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十四五規劃加快構建123快貨物流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廣西發布"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加快構建"123快貨物流圈"。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廣西"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指出,全球供應鏈加速重塑歷史機遇,強化國際物流服務能力,加快構建"123快貨物流圈",實現國內一天送達、 東盟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依據前述規劃,在提升國際物流核心競爭力方面,要強化國際物流服務能力。加強面向東盟的物流大通道集聚輻射能力建設,推進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核心的國際海鐵聯運主通道和國際鐵路、公路聯運輔通道建設,加快打通"五向聯通"國內物流主通道和以陸海新通道南北主軸和西出東聯大通道為主骨架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快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大國家戰略經濟區以及東盟等重要國際產業和消費合作區域。 同時鼓勵發展國際多式聯運,加強干支銜接和組織協同,開展廣西-東盟甩掛運輸系統示範試點,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中國-東盟公鐵聯運冷鏈物流等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等平臺,推動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份、東盟國家合作,引入國內外多式聯運全程經營骨幹企業、各類運輸企業、國際貿易流通企業等成員,完善區域和國際多式聯運標準、規則,搭建多式聯運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推動"一口價、一單制、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務發展。加強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公共資訊平臺對接,推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物流合作。 此外,提升北部灣國際門戶樞紐港服務水準,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港口,推動港口、鐵路、口岸、金融、貿易等資訊系統銜接,提升中轉輻射組織能力,完善北部灣港航運交易、國際貿易、 金融保險、跨境支付、供應鏈解決方案等服務功能。 在強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支撐能力方面,要強化南向北聯大通道。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成渝地區至北部灣港鐵路、高速公路擴能改造,加快提升北部灣港口作業能力,培育拓展洲際遠洋航線,強化廣西在"一帶一路"陸海聯動通道中的有機銜接門戶作用, 暢通廣西向北連接貴州、重慶、四川等省(區、市),向南連通東盟地區的國際陸海貿易大通道;開工建設平陸運河,加快推進建設溝通西江和北部灣的水運大通道,打造平陸運河經濟帶。通過強化南向北聯大通道,有機銜接"一帶一 路"國際通道,促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對接、兩種資源聯動,支撐廣西深度融入國內國際大市場。

Read More

油價推升 上半年化學材料及肥料業產值成長約1成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今(111)年1-6月化學材料及肥料業產值年增9.9%,惟產量年減6.8%:化學材料及肥料業上游主要為原油,其衍生產品應用廣泛,因此深受國際油價及全球景氣波動影響。 108、109年受美中貿易紛爭干擾及COVID-19疫情衝擊,市場需求疲弱,加上國際油價重挫,致產值連續2年下滑。110年隨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國際油價迅速翻升,加上美國冰風暴及中國大陸能耗雙控等因素抑制供給,推升石化原料價量齊揚,化學材料及肥料業產值達2兆528億元,年增53.3%,為有統計資料以來最大增幅,剔除物價因素後生產量指數亦成長10.0%。今(111)年1-6月國際油價雖續居高檔,但因中國大陸封控措施干擾物流,加上終端市場需求疲軟,廠商購料保守觀望,且部分石化原料因油價上漲壓抑加工利差而減產,雖產值年增9.9%,惟生產量指數轉呈年減6.8%。 今年1-6月僅「肥料及氮化合物業」因供給緊絀,產值、產量均較上年同期成長:就細業別觀察,111年1-6月除合成橡膠原料業外,各細業產值在價格支撐下均呈成長,惟產量方面,僅肥料及氮化合物業較上年同期增加,其餘均呈下滑。各細業分述如下,化學原材料業:產值6,771億元,為104年以來同期新高,年增16.6%,主因高油價支撐下,主要原料價格仍高於上年同期所致,惟因終端需求轉弱,下游客戶去化庫存、採購保守,多數石化產品產量已呈下滑,生產量指數轉呈年減4.6%。主要產品中,以乙二醇因加工利差不佳,加上廠商擴建工程而停車,致產值、產量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28.9%、30.6%為最多;液鹼則因歐洲鹼氯廠受制於能源成本偏高而減產,在市場供給減少下價格攀升,致產值較上年同期增加1.3倍,產量因部分廠商去年進行檢修基期較低,亦年增2.4%。 塑膠原料業:產值3,272億元,為101年以來同期新高,年增1.5%,主因多數產品價格仍高於上年同期,惟因中國大陸封控及新產能開出影響外銷市場買氣,業者減產因應,致生產量指數年減5.0%。主要產品中,以聚丙烯及ABS樹脂產值分別減少19.1%及17.8%、產量亦分別下滑21.0%及11.2%為最多。 人造纖維業:產值362億元,年增1.4%,主因原料成本上漲,推升產品價格,另下游廠商因需求趨緩採購保守觀望,業者以去化庫存、減產因應,致生產量指數年減14.0%。主要產品中,以外銷比重較高的聚酯棉產值減15.3%、產量減26.7%為最多。 合成橡膠原料業:產值324億元,年減18.5%,為各細業中產值唯一較上年同期衰退,主因上年受疫情帶動手套原料需求及價格大幅成長,比較基數較高所致,加上今年因疫情相對穩定,需求減少,致生產量指數年減38.4%,為各細類中減幅最大。主要產品中,以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產值、產量分別減少61.6%、41.2%為最多。 肥料及氮化合物業:產值10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6.6%,主因歐洲化學肥料廠110年起受主要原料天然氣成本飆升影響產能,催升肥料價格逐步走高,加上時序進入北半球春耕時節,市場需求強勁,挹注生產量指數年增7.0%,為各細業中產量唯一較上年同期成長。主要產品中,以其他複合肥料及氮化合物產值年增37.5%、產量年增7.6%為最多。 出口至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比逐年下滑、出口至越南比重上升:中國大陸及香港向為我國化學材料及肥料業主要出口市場,惟近年受美中貿易紛爭干擾、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等影響下,占比大致呈逐年下滑,其次分別為越南和美國。若觀察主要出口貨品,有機與無機化學品及塑膠原料出口至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比從107年超過5成後轉呈下滑,今年1-7月更降至4成以下,分別為35.9%及38.7%。人造纖維絲、棉因供應鏈移轉,出口至越南比重逐年增加,今年1-7月占25.9%居首,超越中國大陸及香港(占20.4%)。合成橡膠原料因手套原料需求及價格滑落影響,致原居首位的馬來西亞於今年1-7月落居第二(占13.2%),而中國大陸及香港則上升至首位(占14.9%)。肥料今年1-7月出口大幅增加77.8%,以日本(占19.7%)、馬來西亞(占15.7%)、墨西哥(占11.4%)為主。 雖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因通膨壓力而走緩,惟政府積極推動國內業者開發高附加價值及異質性產品、朝向綠色可分解及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發展,另協助業者拓展多元市場,並積極參與新南向等國家產業合作,可望增強我國化學材料及肥料業之國際競爭力,並開拓新的外銷商機。

Read More

東方海外國際獲納入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及恒生ESG50指數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欣然宣布,該集團獲納入為「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及「恒生 ESG50指數 」成份股,昨(5)起正式生效。 「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由30間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表現最卓越的香港上市公司組成,屬「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中的其中一項指數。恒生ESG50指數則精選了在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 (ESG)方面表現最佳的50間大中型香港上市公司。 為確保「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能達致客觀、可靠及具高投資性,成份股的挑選程序非常嚴謹,更會參考「香港品質保證局可持續發展評級及研究」的結果,有關評級由獨立的專業評審機構香港品質保證局設計及執行,並按照7項可持續發展核心指標,即企業管治、人權、勞動實務、環境、公平運營實務、消費者議題及社區參與和發展等作評估。本年度,東方海外國際的可持續發展評分級別為「AA」等級。 這次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及恒生ESG50指數,充分印證了東方海外國際多年來在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方面的決心和努力。展望未來,東方海外國際將繼續進一步將可持續發展原則融入其企業運營和業務活動中,以滿足所有相關法規的要求、不斷變化的需要以及利益相關者的期望。

Read More

陽明董事會風險管控 建立內部控制以利業務運作順暢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針對外界評論有關董事會決策模式提出說明,該公司表示,陽明董事會以風險管控角度出發,強調建立完整內部控制制度以利經理部門後續業務運作順暢。 陽明表示,董事會為該公司最高決策單位,本諸公司治理之精神,董事會成員組成多元化,董事背景包含法律、財務、會計、經濟等專業,以完善發揮領導公司重大決策之功能。 陽明指出,國際貨櫃市場供需、環保法規及船噸供給等變化迅速,為妥善因應風險,各董事均本於其職責對公司提出建言,相關議案均仍配合中長期業務發展規劃進行;以造船策略布局而言,陽明一直持續關注造船市場、能源發展趨勢、配合THE聯盟營運、航線業務拓展需要、船齡與船型最適配置及國際環保法規等因素綜合考量並密切與董事會溝通討論最適船舶更新計畫,各公司船隊規模與市場規模迥異,以他公司提前造船或購置二手船強加與本公司比較並無實益,且該公司善用現行營運船隊規模,近兩年營業利益率表現在貨櫃同業間仍屬名列前茅。 依據陽明海運日前董事會通過111年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2161.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9.5%,獲利超過新台幣1000億,稅後EPS每股淨利33.25元同業稱雄。係以稅後淨利新台幣1161.11億元,稅後EPS每股淨利33.25元。另為配合陽明船隊運作,該公司董事會通過執行五艘長租船租期選擇權併取得使用權資產,同時購買新造貨櫃18,600只。 至於近日陽明海運2位獨立董事請辭後,將依法召集股東臨時會補選獨立董事,董事會相關議事運作仍照常進行不受影響,而對於造船案與員工福利照顧等議案,均屬董事會高度重視事項,將在全體董事討論與支持下依公司中長期業務發展計畫推動。

Read More

上海港東北亞空櫃調運中心啟用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港東北亞空櫃調運中心本(9)月3日正式啟用,啟用儀式在上海港務集團(SIPG)洋山港區舉行,據稱,該中心具備300萬TEU年作業能力,將有效優化東北亞地區貨櫃空櫃資源配置,解決因進出口櫃量不平衡所導致的季節性缺櫃問題。 SIPG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表示,東北亞空櫃調運中心啟用後,將充分運用數位化、智慧化管理模式,促進港口和航運企業的互聯互通,為船公司以及東北亞、中國大陸長三角和長江流域客戶提供空櫃服務,有效提升港口航運綜合服務水準,同時降低進出口企業的綜合物流成本。 上海港東北亞空櫃調運中心佔地面積達45萬平方米,平面櫃位約1.2萬TEU,具備300萬TEU年作業能力,啟用後將提高貨櫃周轉利用效率,促進全球資源配置的關鍵及貨櫃進一步集聚洋山港區。這也意謂著更多的空櫃可通過水、公、鐵等多種路徑調運到長三角區域以及長江流域和其他沿海港口,上海港服務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迴圈戰略鏈結的能級得到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的重要一環得以完善。作為臨港新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洋山特殊綜保區的重點專案,上海港東北亞空櫃調運中心建設得到新片區管委會和相關口岸單位以及航運企業力支持。 1年前,SIPG與麥司克、達飛、地中海、長榮等航運企業深化策略合作,共同解決因進出口櫃量不平衡所導致的季節性缺櫃,共商共建的東北亞空櫃調運中心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掛牌成立,正式進駐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1年來,SIPG充分利用好東北亞空櫃調運中心階段性建設成果,洋山堆場建成一批即使用一批提升港口堆存能力。 上海港今(2022)年1至8月進口空櫃增長8.7%,滿足上海本地和周邊港口的用櫃需求,有助"公轉水""公轉鐵"業務快速增長。據統計,上海港前8月水水中轉櫃量1665.8萬TEU,比去年同期增長8.2%;海鐵聯運32.2萬TEU亦增長38.8%,成為上海港口核心功能正常運轉的重要支撐,上海港貨櫃航運市場"一櫃難求"局面基本得到緩解。

Read More

7月份我海空自由貿易港區貿易量降幅逾4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我海空自由貿易港區前7月貿易量持續負成長,其中7月份降至今年以來最低點, 比去年同月降幅超過4成。 交通部統計,今年1至7月自由貿易港區貿易量累計為255萬噸,比去(110)年同期減少26.07%,其中7月份單月僅以23.4萬噸,比前(6)月與去年同月分別減少40.47%與42.79%,及首次出現跌破30萬噸情況。 統計指出,前7月貿易量仍以台中港居首,佔總量的184.5萬噸,但較去年同期大幅滑落34.5%,其中7月份降至12.3萬噸,比去年同月降幅達6成(-61.67%),其次是高雄港前7月貿易量57.6萬噸比去年同期年增17.02%,再其次是台北港10.7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近7個百分點(-6.57%)。

Read More

中日馬三國航商合資籌組能源運輸公司新造7艘LNG船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日馬三國航商合資籌組能源運輸公司,招商輪船發佈公告稱,中國液化天然氣運輸(控股)(CLNG)與日本郵船株式會社(NYK)、川崎汽船株式會社(K-LINE)、馬來西亞國際航運(MISC)成立合資公司。 該合資公司與韓國現代船廠簽署7艘17.4萬立方米薄膜型LNG運輸船舶的船舶建造協議,並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上述7艘LNG運輸船長期期租協議。 據瞭解,CLNG是招商輪船與中遠海運能源運輸(簡稱"中遠海能")各持股50%的合資公司,於2004年3月在香港註冊成立,是中國大陸首家從事包括液化天然氣(LNG)海上運輸項目研究、LNG船舶投資、監造和管理的LNG海運專業化公司。CLNG與日本郵船、川崎汽船、MISC四家公司均為亞洲地區主要的LNG船營商。 招商輪船在公告中稱,擬對CLNG增資6170萬美元,用於上述合資公司新造7艘17.4萬立方米薄膜型LNG運輸船。

Read More

前7月三大民航機場旅客量全面翻升 桃機109萬人次超過去年全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三大民航機場旅客量全面翻升,其中桃園國際機場除比去(110)年同期倍增,同時已超過去年全年旅客量水準。 交部統計,今年1至7月桃園機場旅客量為109萬人次,已超過去年全年實績9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年增105.56%,其中7月份單月達36萬人次達今年以來各月高峰,比前(6)月與去年同月分別增加78.45%與382.79%,去年7月旅客量僅為7萬人次。 統計指出,排名第2的松山機場同時期旅客量為14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成長34.28%,高雄機場前7月旅客量為6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亦增24.01%。

Read More

軒嵐諾颱風侵台 台灣人壽及中國信託產險啟動保戶服務措施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因應軒嵐諾颱風來襲,台灣人壽第一時間已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即時啟動應變措施,提供快速理賠及各項關懷服務,包括提供「快速理賠服務及預付醫療保險金」、「續期保費緩繳三個月」、「保單借款利息緩繳六個月」、「補發保單工本費優惠」及「展延房屋貸款本金及利息一年」;中國信託產險則成立「軒嵐諾災損服務中心」,啟動快速理賠暨緊急應變關懷服務。 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表示,颱風期間台灣人壽第一線的客戶服務人員維持正常服務,並密切注意颱風動態,加強各地服務通報機制,主動查詢比對受災保戶及關懷聯繫,若颱風災害符合保單理賠條件之傷亡保戶,即啟動快速理賠服務及預付醫療保險金,後補所需文件即可,而身故件及失蹤件也將從寬認定。 台灣人壽保戶申請可就近至各地7-ELEVEN的ibon使用「便利賠」,或台灣人壽官網的「龍e賠」線上服務,全年無休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只要依系統操作隨時均可上傳資料申請理賠,再將正本寄回台灣人壽總公司即可完成申請。各項保戶服務細項,可上台灣人壽網站www.taiwanlife.com 或撥打免費客服專線0800-099-850諮詢;中國信託產險保戶則可撥打24小時客戶服務專線0800-075-777諮詢。

Read More

颱風軒嵐諾襲台 元大人壽提供受災保戶緊急應變服務措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因應颱風軒嵐諾襲台,元大人壽提供受災保戶緊急應變服務措施如下: (一)主動理賠服務 對於本次受災的保戶,經確認保險事故後,公司將立即主動迅速處理理賠給付相關事宜,申辦理賠所需檢附文件均得日後再行補齊;而對於受傷的保戶,經確認住院天數後,其日額型之醫療給付,申辦理賠所需檢附件也均可日後再行補齊。 (二)緩繳續期保費三個月 即日起受災保戶經申請,可提供續期保費之應繳日於本次事故發生日起三個月內之保單,自應繳日起算,緩繳三個月續期保費的服務。 (三)保險單借款免收利息 即日起受災保戶經申請之新增保險單借款,免收三個月保險單借款利息,減輕保戶財務負擔。 (四)保險單借款利息展延 即日起受災保戶經申請,可提供保險單借款利息應繳日期於本次事故發生日起三個月內之保單,自應繳日起算,展延六個月緩繳利息的服務。 (五)補發保險單免收工本費 受災保戶之保險單若因本次災害而遭致損毀者,將予以補發,免收工本費。 (六)保戶諮詢服務 提供0800-088-008諮詢專線,供受災保戶諮詢及協助辦理各項服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