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科接竹縣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聘卸任董座林光華為榮譽董事長

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董事會完成改選,新任董事長由縣長楊文科接任,並聘卸任董事長林光華為榮譽董事長。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財團法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第十屆董事會廿八日舉行新卸任董事長交接,新任董事長楊文科特別聘任卸任董事長林光華為基金會榮譽董事長,並頒發感謝狀給第九屆董事等相關人員,感謝過去廿年來的努力,為新竹縣的藝術文化獻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任楊文科董事長肯定林前董事長及其所有董事等相關人員擔任對於新竹縣文學教育推廣的用心,並自我期許接下基金會董事長一職後,將積極協助吳濁流老師所創設的文學獎回到新竹縣,企盼吳濁流文學獎更加壯大,因之更能永續經營。  楊文科董事長表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未來將扮演新竹縣地方文化領頭羊為期許,傳承榮耀和驕傲,致力於在地產業發展與文化藝術推廣,為縣民創造多元且充滿藝術文化氛圍的生活環境,並以科技加值文化底蘊,增進智慧生活,打造新竹縣成為「文化 科技 智慧城」。  卸任林光華董事長肯定接任的楊文科董長是有決心、可以託付的好縣長,肯定對他上任縣長以來的表現,諸如科學園區三期開發由縣政府公辦、學校週邊禁設電動玩具、承擔起璞玉計畫責任等。

Read More

慈濟新芽獎頒獎 209生受惠

獲得慈濟新芽獎學金的清華大學音樂系學生楊荏閔在頒獎典禮中表演小提琴。(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慈濟基金會台南新芽獎學金二十七日在仁德靜思堂頒發,共有二0九位學生獲獎。其中,獲得學習領域獎的楊荏閔目前就讀清華大學音樂系,她與中風多年的養父相依為命,幸有慈濟的協助,才能度過難關;養父已於月前過世,她除了要自立更生,將來想當老師,回饋社會。  慈濟新芽獎學金是針對慈濟照顧戶與居家關懷戶的孩子頒發,希望每一位受照顧的學生,都能像一顆種子一樣,長成茁壯的大樹,未來成為一位為社會奉獻大愛與關懷的人才。  新芽獎學金包括全勤獎(含孝悌獎)、學習領域獎(含孝悌獎、特殊表現獎、進步獎),從小學到研究所都有,今年共有二0九位學生獲獎。慈濟基金會昨天在仁德靜思堂舉辦頒獎典禮,市長黃偉哲、教育局長鄭新輝均到場參與。  慈濟基金會指出,所有獲獎者中,最令訪視志工及慈濟委員不捨的是目前就讀清大音樂系的楊荏閔。她生長在寄養家庭,但養父在十多年前中風,養父母離婚,父女兩人相依為命。考上清大後,離家北上,但她每兩週南返探望養父;後來養父第三次中風,生活無法自理,必須送到安養機構,前一陣子又被診斷出罹患肝癌,不幸於九月底過世。  楊荏閔雖家境艱困,但她從小成績優異,上大學後除了要打工賺生活費,還會儘量省錢幫養父購買好的營養品,也會定期返家探視,對養父關懷備至;養父的後事也是由她一人奔波處理,令慈濟志工看了相當不捨。  楊荏閔很感謝慈濟志工對她的協助,未來將更用功學習,希望將來可以當一名音樂老師,有能力可以幫助一些貧苦的孩子。

Read More

南市體育總會改選 吳志祥當選理事長

南市體育總會廿七日舉行理事長改選,結果由吳志祥當選新任理事長。(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體育總會廿七日下午在南區新建路夏都城旅召開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會中改選理事長,由吳志祥當選下屆理事長。  南市體育總會原任理事長劉福財因已擔任兩屆理事長,廿七日下午改選後,受邀擔任榮譽理事長。  新任的南市體育總會理事長吳志祥原為南市體育總會副理事長,並且擔任南市慢速壘球委員會主委。  吳志祥表示,對於南市未來體育發展,未來會找退休或現任的國中、小校長及家長會長,擔任體育總會的諮詢會務顧問,希望可以協助培養基層的體育人才,且由單項體育委員會,分擔責任,輔導基層,讓南市體育向下扎根。  至於理、監事部分,未來希望可以協助單項委員會發展,成為全市運動,讓南市體育有更好的發展。  南市體育總會廿七日進行改選名單為副理事長為張永泉、胡炳昆;理、監事名單如下,常務監事許志成,監事吳國賓、孫文波、黃冠豪、呂維胤、楊仕明、陳林宏。常務理事曾順良、杜素吟、呂明泰、王健源。理事陳盛香、蔡介溪、劉貞宜、李美慧、邱明發、黃宗榮、王榮棋、張永文、蔡旺銓、姜丁引、林榮宗、陳協加、許文忠、李中岑、郭海濱、姜滄源、陳長提、李炳杉。

Read More

救國團終身學習成果展

 救國團歡慶成立六十七週年,廿七日在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辦「學習有活力,生活更亮麗」師生成果展。(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救國團南市團委會,為歡慶救國團成立六十七週年暨終身學習中心師生研習成果呈現,廿七日下午在市立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辦一0八年度「學習有活力,生活更亮麗」師生成果展,內容包括動態演出、靜態聯展、體驗課程、義賣、有獎徵答等活動,展現師生學習成果。  救國團南市終身學習中心師生們,更努力展現其豐碩的學習成果,不論是熱血的太鼓表演、魅力四射的韓國MV熱舞、美妙的二胡及陶笛音樂演出、異國風情的寶萊塢舞蹈,還是課程體驗區的美髮義剪、經絡推拿、書法揮毫、手作彩繪、凝膠指甲等,在在向大眾散播快樂學習的充實與滿足,激勵更多民眾加入終身學習的行列。  救國團南市團委會表示,除了展演節目外,體驗課程部分,採取義賣、隨喜捐款或捐發票,活動募款所得及發票將全數捐給「張老師」基金會等公益團體;成果展結束時,大家更相約明年再見。

Read More

關懷貧童 遠雄捐三社福團體卅萬元

遠雄房地產二十七日舉行「府城送暖‧遠雄傳愛─2019遠雄兒童關懷送暖園遊會」,以家境貧困孩童為關懷對象,並邀請議長郭信良(右)敲響愛心鑼。 (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遠雄房地產二十七日舉行「府城送暖‧遠雄傳愛─2019遠雄兒童關懷送暖園遊會」,以家境貧困孩童為關懷對象,除了負擔舉辦園遊會的所有費用外,同時捐款三十萬予三個社福團體,嘉惠近二百名孩童。議長郭信良致詞時表示,百忙之中特別前來就是要給遠雄「按個讚」。  這場園遊會在小北夜市舉行,邀請南台南家扶中心、以恩關懷協會、德蘭啟智中心的孩子們共襄盛舉,活動壓軸則請來市長黃偉哲帶領與會貴賓,敲響愛心鑼,象徵敲響愛心鑼,每敲一下,就代表愛與關懷能夠宏亮地把愛傳出去,傳進每個人心中角落。  郭信良則表示,遠雄有道德良心要把大巨蛋蓋好,用這種精神來台南服務,尤其對弱勢善盡企業責任更值得嘉獎。  遠雄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張麗蓉總經理表示,舉辦公益園遊會,實踐回饋鄉里的承諾。她也代表遠雄房地產,向參與活動的德蘭啟智中心、南台南家扶中心、以恩關懷協會致贈三十萬元支票,每一個社福團體可獲十萬元。這筆經費將用於幫助六歲以下早療幼童醫療照顧、十六歲以下經濟弱勢學童生活支援,以及國小到國中弱勢學生之課後照輔。  公益園遊會也廣邀臺南知名的美食及伴手禮店家熱情設攤,同時邀請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西瓜哥哥帶領孩子們唱跳歡度時光,除此之外,主辦單位還安排非常受孩子們喜愛的魔術與氣球表演及體驗活動,讓參與的市民與社福團體的孩子們度過一個溫馨假日。

Read More

護理嘉年華 展示古老接生箱

衛生局副局長黃文正(左二)與大台南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劉憶萍(右二)展示古老接生箱與胎心音聽筒。(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大台南護理師護士公會廿六日在南瀛綠都心公園舉辦「護理嘉年華」活動,除了推出護理服裝演進史來彰顯護理師貢獻;也展示古老的接生箱與胎心音聽筒,讓不少服務於婦產科的產婆「想當年」。  大台南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劉憶萍表示,目前在大台南地區(原台南縣)共有七千多名會員,分別在公共衛生體系、醫療院所、社區門診、長期照護機構、學校及工作職場,以不同的專業形守護民眾的健康。「護理嘉年華」今年是第二次舉辦,以節慶歡樂動態展演方式,來彰顯護理師對於社會的貢獻。  這次公會籌畫系列活動,包括在各地引起熱議的「您的一生有我~點亮護理微光」,以蒙太奇方式輸出各地民眾熱情參與的照片紀錄,讓每位參與支持「護理專業真、善、美」的民眾,成為鼓勵護理人員持續堅守崗位的溫暖力量。市長夫人劉育菁及衛生局副局長黃文正也都到場,為參加「護理嘉年華」的護理人員加油鼓勵。  為讓民眾更深入感受護理專業價值,主辦單位策畫了難得一見的護理歷史文物展與護師服風華展演秀,還安排長榮大學菲律賓國際護理博士學生身著母國傳統服裝表演民族舞蹈,非洲及台灣學生也表演熱情森巴鼓,精彩又熱鬧。

Read More

鯤鯓王平安鹽祭 請鹽揭序幕

平安鹽祭昨天登場,民眾到祈福小鹽山前裝填鹽,將鹽袋帶回家。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邁入第十六年的鯤鯓王平安鹽祭廿六日登場,交通部長林佳龍在活動中指出,交通部計劃將台六十一線西濱快速道路串連成幸福公路,從新北八里到台南七股,全長三百零八公里免費,是世界級的觀光路線,而王爺總廟南鯤鯓代天府是必遊景點。  鯤鯓王平安鹽祭昨天一早舉行請鹽科儀,下午在南鯤鯓代天府廟埕開幕,由廿三位道長誦經祈福,為活動揭開序幕。包括交通部長林佳龍、市長黃偉哲、雲管處長徐振能及各級民代都出席這項活動。  今年的平安鹽袋以朱府千歲為設計主軸,交通部長林佳龍(左)也愛不釋手。(記者盧萍珊攝) 首度參加平安鹽祭的林佳龍強調,鯤鯓王平安鹽祭是擴大國內旅遊秋冬補助的重點宣傳活動,看到以朱府千歲為設計主軸的鹽福袋也愛不釋手,強調一定要將鹽袋帶回家,讓家人保平安。   黃偉哲表示,已辦理第十六屆的平安鹽祭,一年比一年人數多,攤位更多,南鯤鯓代天府不僅是信仰中心,也是米其林三星級的景點,結合文化、觀光、宗教上的意義進而發揚光大,越來越興盛。  今年鹽袋仍有南鯤鯓廟、雲管處兩種不同版本,昨天下午排隊領到鹽袋的民眾,就趕緊來到祈福小鹽山前取鹽,裝填進鹽袋裡,帶回家保平安;現場還有人手持塑膠袋、水勺來取鹽,都被工作人員勸阻。  南鯤鯓代天府博杯挑戰賽更是大排長龍,今年首度祭出最高杯可得五萬元現金,吸引許多人來試手氣,不論大人、小孩都想贏得。

Read More

台中六房媽 出巡烏日18里

台中「六房媽祖觀光文化節」二十六日登場,遶境烏日地區十八個里。 (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烏日報導  台中六房媽今年結合烏日區農會百年慶,二十六日起兩天舉行「六房媽祖觀光文化節」活動,除集聚大庄媽祖等各宮廟媽祖神尊,由六房媽分靈的新加坡萬天府媽祖也回娘家,帶領信眾遶境烏日地區十八個里,場面熱鬧。  台中市六房媽創會理事長黃義村表示,相傳在清順治年間由林氏六兄弟奉請天上聖母金身從大陸渡海來台墾荒,成為「六房」媽的由來;三百六十多年來,六房媽沒有固定廟宇,但信眾仍逐年增加、香火鼎盛。九十二年台中六房媽會成立至今,信眾仍沿用「住民宿」的概念選出爐主,讓媽祖住進家中,每年遶境均採「年初拚經濟,年底迎媽祖」的方式舉行。  民政局指出,媽祖信仰是台中重要的文化資產,媽祖遶境活動也是中台灣的宗教盛事。不同於每年農曆三月舉辦的媽祖遶境活動,台中烏日六房媽有「生意媽」的稱號,由於信眾以工廠、企業主居多,因此獨特的六房媽信仰,都是選在工作告一段落的歲末年終遶境。  六房媽冬季遶境活動相當特別,除了前往雲林祖廟進香;回到台中後,也會在烏日遶境,沿途都有民眾虔誠的設案祭拜。加上六房媽過去沒有固定的媽祖廟,仍吸引大批信徒追隨,甚至遠從國外來到台灣朝拜。

Read More

撲克協會掩飾賭場 6賭客送辦

新北市警破獲板橋區龍泉街一處以「華人德州撲克競技協會」為掩飾,透過網路公開招攬不特定賭客的德州撲克賭場。 (海山警分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區龍泉街一處賭場以「華人德州撲克競技協會」為掩飾,透過臉書、通訊軟體群組公開招攬不特定賭客參與;警方經近二個月監控,廿五日凌晨突襲搜索,現場逮捕巫姓負責人等六嫌,警訊後依賭博罪嫌移送法辦。  警當場查獲賭場負責人巫男、荷官一名及五名賭客,查扣賭桌籌碼二五0萬元、店家籌碼一千七百萬元、現金廿一萬元及撲克牌、監視器、電腦、帳冊、名冊等。

Read More

安平王城西社區協會 志工獻心力有志一同

安平區王城西社區發展協會志工,是社區舉辦活動的主力。 (記者陳銀全攝) 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陳銀全 每月不同主題活動 全力相挺  安平區王城西社區發展協會雖然沒有設置太多社團,不過社區發展協會卻有一群志工,每月社區安排不同主題的活動時,都會全力相挺,相當另類。  王城西社區於82年間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因位於安平古堡「王城」西邊,因此命名,社區內古蹟眾多,安平古堡、東興洋行、安平開台天后宮、小砲台,及聖樂倫天主堂文物館,現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為盧守真。  社區屬於舊部落型,里民大多為漁民、工人,人口以老人居多,年青人多外出工作,社區內並無生產資源,社區前有兩棵大榕樹及社區邊的三角公園,有六角亭是里民空閒時種花的地方,且社區周邊的空地多規劃成小公園,如日本鹽場宿舍前的綠地,及國家歷史公園等,為居民散步連絡情感的地方。 安平區王城西社區發展協會志工,遇有活動就會有不同裝扮演出,讓活動熱熱鬧鬧。 (記者陳銀全攝)志工舞蹈/手語表演 生動活潑  王城西社區發展協會一群志工團,平時練習不少技藝,包括舞蹈或手語,成為社區表演的生力軍,有時還會對外代表王城西社區表演。社區發展協會說,每遇節慶表演,一開始社區只有靜態展覽,讓民眾總覺得不夠生動活潑,後來加入志工表演,每次活動就豐富許多,不管是舞蹈表演,或是手語表演,志工們都能駕輕就熟。  這群志工就成為社區發展協會的「主力」,不管是社區舉辦活動,或是申請總體營造時,多虧這群志工幫忙,才能順利進行;例如社區每年端午節舉辦綁肉粽,贈送給弱勢族群,其他社區也會參與外,但都要靠社區志工幫忙才行。 每逢節慶關懷獨老/弱勢家庭等  社區每月舉辦的主題活動,志工們更二話不說全心全力投入,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每月安排的主題活動都有不同性質,如歲末關懷清潔月─至獨居行動不便長者家清掃及貼春聯除舊布新、春聯義賣慈善月─結合書法家公益書寫春聯義賣捐瑞復益智中心、祖孫同樂嬉戲月─規劃社區祖孫三代親子活動並延伸至關懷弱勢家庭、清明春捲祈福月─將遺忘的習俗藉由耆老回味並共同學習製作傳承、我愛媽咪幸福月─藉由社區辦理活動以品嘗社區長者拿手菜來分享傳承、粽香傳情愛心月─由里民包粽並傳承學童學習分送獨居長者及弱勢家庭、社區藝術音樂月─結合音樂團體演奏懷念老歌及音樂讓社區長者回味、我愛爸爸開心月─結合幼兒、學童製作卡片來關懷祝福社區長者、散播歡樂喜樂月─結合幼兒、藝文團體至養護中心表演以示友善關懷、九九重陽敬老月─邀社區長者及弱勢團體參與社區重陽節活動的祝福、社區運動健康月─結合樂齡長者將平日所學手語音樂律動成果展現、聖誕佳音平安月─妝扮聖誕老人至養護中心及社區長者家中報佳音祈福。  這些活動雖然內容都不一樣,但都靠社區志工們全力相挺,才能順利完成。 每年遇有節日,安平區王城西社區發展協會慰問安平區長者。 (記者陳銀全攝)古禮抓周/看古厝 推介安平特色  今年社區發展協會申請社區營造,包括「盧經堂古禮抓周」、「社區文創話3D」、「守護資產話古厝」等。社區發展協會表示,社區內的盧經堂古厝舉辦「盧經堂古禮抓周」,漸漸打出知名度,未來將結合社區現有的文創作品,讓參與抓周的客群也能現場參加「文創DIY」活動,認識安平特色。  「社區文創話3D」,希望開辦「3D列印」課程,教導社區里民、志工認識3D列印及雷雕機,透過課程中學習激發腦力、創造力,為未來社區產業走向不同的面向。  至於「守護資產話古厝」,希望整理盧經堂古厝附近的盧基古厝,讓遊客欣賞兩間古厝之美,並透過用影像紀錄過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