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三三讀書會 在知識中成長讓愛傳遞

三三讀書會成立七個月來愈來愈旺,會員在原本的企業董娘之外,更加入了各領域兩性菁英和意見領袖。 (三三讀書會提供) 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姚正玉  社團組織包羅萬象,多半被視為拓展人脈或經營事業的門路,不過,對「三三讀書會」的會員來說,每月一次的聚會是交流情感、學習新知的好時光,讀書會是一起集力做公益、送愛心的溫馨平台,能讓大家心靈成長之外,也更加歡喜自在。 因國民外交協會結緣 每月一聚 三三讀書會的緣起,是去(2019)年擔任中華民國國民外交協會第卅七屆會長的律師查名邦夫婦。查名邦與妻─南台科大老師陳苡銜率團前進澳洲、參訪韓國、出席尼泊爾舉辦的亞洲年會,會員同心打了幾場成功的市民外交戰,在順道拜訪幸福國度不丹途中,體會到性靈提升的重要性,回國後,查名邦功成身退卸任會長,會員們希望有更多的聯繫互動,在查名邦支持下,由陳苡銜出面和幾位會員的另一半共同發起組成讀書會。 三三讀書會十位創始會員,因台南市國民外交協會結緣,一字排開的董娘氣場,不容小覷。 (陳苡銜提供)讀書會原都女性 後開放男性參加 讀書會成員包括碳佐麻里餐飲集團邱錦秀、三信理事陳麗鶯、德峰行董事長陳秋麗、東昇公司董娘鄭淑玫、永華鋁業董娘張文琴、釤霖高國際公司董娘蕭寶瑜、安卓美達國際公司董娘陳英翠、盛鴻模具工業董娘楊雅秀、俐進鋼鐵董娘林碧珠等是讀書會創會會員,後來明新食品老闆娘陳碧珠、隆美窗廉董娘李美、萬國製藥總裁千金蔡麗琴、前立委李俊毅夫人王麗情、耳鼻喉醫師徐惠珍等也紛紛加入。 由於聚會時間安排在每月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三,讀書會就以「三三」為名,原本會員都是外交協會的董娘們,因而有了「貴婦」讀書會的封號,不過,在妃麗珠寶總經理許志安、愛麗美漾格爾集團執行長姜勝凱等人盛情要求下,後來也開放男性參加。加泓鋼鐵董事長林宏南等人均是在臉書獲悉訊息而主動要求加入;如今的三三讀書會,不再是貴婦的天下,其中不乏在地企業及各領域菁英、意見領袖。 南台科大老師陳苡銜(左)及夫婿律師查名邦是三三讀書會成立的推手,太太是創會會長、先生是靈魂人物。 (陳苡銜提供)訪庇護工場挺喜憨兒 社會肯定 團體運作靠的是凝聚力和動員力,陳苡銜身為會長,不只出錢出力、主動關心每位成員,也費心安排每次活動的主題、講者和地點,尤其成員們多半閱歷豐富,活動必需具有吸引力或可看性才行,七個月來,陳苡銜的確沒讓大家失望,從理財稅務、生活保健、居家風水等等,每次活動主題都反映熱烈、人氣愈來愈旺;五月走訪喜憨兒庇護工廠,以購買的行動來力挺喜憨兒,獲得大家熱情響應,也贏得社會肯定,每當三三讀書會的活動訊息在臉書及媒體曝光,希望加入的詢問度就破表。 會員自帶光芒 將持續投身公益 陳苡銜和查名邦表示,三三讀書會成立時間雖短,卻引起各界不小的回響,主要原因還是在每個會員們,大家自帶光芒照亮了彼此,也由此看出「越是高端的人越渴望學習」,所以「方向對了,路就不遠!」未來他們會秉持創會初衷,繼續帶動社會學習的風氣,同時也會持續帶領會員們投身公益,讓愛傳遞,也讓愛發光。

Read More

小朋友餵食土豆豬腳 阿公阿嬤粉開心

華山基金會舉辦「台南警愛心助孤老 三倍券匯集大眾愛」感恩記者會,感謝警四分局等員警幫忙認購邱阿嬤自製滷蛋自給自足,會中並由小朋友餵食阿公阿嬤土豆豬腳,場面溫馨。(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華山基金會發起「二0二0常年服務暨第八屆愛老人 中秋亮起來」公益計畫,廿八日在安平區公所三樓大會議室,舉辦「台南警愛心助孤老 三倍券匯集大眾愛」感恩記者會,感謝警四分局等員警幫忙認購邱阿嬤自製滷蛋自給自足,會中並由小朋友餵食阿公阿嬤土豆豬腳,場面溫馨。  包括副市長趙卿惠、安平區長賴青足、社會局主秘朱棟、警四分局副分局長潘顧天等,都出席廿八日的記者會。  華山基金會表示,七十二歲獨居的邱阿嬤,原是一名總舖師,曾在屏東、台南等地開設小吃店,隨著年老力衰,加上視力不好,已無法開店維持生計,今年更是連繳房租都有困難。華山基金會安南二站長楊富閎得知狀況後,鼓勵阿嬤賣滷蛋來自給自足,消息一出,吸引許多民眾分享訊息,警四分局不少員警也加入認購行列,連遠在台北的藝人梁佑南也訂了二百顆,再全數捐出送給孤老加菜。  邱阿嬤因為手藝好,當年在屏東開店時,連豬哥亮、澎恰恰、楊宗憲等藝人到屏東時,都指定他們最愛吃的一道菜土豆豬腳;廿八日邱阿嬤為答謝這段期間給予幫忙的警察和善心人士們,讓她度過沒房子住的危機,更帶著親製的土豆豬腳,和大家分享。  邱阿嬤在會中更說,多年來因為做什麼都失敗,一度曾想不開,但後來在大家鼓勵下,如今走出來,對於許多關心她的朋友,她更表示感謝,讓她度過難關,未來也不會想不開了。  華山基金會表示,基金會在大台南地區,成立四十個愛心天使站,免費為二千六百名失能、失智、失依等「三失」長輩提供年節關懷、陪同就醫、物資協助及促進社會參與等服務,呼籲大家持三倍券消費之餘,可以撥一部分金額捐助常年服務經費,讓更多弱勢長者得以受惠。若想要購買邱阿嬤所製的滷蛋,也可電(0六)二五二六七四二楊站長洽詢。

Read More

華山基金會安排 人瑞圓讀冊夢

一○一歲人瑞阿嬤喜圓讀冊夢。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林縣褒忠鄉一○一歲人瑞張林饁阿嬤,幼時家中環境不好,沒能力供她去「讀冊」,昨日在華山基金會安排下,與鄉公所秘書合力寫下大大福字,公所秘書也為阿嬤戴上學士帽,讓人瑞阿嬤一圓心中的「讀冊夢」,場面溫馨感人。 華山基金會褒忠代理站長廖徽華說,張林饁人瑞阿嬤,嫁夫後一輩子為了家庭付出,為扶養小孩長大,過著天還未亮就出門,太陽下山才回家的辛苦農耕生活;在先生晚年時,也不遺餘力的在病榻旁陪伴守護,雖然努力過日子,但無情的命運卻沒饒過她,兒子比她先「走」,而媳婦也中風臥病在床,但阿嬤卻毫無怨言的一肩扛起照顧兩代人(先生和媳婦)的責任,從人瑞阿嬤身上,我們看到了台灣傳統女性不屈不饒、無怨無悔的草根精神。 阿嬤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幼時家中環境不好,沒有能力供她「讀冊」,有機會的話也希望自己能翻翻書、寫寫字。因此,華山基金會特安排鄉長秘書周育靖代表鄉長與阿嬤合力寫下一個大大的「福」字,希望阿嬤往後的日子可以幸福、享福,也讓阿嬤真正寫下學習的第一個字。 隨後,秘書周育靖為人瑞阿嬤戴上學士帽,並舉行撥穗儀式,一圓阿嬤心中的讀冊夢,幼兒園小朋友們也跟一○一歲阿祖擁抱獻上祝福,為走過一個世紀的阿嬤留下難忘美好回憶。

Read More

伊甸與菁英扶輪社 守護老寶貝

 伊甸基金會與國際扶輪三四七0地區台南菁英扶輪社,廿五日至南市愛盼望社區關懷協會舉辦「守護老寶貝」志工活動,用毛巾操,和長輩同樂,還捐款幫助弱勢孩童。(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伊甸基金會與國際扶輪三四七0地區台南菁英扶輪社,二十五日舉辦「守護老寶貝」志工活動並與長輩同樂,台南菁英扶輪社今年持續捐款十萬元,支持「伊甸基金會象圈工程計畫」,幫助孩子們勇敢逐夢。  「守護老寶貝」志工活動今年邁入第四年,廿五日至南市愛盼望社區關懷協會舉行,約廿名社友加入志工行列,透過有趣的破冰活動炒熱氣氛,讓這群平均超過八十歲的長者,扭腰擺臀、開懷大笑,直呼年輕了好幾歲。現場還為所有銀髮老寶貝們準備五公斤白米作為小禮物。  台南菁英扶輪社社長蔡宗甫表示,因為疫情的影響,原本很擔心志工活動沒法舉辦,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因此傳愛志工活動,今年仍持續舉辦,持續四年和伊甸基金會一起合作,每年七月為偏鄉長輩創造美好回憶,為弱勢學童注入挑戰夢想的勇氣。  伊甸基金會從一0三年開始關懷的南市愛盼望社區關懷協會,是伊甸象圈工程計劃扶持單位之一,參加課輔班孩童多來自弱勢、外配及隔代教養家庭,支持弱勢孩子營養健康及課後照顧的問題。  愛盼望社區關懷協會伊甸南區資源中心主任沈玉萍表示,感謝台南菁英扶輪社的幫助,給予孩子築夢的勇氣,伊甸基金會期待透過社會大眾共同的愛心,一起來守護偏鄉學童的夢想,讓孩子們可以勇敢地展翅翔。

Read More

雲林希望工場可望搬新家

 雲林斗南希望工廠建設新家有望。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林縣身心障礙者重建協會的希望工場面臨搬遷困境,縣長張麗善、議員東富和斗南鎮長沈暉勛等協助可望搬新家,七十多位身障者可持續自力生活能力。  雲林縣身心障礙者重建協會附設「社區小型作業所」和「希望工場」等多元服務,因設置地位處將開發中的小東工業區規劃範圍內須遷移,向沈暉勛等求援,獲同意位於斗南交流道農業區的小東段一七四地號等三筆約四公頃土地租用。  不過,因臨接道路寬度僅六公尺多,不足八公尺規定,無法依規定設置社會福利設施,經向議員反應,邀相關單位會勘。張麗善要求各相關單位於不影響消救災原則下,儘速研議修訂「雲林縣都市計畫保護區農業區土地使用審查要點」,將社會福利設施面臨道路之寬度下修為六公尺。  協會總幹事卓忠信感謝各單位的協助,可望將附設希望工場及服務據點得以延續,減輕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負擔,提升身障者社區自力生活能力。

Read More

同濟會認養禮物 助家扶鋼鐵老爸圓夢

屏東家扶受助家庭鋼鐵老爸父親節圓夢。(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高雄市高都國際同濟會會員認養父親節禮物,二十五日贈送給屏東家扶中心三十戶受扶助家庭的「鋼鐵老爸」,場面溫馨。  今年高都國際同濟會由會長許燕倩帶領,認領三十份父親節禮物,包括多功能頸枕、保健食品、炒菜鍋、皮夾、電風扇等,也帶來三十份麥當勞全家餐,讓屏東家扶中心兩位母代父職、六位隔代教養的阿公、二十二位爸爸,及家人近百人共聚一堂。  此外,國際同濟會高屏A區第四十七屆準主席廖明正,送來六千元大紅包響應支持「鋼鐵老爸」圓夢禮物。  小淇的爸爸在一年前發現罹患腦癌末期,化療後病情改善有限,身體機能漸退化。他感謝女兒用精油按摩身體及照顧家中事務,是最棒的乖女兒;小淇送給爸爸需要的營養品,勇敢向爸爸說「我的爸爸真的很強,我真的很愛他,希望爸爸早日恢復健康。」。  屏東家扶中心主委林新安感謝該會用心協助孩子圓夢,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了解爸爸的需求,讓家扶兒驚喜獻上禮物外,也透過書寫向爸爸表達感謝。

Read More

臺灣港務公司公益活動 邀台灣世界展望學童遊港

臺灣港務公司公益活動,邀台灣世界展望學童遊港。 (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高港之愛,川流不息」公益活動,廿四日邀請台灣世界展望會五十多名學童,搭船暢遊高雄港區,並參觀最近完工開放的跨港旋轉橋─大港橋等港區建設,希望藉活動落實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將關懷與愛帶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臺灣港務公司助理副總經理王錦榮表示,不定期舉辦「高港之愛,川流不息」公益活動,這次邀請台灣世界展望會學童,讓學童「親海、愛海、知海」,認識海洋及港口設施,對高雄港已有一百一十一年的歷史文化,也有進一步的認識。  活動安排學童搭船遊覽高雄港,並搭乘高港小火車飽覽碼頭風光,參觀大港橋、駁二藝術特區、高港棧庫群等高雄港水岸觀光廊道,不少學童都是第一次如此開心親近港區,不知港區也有那麼多好玩的地方,甚至可以站在碼頭看著大船入港的景觀。  學童來到高港水花園,還有一場精彩的「水岸生態知多少」闖關小遊戲,尋找生物圖卡贏得獎勵,滿載而歸,為暑假留下快樂美好的回憶。

Read More

亞太中華醫學世界聯合會與啟德機械 首站義診竹東惠安宮

亞太中華醫學世界聯合會攜手啟德機械,國內首站義診在竹東惠安宮,除了健檢還有免費推拿,民眾參加者眾。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亞太中華醫學世界聯合會與啟德機械廿四日下午在竹東惠安宮舉辦中西醫義診、義剪和台電節電宣導,關心大竹東地區民眾的健康和心靈,民眾參加相當踴躍。  亞太醫學會國際義診團「新竹義診活動」總召潘品睿理事長表示,亞太中華醫學世界聯合會多次飛往柬埔寨義診,幫助柬埔寨金邊、茶焦、磅湛、柴楨等地約五千名居民,將台灣精湛的醫療技術帶到海外偏鄉地區,並為台灣建立國民外交。今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亞太中華醫學世界聯合會將義診改在台灣,將愛與關懷留在台灣,首站即選擇在新竹縣竹東鎮。  惠安宮為國內巡迴義診第一站,結合身、心、靈診療,除了義診,另結合音樂、中西方式診療,一次到位;台電新竹區營業處在炎炎夏日用電量高峰期,為大家宣導節電與用電安全。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衛生系陳志朗教授,帶來二氧化碳檢測儀進行檢測,將日新月異的科技也帶到偏鄉地區。  吳旭智議員更身先士卒,響應新竹縣美姿禮儀職業工會的義剪,未來會繼續媒合社會各界力量,舉辦多場公益活動,關懷更多被遺忘在社區角落的弱勢民眾。杜文中議員也送上三色螢光筆,深受前來參加健檢小朋友的喜愛,他表示,可用在課業學習,相當實用。  第二站義診時間為八月卅日在嘉義縣六腳鄉民眾服務處,歡迎嘉義鄉親參加。

Read More

國際扶輪D3490地區捐贈花蓮3組數位免散瞳眼底攝影機

國際扶輪社友捐贈花蓮三組數位免散瞳眼底攝影機,提供偏遠鄉鎮視力檢查。 (記者林有清攝)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際扶輪 D 三四九0地區昨日在花蓮縣衛生局大禮堂舉行捐贈活動,捐出市值新台幣一百五十九萬元的三組數位免散瞳眼底攝影機,經費由該地區全體社友愛心捐贈,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代表接受。  朱家祥表示,由於花蓮縣眼科醫療資源集中在花蓮北區,相對中、南區相較缺乏,但藉由三組數位免散瞳眼底攝影機佈建於基層衛生所,可提供本縣偏遠鄉鎮視力檢查的服務,由基層衛生所的醫師進行初步眼底攝影檢查,針對異常個案協助轉介,做進一步追蹤及治療。  這次感謝扶輪社捐贈三組行動式數位眼底攝影機,將放置於三處衛生所 (吉安鄉、萬榮鄉、富里鄉 ),未來可透過巡迴醫療方式,讓我們的鄉親能夠得到就近的照顧,將扶輪社的愛心,透過本次活動傳遞出去。  國際扶輪 D 三四九0地區前總監張秋海表示,過去看到許多糖尿病友及長者,都會有視力方面的疾病。因此,希望藉由「數位免散瞳眼底攝影機」的加入,能走入偏遠地區,造福花蓮地方,真正實現扶輪連結社區,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願景。  朱家祥指出,在台灣,糖尿病人視網膜病變盛行率為百分之二十六點五,因此,每年糖尿病患者須定期接受眼底檢查,察覺各種眼睛病變。花蓮縣轄內目前擁有數位免散瞳眼底攝影機之衛生所共有四所,分別是秀林鄉、壽豐鄉、鳳林鄉及瑞穗鄉,今年截至六月份共辦理視篩二十二場次,服務人數為八十一人。  朱家祥說,這次將藉三組數位免散瞳眼底攝影機再擴充至其他鄉鎮衛生所使用,透過門診時段進行眼底檢查,為糖尿病患者的視力把關,另因視網膜血管跟其他器官血管也有連動性,故也能檢查是否有腦部、心臟、腎臟血管等異常狀況。

Read More

展望會花少志工團連續八年辦理「小太陽夏令營」

展望會辦理「小太陽夏令營」,青少年志工與小朋友一起製作彩繪小風車。 (記者林有清攝)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灣世界展望會花少志工團八年來利用暑假期間,進入花蓮偏鄉部落關懷兒童及青少年,今年服務腳蹤來到花蓮南區的卓溪辦理「小太陽夏令營」。希望藉此訓練青少年志工籌辦活動的執行能力,並結合門諾醫院卓溪 A 級整合型服務中心的獨居老人個案,增進青少年對社會關懷的參與;在廿一日至廿四日共四天營會活動中,二十名部落兒少經由參與社區服務、公民培力、闖關活動,串起美好夏日友誼回憶。  展望會深知部落孩子到市區交通的不易,今年暑假花少志工團出動十二位國、高中生成員來到卓溪,深入部落在地服務,帶著孩子們以「社區服務」、「公民培力」、「服務學習」、「闖關活動」串起精彩活動內容。  花少志工王淳永、高文強帶領孩子利用寶特瓶製作風車,宣導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環保觀念,一起將做好的風車佈置社區,美化環境。志工林蓉蓉、曾多加教小朋友們製作夏日消暑愛玉和地瓜圓;鍾宜庭、黃乃杏志工和營隊孩子們分組進行部落獨居老人關懷,並協助整理環境,讓孩子們瞭解陪伴是最好的禮物;此外,志工們指導孩子們製作父親節四格漫畫的卡片,表達對父親的愛和關懷;而透過反毒宣導闖關遊戲,提醒拒絕毒品誘惑。  展望會東區辦事處主任蕭文榮表示,展望會社工與花少志工團八年來不間斷地深入花蓮偏鄉部落,將資源帶進部落,關懷部落兒童及青少年,彼此教學相長,希望透過小太陽夏令營活動帶給部落孩子們美好回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