大專生約六百七十五萬元助學金;九月再隨扶助金發放,頒發國中小學生約五百八十名、八十多萬元的獎助學金,市長黃偉哲、社會局長陳榮枝、社團、企業等到場,為家扶學子加油打氣。 黃偉哲表示,家扶是許多學子們的家,也是不可或缺的社福機構,感謝捐助家扶的團體與愛心人士,幫忙家扶學子,也見證這個城市有愛,期勉學子們未來自立後、能努力成為社會中堅。  北家扶主任莊淑惠表示,北家扶自民國七十九起推動助學希望工程,鼓勵學子們透過教育翻轉命運,卅一來已陸續幫助超過五萬人次學子順利升學,今年有多個社團揪團幫孩子圓升學夢,包括新鳳獅子會捐十萬餘元、真善美聯誼會捐廿一萬餘元,在疫情衝擊下是給家扶學子們最實際又貼心的禮物。 莊淑惠表示,受疫情衝擊,今年家扶助學金籌措一度遇困境,還要感謝台南開基玉皇宮捐助一百萬元、懋莉工業贊助七十萬元及各社團的合力相挺;市議員蔡育輝及劉米山連年捐助助學金超過一百萬元;蘭花業者吳福順、郭姮娥夫妻年年捐蘭花義賣助學,都是家扶的貴人。  莊淑惠在會場帶領家扶學子們高喊家扶的新口號「好加在有你」,期待有更多民眾和社團發揮愛心加入助學行列,讓弱勢學子藉教育脫貧、翻轉未來、擁有新人生。

Read More

南屏志工團攜手 為弱勢原民修屋

台南和屏東志工團合作,屏東獅子鄉原民部落房屋修繕慶完工。(台南市政府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台南市政府勞工局「有情有疼心ㄟ厝」做工行善團、屏東縣「百工師傅志工團」合作為屏東縣獅子鄉原民部落弱勢戶房屋修繕,卅日慶完工。副總統賴清德、屏東縣長潘孟安、台南市副市長趙卿惠等人共同見證,賴清德鼓勵政府部門、工會和民間團體能在公益行善上繼續協力,攜手為更多弱勢者修築溫暖的家。  勞工局說,七月底在副總統賴清德牽線下,由市長黃偉哲帶領勞工局長王鑫基、參與房屋修繕的各工會志工夥伴前往屏東縣政府,進行「房屋修繕」經驗的分享;台南市勞工局「有情有疼心ㄟ厝」做工行善團,與屏東縣「百工師傅志工團」決定合作,協助屏東縣獅子鄉原民部落的弱勢戶修繕房屋。  位屏東縣獅子鄉原民部落許姓案主一家四口,家中經濟來源靠先生每月二萬多元的收入支撐,太太偶打工分擔家計,未具中低收資格,居住房屋老舊、漏水嚴重、家中無浴廁設備,如廁盥洗都要跟鄰居借用,生活環境克難。  台南市政府勞工局獲報後安排「有情有疼心ㄟ厝」做工行善團經派員場勘,八月初由電氣工會志工埋設化糞池啟動修繕、後續由金屬、泥水等工會志工建浴廁和廚房;木工工會志工進行屋內隔間和裝潢;鋁製品工會志工安裝新鋁門窗,卅日在電氣工會志工安裝電燈照明、衛浴設備及油漆工會志工的粉刷後,喜迎完工,賴清德、潘孟安、趙卿惠、立委莊瑞雄、伍麗華等人共同見證,慶祝修繕完工。  賴清德肯定兩縣市志工團的付出,鼓勵政府部門、工會和民間團體在公益行善合作,使溫暖與善行散播到社會更多角落,攜手為更多弱勢者修築有愛的家。  趙卿惠代表市長黃偉哲到場,她說,看到台南、屏東的志工夥伴合作,將案主的家修建的明亮又安全,既欣慰與感恩,期盼雙方繼續努力為更多弱勢者造福。

Read More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 贈竹市8校棒球隊交通車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捐給竹市八所棒球隊學校交通車。 (記者曾芳蘭攝)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八所有棒球校隊的學校二十八日獲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捐贈八人座交通車,並邀請味全龍的打擊教練張泰山親自駕駛新車,象徵接棒未來,副市長沈慧虹在捐贈儀式中表示,新竹市立棒球場重建工程預計明年底完工,後續會交由頂新集團旗下的「龍來球場」取得未來十八年的經營權,屆時還會成為職棒味全龍隊的主場,相信很多球迷都引頸期盼,希望能重回市立棒球場觀看職棒、重燃棒球魂。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推動的「接棒未來」棒球公益計畫,除了捐贈球隊交通車,也捐贈球具給中台灣二十一所學校、贊助有潛力的棒球小將到日本留學,也希望藉這項行動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小球員們的交通安全問題。基金會副執行長蕭巧怡表示、基金會也會提撥營業收入的一定額度、做為基層棒球推廣基金,讓棒球在新竹市蓬勃發展。 教育處表示,此次竹市共有八所學校(高中:成德、香山,國小:西門、北門、舊社、科園、建功、及關東)和新竹市體育會棒球委員會各受贈一台八人座汽車,將有助於提升了各校選手於比賽期間交通往返時的安全性,未來亦將結合味全龍隊辦理本市各校棒球基層扎根計畫及回饋社會的活動。 另外、配合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新竹市政府向行政院爭取八點七億元經費棒球場興整建,目前施工階段進行順利,明年完工後除可辦理職棒賽事外,未來也將提供基層棒球訓練及比賽使用,為新竹市立棒球場開啟全新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