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竹兒二期永久家園 落成

若竹兒二期永久家園落成規劃將在一0九年三月啟用。不僅減輕家屬照顧壓力,也讓這群需要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有個永久的家園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若竹兒教育基金會在十五日舉辦「一0八年若竹兒二期永久家園落成典禮」,規劃一0九年三月啟用,屆時將可服務七十五位身心障礙者,有四十位全日型住宿服務量能,及三十五位日間型服務量能的身障機構。  若竹兒從八十七年成立,至今已服務三百位以上心智障礙者,但依現有空間設施,僅能在日間服務三十位心智障礙者,仍有許多服務對象苦候著進入若竹兒。於是若竹兒教育基金會啟動「若竹兒永久家園建院計劃」,每年舉辦園遊會募款,其中慶寶公益信託更伸出援手捐助二千萬元,全數作為教養費及永久家園籌建經費,期望讓若竹兒永久家園擴建能順利推展。

Read More

南家扶助學特賣 下月5郵局同步

南台南家扶中心將於二0二0年一月卅一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在台南郵局所屬的成功、永樂、大同、安南、原佃五間郵局,以及南家扶中心所屬五妃工作站舉辦助學特賣會活動,希望社會大眾能踴躍前往購買助學,讓家扶學子朝「教育脫貧」夢想邁進。(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台南家扶中心為籌措就學家扶學子順利繳交下學期開學註冊費及學習費用,將於二0二0年一月卅一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在台南郵局所屬的成功、永樂、大同、安南、原佃五間郵局,以及南家扶中心所屬五妃工作站,舉辦助學特賣會活動,南家扶表示,由於只有一天,希望社會大眾能踴躍購買助學,讓家扶學子朝「教育脫貧」夢想邁進。  南家扶表示,「教育脫貧」是南家扶助學希望工程的理念,希望透過各項助學活動,協助家庭經濟弱勢困難的家扶學子,補充缺乏的教育資源;也希望透過助學特賣會,藉由邀請受扶助中的家扶兒擔任活動志工,從服務的過程中增進自信心,透過擔任志工接觸人群學習團隊合作,了解且珍惜助學金都是得來不易的愛心,能更加的珍惜,並感受回饋的喜悅,提升處事圓融,培養社會適應力。  南家扶說,歲末將至,不少民眾會開始整理房屋準備過年,希望善心民眾及愛心廠商提供使用不到或者公司所生產的物品義賣,或在二0二0年一月卅一日,至成功等五間郵局及南家扶中心所屬五妃工作站特賣會現場購買產品,幫助弱勢學童。

Read More

新市區讀書會 以書會友 悅讀人生

新市讀書會不定期舉辦旅遊走讀,增廣視野。 (記者林相如攝)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林相如 每月一會 沉浸在讀書樂趣中  在科技當道的氛圍下,看書的人越來越少,反而都是滑手機來汲取資訊與知識。成立20幾年的新市區讀書會,雖然歷經潮流與習慣的改變,但會員數沒有減少,依舊維持在60人左右,大家每個月聚會一次分享讀書心得,把讀書當樂趣。會長鄭婷文說,沉浸在書本中,會讓人有特別的感受,尤其意見交換,展現多元的看法,更是別有樂趣。 新市讀書會的戶外走讀,展現會員的朝氣與活潑。參與地方文史活動 發展更多元  成立於民國85年的新市區讀書會,由從台南二中教務主任退休的呂建德邀集一群鄉內熱中文史的朋友發起成立,當年在新市區公所支持下,讀書會維持正常運轉,每個月都舉行例會,分享讀書學習心得,並全力參與地方文史活動,成為新市地區文化發展最主要的力量。  縣市合併後,新市區讀書會雖然不再有公部門的支持,卻仍無損讀書會運作的力道,反而讓讀書會的發展更為多元,讀書的內容更豐富。  新市區讀書會最大特色就是「多元化」,參與成員涵括各行各業,背景多元化;閱讀的書種也相當豐富,包含親子教養、台灣文化歷史、美學素養、純文學、 商業理財等;閱讀的方式,除了每月於室內舉行的例會外,春秋兩季還舉行「閱讀大自然」等戶外活動,閱讀模式也多元化。 新市讀書會分享會有時候安排在戶外舉行,更貼近自然。會員藝術創作展 吸引鄉親欣賞  因會員分散各行各業,多才多藝,除了讀書會外,也都參加其他團體,包括書法協會、美術協會等藝文團體,為分享會員學習成長的喜悅,還結合會員的作品,在新港社地方文化館舉辦會員藝術創作聯展,包括油畫、書法、工筆畫、陶藝、壓花、裝置藝術、攝影等,展出作品內容豐富多元,吸引不少鄉親前往欣賞品評,將讀書會的觸角向外延伸,不再只限於關起門來自己研討,而是與外界分享更多學習成長的喜悅。 新市讀書會每個月都會舉辦讀書分享會。閱讀主題與時俱進 面向豐富  鄭婷文說,新市區讀書會在歷任會長帶領下,穩健地向前行,且閱讀書本的內容也跟隨時代潮流與時俱進,不再只侷限少數領域,只要是會員看到不錯的書籍,都可提出來與大家分享,包含旅遊、美食、健康、養生、理財、國際等等,甚至是作家的專業創作,對專門的事物有深入的刻劃等,大家都有興趣深入閱讀,利用月會一起討論,激盪出豐碩的看法。  鄭婷文也說,由於有會員任職於證券公司或者銀行業,也會請他們分享投資理財之道,透過他們專業的講解,讓不曾涉獵過投資領域的會員,有新一層的體會,對於自己的投資理財之道,有所助益。 春秋兩季戶外旅遊 走讀更樂  新市區讀書會每個月固定的月會,還有春秋兩季拉到戶外旅遊,藉由旅遊踏青,放鬆心情,過程中所見事物也可拿出來分享討論,就如同國小校園推動的走讀式閱讀,讓讀書會的閱讀樂趣增添不少,也讓大家身體力行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長知識、不斷與人分享知識,大家一起成長、一起喜悅。

Read More

5獅會捐義消60具共生面罩

古都獅子會等五個團體,合捐一批「空氣呼吸器之共生面罩」給消防局。(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古都獅子會等五個團體聯合捐助總價廿一萬多元,共六十具「空氣呼吸器之共生面罩」給台南市消防局義勇消防總隊,讓義消在英勇救災時生命安全多一層保護,提升搶救成效。  這項捐贈儀式昨天上午十點在消防局後方廣場舉行,捐贈單位包括古都獅子會、國際獅子會三00D1區廿一分區、北門獅子會、仁愛獅子會、永恒獅子會。現場由古都獅子會長許逸凱代表捐贈,並由消防局長李明峯代表接受。  許逸凱說,各獅子會都非常支持消防局,得知「空氣呼吸器之共生面罩」是消防人員進出火場安全上不可或缺之裝備,因而決定串聯各獅兄獅姊們,共同捐裝備,期望能讓義消們救災時也能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並降低救災風險,更希望能藉由此項裝備,使義消們執行救災時能搶救更多危難民眾。  李明峯向各獅子會致謝,並稱裝備除了讓義消兄弟們於進出火場時更加安全,爭取更多時間搶救民眾寶貴生命,也有對社會愛心拋磚引玉及活化大愛精神之深層意義。

Read More

鼓勵弱勢 建築師公會頒發助學金

台南市建築師公會頒發獎助學金,鼓勵相關科系學子努力求學,公會並提供實習打工機會。(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建築師公會為鼓勵弱勢學生,公會頒發獎助學金給九名就讀相關科系學生,除獎助學金外,日後也將提供學生實習打工機會,建築師們也允諾,若表現優異將晉用,讓學生一畢業即可就業,免於失業煩惱。  台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目前由張仁郎接任。他表示,為鼓勵學生積極向上,公會每年都會提撥經費,表揚雖身處弱勢,卻刻苦自勵、品學兼優的學子,共表揚九名就讀相關科系學子,包括建築、建築藝術、室內設計、空間設計、景觀設計、材料系等,以南部地區學子為主,此次受獎學生包括南藝大、崑科大、南應大、成大、高苑科大等校。  公會除提供獎助學金,今年起,也將提供大專院校大三以上學子實習、打工機會,希望透過學徒制的徵才模式,除協助學生賺取學費,並可為建築師事務所尋覓適當人才培訓。邱厚文也鼓勵學生莫因身處逆境就放棄,而應更積極主動,開拓自我專業。  公會表示,台灣目前公共建設、房地產興盛,然許多大型建築習慣開國際標,而目前大陸尋才相當積極,即使是新手,開出的價碼幾乎是台灣的兩倍,公會希望提供更多學習和發揮機會,為台灣留才。

Read More

彰3獅會 為家扶辦愛心園遊會

受邀請參加的家扶兒開心的和節目主持人心心姐姐同歡,歡度快樂的一天。(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工獅子會、成功獅子會與千禧獅子會八日假彰師大寶山校區為家扶受助的弱勢家庭親子舉辦愛心園遊會活動,現場一四六個攤位,吸引大批愛心民眾到場一起做愛心。縣長王惠美謝謝所有社團及慈善企業對家扶的疼惜,縣府會與大家一起努力讓孩子在好的學習環境中成長,守護孩子們的權益。  園遊會現場也安排家扶兒才藝演出,包括家扶兒童醒獅團、自立青年黃得東、家扶兒蔡心妤及小K老師、HIGH音樂FLY青春少年樂團、少年展力踹樂團以及成功獅子會的海草舞、社工異言堂等動態精彩表演。  國際獅子會三OOO─C─三區總監許雪珠謝謝寄養家庭及家扶所有的成員,為政府照顧許多有障礙、困難的家庭,讓他們能有好的轉變,長大後為社會盡一份心力,不造成國家的負擔。

Read More

梧棲港、長青獅會 捐消防設備

梧棲港獅子會及長青獅子會,昨日捐贈台中市消防局第四大隊救災裝備一批,讓第一線消防救災人員有最好裝備。(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梧棲港獅子會、長青獅子會捐贈消防衣風乾設備一台、消防水帶二十條及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二百八十支,提供台中市政府消防局第四救災救護大隊梧棲分隊使用,八日舉辦捐贈儀式,讓第一線消防救災人員有最好裝備,順利完成各項勤務。  消防局第四救災救護大隊副大隊長朱錦源表示,此次受贈的消防衣風乾設備係運用熱交換原理將熱風導入管內烘乾消防衣,一次可烘乾四套消防衣且設有自動關閉裝置,也能自行調整烘乾時間,減少等待時間,增加救災人員舒適度。 小小消防營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盼寓教於樂,瞭解消防勤務與防災知識。(記者陳金龍攝) 梧棲港獅子會長陳永祥則說,消防弟兄於救災結束後,消防衣常來不及風乾,就得再次出勤,因此捐贈消防衣風乾設備及消防水帶供梧棲分隊弟兄使用,讓第一線消防救災人員能夠有最好的裝備,順利完成各項勤務。  消防救災裝備捐贈儀式,分別由第四救災救護大隊副大隊長朱錦源代表收下,由梧棲港獅子會會長陳永祥及長青獅子會會長洪淑鈴代表受頒感謝狀。昨日同時舉辦小小消防營的活動,邀請二百多名梧棲區孩童一起參與。

Read More

仁德中生社區發展協會 農業X觀光翻轉中洲未來

中生社區發展協會和里辦公處推出「鐵馬樂農遊」,吸引不少民眾一同參與。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林偉民 發展社區小旅行 推單車一日遊  仁德區中洲里位於仁德最南端,屬於傳統農業區,最近在中洲里長兼中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葉清仁積極帶動下,著手推動社區小旅行,帶領遊客騎單車到社區進行一日遊,希望除了傳統農業外,也能引進觀光客,帶動社區發展,葉清仁有感而發的說:「老年化的社區再不自立自強,很怕會被邊緣化!」 洲第一家麻油工廠「麻油客棧」進行空間改造前,區長黃素美(中)、里長葉清仁(右)和主人鄭瑞廷合影。屬特定農業區 面臨人口老化問題  中洲里是由原中生里和中洲里合併而成,原中生里長葉清仁順利當選合併後的中洲里長,他的眼光看得遠,認為附近各里近年都快速發展,連緊鄰的歸仁區大潭里都發展得很快,反觀中洲里屬於特定農業區,年輕人口外流,加上台鐵興建沙崙支線後,長榮大學通勤學生不再到中洲車站轉接駁車到學校,讓中洲更顯落寞,近年老年化嚴重。  葉清仁表示,他熱愛這塊土地,對故鄉也有使命感,依過去從商經驗發現「凡事親力親為,才有可能帶動大家一起做事」,且「會而有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事後檢討」,因此很多工作都是開會起共識後一起動手做。 中生社區照關據點年長者開心展示手工藝成果。推動關據共餐送餐 開辦市民學院  他認為,老舊社區必須注入新觀念,才能發展起來,因此他擔任中生里長後,隔年成立中生社區發展協會,開辦照顧關懷據點,推動長照2.0,也開辦市民學院,聘請老師教社區長輩做手工藝、請醫師和大學老師教導年長者正確的保健方式、做健促活動,也開辦年長者共餐和送餐活動,讓年長者獲得更好的照顧,生活也更充實。  葉清仁認為要發展地方,非要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因此到處向社區年輕人灌輸觀念,希望以社區觀光取代傳統農業,獲不少年輕人支持並加入社區發展協會,加上里辦公處的志工媽媽、二仁溪發展協會的支援,大家一起為中洲的未來努力。 社區廢棄豬舍改造成居民休憩場所,完工後相關人員開心在豬舍前合影。 (記者林偉民攝)古厝設麻油客棧 鐵馬樂農遊轟動  中生社區發展協會理監事們討論發現,社區主要是傳統農業,必須在困境中脫穎而出,因此決定從傳統種植的胡麻著手,為解決里內沒有麻油工廠的困擾,本身也種植胡麻的鄭瑞廷去年自費採購榨麻油機,在中洲古厝開辦「麻油客棧」,免除農民奔波安定、西港區麻油間的辛苦,也開發出社區自創品牌的胡麻油。  社區九月結合市府都發局「綠培力」社區規劃師,認養麻油客棧旁廢棄豬舍進行空間改造,打造居民休憩場所,十月因跨越港尾溝溪的港尾橋完工,協會結合二仁溪之隔的高雄白沙崙萬福宮舉行「鐵馬樂農遊」,在港尾橋來場單車大會師,在地方造成轟動。 中洲里長葉清仁展示自創品牌的胡麻油。  (記者林偉民攝)串聯景點搭配特色餐 帶動觀光  中洲里是老舊部落,擁有福德祠、保生宮、中洲教會、二仁溪堤防和生態、蔡家古厝、二仁溪舊鐵路橋、舊營區等景點,搭配芝麻糖DIY體驗等活動,加上社區媽媽的特色餐、伴手禮,社區發展協會開發出單車社區小旅行路線,若再搭配奇美博物館、十鼓文化園區等景點,更能規劃成單車套裝旅行,帶領更多遊客來社區參觀,以觀光帶動農業,社區才有未來。  葉清仁表示,社區要發展,除了原有的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節辦晚會、元旦辦花海節等活動,凝聚社區向心力外,發展觀光才是應該走的路,目前社區觀光才剛起步,未來希望結合在地豐富的文化、產業、生態和農特產品等特色發展觀光,社區才有機會走出活路,翻轉未來。

Read More

安甲獅會 邀新移民爌窯

台中市安甲獅子會舉辦新移民親子成長營,數百位移民家庭砌128座窯,場面熱鬧。 (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  熱衷於社會公益的台中市安甲獅子會,昨日於大甲區義和里再舉辦「一O八世界一家親─新移民親子成長營」活動,數百位移民家庭在田間砌了一百二十八個窯,現場充滿歡樂氣氛。  世界一家親─新移民親子成長營活動,由安甲獅子會長陳宜興主持,有立委候選人及議員代表、鄰近獅友會獅友、大甲、大安、外埔等三區主任秘書、各機關團體代表等近百人共襄盛舉,近四百新移民家庭參加。

Read More

扶輪愛地球 後壁種下187株茄苳

扶輪一人一樹植樹愛地球,在後壁泰安宮後方的公園,已種植不少茄苳樹。(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國際扶輪3482地區第一分區台北北薪扶輪社推動「扶輪一人一樹植樹愛地球」計畫,三年來發動社友在後壁下茄苳地區、泰安宮後方公園等地,種下一百八十七株茄苳樹,到年底預定要種滿兩百株。未來三年,台北朝陽扶輪社要接棒,將擴及在上茄苳地區等地繼續種茄苳樹,讓後壁恢復早年茄苳綠意盎然的榮景。  後壁泰安宮管理委員會總主委王子豪表示,後壁有上茄苳里、嘉苳里,早年種植很多茄苳樹,也因此後壁泰安宮的媽祖有茄苳媽之稱;後壁子弟出身的北薪社前社長廖文良,三年多前返鄉時,向他提及在後壁「下茄苳地區種下茄苳」植樹活動的想法,希望逐步恢復茄苳樹滿城的景致,經找地、找樹、與社區發展協會、里民溝通,共同成就這件美事,已陸續種下一百八十七株茄苳樹,至年底將以種滿兩百株為目標;在泰安宮後方公園就由各單位種下五十九株,還將設步道、涼亭,方便民眾休憩使用,未來還會繼續種樹,希望後壁處處有茄苳樹的遮蔭。  廖文良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名導演魏德聖在後壁籌拍台灣三部曲、名模林志玲的父親是後壁人,林志玲返台南結婚,在在都使「後壁變頭前」,未來經由一戶一茄苳的栽種,後壁將成為適合居住的好地方。 國際扶輪3482地區第一分區北薪扶輪社並代表捐贈植樹、設置石椅等經費廿八萬餘元,由王子豪代表接受,北薪扶輪社社長黃彥傑、朝陽扶輪社長林文瑞對於植樹愛地球計畫都相當認同,希望減少地球暖化;林文瑞是旅北的後壁上茄苳子弟,將接棒植樹計畫,未來要繼續在後壁上茄苳等地推廣種植茄苳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