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榮服攜手愛心廚房 照顧更多榮民眷

新竹榮服處長酆世俊(中)和副處長陳小慈(右2)拜訪正德新竹愛心廚房,將鏈結愛心廚房資源,照顧更多榮民眷。(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榮民服務處酆世俊處長日前拜訪正德新竹分院愛心廚房,由正德新竹分院人事公關主任吳雅蓉接待參觀,除介紹愛心廚房成立的由來,並分享正德慈善文教機構投入社會服務之理念。新竹榮服處長酆世俊表示,希望未來可連結愛心廚房資源,讓這善的循環嘉惠更多榮民眷。 酆世俊處長和吳雅蓉主任討論有關社福資源的發掘與運用,互相交換在服務領域的心得。酆處長說,看到領取餐食的食客主動擔任愛心廚房的防疫小尖兵,以工代濟的方式,讓更多人學會分享和惜福,這是非常好的仁愛執行面。 吳雅蓉表示,正德慈善文教機構常律法師年幼時經歷過物資缺乏的困境,弘願設立愛心廚房,給予需要的人關懷,計劃在全國設立一0八家愛心廚房,目前全臺已成立廿二家愛心廚房,愛心廚房每週一至週六提供素食午、晚餐,長期提供弱勢族群免費健康飲食。 正德新竹分院內部空間運用多元,除了愛心廚房的設置,二樓念佛堂、三樓圖書室和四樓茶藝空間,開放給社會大眾使用,讓學子或一般民眾有個清靜的閱覽場所,充實自我的同時,也獲得身心靈滿足。

Read More

太極門台中道館29周年慶 元氣滿滿

羅萬右中醫師認為身為醫生,以良心為基底練功,不僅自己會好,而且病人實際上會感受到,這也是良心對社會上的幫助。(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太極門台中道館慶祝成立29周年,舉辦「元氣滿滿,Happy久久久」館慶活動,在防疫期間透過直播傳遞善的正能量,講座中邀請羅萬右中醫師及許振峯環境工程技師分享不同領域的良心人生智慧。多位中部地區各級行政首長、民意代表、村里長等,紛紛以影片、墨寶或電子賀卡表達祝賀之意。 不平靜的一年,疫情、水患、野火肆虐,人心惶惶,太極門台中道館在29周年館慶特別以「元氣滿滿,Happy 久久久」為題舉辦慶祝活動,期能散播滿滿元氣,讓世人Happy 久久久。周年慶一開始,以世界之愛和平鐘敲開序幕,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帶領弟子們走訪101國,希望透過和平的鐘聲,喚醒世人內心深處對於愛與和平的共同渴望,讓這顆被啟動的善心,真正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帶來愛與和平的希望和可能性。太極門弟子以世界之愛這首歌環繞地球,傳遞誠摯的祝禱與祈願,期望世人一起為世界的美好未來而努力。滿滿的正向能量,觀看影片的網友感動回饋:金鐘的聲音不但能安定心靈,更有一起行動的能量,他也要跟隨這個能量,為美好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環境工程技師許振峯博士認為堅持良心,雖然會付出代價,但最後還是會得到回饋。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家人、朋友,一步一步擴大,社會就會更和善。(記者徐義雄攝) 氣候的變化,病毒的威脅,讓每個人的生涯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運用太極陰陽的哲理取得平衡,提前規劃自己身心靈的存摺,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課題,太極門台中道館特別邀請羅萬右中醫師及許振峯環境工程技師分享他們運用太極陰陽的哲理取得平衡的要訣。 羅萬右指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和環境息息相關,現代人生活過於精緻化,人際關係過於緊張,人與環境不和諧,導致身心健康出現問題。羅萬右分享他在進入太極門這個大家庭之後,找到實踐中醫所學的理論的機會,體會陰陽理論具體實踐於內外之功。良心內在的表現就是正氣,練得正氣,為患者治病更能得心應手。要成為良醫,就要先有良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患者的病苦,由良心生出良性,做出良行,從根本去除患者的病根。身為醫生,以良心為基底練功,不僅自己會好,而且病人實際上會感受到,這也是良心對社會上的幫助。 許振峰博士是環境工程技師,同時也是科技公司的負責人,目前在協助台中市政府,水資源回收中心運作。污水經過處理後,可以當成再生水利用。從事這樣的工作,良心顯得特別重要,事業排放廢(污)水於地面水體者,要經環工技師簽證,這個工作是為環境把關,很容易得罪人。在進入太極門之前,這個工作讓他有深深的挫折感。直到拜師入門後,才發現太極門正在推動良心時代運動,讓許振峰深感「德不孤,必有鄰」。入門的另一個收穫是因為修習太極門氣功讓他的身體更健康,他開心的分享和女兒爬山時,年過五十的自己的體力一點也不輸給大學生的女兒。許振峰認為良心是解決現今世間眾多問題的關鍵,堅持良心,雖然會付出代價,但最後還是會得到回饋。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家人、朋友,一步一步擴大,社會就會更和善。 神氣大家族中包含各個不同年齡層的弟子,陳家四代同堂,都在太極門練功,讓家人之間相處的氣氛更和諧,家族之間的情感更凝聚。(記者徐義雄攝) 神氣大家族中包含各個不同年齡層的弟子,從未滿一歲到百歲都有,來自新社的陳家,一家四代同堂,都在太極門練功,也在館慶的時刻分享全家人一同入門的好處,除了改善身心健康,也能透過學習人生智慧,找到人生的意義,全家人一起跟著師父修行,可以創造共同的話題,讓家人之間相處的氣氛更和諧,家族之間的情感更凝聚。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防疫期間,人與人之間雖然少了實體的接觸,然而透過網路科技,依然能夠傳遞最真摯的情誼。台中市長盧秀燕、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及多位立法委員、議員、村里長等雖因疫情無法親自前來與會,皆以影片、墨寶等祝賀太極門台中道館29歲生日快樂。太極門台中道館29周年慶直播影片持續在影音平台(https://youtu.be/QQIlPW5ukOc)傳播陰陽智慧及愛與和平的正向能量,歡迎大家點閱。

Read More

不忘端午節的許諾 康那香董座和獅友贈家扶愛心粽

獅子會贈送美味的粽子給家扶中心弱勢家庭。(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佳里報導 「遲來的粽飄香!」,北台南家扶中心孩童口中的戴爺爺─康那香公司董事長戴榮吉,在四月底就想買好吃的肉粽幫助家扶兒過端午節,卻因為疫情進入三級警戒遲遲沒有發放,直到警戒降級後,十四日捐贈兩百五十份、共三千七百五十顆的好吃肉粽,送給大北門區的兩百五十戶家扶弱勢,收到這份遲來的「愛心粽」,小朋友都很開心。 戴榮吉十分關心北台南家扶中心孩子的生活情況,四月底親自到北台南家扶佳里服務處了解扶助現況,表示想買好吃的粽子送給弱勢家庭過端午節,旋即訂好肉粽,未料全台在五月進入防疫三級警戒,為謹守防疫原則而決定延後發放。 但戴榮吉心中一直掛念此事,在防疫警戒降為二級後,迅速與家扶及店家協調出貨與發放時間,十四日戴榮吉與獅子會的獅友到家扶佳里服務處,送出這份遲來的愛心粽,為弱勢家庭注入無限暖意,也勉勵大家要知福、惜福及施福。 北台南家扶社工督導洪玉華表示,戴榮吉今年農曆春節前夕,就捐出六萬元給佳里區的扶助兒童當過年紅包,疫情一起又馬上捐贈兩千五百個兒童3D立體口罩,端午節前再想買好吃的粽子與弱勢家庭分享,還至家扶親自細心與社工員討論相關發放安排,此善舉也獲獅子會林坤旺、莊水聰、蔡明俊、黃庭輝、蘇清進及陳碧宗等獅友支持,大家一起做愛心,合購兩百五十份台南享有盛名的粽子,真不愧是家扶兒心目中的「愛心爺爺」。

Read More

救國團接力辦捐血 情人禮貼心

救國團永康區團委會在情人節舉辦捐血活動。(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綜合報導 適逢七夕情人節,救國團永康區、歸仁區團委會分別舉辦捐血活動;新化區團委會也將在十五日辦捐血,希望熱血民眾在防疫期間不忘捐血,以解決醫院血荒問題。 救國團永康區團委會十四日在永康區小東路捐血中心舉辦捐血,雖然天氣不穩定,上午下起了陣雨,但不影響義工們的熱情,站在街口呼籲社會大眾發揮愛心,踴躍捐血。歸仁區團委會則在歸仁區公所前廣場舉辦捐血,已是該團委會從去年以來的第十八次辦捐血。 永康區團委會長林惠卿事前呼籲捐血民眾能透過網路預約報名來捐血,分流防疫。她很貼心地為捐血民眾準備愛的小禮物,包括情人化妝箱、保溫壺、可愛布偶及對筆等;郭建良牙醫診所還特別贊助捐血民眾可免掛號費看診優惠。若有夫妻或情人一同來捐血民眾,則加贈情人節禮物包括造型氣球及豆塔。 新化區團委會將於十五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在新化國小校門口旁舉辦捐血,愛心公益團體包括雙隱天災關懷協會、新化朝天宮、新光人壽、心佛寺等,提供7-11禮卷、成功醬油、平安米、禮品口罩等獎品。新化區團委會長陳珮琳希望大家踴躍捐血,捐血救人,利人利己。

Read More

助苗縣提高疫苗覆蓋率 儒耕慈善捐10萬支空針

儒耕資善協會捐贈空針十萬枝。(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縣儒耕慈善發展協會12日上午捐贈縣府10萬支1cc空針,協助提升COVID-19疫苗使用率,縣長徐耀昌感謝該協會以迅速、實際的行動表達對苗栗這片土地的關懷,縣府將會立即撥發至70個社區疫苗快打站,以提高苗縣疫苗覆蓋率。 昨天上午在縣府二樓會客室舉行的捐贈儀式,由縣長徐耀昌代表受贈,並頒贈感謝狀,感謝儒耕慈善發展協會發揮在地企業團體的精神,以實際行動幫助防疫工作。 縣長徐耀昌指出,由於中央分配苗縣的疫苗數量與實際需求有落差,這批1cc空針將會立即撥發至七十個社區疫苗快打站,以提升疫苗使用率,縮短鄉親的等待期,提高疫苗栗覆蓋率。 徐耀昌並說,全國二級警戒延長至八月二十三日,希望鄉親務必遵守防疫規定,減少不必要的移動、活動、集會,繼續落實防疫生活,配合實聯制登記、全程戴口罩、勤洗手,共同守護社區防線。 儒耕慈善發展協會理事長廖明世指出,由於中央分配的疫苗短缺,他透過副縣長鄧桂菊協助與衛生局取得連繫,得知1cc空針可以讓疫苗使用率提升至110%,目前全球皆缺貨,不易買到,立刻由他經營的醫療器材公司直接向韓國廠商採購十萬支,並以最快速度完成報關輸入,送達縣府衛生局。 衛生局藥政科長簡素華說明,中央撥發的多為3cc或2.5cc空針,一瓶5cc的疫苗劑量,每人施打約0.5cc,約計施打十人,使用1cc空針施打,由於抽取更精準,可增加殘劑,連同殘劑每瓶約可施打十一至十二人,可善用每一滴疫苗,提升疫苗使用率。

Read More

佛光山捐贈屏科大智慧防疫門

佛光山住持永嚴法師(右)代表佛光山捐贈屏科大「智慧防疫門」,屏科大校長戴昌賢回贈感謝狀。(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佛光山捐贈屏科大「智慧防疫門」一座,學校予以設置在圖書與會展館正門,未來同學進出圖書館時,必須通過防疫門並同步測量體溫及噴灑酒精消毒,提升疫情期間的館舍防護力。 該項捐贈典禮是由佛光山住持永嚴法師於十一日上午與佛光山屏東講堂督導許世在、江素麗及檀講師莊月香代表佛光山致贈,由屏科大校長戴昌賢、學務長王耀男、圖書與會展館館長趙善如受贈,戴昌賢回贈感謝狀。 戴昌賢表示,屏科大長時間受佛光山為善慈悲的理念薰陶,在倡導「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之下,同學都有很好的啟發。未來也希望結合校內的數位科技技術,在智慧防疫門上加載人臉辨識系統或是其他感測器,讓人員進出館舍能夠更加便利安全。 永嚴法師指出,「智慧防疫門」由國外常住及功德主一同發起合購捐贈,分別在全台各分院及道場由各區提出捐贈單位,屏東講堂捐贈給屏科大,希望讓同學能在疫情嚴峻期間,就學仍然不間斷。

Read More

3團體善用普渡品 發放物質關懷弱勢

大和獅子會等單位舉行「關懷弱勢團體物質發放」活動。(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和獅子會、台灣大和志工社會關懷協會、太平南天明聖關帝文化協會,十一日在南天明聖宮舉行「關懷弱勢團體物質發放」活動,將普渡活動募集的近三百箱「普渡大禮箱」,轉送給長億里、永成里的弱勢家庭、獨居老人。 大和獅子會會長何正仁表示,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百業蕭條,使得許多弱勢家庭獲得的補助物質也減少,為了能持續推動「友善循環串聯」公益活動,今年特別凝聚多方資源,由大和獅子會結合台灣大和志工隊、大和屋餐飲事業與太平南天明聖宮擴大普渡規模,讓需要關懷的家庭可以取得更多「普渡大禮箱」,讓這份愛心無限延伸。 太平南天明聖宮主黃文成表示,非常感謝大和家族體系的大力贊助,讓今年的普渡大禮箱數量成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

Read More

〈社團動態〉安南區公親里守望相助隊 團結.互相.榮譽 全年無休

公親里守望相助隊以「團結、互相、榮譽」為理念,全年無休巡視社區。 (蘇青癸提供) 記者/陳治交 責任編輯/簡鈴穎 曾因「輸贏阿嬤」插畫爆紅的安南區公親里守望相助隊,以「團結、互相、榮譽」為理念,全年無休巡視社區,因地勢低漥,淹水情形日益嚴重,這幾年強化社區自主防災能力,一0七年獲得水利署「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評鑑」優等,一0八年、一0九年連續兩年特優殊榮。 公親里守望相助隊做公益關懷弱勢。 (蘇青癸提供) 公親里約有四百戶人家,屬於一個務農社區,在台南縣市未合併前,因位於縣市交界邊陲地帶,成為吸毒者的天堂。公親里長王金樹指出,當時吸毒者十分囂張,大白天就明目張膽在農田旁、大圳上注射毒品,針筒、針頭任意亂丟,甚至插在樹上。   警民合作 將毒蟲趕出社區 市警三分局執行掃毒,允諾只要王里長電話報案,馬上派員警查緝,王金樹和關心社區事務之地方仕紳研議籌組守望相助隊,雙管齊下,終於將毒蟲趕出社區,端正社會風氣。 網路插畫家「霸軒」曾以八家將吐檳榔汁,創作KUSO插畫,只見安南區巡守隊阿公阿嬤騎著改裝機車、手握球棒,表情戲謔對著鏡頭講「少年仔哩著派喔」,讓網友笑翻。公親里守望相助隊成員平均年齡六十歲,成員中的阿嬤,不只會騎機車,還會騎沙灘車,不過沙灘車平常不能上路,只有在水患時用來救災、載送物資。 王金樹表示,以往下大雨,雨水會流到曾文溪舊河道的新吉農場滯洪,但人為開發改變了公親寮的地形地貌,淹水情形日益嚴重,二0一八年0八二三豪雨造成公親社區淹大水,十八人安置公親社區活動中心避難,也強化社區自主防災能力。 公親里守望相助隊榮獲水利署「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評鑑」特優社區殊榮。 (蘇青癸提供) 超前部署摸擬淹水應變措施 公親里守望相助隊書記蘇青癸說,這些年靠著陽春裝備巡邏社區,豪大雨水深及膝,隊員冒雨協助救災,穿著雨衣涉水根本寸步難行,劉江水、廖靜枝、張榮基、李榮明等四人捐贈「靜江號」、「榮明號」兩輛沙灘車,希望提升淹水災區的救援效率。 守望相助隊以耕耘機為交通工具,利用管筏作為救生筏。(蘇青癸提供) 為因應極端的天候,公親里守望相助隊超前部署,摸擬社區淹水達九十公分以上的應變措施,以耕耘機為交通工作,利用管筏作為救生筏,不僅可撤退地勢低漥的住戶,也可運送救災物資。王金樹指出,將塵封多年的舊管筏修復,裝上輪子再利用,藉由耕耘機的動力,足以抵抗水深一米的水患。   自訂防救災SOP 經常性演練 公親里守望相助隊配合區公所制訂「防救災SOP操作」,並透過經常性演練,強化防救災應變能力,提升在地里民自主防災意識,首創耕耘機加裝管筏、沙灘車加裝發泡船等設備,用於受災戶撤離及物資運送之用,更運用空拍機協助防汛巡查、LINE群組視訊通聯及無線電遠距離訊號測試等新科技輔助,成為自主防災新利器。

Read More

英業達基金會 捐全家寶生理監測系統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前往雲林縣大埤鄉社區,將全家寶生理監測系統教導偏鄉長輩使用。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十日捐贈國立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全家寶全方位生理量測系統」,基金會李詩欽董事長表示,藉由此次捐贈將全家寶分別導入防疫隔離病房、疫苗施打居家監測及阿波羅計畫,使得雲林鄉親及長者能獲得更全面的健康照護。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黃瑞仁表示,與英業達共同宣布將「全家寶」系統導入阿波羅計畫,為雲林偏鄉的長者們建立起高效網絡,不僅阿波羅醫師透過主動監測數據提高治療成果,未來更能全面性的了解各社區慢性病患者的狀況,更有效地扮演社區守護者的角色,一舉三得。 他指出,民眾施打疫苗後,透過全家寶居家量測之血壓、心電圖數據均自動上傳至雲端,雲林分院即可隨時監測民眾之生理數值,更能進一步透過全家寶系統查看高風險個案之即時心電圖,在血壓或是心律發生明顯異常時,馬上關心民眾,期望在生理數據異常的第一時間協助民眾進行就醫建議,降低猝死之風險。 劉宏輝副院長說,未來也將全家寶設備導入阿波羅計畫,讓民眾於長青食堂或是居家所量測之生理資訊即時傳輸至雲端,不論是阿波羅義勇醫師團或是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之醫師均能隨時掌握民眾生理數據,照護雲林的鄉親。

Read More

慈濟捐嘉縣弱勢家戶1500份物資

嘉義縣教育處代理處長李美華﹙左一﹚協助慈濟基金會整理「安心生活箱」及「健康蔬果箱」,以提供弱勢家庭營養補給,為弱勢家庭學生營養加分。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慈濟基金會與嘉義縣政府為關懷弱勢學生營養健康,共同合作由慈濟捐助本縣弱勢家戶共一千五百份生活及蔬果物資,於七月與八月各配送一次「安心生活箱」及「健康蔬果箱」,以提供弱勢家庭營養補給,為弱勢家庭學生營養加分。 慈濟基金會表示,由於嘉義縣幅員遼闊,弱勢家庭亦多,物資配送相當不易,包含了嘉義縣山海屯區十八個鄉鎮市,一百二十七所學校。為了讓這些家庭儘速獲得物資補給,慈濟志工用心出力,共同打包分裝,這次特別的是生活箱中有一個L夾,裡面放著徵文、徵圖比賽的資料,還有疫情相關的資料給案家,心手相連送物資,將大愛傳送出去。 嘉義縣七月份的一千五百份物資已在七月十六日完成發送,接著志工又馬不停蹄準備八月份的物資發送事宜。八月十日上午,嘉義縣教育處李美華處長與承辦科黃宏鼎科長代表縣長,撥空至慈濟嘉義聯絡處,為這些假日無休、為愛奉獻的志工加油打氣,感恩慈濟為這次打包活動的細心規劃,感謝大家群策群力,讓弱勢學童家庭在疫情期間可安心用餐,獲得健康營養補給。 教育處代理處長李美華表示,原本是上星期六要打包,因颱風影響嘉義縣屬於災情比較嚴重而延後,感謝志工撥空一早七點半就來參與,這次的安心營養計畫很感謝慈濟基金會,有機會在暑假期間七~八月讓孩童在生活上能獲得營養的補給,可以吃到新鮮的蔬果。 李美華處長指出,很感謝志工們對嘉義縣弱勢學童們的幫助,慈濟秉著有苦難的地方就有慈濟的存在,上人大愛無私的精神真的讓她很感佩。還有募集一千個分享器,給孩子可以即時上線停課不停學,上人對孩子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自己今天也參與打包覺得是很特別,而且是有意義的事能無私的付出奉獻,希望大家在疫情中能平安並保重身體。 慈濟基金會捐助的安心生活箱中有各種生活物資之外,還有摺頁、書夾傳達環保的觀念,蔬果箱都是採用當地當季時令的生鮮蔬果,都是有認證的,來照顧孩童的健康,還有白米讓孩子及家庭能得到適時、適當的補充,過程集合很多次志工及很多人員的大力促成很感謝,希望這樣的大愛能持續,弱勢孩童的接受到這樣的心意,能感恩在心頭,有朝一日也可以成為行善的一份子,將這份大愛可以傳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