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24作品入圍新設計展

南大三組學生團隊獲「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五十萬元創業金。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汪惠松、施春瑛∕綜合報導 南台科大數位設計學院二0二一年「施工時間」畢業成果展作品,有二十四件入圍新一代設計展;台南大學輔導學生團隊參加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U- START)」,有三組團隊入選,每組團隊各獲得五十萬元的創業金,協助學生團隊成立公司。 南台科大數位設計學院表示,數位學院今年以「施工時間」為主題,各系特色分明,共計包括視傳、產設、多樂、資傳等二十四件作品入圍新一代設計展,例如視傳系《日木我與─台南公園植物故事博物館》、資傳系紀錄片《幸福練習》、多樂系遊戲作品《深海綻放》、產設系「N+智慧護理車」等。 南台視傳系學生作品《日木我與─台南公園植物故事博物館》,獲新一代設計展三項金點新秀入圍肯定。    (南台科大提供) 其中視傳系《日木我與─台南公園植物故事博物館》,以線上圖鑑展覽方式帶領大家從植物的角度來認識台南公園,期望能讓台南公園成為進行植物生態教育的生態場域。該項生態教育結合平面設計獲三項大獎入圍肯定,包括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的「傳達設計類」及「數位互動設計類」,以及金點新秀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傳達設計類」,表現十分搶眼。 台南大學輔導學生團隊參加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U- START)」,教育部公布入選第一階段的學生團隊中,台南大學共有三組團隊入選,分別是「Dr. OSCE」、「Biomorphic Robotic Arm」以及「冰心遊戲工作室」,每組團隊各獲得五十萬元的創業金。 南大今年得獎團隊中,由數位學習科技學系學生所組成的「Dr.OSCE」團隊,開發醫學臨床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使學習者能進行醫學臨床案例學習與診斷,包括問診、檢查、手術、儀器、治療等。

Read More

崑大新生報到率百分百

崑大在校長李天祥(中)帶領教學、行政團隊共同努力下,辦學績優受肯定,一一0學年度高中申請入學,各系學程均提前報到完成,報到率百分百。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為提供最優質的學習環境,持續投入大量經費挹注學習資源,充實軟硬體設備。秉持優良辦學特色,一一0學年度不僅碩、博士班全系所滿招,五月二十四日才截止報到的高中申請入學,各系學程均提前報到完成,報到率百分百,在少子化困境中逆勢成長。 崑大辦學績優獲得各界肯定,不僅連續四年獲高教深耕補助,累積近七點四八億亮眼成績,學生受益度更連續四年蟬聯私立科大全國第一。根據調查,一0四至一0八學年度大學部畢業生就業比例逾九成,在建構跨域學習環境,培養學生關鍵基礎與多元能力不遺餘力,使崑大畢業生能力受到業界肯定。

Read More

黃偉哲巡考場 關注防疫整備

黃偉哲巡視考場,了解考生午餐使用隔板的方式。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十五、十六日登場,台南市長黃偉哲十四日下午特別前往台南女中考場巡視,了解考場的防疫準備。由於十三日發生全台停電的情形,讓家長及考生都不免擔心考試時會不會再發生停電事故,對此黃偉哲表示,週四晚間八點半就已恢復供電,已詢問過台電,台南十七個考場將供電無虞。 台南市長黃偉哲、副市長戴謙及教育局長鄭新輝等人昨天下午巡視台南女中考場,現場演練「熱顯像儀」量測體溫、消毒手部,並至「發燒備用試場」了解若考生於考試現場因發燒、呼吸道疾病時,各發燒備用試場的整備情形。 黃偉哲巡視發燒備用試場。 (記者施春瑛攝) 黃偉哲也到一般試場了解試場門窗情形,並了解考生午餐使用隔板的方式,最後至考生休息區巡視,確保考試時、休息時都能夠符合防疫規定,讓考生考的安心、家長放心。針對因防疫而不開放家長陪考,黃偉哲說,這是全國一致的規定,為了讓家長安心,市府也會增派人員加強考生服務及關懷。 至於十三日發生全台停電的事故,可能家長及考生對考場供電有疑慮,教育局已向台電詢問,各考場供電無虞。教育局長鄭新輝補充表示,目前供電無虞,若考試期間發生停電,也會依會考緊急事件規定處理,影響考生多少時間,就延後多少時間收答案卷,但延長時間最多以該節結束後廿分鐘為限。

Read More

環局完成試場周邊消毒

南市環保局十四日傍晚前,完成全市十七個考場校園及周遭環境消毒,預計十六日考完後,環保局會再次進行消毒。 (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國中會考於十五及十六日舉行,為讓考生安心,南市環保局十四日傍晚前,完成全市十七個考場校園及周遭環境消毒,環保局表示,待十六日會考結束,還會再次進行消毒工作;環保局更提醒考生,戴過的口罩,請摺好才丟入垃圾桶,不要任意棄置,以免造成環境髒亂及病毒散布的風險。 環保局表示,各區清潔隊於十四日陸續至台南女中、台南海事學校、台南一中等十七所學校,進行消毒作業,大家全副武裝揹起消毒機具、戴上口罩、護目鏡及手套等來回穿梭消毒,噴灑區域除了校園戶外空間、運動場等外,就連洗手檯、廁所也沒放過,總計動員卅六人次、消毒車十七車次。 環保局長謝世傑表示,疫情期間,民眾可自行為居家或社區環境消毒,以七十五趴的酒精或五百ppm漂白水(將市售的五趴濃度漂白水,以一百西西加十公升清水的比例調配)擦拭各式開關、樓梯扶手、電話、桌椅、遊樂設施、玩具常接觸處,減少病毒傳染。

Read More

文藻外大傳播藝術系 用專業打造放視大賞金獎傳奇

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110級「衍申EVOLVE」畢展團隊,首次登場「放視大賞」,展出「寂靜之戀」新創微電影創作,即以黑馬之姿榮獲行動應用影音組金獎佳績,為校增光。 2021放視大賞本校數位內容應用與管理系及傳播藝術系攜手參賽,共入圍7組獎項: 遊戲類創意企劃、行動應用類軟體內容、行動應用類軟體內容、行動應用類軟體內容創意企劃、動畫類實驗與混合媒材動畫、創意企劃、動畫類創意企劃、行動應用類數位影音、跨領域等類別。開展日,文教創意產業學院楊雄斌院長及數位系蘇彥衍主任、周春曉老師、李玉雯老師皆全程於展場為參展學生加油打氣。頒獎典禮時,文藻傳藝系以《寂靜之戀》勇奪「2021放視大賞」行動應用影音組金獎,創下文藻外大多年參展以來最佳得獎紀錄。 榮獲行動應用影音組金獎的「寂靜之戀」由蔡函芸、陳芷苓、王家嘉、廖倩伶、薛雅慧、呂珈稜、張晏慈、陳均亦等八位女生組成昡洸影像團隊,在鍾尚宏老師指導下,以校園青春及身心障礙者的相關議題為發想,全片多半運用定鏡,搭配少數手持及空景鏡頭,以呈現男女主角的戲劇表演張力;「寂靜之戀」劇情闡述一位失語症少年和一位感音性聽覺障礙的少女,兩人相遇相識及成長的故事。劇組希望透過電影探討時下速食愛情文化帶來的隱憂,更理解關於身心障礙者,讓更多人關注相關協會,也能希望讓大家更明白身心障礙者和我們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一樣保持著愛和善良,願社會溫柔以待。昡洸影像團隊善於捕捉鏡頭以唯美的光影,強化劇中角色情緒,表現手法純粹,且故事議題切入深切等優點,獲評審讚揚。 同樣由文藻傳藝系出品即入圍2021放視大賞-跨領域組的「藍色維度」兩人團隊:林庭瑜、謝育騏,由林悅棋老師指導,以藍色調的手繪插圖幽默風趣的描述生活中人們需保有的中性的處世態度,透過原創音樂,觀眾在圖像與音樂交織著過去的記憶和時間裡感受無吵雜的聲音,用藝術建構一切思想,集結了無形的情感與幻想,自由進出這個無邊界的空間。    文藻傳藝系師資團隊堅強,帶領學生競賽屢獲佳績,系訂課程設計採循序漸進,且兼重理論及實作,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授課,課程內容涵括語文、傳播、創意及藝術、通識四大領域,以創意與藝術類課程,提高學生在傳播領域之應用,確保系本位課程能培養學生在就業市場與升學所需具備的能力。本次文藻外大110級傳播藝術系的學生在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創作下,在2021放視大賞大放異彩,受到評審、專家們肯定和讚許,亦為文藻外大培育學生精進專業更添榮耀。

Read More

國中會考明登場 黃偉哲巡視考場演練防疫準備

台南市長黃偉哲巡視發燒備用試場。(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15日登場,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下午特別前往台南女中考場巡視,了解考場的防疫準備。另昨天發生全台停電的情形,讓家長及考生都不免擔心考試時會不會再發生停電事故,黃偉哲表示,已詢問過台電,台南17個考場將供電無虞。 台南市長黃偉哲、副市長戴謙及教育局長鄭新輝等人巡視台南女中考場,現場演練「熱顯像儀」量測體溫、消毒手部,並至「發燒備用試場」了解若考生於考試現場因發燒、呼吸道疾病時,各發燒備用試場的整備情形。 由於昨天發生全台停電,黃偉哲強調,昨天晚間八點半就已恢復供電,考場供電無虞。若會考期間發生停電,也會依照全國一致的規範來處理,「該節考試停電超過20分鐘,最多仍以延長該節考試結束20分鐘為限」。

Read More

加強國中會考防疫 曾文家商提早放學消毒考場

曾文家商師生下午1點展開試場桌椅的消毒工作,學生也整理準備電風扇。(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國中會考15日登場,做為考場的曾文家商,於15日中午提前放學,隨後於下午1點展開考場的消毒與檢查工作,師生逐一將試場的桌子用酒精消毒乾淨,也放置兩台電風扇,校長陳藝昕說,做好防疫的萬全準備,讓考生應考時,有最安全與舒適的考試環境。 曾文家商師生下午1點展開試場桌椅的消毒工作,學生也整理準備電風扇。(記者林相如攝) 曾文家商作為今年國中會考的試場,共有800餘位考生前來應考,學校準備了22間一般試場,2間特殊試場及3間發燒試場,15日學生提前於11點30分享用午餐,隨後於12點30分準時放學,接著相關試場工作人員,於下午1點開始展開試場的消毒工作,並配置相關物品,包括電風扇、隔離板等,相當謹慎。

Read More

北投湖山國小藍染課延續草山藍染工藝

菁礐古圳融入當地藍染特色打造意象牆。(蘇建銘攝) 張嘉容、蘇建銘/報導 流淌於陽明山秘徑間的菁礐(音同「確」)古圳,已有百年歷史,古圳名稱中的「菁」指的便是製作「藍靛」染料的主要植物大菁。曾廣泛生長於陽明山內各個溪谷旁。19世紀初,藍靛成為臺灣外銷產品第一名。可惜人工染料普及後,製作藍染的榮景便不復存在,現在只留下許多以「菁」為名的路牌及供人體驗的觀光農場。為了延續藍染工藝,北投的湖山國小特別在課程中融入藍染製作,延續百年工藝。 藏於基隆市暖暖山林中的大菁休閒農場,是少數保持傳統藍染手工藝的工作坊,主要以製作藍靛為主。早期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前身為工藝研究所)因需大量染料來推廣藍染文化,便在雞籠文史基金會的牽線下,來到大菁休閒農場。  種植耗時間難大量生產 「主要是這種植物(大菁)不是合成的,它需要種植與採收的時間,要大量生產這些染料還是有困難,必須要有一到兩年的時間準備。」大菁休閒農場負責人王國緯說道。因此自人工染料的興起與普及後,藍染手工藝因跟不上市場的腳步逐漸被淘汰,慢慢地消失在時間洪流中。 王國緯補充說明,因製作藍染的工序相當繁瑣,故有著龐大的人力需求。但人力不足的狀況使得藍染手工藝品產量不高加上價格高昂,一直難以成為市場主流,也讓藍染手工藝陷入困境。 對於傳統產業的沒落,大菁休閒農場專管黃雪娥表示,政府確實曾伸出援手。「我們有去申請行政院勞動部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有關單位也委派人力來到大菁休閒農場,協助研發藍染。」但此舉仍不足以徹底解決問題。 這一連串環環相扣的艱難處境,讓王國緯以為藍染行業走到了盡頭,他也不願讓兒女接手家業。但出於對藍染的熱情,即便已屆高齡的他, 仍懷有一絲希望。「單靠製造藍染製品來賺錢不易,需與旅遊或食品業者來合作,才能生存。」王國緯盼藉由多角化的經營模式,替藍染產業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 王國緯說,使用可食用的石灰製造藍靛的過程中所產生之泡沫(青黛),經曬乾後呈粉狀,除有消炎作用外,也可作為食物的染色劑。研發藍染製品的附加品,或許是未來可發展的方向之一。 大菁性喜潮濕,曾被廣泛種植在陽明山溪谷間。(蘇建銘攝) 注入新生命創無限可能 「山窮水盡疑無路」也許藍染產業曾迷失找不到通往出口的路,不過現今事情似乎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變。北投湖山國小自 2003 年起,將藍染融合在課程當中,除可讓學生從中體驗手作樂趣外,也將藍染的種子種在孩子心中,為藍染的未來增添一絲生機。 「我們十幾年來的傳統就是買現成的白色衣服讓學生來染色,製作畢業服。不過去年我們讓學生從做褲子開始,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畢業服。」湖山國小校長翁嘉聲說道。最後,校方更讓畢業生穿上自己親手設計的藍染畢業服走秀。 不只畢業服飾,湖山國小更讓學生親手縫製束口袋,並加入藍染元素,將藍染文化的精神發揮地淋漓盡致。翁嘉聲表示,而今年的創新在於結合該校特色,製作出藍染雙面的紅包袋。 手作工藝不只讓小學生從中獲成就感外,也能體悟到生命的意義。「藍染它是有生命的,會隨著生命而消逝。」藍染課程老師顏世廷感慨地說。因此透過這項課程不僅讓孩子們學習到藍染的技藝,更能領悟到深遠的意涵。 儘管藍染昔日風光不再,臺灣依然有官、學界持續為延續藍染生命而努力,讓這抹藍能生生不息地在世人眼中,持續綻放屬於它的美麗。 大菁休閒農場負責人王國緯展示藍染的成品。 ( 蘇建銘攝)

Read More

繁星二階放榜 黎明兩生錄取醫大

黎明中學就讀北醫的校友拍照為學弟妹加油打氣。 (黎明中學提供)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日前繁星第二階段甄試陸續放榜,黎明中學黃敬原錄取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劉芝羽錄取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這也是該校畢業生連續六年以繁星管道錄取北醫、連年錄取陽明醫。 黎明中學校長羅家強指出,今年陽明醫學大學共六十人通過第一階段繁星審查,第二階段僅錄取三十人,錄取率五成。另外學校連年繁星面試全壘打錄取,這要感謝老師於第二階段書審及模擬面試的協助及努力。而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大一到大四的黎明校友,更穿著黎明體育褲,給新加入的醫學系成員及國三教育會考的學弟妹打氣鼓勵。 黃敬原表示,製作備審是一個好好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的機會,面談自我表達的部分,在師長協助下,從一開始裹足不前,逐步摸索到最後自然地表達自己想法,是一個很大的轉變,這有賴於師長的鼓勵,建立起自信心,因此建議學弟妹,考前不要再做艱深的題目,「訂正」、「理解」最重要,要多看歷屆試題;且準備考試除了要練題外,也要安排運動,才能夠記住更多、體力才能充沛。 劉芝羽則說,在準備自傳備審時要找人生重要的片段並與科系做連結,可以多詢問師長以及學長姊的建議,尤其要特別注意動機以及讀書計畫,在面試時,則可以把口試的考古題問題和答案自我練習後,再找師長、父母熟練基本考古題,接著再模擬其他情境題。建議學弟妹,面對考試不要有太多的得失心,過度緊張及焦慮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Read More

七千以下除外 私幼月費凍漲

減輕家長負擔,除月費七千元以下除外,私幼一一0學年度,月費一律凍漲。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十三日在議會做出重大宣布,為減輕家長負擔,私幼除月費七千元以下者,否則一一0學年度(八月起)月費一律凍漲,據了解目前約有六十家申請,除低於七千元者,其餘一律不准漲價。 議員林易瑩、許又仁、陳碧玉都關心教育問題,林易瑩關心幼兒園退費標準、許又仁則建議公共化幼兒園可劃設學區,陳碧玉爭取設置新市國小第二校區等。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新學年度開始,二至五歲幼兒園收費均採審議制(原二至四歲部分備查),今年八月起,中央育兒津貼提高至三千五百元,明年提高至五千元。市長黃偉哲說,原希望減輕家長負擔,然卻傳出私幼欲調漲費用,市府接到許多抱怨,會加強稽查。教育局補充,除審議外,也決定凍漲,並於議會正式宣布。 鄭新輝說,私幼(不含非營等)共二五六間,月費七千元以下三十一間,今年共有六十間(五歲)提出調漲學費申請,二至四歲部分尚未開放申請,不過恐政府美意遭打折,除七千元以下園所申請案,其餘新學年學費都凍漲,也因提高育兒補助,今年起,收二至四歲園所調高月費也從備查改為審議。 林易瑩所提,若園所超收費用遭查獲,除罰鍰外並可處以減招、停招甚至停辦、廢止設立許可,教育局也正著手修訂退費辦法,超收部分應立即退費,拒不辦理者,依相關罰則按次強力裁處。 許又仁建議的公共化幼兒園應學區化問題,教育局說目前公共化比率兩成七,未達教育部四成目標,準公共幼兒園四成四,未達六成,一一三年將再增設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並研議請公幼提升課後留園開辦率,呼應雙薪家庭育兒需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