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基金會結合企業 送弱勢家庭中秋物資

中秋節即將到來,永信社會福利基金結合企業公司物資,捐助六十個到宅沐浴的弱勢家庭及獨居弱勢長者。(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為關注海線地區的弱勢家庭防疫及健康需求,四年來連結社會大眾的愛心共幫助了656位弱勢長者,持續建構社區長照連結的支持系統。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基金會集結了社會大眾更連結了富宇慈善基金會、新思維牙醫診所及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大台中分會的捐贈,結合在地的農糧產品與長照資源挹注,購買大安區農會的安泉米禮盒、青蔥麵禮盒、青蔥脆餅禮盒、肉鬆禮盒及心佳機構長者親手栽種的蔬菜等;物資發送對象以基金會服務的「到宅沐浴的弱勢家庭」及「獨居的弱勢長者」共計六十名。 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趙明明表示,「接受到宅沐浴車服務的弱勢家庭或獨老長者,因行動不便、經濟弱勢、生活困苦等因素,無法申請到來自政府和民間的補助,經常連基本三餐都無法獲得溫飽。雖然在疫情期間,對社區弱勢家庭關懷也不能打烊,由第一線的照護夥伴實際探訪與關心,除了發放愛心物資之外,也加強宣導防疫工作。在中秋前夕走入社區關懷弱勢家庭及贈送物資,藉著噓寒問暖話家常,瞭解長者的健康及生活起居狀況,讓他們能感受過節的氛圍及社會溫暖的關懷,共享中秋佳節的喜悅!」

Read More

造福偏鄉 國際同濟會捐花蓮行動學堂車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捐贈花蓮縣政府一輛行動學堂車,造福偏鄉社區部落。(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滿足偏鄉社區孩童教育及長者終身學習的需求,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長暨財團法人台灣同濟兒童基金會董事長廖敏榮昨日捐贈一輛行動學堂車予花蓮縣政府,由縣長徐榛蔚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狀。 廖敏榮表示,深感花蓮縣需要照顧偏鄉大小朋友的社區關懷及滿足教育需求,因此與台灣同濟兒童基金會、同濟會北市區、同濟會花東區、樞石會、花蓮女會共同捐助行動學堂車,期盼大力推助花蓮縣偏鄉社區與部落行動學堂服務需求。 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第一輛行動學堂車服務自一0六年開辦至今,全縣十三鄉鎮市累積服務已達三百二十三場次,服務二百四十八個偏鄉社區與部落,志工達一千四百六十人次,服務人次更達一萬一千七百七十四人次。 徐榛蔚說,花蓮縣政府推動老少共學,除了強化長者數位學習,彌補落差之外,更要向下扎根,讓孩子全面接觸科技教育及智慧教育,與世界接軌,新的行動學堂車的加入後,未來也期盼吸引偏鄉社區及部落對於行動學堂服務的需求增加,提升家庭親子互動及凝聚社區意識。 縣府社會處長陳加富指出,為提升多元的服務內容,除了服務偏遠鄉鎮之五十五歲以上的長輩之外,也連結同濟會「照顧幼童,第一優先」、「關懷兒童,無遠弗屆」的服務宗旨,透過關懷偏鄉隔代教養問題、社區活動等奉獻利他之服務,讓阿公阿嬤帶著孫子、孫女共同參與,將縣內福利資源傳遞給偏鄉老大人、兒童,拓展福利服務觸角。

Read More

台南鑽石扶輪社 11日辦捐血

台南鑽石扶輪社響應「扶輪服務日」,十一日在台南公園旁舉辦捐血活動。(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國際扶輪3470地區台南鑽石扶輪社響應「扶輪服務日」,十一日在台南公園旁舉辦捐血活動,並串連善化蘭心社、台南夢傳城扶輪社、雲林星創扶輪社加入捐血行列,鼓勵民眾一起響應捐血救人,回饋社會。 台南鑽石扶輪社社長邱春喜指出,台灣從五月中旬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雖然後續疫情控制得當,也降為二級警戒,但血庫仍舊告急,缺血相當嚴重,台南鑽石扶輪社號召社友響應公益,一同捐血傳遞愛心,現場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 台南鑽石扶輪社創社社長黃靖雅今年六月舉辦一場捐血活動,募集了五百廿四袋約十三萬cc的血液,改善血荒危機。台南鑽石扶輪社響應「扶輪服務日」,昨日舉辦捐血活動,期能拋磚引玉,帶動社會大眾一起捐熱血獻愛心,助人又利己,並以全聯禮券、堅果營養棒、黑胡椒香烤肉條、馬克杯、THH安全帽來感謝捐血人的愛心 疫情期間,民眾外出需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定配載口罩,許多人就算有意願捐血,仍會因不方便或擔心出外的感染風險而作罷。邱春喜指出,為防範破口,捐血站護理人員、捐血者及捐血環境都有確實做好防疫措施,呼籲捐血人共同攜手挺過疫情,撐住醫療。

Read More

田心緣志工團累積捐米破5萬斤

感謝土地公庇祐上香敬拜 田心緣志工團今年至今捐米破5萬斤, 感謝土地公庇祐,志工上香敬拜。(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在疫情艱困環境下,田心緣志工團行善不斷,今年度已捐出白米五萬斤以上,為感謝田心緣土地公婆的庇祐,志工團於農曆八月初二伯公(土地公)生日,以素果、清茶、湯圓、紅蛋、糕餅、八寶飯以及年刊上香敬拜,會後給志工打粄仔、食伯公福。 田心緣志工團團長范文芳老師表示,藉由破五萬斤的感恩行善及感謝志工之付出,特地選在農曆八月初二伯公生,邀志工前來作整理環境並敬拜,讓志工更認識客家伯公文化。 范文芳說,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有兩個主要節慶,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或八月十五,但在客家庄,則是選在八月初二。因為土地公農友及民眾最親近的神祇,這也是客家人何以稱土地公為「伯公」之緣由。 但伯公怎會有兩個生日呢?原來係緣於農業社會春天的「春祈」、以及秋收的「秋報」,透過春天祈禱、秋天回報,叩謝過去一年土地伯公的保祐,因此延續至今的兩個生日。 范文芳指出,民眾如果仔細觀看,伯公的座向一定係「水口」位。伯公面向聚落鎮守村庄,期許將象徵財氣的水能攔阻於庄內,有把持水口、守護鄉里的意思。水源對農村社會非常重要,伯公祠的座向反映出「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心理,早在先民開墾之時,伯公即守護著維繫庄民生活命脈的河道。

Read More

榮服處關懷遺眷、長者 捐愛心物資

苗縣榮服處總幹事林育文慰問余阿姊贈禮物。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中秋佳節將至,苗栗縣榮民服務處連結社會資源,獲得慶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頭份石觀音寺及竹南后厝龍鳳宮捐贈的愛心物資,作為探視弱勢年長或獨居退除役官兵及眷屬使用,讓渠等感受社會的溫暖。 苗栗縣榮民服務處昨日由林育文總幹事偕同服務人員,親往苗栗地區年邁遺眷余阿姨等人住處發放,同時轉達輔導會及榮服處的關懷;收到愛心物資的榮民長輩們,露出十分開心的笑容,頻頻感謝榮服處的長期關心。 總幹事林育文表示,感謝地方慈善團體對榮民及遺眷的關懷,獲得的白米、麵條及餅乾等民生用品,會由服務人員及榮欣志工隊轉送需要關懷照顧的榮民眷。公務機關的資源有限,但民間愛心力量無窮,在疫情尚未平緩之際,公私部門相互合作,讓受助者感受社會的關心問候,榮服處會持續與各民間團體的維繫友善關係,建立綿密的服務網絡,強化服務品質與量能,也提前祝福榮民長輩們秋節愉快,如有外出需求,務必記得配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Read More

〈社團動態〉國際獅子會300-D1區 節省活動經費幫助弱勢

國際獅子會300-D1區捐款十六萬元予台南市社會局救助金專戶,做為實物愛心銀行購買民生物資之用。(國際獅子會300-D1區提供) 記者/吳孟珉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幾乎無一行業倖免,但患難見真情,這兩個月來國際獅子會300-D1區就在第四十三屆總監林江和代領下,馬不停蹄在台南市捐款捐物資協助弱勢團體。林江和說,因疫情影響取消許多既定活動,就將節省下來的經費挹注在關懷弱勢朋友的區塊。 國際獅子會300-D1區成員約三千四百人,均是來自雲嘉南各行各業的菁英,長期濟弱扶貧,投入社會公益不餘遺力。 國際獅子會300-D1區捐贈善款十萬元給華山基金會愛心天使站。(國際獅子會300-D1區提供) 社福機構陷困 獅友忙關懷 自從五月疫情爆發後,海嘯式的衝擊各行各業,也讓原本就募款不易的弱勢團體及社福機構更是雪上加霜。林江和表示,獅子會一直秉持著「有需要的地方,就有獅友」的服務宗旨,參與社會公益是獅子會成立的主要宗旨,今年因疫情影響國際獅子會300-D1區將許多既定安排的活動取消,就將經費挹注在關懷弱勢,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可以讓長期照顧弱勢的社團,不會因為疫情,而受到影響,讓弱勢朋友可以繼續溫飽安心生活。 國際獅子會300-D1區七月就捐贈善款各十萬元給華山基金會愛心天使站及人安基金會台南平安站,期盼讓受照顧的獨老及街友都能溫飽挺過疫情。 當時共同參與活動的立委陳亭妃表示,光台南地區就有二千六百多位弱勢長輩是華山基金會要照顧的對象,受疫情衝擊捐款大量下滑,對服務弱勢失能、失智、失依老人的餐食、就醫、取藥或防疫物資等都面臨嚴重不足的窘境;而人安基金會主要提供街友、單親媽媽、身障人士等防飢、防寒及就業輔導等服務,同樣受疫情影響捐款縮水,對街友的照顧措施也拉起警報,感謝國際獅子會300-D1區及時伸援。 國際獅子會300-D1區捐贈善款十萬元給人安基金會台南平安站。(國際獅子會300-D1區提供) 捐款救助金專戶買民生物資 此外,為協助台南市政府幫助弱勢民眾,國際獅子會300-D1區七月十六日又捐款十六萬元予社會局救助金專戶,做為實物愛心銀行購買民生物資之用,市長黃偉哲並率社會局長陳榮枝出席捐贈儀式並頒贈感謝狀,感謝國際獅子會300-D1區用實際行動肯定南市府及社會局對於弱勢民眾的照顧。 黃偉哲表示,獅子會對於社會公益做了非常多的貢獻,尤其在台南市,這次因為疫情關係,國際獅子會300-D1區將取消的國內外活動費用節省下來,提供給社會局實物銀行購買民生物資。感謝國際獅子會在防疫還有救災、賑災或是社會公益福利的付出跟貢獻。 國際獅子會300-D1區由第四十三屆總監林江和及各分會共同向國際獅子會美國總會申請補助,購買物資巡迴車贈予台灣普力關懷協會。(國際獅子會300-D1區提供) 美總會撥款捐贈物資巡迴車 另,國際獅子會300-D1區秉持服務社區、行善天下之理念,由林江和及各分會共同向國際獅子會美國總會申請補助,購買物資巡迴車一輛贈予臺灣普力關懷協會,作為南市實物愛心銀行溪北分行載運物資之用,服務南市弱勢族群。 為感謝國際獅子會之善行,黃偉哲八月十一日至實物愛心銀行溪北分行見證捐贈儀式。林江和表示,實物愛心銀行幫助弱勢,與國際獅子會「有需要的地方,就有獅友的服務」及該會「糖尿病防治教育宣導、兒童視力篩檢、兒童癌症教育宣導、推動植樹做環保以及關懷飢餓」等五大志業目標的理念相契合。取之社會、用諸社會,也是該會一貫宗旨。

Read More

佳里扶輪社友夫人送愛蓮心園

佳里扶輪社社友夫人團,昨天前往訪蓮心園參訪,採買農產品及中秋禮盒。(佳里扶輪社提供)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佳里扶輪社社友夫人關懷弱勢團體,七日前往蓮心園啟智中心庇護農藝工廠和農場,了解喜憨兒栽種無毒米和蔬果過程,並以實際行動認購這些農產品及中秋禮盒,讓喜憨兒們好感動。 佳里扶輪社社長夫人林金留率隊,昨天一早來到蓮心園社會福利基金會,對於基金會長年照顧弱勢族群和身障者,並成立日間作業所,設置庇護農藝工廠和農場,協助身障者融入社區、生活獨立,覺得很有意義。 林金留表示,受到疫情影響百業蕭條,尤其是弱勢團體衝擊更大,特別來到蓮心園表達關切,期藉由認購喜憨兒生產的農產品、中秋禮盒,除了鼓勵孩子們,也期能發揮拋磚引玉的作用,號召各界一起幫助弱勢族群。 對於佳里扶輪社友夫人以實際行動採買孩子們栽種的無毒米和蔬果,蓮心園表達感謝。

Read More

台中港區扶輪社 發起愛心待用餐

國際扶輪社台中港中區扶輪社長蔡巾壯結合台中港東南、西南、東區、中央扶輪社、大肚扶輪社及台中港都扶輪社等,發起「愛心待用餐」活動,共募得十五萬元。(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許多弱勢民眾生活陷入困境,國際扶輪社台中港中區扶輪社長蔡巾壯結合台中港各扶輪社,發起「愛心待用餐」社區服務計畫,即日起至明年六月止,將由沙鹿區昌味小吃店、梧棲區大庄鬍鬚ㄟ米糕店及清水區香香自助餐,每天免費提供餐點供需要的民眾食用。 國際扶輪社台中港中區扶輪社長蔡巾壯,在清水區經營知名的福宴婚宴會館,他表示,這波疫情造成許多行業受影響,使得弱勢朋友生活更加不易,因此串連台中港東南、西南、東區、中央扶輪社、大肚扶輪社及台中港都扶輪社等,發起「愛心待用餐」活動,共募得十五萬元,將持續給予弱勢家庭更多關懷與溫暖,共度過疫情時刻。 國際扶輪社台中港中區扶輪社長蔡巾壯串聯台中港等各扶輪社,發起愛心待用餐活動,共募得十五萬元。(記者陳金龍攝) 蔡巾壯說,即日起至明年六月,將由沙鹿區昌味小吃店、梧棲區大庄鬍鬚ㄟ米糕店及清水區香香自助餐三家店家,免費提供愛心餐供需要的民眾食用,每店每月五千元,吃完為止,希望因這波疫情導致收入減少、生活困頓,甚至三餐無以為繼的民眾,可以不要餓肚子,並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Read More

廟捐普渡物資 花蓮存實物銀行助弱勢

花蓮城隍廟與各宮廟捐贈大批普渡物資,花蓮市公所將存入實物銀行救助弱勢。(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城隍廟管理委員在民俗節日鬼門關前圓滿完成普渡事宜,昨日特地將其中的物資轉贈給花蓮市公所,透過公所社福公益整合平台希望能轉贈給有需要的社福機構或弱勢家庭。花蓮市長魏嘉賢代表市公所代為接受這批物資,並致贈感謝狀給管理委員會主委孫培原,他表示,這批物資將存入花蓮市愛花蓮實物銀行,讓普渡物資發揮二次功德。 魏嘉賢市長偕同社勞課人員前往城隍廟,代表市公所接受一批物資。城隍廟管理委員會主委孫培原表示,花蓮市公所在社福領域的政策績效,大家有目共矚,且多位里長建議將物資透過公所的管道轉贈出去,更能發揮二次功德。孫培原說,未來廟方若有相關扶助弱勢或物資捐贈,將會再與市公所繼續合作。 魏嘉賢表示,城隍廟此次捐贈四十二份熟食物資、三十四份包括米、油、鹽、飲料、調味料與食品的普渡物資,以及二百公斤的白米,這些物資均會放入愛花蓮實物銀行,再由社勞課妥適調配轉送給有需要的社福機構或弱勢家庭。 花蓮市公所今年在中元普渡期間接受各方善心物資捐贈,除了城隍廟之外,還包括福建街福德廟捐贈的十桌普渡物資、花蓮慈惠堂總堂八十桌普渡物資及一千二百公斤白米、無極慈靈慈惠堂八十桌普渡物資、天惠堂捐贈七桌普渡物資及一百五十公斤白米、承天文化藝陣協會捐贈三十份物資及二百七十公斤白米、北玄宮三百七十份普渡物資。

Read More

寯陽實業捐救護車造福安平鄉親

寯陽實業有限公司二日捐贈救護車予消防局第六大隊,市長黃偉哲出席代表受贈。 (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寯陽實業二日捐贈一輛救護車予南市消防第六大隊,期能嘉惠安平地區民眾,給市民最佳的緊急救護服務品質,市長黃偉哲出席代表受贈並辦理啟用儀式。 黃偉哲表示,寯陽實業主要生產汽機車照明光學的設計及改裝燈具的開發,公司產品也達成歐規、美規認證,是立足台南放眼世界的優質企業。寯陽實業一0五年捐贈一輛救護車,今年再度捐贈一輛裝備、器材一應俱全的救護車,善行義舉勘為典範。 寯陽實業董事長蔡明憲指出,行善積德是家訓,今天他們能有這個機會為鄉親盡一份心力、回饋社會,也是福氣。也希望透過這次捐贈,號召更多團體或民眾關注到院前緊急救護的需求,一起促進南市救護醫療品質,守護更多的民眾。 消防局強調,寯陽實業本次捐贈的救護車除備有完善的救護裝備外,車身也的巴騰堡格紋能有效提示用路人注意安全,未來也會儘快安排投入分隊的各項救災任務中,成為市民安全的堅實後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