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動態〉台南市東南扶輪社 關懷偏鄉助老扶幼

東南扶輪社從事社區服務,也結合成大醫學院服務老人。(記者張淑娟攝)成立13年 年年斥資百萬行善  台南市東南扶輪社成立十三年了,社員來自各行各業,當初成立就是以偏鄉兒童教育和急難救助為重點工作,更與成大醫學院合作每年寒暑假下鄉服務老人,建立老人正確的用藥知識,年年斥資百萬元行公益。  台南市有廿多個扶輪社,東南扶輪社則於十三年前創立,因創社社長楊玲美關懷弱勢孩子老人,號召各行各業一起來,當時有一百三十人報名參加,經挑選只獲准三十人,就這樣東南扶輪社由三十人發起成立至今,目前社員有四十六人,雖然社員不多,但多數是各行各業的菁英代表。 東南扶輪社募款,為東原國中籃球隊打造完善籃球場地。(記者張淑娟攝)精選社員 每種行業僅能1人加入  甫加入扶輪社的黃譓燁表示,看到該社的用心感動她,毅然加入行列。  創社會員吳清和表示,要加入東南扶輪社是有條件的,每一種行業只能有一人加入,要加入前還要同行的兩人推薦才行,這也是社員一直未大幅增加的原因,要加入就是該行業的人才,最重要是具備有一顆好行公益的心,畢竟扶輪社就是以從事社會公益為主,而東南扶輪社則選擇以偏鄉兒童教育為重點,因為偏鄉的孩子能擁有的教育資源真的比不上都會區的孩子。 東南扶輪社社員們歡喜參加社區服務。(記者張淑娟攝)打造大社國小圖書室 周美青肯定  東南扶輪社成立以來一直投入偏鄉學校教育輔導,並補助電腦相關設施推廣偏鄉遠距教學,更幫偏鄉學子打造電腦教室,吳清和指出,東南扶輪社創社第二年就到屏東縣大社國小為學子們打造一間圖書室,社員中各行各業都有,懂木工的就負責建造,就這樣幫大社蓋了一間圖書室,當時的總統夫人周美青還前往參觀,肯定該圖書室的規劃設計和功能,讓社員們備受鼓舞。  不過,莫拉克風災時,不只小林村被滅村,大社國小的圖書室也毀了,社員們即時進入大社去搶救圖書;東原國中籃球場也在莫拉克風災損壞,卻遲遲未能修建,這座培育籃球國手搖籃的學校,竟沒有像樣的籃球場可用,球員更在不平的場地上苦練,長此下去恐怕球員的膝蓋都要廢了,由吳清和為籃球場募款,最終募得四十八萬元,社裡出資十萬元,終於完成籃球場修建工程。 投入18名原住民孩子教養工作  社方也投入十八名孩子的教養工作,讓失去家人的孩子們能繼續受教育,如今十八名原住民孩子有的已高中畢業,還有十二名仍由東南扶輪社協助就學中。此外,東南扶輪社每年也從事急難救助,至今累積百餘件。  最特別是社長由社員輪流當,每年換一名社長,大家都有機會服務,每個人關注重點也不一樣,其中有協助社福機構自立更生的啟智者能習得工作之能,還有補助機構大型洗衣機和烘乾機,讓機構弱勢者可就業。 關注遊民與「貧困世代」畢業生  另也與台南鳳凰扶輪社一起執行「奉食傳愛-台南遊民溫飽關懷計劃」,更希望大家有機會多關心遊民,一同扶持他們維持生命,度過難關。  東南扶輪社也關心畢業生踏入社會,可能陷入「貧困世代」,更推動「生命橋樑助學」計畫,除了提供助學金之外,並結合職涯培訓,由扶輪社友擔任導師,幫助年輕人養成職場重要特質及好習慣,社員也成為陪伴年輕人在人生路上能飛得更高更遠的「隱形的翅膀」。

Read More

普力關懷協會送愛關懷據點

 普力關懷協會與農委會等單位合捐兩千台斤新鮮蔬菜,由普力理事長張慧芳(右六)率志工送到偏鄉。(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普力關懷協會結合農委會等單位一起關懷社區弱勢族群,二十日共同捐贈兩千台斤的白菜、空心菜、青江菜、格蘭菜等,交由普力送往台南偏遠地區,包括東及永康區二十餘個關懷據點,及提供三百多位長輩共餐食用。  這批千斤蔬菜是在雲林當天凌晨現摘直接送來的,直接擺放在普力關懷協會位於南區會址的前廣場,轉贈發放。也邀當地市議員蔡筱薇、新生里長王安國等人,一起幫忙分送新鮮蔬菜,他們也都認同普力長期投入社會公益,不遺餘力。  普力理事長張慧芳表示,在武漢肺炎防疫期間,普力社區關懷活動仍不間斷,多次前往台南偏遠地區送蔬菜,許多長者見送來新鮮蔬菜,為他們加菜,都顯得非常開心。由於蔬菜對人體健康很重要,在後疫情時期,民眾必須攝食足夠的蔬菜,藉以提升免疫力,讓大家都能保持身體健康,同時也讓供餐的銀髮族感受到社會溫暖。  台灣普力關懷協會是台南在地的慈善團體,今年承辦社會局實物銀行業務四月七日成立溪北分行,服務的範圍為溪北十七個區,提供如白米、麵條、沙拉油、尿布、各式罐頭及乾糧等愛心物資,目前服務已有近千人次、服務案件已達一百四十二案。

Read More

花縣第一獅子會向花家扶幸福小舖訂購1,500枚布口罩送往日姐妹會

一份愛心、兩份幫助。花蓮縣第一獅子會向花蓮家扶幸福小舖訂購一千五百枚布口罩,昨天寄送援助日本姊妹會。(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第一獅子會感念與日本5個姊妹會京都橘、靜岡葵、尼崎、荒尾及下關北獅子會於花蓮大地震時捐助震災款約一百萬元給台灣,向花蓮家扶幸福小鋪訂購愛心布口罩1500枚致贈日本姊妹會,20日上午裝箱寄往日本。  花蓮縣第一獅子會會長林祥富、即將上任的新會長王安順及20多位獅友,昨日上午前往花蓮家扶中心參加「愛心無國界,家扶口罩傳千里」傳愛活動,由家扶中心主任施政延頒贈感謝狀,家扶媽媽更將趕工2週的1500枚布口罩推入會場,與現場貴賓一起封箱,送往日本五個姊妹會,共同抵禦疫情。  林祥富表示,日前幸福小舖主動製作口罩套致贈社區長者,希望透過援助日本姊妹會的過程,也能照顧地方弱勢家庭的生計,一份愛心2份心意、1份幫助。

Read More

台積電購喜憨兒餅乾 為警察防疫打氣

台積電向喜憨兒庇護工場購置三百盒的餅乾禮盒,致贈台南市警察局,慰勞員警辛勞。(記者陳佳伶翻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武漢肺炎影響各行各業,台南庇護工場餅乾銷售業績也受衝擊,台灣積體電路向喜憨兒庇護工場購置三百盒的餅乾禮盒,廿日致贈台南市警察局,協助庇護工場振興業績,也幫第一線防疫的警察同仁加油打氣。  捐贈儀式在市警局舉行,由台灣積體電路十四廠部副理吳玫瑋等人前往捐贈,市警局長周幼偉代表受贈。吳玫瑋表示,疫情肆虐下,許多行業都受到影響,台積電希望藉由購買庇護工場餅乾禮盒,發揮落實社會公益,傳遞愛心也慰勞第一線警察人員的辛勞。 周幼偉表示,台積電長期以來默默行善,向喜憨兒台南庇護工場購置三百盒餅乾禮盒,雪中送炭,相信讓工場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愛心。  市警局將把餅乾禮盒發送到各單位,慰勞基層同仁執行防疫工作的辛勞,也期望疫情能早日結束,讓社會早日恢復正常運作。

Read More

扶輪社贈裝備 挹注消防救護

東南扶輪社長陳清順(右)發起捐贈救護器材給基市消防局,局長陳龍輝(左)回贈感謝狀。 (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國際扶輪3490地區基隆分區,啟動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計畫,在基隆東南扶輪社承辦號召下,由社長陳清順發起,聯合基隆分區九社,共同捐贈自動心肺復甦機一組、成人氣道處理訓練模型十二組、嬰兒甦醒安妮模型十二組及短袖救護工作服三百件等救護裝備器材,給基市消防局,昨天下午三時辦理捐贈儀式,由局長陳龍輝代表受贈,儀式隆重圓滿成功。  這次透過基隆東南扶輪社,結合各社及申請國際扶輪基金會獎助金經費完成捐贈,幫助基市消防局汰舊換新,多項救護裝備及訓練器材,期望這些器材能讓救護人員,用於急救現場及平日的訓練、宣導上,提升對緊急傷病患的處置能力及民眾自救救人的能力,以爭取搶救生命的機會,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號召更多企業團體或民眾積極參與公益。  捐贈的自動心肺復甦機,藉由機器可取代人工CPR方式,改善救護人員因人力疲累,降低CPR按壓品質,達到省力、有效急救的功效;嬰兒甦醒安妮模型及成人氣道處理訓練模型,可加強救護人員心肺復甦術及放置口、鼻咽呼吸道、喉罩呼吸道等處置訓練,強化對OHCA案件的處置能力,提高緊急傷病患到院前急救成功率。  除可用於平時救護人員教育訓練,精進救護技術外,亦可於辦理救護宣導時,讓民眾親自操作體驗,提高學習興趣及自主緊急救護能力。這次在經費上有餘裕下,將夏季短袖救護工作服三百件,納入捐贈項目,讓第一線救護人員在炎熱夏日,執勤時可以換穿。  局長陳龍輝表示,基隆市到院前緊急救護服務工作,去年緊急救護出勤次數達一萬六千九百十七五次,送醫人數達一萬三千七百七十五人,顯見民眾對緊急救護的需求。  他感謝國際扶輪3490地區基隆分區的聯合捐贈挹注救護裝備器材,提升緊急救護品質,頒發感謝狀及致贈救護寶寶紀念品,以申謝忱。

Read More

善款縮水100萬 華山天使傷腦筋

華山基金會推出端午節抹草淨身皂義賣,歡迎民眾認購。(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歸仁報導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連慈善機構收到的善款都嚴重縮水。華山基金會所屬台南B區(原台南縣)今年一至四月的善款和去年同期相較,少了一百多萬元,由於需被照顧的弱勢長者日益增加,加上端午節要到了,善款嚴重短缺,讓各愛心天使站的「天使們」大傷腦筋。  華山基金會於民國八十八年成立,投入失能、失智、失依的「三失」弱勢長者免費到宅服務,透過關懷訪視、陪醫、物資協助、福利諮詢轉介、年節關懷和資源連結等方式,讓弱勢長輩能放心過日,在社區中安心過生活。  華山基金會主要經費來源是善心人士和企業提供的善款,但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台一至四月收到的善款比去年同期少了三成五,光是原台南縣的台南B區就少了一百多萬元。  歸仁愛心天使站成立十二年,目前服務八十六名孤苦長輩,累計服務兩百十二名以上的長輩,天使站站長林佳嫻表示,歸仁區較少大型工業區,善款來源主要是善心人士提供的小額捐款,受疫情影響,工作機會減少,這些善心人士收入也受影響,能夠協助的金額跟著縮水,加上景氣不好,需被照顧的弱勢長者增加,基金會更顯捉襟見肘。  華山基金會除歡迎善心人士以每日四十元、每月一千兩百五十元、每年一萬五千元方式,定期定額認養長輩,也推出「愛老人.端午動起來」活動,推出端午關懷禮每份三百五十元,抹草淨身皂義賣三塊一百元,歡迎共襄盛舉,電話三三八七四九六林站長。

Read More

寄養父母邁入高齡 北台南家扶盼新血

北台南家扶的寄養家庭有高齡化現象,亟須年輕生力軍加入。(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北台南家扶中心的寄養家庭有高齡化現象,目前有八戶即將屆滿退休年齡,高齡寄養家庭憂心後繼無人,受虐及身心障礙孩子恐缺乏寄養家庭照顧;呼籲符合申請資格的社會大眾投入寄養家庭的行列,一起為愛接力。  擔任寄養家庭剛屆十五年的黃阿好女士,因加入寄養家庭時間較晚,她今年即將屆齡退休;期間陸續照顧過十八個孩子,今年母親節前夕接獲剛返回原生家庭的孩子捎來的「外婆,我好想妳…」的訊息,令她既感動又煩惱,想到自己將無法再擔任寄養家庭,而有意願加入行列的生力軍卻愈來愈少。  現年六十三歲、剛獲選台南市慈馨媽媽的蘇胡美雀,加入寄養家庭十三年,曾照顧過十八名寄養兒少,目前受寄養一名多重身心障礙且合併癲癇的孩子,孩子二歲剛來時經常得跑醫院、接送早療課程,但在夫妻悉心照顧下,現在會走路也會說話了;看著她一點一滴的進步,蘇胡美雀說,「那種喜悅很難用言語形容。」但她快到退休年齡,同樣憂慮寄養家庭恐後繼無人。  北台南家扶主任莊淑惠表示,轄區目前共有四十五戶寄養家庭協助照顧四十五名受虐兒少,其中在五年內將屆齡退休的寄養家庭有八戶,但新血難覓,對應自今年一月以來每個月約有八名受虐失依兒少在等待媒合,寄養家庭不足的窘境越來越嚴重。  莊淑惠指出,面對兒少受到疏忽、虐待事件頻傳,亟須生力軍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歡迎結婚超過兩年,單親亦可、身心健康,具國中以上學歷、年齡二十五到六十歲、收入穩定且有充足空間的家庭,能踴躍打開家門,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意者電洽(0六)六三二四五六0,北台南家扶寄養組。

Read More

麥寮橋頭社區發展協會捐住警器給消防局

雲林縣麥寮鄉橋頭社區發展協會捐贈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縣消防局十九日上午在麥寮鄉橋頭社區辦理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捐贈儀式,由消防局第三大隊大隊長陳岳謄代表接受橋頭社區發展協會捐贈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兩百一十五只,並回贈感謝狀。  消防局表示,此批住警器依捐贈方意願,規劃安裝在橋頭社區在地村民,並以獨居長者、中、低收入戶及身心障礙者為優先安裝,藉以提升地方住民安全環境,進而打造幸福連年、安定的力量。  消防局指出,橋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長吉在得知消防局推動「安裝住警器、安全有保庇」時,即刻召集社區理、監事會員提案捐贈事宜,獲得迴響與支持,並期拋磚引玉之效,共同打造麥寮安全幸福之庄園。  另外,為有效廣為宣傳住警器的功能性,偕同社區理事長許長吉會同所轄北五消防分隊,實地走入社區向村民實際安裝並宣導防火安全的重要性。

Read More

發展促進會掛牌 六甲商圈繁榮可期

六甲街區繁榮觀光促進會十八日正式成立,期望能帶動六甲經濟與觀光產業的發展。(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六甲報導  「六甲街區繁榮文化觀光發展促進會」十八日正式成立,由經營餐廳的郭育宏擔任主任委員,未來除了利用節日舉辦促銷活動外,也會配合公所的活動聯合行銷,帶動六甲商圈的發展繁榮,提供消費者優質服務。  郭育宏表示,目前促進會共有三十九個會員,成員以餐飲業居多,還包括中藥房、皮鞋店、水族箱、青農及網路行銷業者等。  成立大會於十八日上午在六甲區公所舉行,除了會員外,不少地方人士及民意代表也都到場祝賀,期望結合街區商圈各行各業的力量,吸引更多人走進六甲,品嘗在地的美食,購買在地優質的商品,帶動六甲觀光與經濟活動的發展。  六甲區長陳啟榮感謝郭育宏耗費心力推動,召開多次籌備會,凝聚街區各業者共識,順利地成立推動商圈發展的促進會。尤其近年來六甲落羽松逐漸打開知名度,加上地方知名的越光米、火鶴花,搭配彩繪稻田等活動,讓六甲的觀光產業日漸活絡。  陳啟榮指出,團結力量大,商圈業者未來將配合公所舉辦的相關活動,推出優惠促銷,甚至一些節日,商圈業者也能自行舉辦促銷活動,協助六甲觀光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Read More

神農大帝聖誕 梧棲浩天宮舉行安營遶境慶典

梧棲區農會總幹事王秝毅代表農會捐獻神農大帝神尊一百萬元,祈求五穀豐收,闔家平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農曆四月二十六日是人稱「五穀先帝」的神農大帝聖誕日,台中市梧棲區大庄浩天宮十八日上午舉行神農大帝聖誕三獻禮,梧棲區農會總幹事王秝毅及理事會蒞臨參香,並捐獻神農大帝神尊一百萬元,祈求五穀豐收,闔家平安,隨即舉行安營遶境(俗稱巡營頭),為神農大帝祝壽,並祈祝合境平安。  浩天宮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蔡棟樑指出,神農大帝又稱五穀先帝、藥王大帝或藥神,浩天宮的神農大帝神像,則為大眼大耳,身披樹葉,左手還握著串串金黃色的成熟稻穗,是尊名副其實的「五穀先帝」,被現代社會中的農民、藥商、醫師等尊奉為守護神。  昨日神農大帝聖誕的三獻禮祭典,由浩天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起賀主祭,由於神農大帝又稱「五穀先帝」,因此由梧棲區農會總幹事王秝毅及理事會等陪祭,王秝毅代表梧棲區農會捐獻神農大帝神尊一百萬元,祈求五穀豐收,闔家平安。  隨即會同各角頭廟之主祀尊神及陣頭舉行安營遶境活動,途經福德、大庄、大村、興農及草湳、關連工業區,所經之處信眾置香案恭迎聖駕,祈求聖母、神農大帝及眾神賜福平安,沿途分發聖母鎮宅符令,護佑境內士、農、工、商合境平安、民安物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