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我想說的話

南大附小6年級 ◎鄭之喬 她曾經是我最好的朋友,因為一次小小的吵架,我們變得再也不說話,並刻意的疏遠對方,之後,也有了各自的好朋友。畢業前夕,我一直猶豫不決、三心二意,吃飯想、睡覺想、連上課也在想,導致我常常在放空,被老師唸。「到底要不要跟她提和好?」這句話在我腦海裡巡迴演出了好幾十次。 不只是想,我還把所有想說的話寫出來,心想:「要是沒有勇氣,就把這張紙給她,告訴她我的心意吧!」畢業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我還是不敢鼓起勇氣、欲言又止。這天,是畢業的日子,我特地叫媽媽早一點載我去學校,希望能夠在沒人的時候趕快把小紙條放在她的桌子上,就當要伸手將口袋裡的小紙條拿出來時,有個聲音叫住了我,原來是我的同學:「哇!今天你好早來學校,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呀!」「對啊!今天是最後一天了嘛!」此時,我的心就像是仙人掌刺進來,好多好多的針刺在心上,因此,還是沒能跟她說出心裡話。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或有朝一日我們能相遇,我想親口對她說:「謝謝妳在我的國小生涯中擔任很重要的角色,總懷念我們一起歡笑、一起難過、一起幫老師們取綽號的那些日子,我們還是永遠的好朋友,對吧?」

Read More

<中華學園>母子過招

台中市龍津國小6年甲班 ◎黃冠綸 我常和媽媽一言不合就開戰,只能使出失傳已久的武林絕學。 當我回家都先看電視,功課總是先放一旁動也不動,娘親走過來便用黃藥師自創的「彈指神通」點一下我的額頭,害我必須一隻手扶著額頭,等到我練出「金剛不壞之身」,再來切磋切磋。 做家事時,因為我一直做不好,被抓進屋裡念了一小時,不然就要像孫悟空聽唐三藏念一夜的經,腦袋必「炸」了!結果娘親來了一記回馬槍,問她剛才說了什麼,我整個傻眼,後來又被多念了十幾分鐘,真不服氣啊! 果然,薑是老的辣,兒子我真是甘拜下風,以後還是乖乖聽娘親的話。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的植物朋友

台南市南興國小4年甲班 ◎李冠勳 阿嬤家附近有好幾棵芒果樹是我的最愛,常吸引我駐足觀賞。一棵又一棵的芒果樹,有的高有的低,高低半瘦不一樣的外型,讓它有了不同的姿態,顯得變化多端,芒果樹也隨著季節的更換,發出嫩芽,長成茂盛的枝葉,然後開花結果,真是令人讚嘆。 這幾棵芒果樹最大的亮點是它夏季所展現的綠意盎然,不僅單單一種綠可以形容,而是千變萬化的綠,樹枝頂端剛長出的嫩葉是翠綠色的,成熟的葉子是深綠色的,風一吹,茂盛的葉子隨風翩翩起舞,好像舞台上的舞者隨著音樂跳起舞來,身上的綠衣裳也呈現豐富多層次的變化,真好看啊! 這一片芒果樹林讓我綠染雙眼,放眼望去的景色讓我心情放鬆,身心無比的舒坦,一走進去更時常讓我大開眼界,各種蟲鳴烏叫,數不盡的蝴蝶飛舞,好豐富的自然生態,深吸一口氣,立刻讓我的心肺功能變好。 有一次,哥哥摘了一顆芒果跟我一起吃,我覺得這顆芒果酸中帶甜,好好吃啊!這真是一片有神奇療效,又有人情味的芒果樹啊!

Read More

<中華學園>放下

台南市崇明國中2年8班 ◎張赫彣 生活當中,有許許多多的軼聞瑣事,或喜樂,或悲傷,或廣大,或渺小,或許常會影響個人的情緒,但無論是喜怒哀樂,都要學著去──放下,才能夠腳步輕盈的往前走去,才能夠體會人生箇中的滋味與真妙。 初中生活在須臾、轉瞬間,已過了一年,然而,面對著和小學不同的課業、生活習慣,還是有些難以適應,在學校,迎來的是如同巨石一般,重壓我心靈的課業壓力;回到家,襲來的是奮戰後的疲倦和怨念,躺臥在床榻邊,就如沙漠風暴似的,揚起的沙塵是滿滿的委屈,不滿,我,被這一場場的「沙漠風暴」困住了,在當中,伸手不見五指,衍生出恐慌、畏懼的心情,難過得想哭泣,但泣不出聲來;怨恨得想大吼,但吼卻無音。有那麼一刻,我隱約聽到:你,真的想脫離這場風暴嗎? 當下,我氣若游絲的問道:「該如何做呢?」那聲音回應我:「嘗試去『放下』吧!」放下?什麼是放下?霎時,我突然靈光乍現,茅塞頓開般的恍然大悟:原來,便是放下心中的埋怨和負面情緒啊!於是,我試著讓自己放下心中的所有雜念,如此,便在之中,昏睡了過去,再次醒來時,晨陽溫暖和煦的照耀著,窗櫺外的鳥兒吱喳引吭鳴唱,我從床上坐起身,望了望視野,靜謐的如同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般,沒有了風暴、怨念,心情豁然開朗!一股來自遠方聲音又隱約說道:「你成功脫離風暴了!恭喜你啊!」 心中充滿的怨恨,造就的是一場場的「沙漠風暴」,把我困住,進而感到恐懼、失落,當「放下」一切也就豁然開朗,我得以脫離這一場場的風暴,抖擻的整頓委靡的情緒,一步步踏實地向前邁進!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愛去旅行

高雄市蔡文國小6年2班 ◎蔡亞彣 旅行對我來說是愉悅的,是放鬆的,是美好的!所以每次旅行的早晨,愛賴床的我總是全家人當中最早起的,有時窗外的天空都還沒亮呢! 還記得去年九月的旅遊,和朋友一起造訪小琉球,一大早,先去了漁港,準備乘船前往,當時浪很大,整艘船就像在跳華爾滋,那感受很特別呢!尤其陣陣涼爽的感覺,伴著濃濃的海味,完全不同於陸地生活。抵達目的地後,我們去了許多地方,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浮潛。一下水,映入眼簾是色彩繽紛的珊瑚礁,小丑魚似小精靈在珊瑚叢裡穿梭,這畫面真有趣啊!乘著玻璃船往水面下俯看,大小不一的綠蠵龜優游入鏡,那畫面真 是難忘! 每次的旅行都讓我體驗平常無法感受到的,也讓我對每個地方有著不同回憶。第一次出國,一上飛機就像好奇寶寶一直望著窗外,張大眼睛觀察雲的變化,一刻都不想閉上眼睛。在日本的百貨公司裡,發現搭手扶梯的時候,他們總是向右靠,把左邊讓給需要快速通過的人;還有抽菸時一定會到指定的地方,不會隨便在路邊抽菸,就連駕駛座位置也不一樣。對我來說,旅行也是增廣見聞的契機,而且記憶點更多更深刻,因為沒有壓力,輕鬆自在的從中擷取知識,是一種高效率的學習方式呢! 旅行,是一位神奇的法師,讓我能夠汲取新知識,並且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真真切切的印證了「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Read More

<中華學園>開心看世界

彰化市南郭國小6年1班 ◎張榛祐 雨呀雨,別老是淅瀝嘩啦的下個不停,讓我帶著你,一起去另一個世界。去仰望蔚藍的天空,雲層正變幻著各式各樣的形狀,彩虹快樂地鋪上七彩地毯。看看寬廣的大地,溪水正唱著輕快的歌,小朋友對著你微微笑。遠處無邊際的大海,群鷗和小魚們正成群結隊的追逐,是那麼地無憂無慮,邀請你來觀賞。這世界還有什麼讓你不開心的呢? 月亮呀,月亮,別總是靜靜地不說話,讓我來問問你吧!聽,浩浩江水正開心的唱著歌,寬廣的森林正發出喘息聲。看,高大的大廈直挺挺的向你道謝,夜晚的大地期待分享你的光芒和榮耀。想你溫柔蘊藉的詩樣情懷和慈悲的眼神。你該不會只想用沉默來回應大地對你的友善? 地鼠呀,地鼠!別一直悶在地洞裡,讓我帶你到處參觀,先到蘭嶼,欣賞特別的地下屋;到山上,看看卑南族的打猴祭;再到海邊,觀看阿美族的豐年祭。原住民的文化真是多采多姿啊!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澳洲打工度假的夢幻與現實

/李榮憲(作者為婦產科醫師,早年移居澳洲,現每年仍撥空回台行醫)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一幅描繪陰山腳下粗曠豪邁的塞外景象,正好也是幅員廣闊、山河壯麗的澳洲風景明信片,澳洲同時擁有多元民族、民主法治及現代化都會,不僅吸引無數旅人朝聖,也是眾多年輕學子度假打工首選,受低薪所苦的台灣年輕人更趨之若鶩。 台灣自二00四年開放澳洲打工度假,翌年僅有七百四十三人,此後逐年成長,二0一三年達到高峰,多達三萬五千七百六十一人,之後因受澳幣貶值,及二0一七年修改稅制,不再比照澳洲公民享有澳幣一萬八千兩百元免稅額的優惠,改採累進稅率,所得低至一塊錢,均扣百分之十五所得稅,年所得逾澳幣三萬七千元(以近日匯率二十一點三計算,約新台幣七十八萬八千元),超過部分扣百分之三十二點五所得稅,人生第一桶金不再唾手可得,赴澳打工度假人數從此反轉,迄二0一七年減為兩萬一千一百十一人。 成語有「一箭雙鵰」,澳洲開放打工度假,一箭射出,擄獲何止雙雕!澳洲面積廣達七百六十九萬餘平方公里,人口卻僅兩千五百二十二萬人(今年普查數據),人均國土面積零點三五三平方公里,是地表上人口密度最低國家之一。因澳洲主要經濟支柱是農礦,勞力短絀極其嚴重,開放打工度假正可彌補此一缺口;其次,背包客因嚮往澳洲壯麗山河,打工之餘,也會撥空壯遊,「在澳洲賺錢,在澳洲花錢」,間接壯大澳洲觀光業。 再者,澳洲教育師承英國,制度完備,師資整齊,尤其科技、財經院校偏重實用,畢業後很快能與職場無縫接軌,打工背包客或因興趣,或因工作需要,可能選擇留澳深造,自有裨於發展澳洲教育產業;當背包客選擇留下深造,澳洲正可精挑細選,對亟需人才給予各種就學及移民優惠,「台才澳用」,何等美事! 公共政策很難面面俱到、皆大歡喜,澳洲開放打工度假固可彌補勞力缺口,卻也對國內勞工帶來競爭與壓力,抗議聲不絕如縷,二0一七年澳洲所以修改移工稅制,旨在安撫國內勞工不滿情緒,類似場景在台灣不也屢見不鮮。 當台灣年輕人懷著賺錢、度假、學語文、拓展視野的美好憧憬,踏上遠征澳洲的打工度假旅途,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圓夢?筆者在旅澳期間,經常向背包客請教此一問題,答案令人心酸,只有小部分人能順利賺進第一桶金,並一圓壯遊澳洲、提升外文聽講能力的美夢,甚至譜出一段異國姻緣的戀曲;大部分人收支相抵,荷包增加有限,甚至遇上不良雇主,不僅成了廉價外勞,更整晚垂淚到天明,美夢成了噩夢。 在圓夢與噩夢間,或許少不了運氣,更關鍵的其實是實力,多數真正圓夢的背包客在出國前多已做好準備,具備基本英文能力,甚至還有水電、技工等專長,並深入蒐集適合的工作。成功絕非偶然,做好準備的人才能捷足先登,筆者因此奉勸有意到澳洲打工度假的年輕朋友,行前做好語文基本工,能具備某些「黑手」功夫更好,即使「黑手」在台灣社會地位不高,在澳洲可是吃香吃辣!

Read More

以「內容為王」為社會傳播正向訊息

/黃肇松(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立秋已經過了一陣子,天氣仍酷熱如盛夏。所有的新聞工作者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一記者節,仍揮汗在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心裏可能默記著宋代詩詞大師辛棄疾歌詠夏季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詞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香花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在自己的節日,期待很快的迎接媒體的豐年。 但是,環境的劇變,卻讓媒體豐年的到來平添變數,同時還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努力的方向必需是正向的、積極的、創新的和富有生命力的。 媒體環境的改變,源起於數位科技打造各類型網路新媒體如排山倒海的出現,大幅度的改變受眾的資訊傳播和接收行為,也極深遠的衝擊傳統媒體的運營和存亡。二十一世紀迄今,美國報紙停刊已超過三百家,它像一面鏡子,反映全球報業經營的困難和影響力的式微;傳統電視也好不到那裏,數位化之後,電視平台及頻道如雨後春筍冒出,幅員不大的台灣,頻道數就暴增到三百個以上。 面對變局如何因應?只有開源節流。但總合新舊媒體既然是供過於求,開源談何容易?一再節流cut、more cut、further cut的結果,資訊量減少,甚至走向煽色腥的偏門及散播假新聞的窄門,都會進一步嚇跑閱聽大眾,惟一正途仍要回歸到專業辦媒體,以耳目一新的創新、豐富有益的內容和社會責任的踐行,滿足閱聽人對翔實新聞、公正調查、深入專題、客觀評論、健康休閒及正派娛樂等資訊的需求,才是生存和勝出的關鍵。 易言之,在資訊社會高高響起的競爭號角就是「內容為王」,著名的《紐約時報》提供一個鮮活實例。它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聲望及營運都達於巔峰,每股股價七十美元,本世紀開始受到數位化衝擊,銷路下降、廣告銳減,股價跌到六美元,幾近「雞蛋餃子股」。發行人沙茲柏格二世從英國請來擅長報紙經營的湯普森來操盤。湯氏開出起死回生的方子就是「內容為王」,在原有的一千二百名記者之外,又加聘三分之一記者,進行深入探討國政良窳、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的深度採訪和專題報導,強化報紙內容的質化和深化的同時,也提高閱聽人付費訂閱網路版的興趣和需求,其股價近期已回升到三十多美元,確實以內容勝出。 相對的,使用者動輒以億計的美國超大型社群媒體,為了追求成長,一味滿足受眾的需求,已成線上憤怒、仇恨、偏執、詆毀及暴力等假新聞及激進資訊的溫床,危害隱私的保護及社會的安定,其主持人包括使用者超過二十億的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和蘋果集團執行長厙克,先後公開表示,超大型社群媒體對隱私的侵犯、假新聞散播、暴力鼓吹、網路霸凌等「有害內容」的防範,已「無能為力」,紛紛「邀請」美國政府更積極協助建立網路秩序,突顯他們承認數位大科技的「原罪」(original sin)。而身為老牌民主國家的英國,最近也公布「線上傷害白皮書」,建議設監管機構,必要時直接接管社群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台灣,「內容為王」的宗旨,應該是積極為社會傳播正向訊息,為台灣打造更清新的活力,營建更強勁的生命力,我們的「媒體大軍」距此目標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但是,我們欣見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第二十三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今天頒獎,來自各類媒體的一四三件參選作品,都高度發揮傳播台灣光明的、積極的、善良的正向力量,善盡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 得獎的平面新聞報導、平面新聞攝影、電視新聞報導及廣播新聞報導等四類十一件作品,均為示範性優秀作品,足堪列入新聞教科書供新聞學子學習。我們更期盼媒體同業,站在歷屆得獎人建立的紮實基礎上,朝「內容為王」的目標,繼續努力耕耘。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阿媽e古早味

■朱慶賢 「老公!有你最喜歡的皇帝豆燉排骨湯喔!」廚房裡傳來清澈的晚餐叫喚聲。妻曾多次戲謔該湯品為「庄腳人e吃食」,然為順應我的口味,每每望見菜攤中皇帝豆身影,多會順手取購,連同現宰的豬肋排,滾水去血水後,往電鍋一丟,就算完成,雖說同是「皇帝豆燉排骨湯」,可其味道與小時候老祖母慢火煨燉、香濃甘郁滋味相比,其差別也大,惟於速食之今日,倒也「無魚蝦也好!」 皇帝豆,學名「萊豆」,又名白扁豆、觀音豆;莢內之豆仁略呈扁平圓狀,熟煮後,無特別味道,一般人可接受,質地綿實、鬆軟,又喚之雪豆、細綿豆,一般食用湯、炒皆宜,可多種變化,清明時節食用之潤餅內餡,少不了它一味,屬家常菜色。 記得小時候,耄耋之齡的老祖母,總是拄著手杖、弓彎著身軀,於屋邊牆角,對著滿幢之皇帝豆爬藤,如同「蘭花草」歌詞般,朝朝頻顧惜、日夜澆灑,待其迸出黃色小花,又以爐火灰燼施灑葉脈,驅除蟲害,取其天然環保。待其莢果呈黃褐色、極度熟成後,再採收曬乾備用(按:部分留充種豆)。逢夏季颱風、或陰兩綿綿缺乏菜蔬之時,就是乾扁皇帝豆轉身登場的時機。老祖母總將吊掛於屋樑通風處之成串乾扁皇帝豆莢取下,取出乾扁豆仁泡水備用,連同豬肋排,置於小鑄鐵鍋中,放水八分滿,再端上屋簷下之小爐灶上,慢工煨煮。 小爐灶係由老祖母自製,取長方形鉛桶,中下腹部鏤空,充作空氣進出口,中空部位敷以泥土以為隔熱,中上層且舖設鐵條製成添加柴火底座,另上方形塑四個鈍形犄角,提供鍋爐置放支點,乍看如同一座胖泥娃娃,古樸有趣,實則簡單、耐用,就有記憶以來,該爐灶即伴隨著老祖母,直至她老人家歸仙,期間爐腹且多次翻修、泥敷,頗有年代風華。 老祖母總選在下午3、4點時分開火,小爐小灶、配上龍眼木、銀合歡或竹筒等柴劈,嗶嗶剝剝,不一會兒就將老祖母滿布皺紋的臉龐烘托通紅,伴隨著柴燒煙燻及蛇郎君、虎姑婆等老掉牙童話,總是吸引著眾多孫子女輩端坐圈繞著小爐灶邊。為塞住眾夥之嘴饞,她人家總不時地將大把花生、甘藷等自家農作丟進火堆,不多時即滿室生香,搶食嘻鬧聲四起。約莫二時許後,她總會往小鍋爐再添加菜豆、肉豆、四季豆等蒔蔬,續以文火慢煨,以提升湯汁之濃郁層次感,再過個把鐘頭後熄滅火苗,以炭紅餘熱保溫。晚餐前起鍋,裝盛於大碗公,灑上些許芫荽、蔥花或芹菜末提香;透熟之皇帝豆仁質地綿密、小肋排鬆軟肉嫩、入口即化,尤適合年長及小孩口感,而經長時炭火煨燉之湯汁,更顯其甘醇香濃、層次分明,時至今日迄難忘懷。 故鄉原有之三合院住家歷經都更拆除,搬遷時我堅持於新居旁起建一座小爐灶,望之頗為懷古,且曾多次循老祖母古早方式,煨煮「皇帝豆煨排骨」,然其滋味依稀少了些許什麼?舌尖牽引,魂縈夢迴。

Read More

<中華副刊>黯然的淚滴

■琹涵 所有的婚姻不都是從愛開始的嗎?為甚麼幾十年以後,再談起來,卻多的是黯然垂淚呢? 我們認識,是因為我們是童年時的玩伴,少年時的同窗,一起長大,也常相往來。 我們一直都有連絡,固然因為我們的興趣相同、性情相近,更重要的是,我們內在的世界太相似,我們對事物的反應常有契合之處,所以當我面對著你的時候,我常以為我面對的是我的姊妹。 我們其實不只是好朋友,而是如手如足。 過年前,你跟我說,你打算到美國讀書。下這樣的決心,並不容易,你已經結婚,有太多的牽牽絆絆。可是,我明白,是你想拋下婆家對你的種種牽制。看來,你已無法再忍,甚至不惜決裂離去。 看來,你真要去讀書,心意已決,分離已在眼前。 你的心情,會不會也有幾分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的詩: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離我而去的昨日時光,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是今日的時光,多麼教人煩憂。我在此為你餞別,看著長風萬里伴送著秋雁,對此情景,正可開懷酣飲。你在蓬萊道山裡擔任校書,文章中有建安高古的風骨,又有謝眺清發雋秀的才思。筆下都懷著奔逸的興致和豪壯的情感,就好像要飛上青天去觀賞日月一樣。更好比抽出快刀去斬斷流水,流水卻更見兇猛奔流,想要舉起酒杯消除心中的愁悶,卻只是愁上加愁。人生在世,總不能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散著頭髮,去駕一葉扁舟,自在的漂流。 這是一首送別詩,讀著讀著,竟讓我很不捨。 我非常擔心。忍不住給你打了一個電話,我和你的家人都熟,可是那天我居然聽不出接電話的人是誰?後來才知道是你的先生,很明顯那極力壓抑的聲音,似乎是在哭,電話交到你的手上,你的聲音也怪怪的,卻說:「沒什麼事,不必擔心。」讓我的疑慮更深了。 婚姻是人生的道場。走入婚姻,該學的事太多,彷彿是在朝夕之間加速成長,單純被遠遠的拋棄,和著眼淚和痛苦,融入了另一個家庭,乖巧聽話的我們,奉獻了所有的一切,遺忘了自己,到後來竟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所有的委屈,並不能換得求全,只是徒然被看輕而已。 作家潘人木說:「婚姻只是一個上天設下的騙局,家庭和兒女耗去了太多的青春和心力。如果妳覺得自己還有一些才情,那麼就不要結婚……」這話說的沉痛,卻不失至理名言,可惜,多數的人都覺悟得太晚了。 婚姻是圍城,只怕進去容易出來難,唉,再回頭已百年身。 尤其,夫妻之間,如果老是由於婆家的事來吵,為了小叔的自私、小姑的告狀、公婆的偏心、虧空的錢財……又有哪一件事是自家的呢?越吵情分越薄,竟得為這樣,而賠上原有的幸福嗎? 紀伯侖在《沙與泡沫》裡,這麼說:「天堂就在那裡,在那道門之後,在隔壁的房裡;可是我把鑰匙弄丟了或許我只是把鑰匙放錯地方。」 會不會這一切也只是誤會呢? 能不能再給彼此一個機會呢?能不能再重新開始? 能不能,更有智慧的來處理這件事? 好朋友,在你做決定之前,你肯不肯先來我這兒小住一段時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