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勵馨獲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贈車助花蓮弱勢婦幼

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贈車助花蓮弱勢婦幼。(勵馨基金會花蓮分事務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地區幅員遼闊、交通資源有限,勵馨基金會持續協助花蓮全區弱勢婦幼重建生活。經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牽線之下,獲財團法人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捐贈Toyota sienta 七人座乙台,行動車將深入花蓮原鄉為遭親密關係暴力的女性脫離受暴環境。載送陪同就醫、家暴保護令開庭、報案、培力、物資贈送等救援行動。 勵馨基金會花蓮分事務所於民國九十七年開始協助花蓮在地弱勢婦幼,因看見偏鄉及部落的需要,一一一年在花蓮中區-鳳林鎮於設立新據點,就近關懷。據點雖已進入偏鄉,但因缺乏行動車而受限服務工作,另加上今年花蓮七點二級大地震,社工深入山區探訪次數增加,更顯無車使用的窘境。花蓮縣長徐榛蔚及花蓮衛生局長朱家祥理解花蓮勵馨困境,協助連結資源。 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兒童早療及醫療資源,並關注女性健康議題、弱勢社會關懷及重大災害扶助,受益人次超過十萬人次,持續支持弱勢學童學習圓夢計畫、原住民兒童舞樂文化傳習計畫、提供獨居長者生活物資。經縣長及局長傳達後願意支持,七日捐贈一輛行動車,以利協助花蓮婦幼遠離受暴環境、獲安穩有盼望的未來。

Read More

媽祖聯合會台灣總會舉辦社會關懷講座 邀請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林耕新談壓力

  「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林耕新醫師(前排左四)受邀至媽祖聯合會台灣總會演講,並與來賓合影。(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媽祖聯合會台灣總會邀請「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林耕新以「壓力是敵人?還是朋友?」為題,舉辦社會關懷講座,林院長表示,只要有呼吸,就會有壓力,不要刻意減輕或避免壓力,重點是面對壓力的態度,甚至建議去擁抱壓力。顛覆一般人想法與思維,令與會者大有醍醐灌頂之感,受益良多。 媽祖聯合會台灣總會李仟萬理事長表示,這場是社會關懷講座系列第四場,今年前三場先後邀請易學大師劉君祖分享「網訊時代的經營智慧易經述要」;龍華科大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兼校友服務中心王健明主任主講「自媒體故事與分鏡」;高雄市張瑞璋中醫診所負責人張瑞璋以「國學中的中醫養生」為題,探討糖尿病的中醫預防養生法。 李仟萬指出,媽祖聯合會台灣總會成立以來與鳳山鎮南宮仙公廟、東照山關帝廟、高市內門紅面觀音總廟策略聯盟、中華國際儒教會、高雄市玄鷲山高邑雲天宮等簽訂策略聯盟,主要目的就是共同進行數位轉型、媒體行銷、強化傳統文化活動及推廣國際化交流,並聯手打造慈善關懷平台,以「人饑己饑」精神,慈悲的胸懷,關懷人民疾苦。 李仟萬說,耕心療癒診所林耕新院長是去年「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榮獲時任總統蔡英文親自頒獎表揚,林長期投入憂鬱症防治及自殺預防,巡迴全台舉行超過三百場心理健康講座,並成立全台第一個心身症專屬病房以及第一個憂鬱症病友支持團體,盼藉由講座繼續傳遞社會關懷,同時喚起大眾重視心理健康與防治的重要性。 國民黨宗教事務委員會黃昭順主委表示,她接任新職務不久,得知李仟萬理事長結合各界菁英,以網路等方式行銷宗教文化和社會關懷,令人敬佩,這次又邀請林耕新醫師辦講座,相信必能讓參加者對壓力有更深層認識,將壓力轉為助力。 林耕新表示,現代人都說「壓力山大」,其實美國時代雜誌早在1983年即提出職業壓力已成為流行病。研究發現有百分之五十至八十的疾病都和心理疾病與壓力有關。壓力無可避免,若無合宜處理且可能越來越大。 「只要有呼吸,就會有壓力!」,林耕新指出,其實壓力是一種因人而異的內在反應。「你與目標間的距離就是壓力。距離逾遠、壓力愈大。」 林院長表示,與壓力有關的疾包括高血壓、中風、潰瘍、癌症、背痛、冠狀動脈心臟病、偏頭痛、緊張性頭痛、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氣喘等。 「壓力的來源不重要,如何看待壓力才是重點!」林耕新表示,美國五屆帕運游泳金牌得主潔西卡·隆恩,被喻為是沒有尾巴的小美人魚,她的座右銘是「生命裡唯一的殘障就是負面的態度。」 「千萬不要小覷壓力的影響!」林耕新說,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協會的研究,長期壓力老化加速七至十九年,短期壓力老化八歲,相當每天抽一包菸。 林耕新表示,憂鬱症是一種全身的疾病,不應逃避而是面對。他對壓力提出一套打破迷思的觀點,認為各種身體、心理或情緒的壓力都對人有益。同時指出兩點秘訣分享,一是壓力本身無法減少。二是「壓力大小與否與壓力本身無關,而是你對壓力的看法,決定壓力造成的傷害。」因此,重點不是擺脫壓力,而是對待壓力的方式。 「改變想法,換個角度看世界。」林耕新建議大家紓解壓力的方法,改變、接受、隨它去、建構新生活。目前網路世界酸人無所不在,主要是不為別人的批評而煩惱,把情緒的鑰匙交還自己。「正面表列你的人生」,不要減輕或避免壓力,而是重新思考壓力的作用,甚至積極擁抱壓力,畫出屬於自己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Read More

扶輪社助建創世花蓮院 11/23公益園遊會邀民眾響應

為協助創世籌建清寒植物人安養院花蓮分院,花蓮與台北北門扶輪社攜手創世基金會,將舉辦公益園遊會。(創世基金會花蓮分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協助創世籌建清寒植物人安養院-花蓮分院,以紓緩植物人家庭照顧的負擔,花蓮扶輪社、台北北門扶輪社攜手創世基金會,將於十一月二十三日在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公園舉辦「扶輪傳愛、讓愛洄來」公益園遊會,為宣傳活動,三十日邀請眾多來賓一起在大型集氣牆上寫下祝福與支持,藉此象徵花蓮災後團結的力量,也預祝創世基金會花蓮建院順利。 創世基金會花蓮分會邀請眾多來賓一起在大型集氣牆上寫下祝福與支持。(創世基金會花蓮分會提供) 花蓮扶輪社社長李忠賢表示,扶輪社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社會公益,這次的園遊會不僅是一個凝聚社會善心的機會,更是為籌建清寒植物人安養院貢獻力量的重要契機,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大家玩得開心,也為清寒植物人家庭帶來改變希望。台北北門扶輪社社長林建男也表示,很榮幸有這個機會來為花蓮出一份心力,讓愛「洄」來。此次活動花蓮扶輪社及台北北門扶輪社率先拋磚引玉捐助二十萬元,希望更多企業、民眾一同響應。 永慶房產集團花蓮加盟四品牌經管會會長劉協誠表示,這次參與加盟店共三十五間,認助十一萬元園遊券及十三個攤位,並捐出活動當天義賣所得助創世基金會花蓮建院。花蓮郵局局長涂治平則表示,特別開放花蓮縣郵局共三十八家支局櫃檯,讓民眾可臨櫃預訂愛心園遊券,以響應創世基金會籌建花蓮植物人安養院,回饋社會。 活動當天除由在地多個愛心單位提供攤位,包括美味佳餚、生活用品義賣及遊戲互動等,另外亦有國內線雙人來回機票等多項豐富的摸彩品,邀請民眾至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公園共襄善舉。歡迎各界認助園遊券,一張券一百元,做公益同時還可抽大獎。目前園遊會攤位仍持續募集中,歡迎美食店家或公司行號捐贈商品提供義賣,或認助攤位。

Read More

花蓮港區扶輪社 走訪關懷台灣世界展望會花蓮特況家庭

展望會服務的花蓮特況家庭使用的簡易廚房。(展望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港區扶輪社長期投入公益合作,二十九日走訪關懷台灣世界展望會秀林中心服務的特況家庭。因花蓮港區扶輪社社長黃明健與服務計畫主委林進鉎的支持,及秘書蔡志鴻的拋磚引玉,號召社友們支持一同關懷花蓮特況家庭。 小昕(化名)家居住在臨時搭建的鐵皮屋,屋內照明不足、陰暗潮濕,沒有落腳安坐及活動空間,廚房和衛浴非常簡易。若遇颱風來襲,屋頂容易掀開且有漏水情況。小昕家長期居住在潮濕環境,身體也不好,目前僅仰賴小昕父親擔任鋼筋臨時工的微薄收入及社會救助勉強度日。小昕家有四個孩子,家庭經濟困窘,小昕母親因照顧年幼女兒,無法外出工作。震後至今,小昕父親的工作依舊不穩定,房東已將房子出售,要求小昕家需另覓合適住所安頓。 小傑(化名)家有七名兄弟姐妹,父親擔任臨時工,震後微薄薪水難以維持家計,母親從事臨時清掃工作,多數時間在家照顧孩子們,小傑(化名)妹妹有心臟問題,需定期追蹤,弟弟們有過動情況,定期接受早療協助。就讀國二的小傑有參與展望會辦理的生涯發展培力的文化體驗活動,社工定期訪視關懷,並提供物資、特況家庭補助,協助度過生活難關。 黃明健表示,感謝台灣世界展望會一直是弱勢兒少的最大力量。很開心花蓮港區扶輪社今年能持續支持投入參與這樣的服務,結合眾人力量一起幫助台灣脆弱兒童與特殊景況的家庭,讓他們能看見未來的光。 展望會東區辦事處長李玉明表示,感謝花蓮港區扶輪社一直是展望會的公益夥伴,震後我們看見弱勢家庭的經濟依舊困窘,盼望透過扶輪社的拋磚引玉,讓花蓮特況家庭能夠度過難關,邀請社會大眾攜手響應投入飢餓三十國內特況家庭關懷。

Read More

南家扶進社區教照護宣導社福

南台南家扶中心廿六日舉辦社區宣導暨物理治療照護活動,用簡易的毛巾操,達到居家身體放鬆。(南家扶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台南家扶中心結合社團法人台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廿六日在安南區梅花里活動中心,舉辦「無窮世代 健康常在:家庭社區作伙來」家扶社區宣導暨物理治療照護活動,由物理治療師帶領家長,用簡易的毛巾操達到居家身體放鬆及動作控制技巧,增加健康意識。 除了物理治療師帶領家長進行毛巾操之外,現場更安排甘苦挑戰賽、親子闖關、國軍招募、社會福利宣導等攤位,氣氛溫馨熱鬧。其中南家扶長期陪伴的阿慧阿嬤,平時扶養國小階段的三個孫女,生活照顧壓力大,此次參與活動透過物理治療師教導三名孫女居家親子按摩的方式,並提醒阿嬤日常慣用姿勢的調整,感到獲益良多。 南家扶扶幼委員會主委康登春表示,家扶今年度積極進入安南區社區,提供更直接、就近性的服務,盼透過社區宣導與社會愛心的力量,在社區中建立支持的網絡,推動家扶基金會「無窮世代」及健康生活的理念」。 南家扶主任李保良指出,感謝多個社團的協助,集結專業團隊,發揮愛心,讓愛與溫暖深入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家庭。

Read More

統一青銀童樂嘉年華 400人齊健走

統一企業社福基金會舉辦的老少童樂歡度嘉年華在虎頭埤登場。(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統一企業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長期關懷偏鄉社區老人和偏鄉學童,二十六日上午結合多家公司及贊助單位在虎頭埤風景區舉辦「青銀童樂嘉年華」公益活動,邀請近四百位受助的社區長者、偏鄉學童一健走、闖關、表演才藝,度過快樂的週末。 藉由這次健走活動,統一企業社福基金會帶領長輩及學童走出活力、迎向陽光、擁抱大自然、吸收正能量,同時讓孩子及長輩們在心理上感受到被關心、愛與了解。 另外,活動規劃各項溫馨又好玩的闖關送好禮活動,採老少混編的方式,希望藉孩童的活力引導長輩共同參與、找回活力、活躍老化,進而讓學童親老、尊老而不恐老,增進對年老長輩的同理心,創建老幼共融的友善社會。 活動內容還有各項才藝表演,提供舞台讓他們在滿場觀眾面前有機會表現自我、發光發熱。會場還準備近百份摸彩獎品,讓現場來賓滿載而歸。 受邀參與的包括東山區聖賢社區、新營區新東社區、七股區樹林社區、白河區河東里、學甲區三慶里,以及北門區蚵寮國小、七股區竹橋國小、高雄市兒童發展協會、小秀才課輔班、璞玉課輔班等。

Read More

澎湖地檢署攜手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 助藥癮者重拾新生

澎湖地檢署24日上午攜手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舉辦「減少傷害:藥物成癮者的復元之路與支持策略」課程。(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蔣謙正、張翔/澎湖報導 為協助藥物成癮者逐步脫離毒品的控制,邁向健康與復元,澎湖地檢署24日上午攜手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舉辦「減少傷害:藥物成癮者的復元之路與支持策略」課程,此次課程主要在傳遞減少傷害理念,藉由專業的輔導與支持策略,幫助藥物成癮者及其家庭應對戒癮過程中的困難挑戰,重拾健康與希望。 24日課程特別邀請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兩位副執行長張祺及陳鳴敏,為澎湖地檢署受保護管束人及更生保護會澎湖分會志工分享精采的課程內容。陳鳴敏副執行長透過自身經歷,深入剖析了女性藥癮者的特徵樣態,並探討了男性與女性在藥物成癮過程中的初發因子及復原因子的不同之處,女性藥癮者往往面臨更多來自家庭、社會壓力的影響,復元過程中所需的支持系統也更為複雜,因此在輔導過程中,需要更具針對性地提供關懷與協助。 澎湖地檢署24日上午攜手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舉辦「減少傷害:藥物成癮者的復元之路與支持策略」課程。(記者張翔翻攝) 陳鳴敏副執行長表示,性別因素在藥物成癮與復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理解這些差異,才能制定更有效的介入策略,幫助成癮者走向復元。張祺副執行長則分享了利伯他茲基金會的治療性社區復元資源,希望藉由多方的協助,幫助藥癮者及其家庭能夠早日脫離毒品的困擾。 澎湖地檢署指出,毒品成癮高度依賴性導致戒斷過程艱難且充滿反覆,藥癮者不僅需面對生理上的戒斷反應,還需克服心理上的困境,因此,課程特別強調了「減少傷害」的介入取向作為戒癮的核心策略,主要在幫助藥癮者逐步降低毒品使用對自身、家庭及社會的負面影響,並提供多元的支持服務。

Read More

扶輪號召19分社捐贈宜消急救甦醒器

扶輪有愛捐贈宜蘭消防局急救自動甦醒器。(宜蘭消防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南區扶輪社等十九個分社二十三日上午,共同捐贈消防局氣動式自動甦醒器三組,捐贈儀式在羅東分隊舉行,由大隊長林文雄代表受贈。 捐贈的宜蘭南區扶輪社社長黃紀茹表示,扶輪社回饋社會,參與社會服務不遺餘力,五年前就曾與板橋西區社、中和圓通社、永大社、板橋北區社、頭城社及內湖社等友社共同捐贈消防局購置模擬救護訓練教室及相關設備,設置於冬山消防分隊,以提升縣內相關訓練需求,此再次號召本縣扶輪社十九個分社共同合資,捐贈消防局氣動式自動甦醒器三組,以提升緊急救護品質。 宜蘭縣消防局去年度緊急救護次數二萬一千多人次,無生命徵象人數四七六人,到院後二小時內有追蹤有恢復脈搏共一三六人,急救成功率平均百分之二十八點五,目前宜蘭、羅東、員山、頭城及冬山消防分隊救護車均配有自動甦醒器供無生命徵象患者緊急救護使用,本次宜蘭南區扶輪社捐贈本局氣動式自動甦醒器,該機器可自動提供OHCA氧處置,在進行急救的救護技術員可免除手動給氧所需的精力及注意力,提升失去呼吸心跳患者重新恢復生命徵象的成功率。 消防局長徐松奕表示:「各方善心人士的捐贈,相信將有效提升到院前無生命徵象患者之緊急救護品質,使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獲得更佳保障,本次扶輪社的善行義舉實值得社會大眾敬佩。

Read More

護家長輩搭輕軌初體驗 阿公阿嬤樂開懷

天主教聖功醫療財團法人附設聖功護理之家,帶著阿公阿嬤出遊,過程溫馨有趣。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天主教聖功醫療財團法人附設聖功護理之家,每年規劃二次帶著護家長輩出遊踏青的小旅行,今年秋季旅遊很特別,帶著阿公阿嬤體驗搭乘輕軌至大賣場,讓久久出門一次的長輩享受小旅行及購物的樂趣。 聖功醫院院牧室關懷員一早帶領長輩們祈禱祝福後出遊,為維護長輩安全,護家團隊、志工及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共計三十三名工作人員隨行,此次共有十名平均年齡八十五歲以上的長輩參加,好心情全顯現在笑容上,最年長的是高齡九十一歲的潘阿嬤。 院方指出,因為長輩皆須坐輪椅出門,因此全程安排無障礙路線,一路帶著長輩在秋陽微風相伴下散步至輕軌科工館站,沿路長輩可以到戶外看看風景、曬曬太陽,好久沒出門郊遊的潘阿嬤說「看著藍藍的天空,心情就美麗起來!」。 抵達賣場後,院方發放一百元購物券給護家長輩,可以挑選想買的商品,想吃的美食,讓長輩可以重新享受自由購物的樂趣;過程中,只見阿公阿嬤逛了逛,這個也想買、那個也想吃,畫面十分逗趣,太多的選擇也是很困擾的。 院方說,看到長輩逛得開心、吃得滿足,護家團隊也很有成就感,相信長輩跟家屬們都很期待下次的出遊。

Read More

台灣信徹蓮池功德會贈書結緣 協助提升偏鄉校園學子英語能力

台灣信徹蓮池功德會贈書結緣,協助高雄市提升偏鄉校園學子英語力。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支持高雄市教育局推動偏鄉校園學子英語能力,社團法人台灣信徹蓮池功德會理事長一靜法師,捐贈高雄市四十六所郊區學校國中小三千一百本英語單字檢測教材,並且承諾往後將持續捐贈,協助提升偏鄉校園學生英文能力。 贈書儀式在鳳山區信徹禪寺舉行,由住持天得法師主持,黃盟惠副局長代表致贈感謝狀給功德會理事長一靜法師。捐贈對象包括鳥松、燕巢、前鎮、岡山、大樹、大寮、旗山、內門和左營等郊區學校聯盟四十六所國中小;其中國中十二所一千一百本、國小三十四所一千八百本與林園高中國中部二百本。 理事長一靜法師肯定高雄市教育局推動偏鄉校園英語力,因此以實際力量支持,希望協助更多偏遠學校,尤其學習弱勢學子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找回學習競爭力,扭轉困境改變人生。 信徹蓮池功德會於民國七十二年成立,發揚傳統慈悲濟世美德,幫助社會貧困民眾,輔導關懷增進身心健康,建立正確人生觀,協助政府辦理慈善、公益、文化、教育、就業培力等工作,促進社會安定和諧、淨化人心。 黃盟惠副局長表示,提升英語力專案計畫,由教育局國中科、國小科建立合作共識,自一一0學年度開始試辦,今年邁入第四年,參與學校國中小由三十所增加到一百二十三所,人數激增,總共八千五百一十六位,未來三年將逐年增加至一萬三千一百位。學生透過英語單字補充教材與英語學習網站做自主學習,藉由檢測成績策勵自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