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家人文協會連4年捐奶粉 用愛灌溉新北弱勢嬰幼兒

中華道家人文協會理事長張旖(右)連續四年捐奶粉,由張錦麗局長代表受贈。(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中華道家人文協會長期關懷弱勢,從102年起,每年皆於母親節捐贈蛋糕和端午節捐贈肉粽,108年起更擴大加贈嬰幼兒奶粉。18日由協會理事長張旖連續第4年捐贈奶粉交新北市社會局轉贈弱勢家庭,統計4年下來已累積4,800罐,受益高達3,600人次,讓弱勢家庭的嬰幼兒可以獲得溫飽和營養。 張錦麗局長頒贈感謝牌給中華道家人文協會理事長張旖(右)。(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協會理事長張旖表示,這兩年受疫情影響,擔心弱勢家庭更受衝擊,奶粉屬高單價物品,但對嬰幼兒又是最必需品,因此協會決定今年擴大捐贈,從每月110罐增為130罐,一年共1,560罐,希望用愛灌溉幼苗,讓他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茁壯。 許媽媽3歲的小孩在捐贈現場看到成堆的奶粉 相當的開心,右為中華道家人文協會理事長張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道家人文協會一直是新北市的好夥伴,從3月嬰幼兒奶粉、5月母親節蛋糕、6月端午節肉粽,到暑期的親子育樂活動,一整年幾乎不間斷,對新北市弱勢家庭提供源源不絕的資源挹注。

Read More

守護臺灣生態 第一屆扶輪盃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

守護臺灣生態,第一屆扶輪盃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大合照。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銀合歡名列世界百大入侵種,原生長於中美洲,引進臺灣後,因環境條件非常適合銀合歡生長,加上銀合歡具有旺盛的繁殖活力,結實量大且種子發芽率高,此外,樹根還會分泌含羞草素抑制其他植物生長,極易形成大面積純林,對環境生態影響甚鉅。國際扶輪社與林務局合作,由全台12個地區利用林務局所砍除的銀合歡舉辦「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決選出前3名、10名佳作及5名最佳人氣獎,於今(16)日舉行頒獎,並表揚優秀設計師,得獎作品將朝量產販售方向規劃。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大面積的銀合歡純林,生物多樣性很低,尤其恆春半島許多地區已遭銀合歡入侵,為了復育恆春半島的生態環境,農委會已向行政院提出恆春半島銀合歡移除及復育計畫,邀集各土地管理機關建立平臺,期望在113年底完成銀合歡移除及復育造林1,670公頃。 第一屆扶輪盃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評審合照。 除了移除和復育造林,林務局也與民間展開合作,以創意、多元利用的方式,為去化入侵銀合歡帶來更多經濟誘因。 國際扶輪3481地區黃永輝總監號召全台12個地區,發起「銀合歡移除再利用暨原生植物復育計畫」,並舉辦第一屆扶輪盃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利用林務局砍下的銀合歡木材作為材料,讓參賽者發揮創意,設計出多項作品,經評審後選出148件家具及文創商品進入決賽,再由148件作品中選出前3名、10名佳作及5名最佳人氣獎。 第一屆扶輪盃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金獎得主。 獲得首獎的是設計師吳昌儒的作品「模組鳩尾凳」,利用銀合歡為小徑木的特質,製作為方形角料,以鳩尾刀開槽,用鳩尾連接件搭配方形角料,不僅組裝容易、抗壓抗拉,造型亦能展現木材切面天然美感,銀合歡和異材質組合的顏色,營造有如日本繼細木作的花樣。模組設計可依個別需求進行凳子尺寸和材質的改變,變化性十足。 林務局表示,感謝國際扶輪社利用文化經濟價值加強剷除誘因,將銀合歡轉化為創意與實用功能兼具的作品,並將持續收購木材或提供部分銷售盈餘回饋林務局剷除銀合歡及復育原生植物的工作。期盼在政府與企業、民間組織攜手努力下,早日找回恆春半島原有的生態活力。

Read More

好食好事基金會啟動以食農為主題地方創生計畫

好食好事基金會啟動全台首個以食農為主題的地方創生計畫,四日開訓。(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永靖報導 許多長期在地深耕的食農企業有高品質農產品,為協助這些有理想的在地青農帶動地方創生,營運台灣第一家食農產業新創加速器的好食好事基金會,今年選定彰化縣,啟動全台首個以食農為主題的地方創生計畫「好食好事創生食驗計畫」,並選出六家具潛力的彰化在地食農中小企業,提供四個月的免費提升計畫,四日在永靖鄉頂新大樓舉行開訓典禮。 基金會執行長陳茂嘉說,此次由產官學界推薦彰化五十多家食農企業,評選出六家在地食農團隊,基金會將提供四個月的免費輔導與線上群募銷售,盼助在地企業與產業發展一臂之力,促更多青年願意返鄉就業。 入選的六個團隊包含:永靖四芳社區(精油、荖葉)、彰化國村咖啡(八卦山咖啡)、二林蘭輝酒莊(葡萄酒)、埤頭藝龍種苗(百香果)、社頭半線香草莊園(香莢蘭)及員林幸福販賣所(霜淇淋)等,多樣性的食農創業題材,也呼應了彰化縣食農產業的潛力。 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舉辦食農新創加速器免費協助食農團隊已邁入第四年,期間走訪全台食農中小企業,發現許多農業縣市不乏高品質農產品,但受限行銷資源有限、人力不足等因素難以成長。出身農村的捐助人代表魏應充,認為加速器資源應回饋農業縣市,帶動地方發展,於是選定台灣農業大縣彰化為試辦基地。 為協助入選團隊拓展市場能見度,該計畫也與嘖嘖群眾募資平台合作,只要入選團隊完成課程及輔導,並成功上架群募平台,好食好事將提供三萬元補助金;團隊完成募資也將可獲十萬元獎勵金。

Read More

做工行善團 為弱勢修繕忙不停

二二八連假,勞工局結合做工行善團馬不停蹄服務弱勢幫忙房屋修繕。(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二二八連假,市府勞工局結合做工行善團修繕志工馬不停蹄為弱勢服務,前往北門區、關廟區和善化協助弱勢家庭修繕房屋,並到官田區整理二手家具提供案家使用,志工們說,假期投身公益,感覺幸福又有意義。 勞工局說,住北門區的周姓案主從事營造業粗工,收入不穩定,與妻子育有三名就讀國小的子女,每月靠低收入生活津貼度日,居住房屋破損嚴重,電線老舊恐有安全顧慮,為確保居住安全,並給孩子們舒適的成長環境,做工行善團陸續安排修繕作業。 電氣工會志工配置電線管路,木工工會志工進行室內裝潢,鋁製品志工進行前置作業,正懿企業也協助安裝臥室房門。 勞工局表示,關廟案黃姓案主身體狀況不佳,還要扶養身障女兒,處境艱難,電氣工會志工前往配置電線管路,並裝設熱水爐;木工工會志工載運衣櫥、床組、書桌椅等二手家具贈送給北門區及關廟區案家使用。 勞工局長王鑫基說,該局長期結合各工會、協會志工推動弱勢勞工房屋修繕,已一百六十七戶完工,在市府祕書長方進呈牽線下,透過環保局資源,在官田區隆田陸橋下成立二手家具倉庫,將二手家具重新整修,贈送給修繕案家。 另外,現年七十八歲獨居在善化區的王阿嬤,多年前車禍後行走不便,每月靠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度日,房子老舊損壞無力修繕,泥水工會志工協助拓寬房屋出入口,後續將由其他工會接力,幫王阿嬤的住家改善成無障礙的空間。

Read More

救國團志工 太康綠隧撿垃圾

台南市救國團工商青年社會服務隊,結合柳營在地里長,在柳營太康綠隧旁整理和美化環境。(柳營區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台南市救國團工商青年社會服務隊廿七日自發性的出動近廿名人力,利用假期結合柳營公所、在地里長等,在柳營知名的太康綠色隧道兩側進行環境整理,用心撿拾垃圾和打掃枯枝落葉,以維護美麗的綠隧景觀。 台南市救國團工商青年社會服務隊的會長顏明福表示,救國團早期多從事社會青年及在學青少年寒暑假營隊服務工作,近年來多著力於社會公益服務工作,因此,該服務隊成員利用假期,帶著家人自發性的投入環境整理工作;由綠隧入口一路撿拾垃圾到太康有機農業專區入口處,看到環境變乾淨,親子都覺得很開心,對孩子們是最好的身教。 他表示,往後每月的第四個週日,救國團工青隊都會前往太康綠色隧道做環境整理及綠美化工作,期待有更多在地居民響應,共同守護居住家園的環境衛生品質。 柳營區長陳玉惠說,感謝救國團工青隊、以及太康里長林國明,率領義工們共襄盛舉,一起撿拾太康綠隧旁步道的垃圾、及打掃枯枝落葉,維護在地環境品質,讓柳營聞名的太康綠隧景觀更美麗。 陳玉惠表示,近日春雨過後氣溫回升加上發現不少積水容器,提醒民眾要加強居家環境周邊巡、倒、清、刷登革熱防治工作,營造良好的居家環境品質。

Read More

山土匪家族車隊 柳營送暖

公益山土匪家族連假送暖到柳營區,發送民生用品關懷弱勢邊緣家庭。(柳營區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一向熱心公益的山土匪家族(SantaFe Family)連假送暖到柳營區,卅輛滿載愛心物資的車隊廿七日上午前往柳營區關懷弱勢邊緣家庭、發送各種民生用品,傳遞暖心祝福。區長陳玉惠頒贈感謝狀,感謝該團體出錢出力、熱心公益。 山土匪南區代表呂芝華表示,山土匪家族是一群開著SantaFe車友,長期以來集結志同道合車友熱心公益,慷慨解囊,送愛給偏鄉弱勢家庭,這次是家族第一0六次公益慈善關懷,都是全家大小出動,這對小孩子是最好的善行身教的典範,期待未來讓愛可以接續傳遞和循環下去,也教育下一代平時要惜福行善,才是人生快樂泉源。 陳玉惠說,感謝山土匪家族車友,繼上次成員捐贈獨居老人關懷用品後,又因應需求準備了被毯、白米、罐頭、關廟麵、油品、沐浴洗潔等豐富多樣生活用品,提供一百戶經濟弱勢及單親家庭等,愛心傳遞幫助到很多需要溫暖的家庭。 陳玉惠表示,照顧弱勢是市長黃偉哲的施政理念,未來區公所會持續連結社會資源,公私協力齊心協力,讓台南成為更溫暖且幸福的城市。

Read More

慈濟長照中心分送禦寒物資關心獨居長者

慈濟長照中心各地居服員及照服員逐戶關懷並送上禦寒物資。(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首波強烈冷氣團侵襲,陰雨濕冷天氣終於暫歇。慈濟基金會長照推展中心全台灣地區獨居長輩關懷行動,廿四日由副召集人莊淑婷領軍,進入物資發送階段,長照團隊直接進入關懷長輩家中,分送圍巾毛毯等物資。 中央氣象局發佈低溫特報,慈濟基金會長照推展中心啟動全台灣所轄逾6百位照服員持續關懷慰問近2萬名照顧個案,同時統計其中獨居與老老照顧的家庭,準備毛毯、圍巾、暖暖包,挨家挨戶的遞送到長輩手上。 莊淑婷領軍到潭子區獨居長輩家中送暖。莊淑婷指出,從醫學角度看,氣溫驟降對本來就有慢性、多重性疾病的年長者來說,容易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低溫預報一來,1月中旬開始,慈濟長照中心啟動慈濟所屬的台灣各地居服員及照服員逐戶關懷,回報關懷照顧對象身體確切情況與物資需求。先期關懷後,籌集6百份毛毯、圍巾與暖暖包,團隊出動送給獨居長輩及老老照顧的家庭。 護理出身的莊淑婷副到獨居長輩家中,協助量測長輩血壓,檢視平日用藥情況,指導照服員不同慢性疾病如何根據醫囑用藥協助長輩健康。 慈濟長照中心各地居服員及照服員逐戶關懷並送上禦寒物資。(記者徐義雄攝)

Read More

兩慈善基金會贈愛心銀行物資車

廖有章慈善基金會及蔣揚慈善基金會二十三日捐贈台南市政府社會局實物愛心銀行物資車。(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廖有章慈善基金會及蔣揚慈善基金會二十三日捐贈台南市政府社會局實物愛心銀行物資車,市長黃偉哲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狀,感謝廖有章基金會及蔣揚基金會之熱心公益,造福南市弱勢民眾。 黃偉哲表示,廖有章慈善基金會及蔣揚慈善基金會長期投入社會公益,關心南市山區之弱勢家庭,也針對山區學童教育資源不足、隔代教養與社會互動經驗不足的家庭進行關懷與協助,並在農曆年前為偏遠山區弱勢家庭添購年貨,這次捐贈物愛心銀行物資車,將可運送民生需求物資,避免受助戶陷入生活窘境。 社會局長陳榮枝表示,台南市實物愛心銀行實體店面自一0八年起委由民間社福團體承辦,目前分為永華區、永康區、新豐區、新營區、玉井區等五大服務區域,未來將以委辦實體店面、合作店面及實物分站提供服務。 陳榮枝指出,廖有章慈善基金會、蔣揚慈善基金會捐贈的三輛物資車,將可擴大服務範圍,改善實物愛心銀行的資源配置,並增進民眾領取物資之便利性。 黃偉哲呼籲更多社會愛心人士、企業及團體一起共襄盛舉,幫助更多台南的弱勢民眾。社會局自一0八年起建置公益平台(https://ri.tainan.gov.tw/),有興趣之市民、朋友可加入會員參與。

Read More

苗栗縣救國團會長交接

苗縣救國團二十位長聯合交接合影。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救國團團委會於二月二十二日上午由鍾智文主任委員率領古鎮清、林文琇兩位副主任委員及葉淑蕙、黃詠雪、邱仕堂三位指導委員陪同,帶領二十個基層組織會長交接,會長及核心幹部聯合拜會首長。 鍾智文主任委員首先感謝副縣鄧桂菊代表徐耀昌縣長及鍾東錦議長百忙中撥冗接見,也感謝余文忠議員、禹耀東議員的關心,肯定救國團的義工伙伴在十八鄉鎮市默默的公益付出,回饋鄉里。 副縣長鄧桂菊代表縣長致詞時表示,救國團的義工的伙伴不管在那個崗位上,總是秉持著『公益性』、『服務性』、『教育性』、『健康性』的精神,在這兩年擔任會長的期間,帶領著義工伙伴,以「健康城市、樂居苗栗」為主題,在苗栗縣境內,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在自己的鄉鎮市,辦理淨灘環保健行、社區美化、捐血、失智長者宣導、身心障礙者服務、偏鄉及弱勢家庭課後輔導、低收入關懷、青少年關懷、新住民關懷等公益服務,二年期間雖受疫情影響,仍然服務受益了十多萬人次。 為了感謝會長們對於公益服務的推動,代表縣長感謝大家兩年的付出,致贈感謝牌匾給每一位會長,謝謝大家的付出奉獻。 抵達縣議會受到鍾東錦議長親自接見與歡迎,在致詞時表示:期許會長即將邁開不伐,追隨前任會長的腳步,開始在苗栗縣的每個小角落,推動各項公益服務,也致贈每位新任會長恭賀牌匾勉勵,大家一起努力用自己的能量號召義工,為苗栗盡一分心力,未來需要幫忙的地方,可以聯繫合力解決苗栗的各項困難。  

Read More

慈濟基金會 為花蓮萬榮部落兩老打造安全居家

慈濟基金會為花蓮萬榮部落兩位長輩打造相依為命的安全居家環境。(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慈濟基金會昨日前往花蓮縣萬榮鄉部落為案家驗收修繕工作,老奶奶不斷的表示感謝,因為兩老相依為命的居家更安全,坐輪椅的老爺爺以後外出也不會險象環生。志工問老奶奶對施作是否滿意,奶奶直說:滿意,很好,看到就覺得很幸福。 這兩位近八十歲長輩家門前的門檻與地面落差有二十幾公分,出入非常不便。老爺爺雙腳膝蓋開過刀,常因外出、曬衣服等因素跌倒,家中子女均在外地工作,孫子在市區求學,平時仰賴老奶奶照顧,慈濟社工與志工七年前開始關懷他們,多次提出為他們修繕無障礙設施,但奶奶不願麻煩人而婉拒。 直到去年奶奶膝蓋逐漸老化、裝人工關節,社工與志工在進行獨老關懷服務個案評估時,再次向案家溝通,為了提升爺爺的社交功能延緩失能與減輕照顧者的壓力,避免再因外出跌倒,奶奶總算點頭答應。 慈濟為案家規劃無障礙坡道與扶手、防雨設施、屋外照明設備加強等修繕工作,二月中,志工也送來孫子的學費,老奶奶不斷地向社工與志工道謝,昨日社工與訪視志工前往驗收進度,問老奶奶對施作是否滿意,奶奶直說:滿意,很好,看到就覺得很幸福。 慈濟訪視志工許桂榮表示,案家一直都很客氣,寧可上山採山產打零工、自行借貸,也不願意麻煩人,直到奶奶幾次摔倒、腳受傷,漸漸無法去打零工,加上老爺爺的生活漸漸無法自理,奶奶要照顧很吃力,才正視需要協助。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社工師吳承澔指出,在地安老是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慈濟持續投入關懷長者的行列,同時在行動中奉行「希望友善」目標,也期盼為兩位長者帶來每日生活的希望與幸福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