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聯合軍演 北韓嗆強有力反制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北韓一日要求美國和南韓停止大規模聯合軍演,並稱這是一種挑釁,可能使平壤當局做出「更強而有力的反制手段」。 北韓外務省發布聲明,表示:「由於美國和南韓不斷做出魯莽的軍事行動,使朝鮮半島及鄰近地區再度進入『硬碰硬』的嚴重對峙階段。」 美國和南韓今天展開雙方合作以來、最大型的空中聯合軍事演習之一,雙方數百架戰機將在一週大部分的時間內,每天進行二十四小時的模擬攻擊。美國空軍表示,這場「警戒風暴」軍演將持續到四日,共計約有二百四十架戰機出動約一千六百架次,出動任務數是這場年度軍演歷來最多。 北韓外務省在聲明中指出,北韓已「準備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來捍衛主權、人民安全及領土完整,免受外部軍事威脅」。 聲明也表示:「如果美國繼續堅持進行嚴峻的軍事挑釁,北韓將考慮採取更強而有力的反制手段…如果美國不希望有不利於自身安全利益的嚴重事態發展,就應立即停止這些無用且無效的戰爭演習,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昨天再次呼籲北韓重返談判,並表示美國尋求朝鮮半島完全非核化的政策沒有改變。

Read More

王毅:陸美無法改變對方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二十八日向美國駐大陸大使勃恩斯說,陸美作為兩個大國「誰也改變不了誰」,美方不要再試圖從實力地位出發與大陸打交道,不要總想著打壓遏制大陸的發展。勃恩斯則回應,美陸關係對兩國、對世界都非常重要。美方願與陸方「加強溝通,管控分歧,推進合作」。 王毅歡迎勃恩斯前來大陸履新,王毅向勃恩斯說,陸美關係「正處於緊要關頭」。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陸美之間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是中國與美國發展關係的最根本遵循。 他又說,作為兩個大國,陸美「誰也改變不了誰」,美方「不要再試圖從實力地位出發」與大陸打交道,「不要總想著打壓遏制中國的發展」。作為駐大陸大使,「希望你成為中美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勃恩斯表示「高度關注中共二十大,認真研讀了二十大報告」,陸方的介紹有助於加深美方的理解。而美陸關係對兩國、對世界都非常重要。美方願與陸方「加強溝通,管控分歧,推進合作」。

Read More

俄動員 8.2萬人已赴沙場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昨天天宣布已完成徵召後備役投入烏克蘭戰爭的工作,並在一個月內徵召數十萬人,其中八萬二千人已派赴沙場。美國國防部則宣布,將提供新的一筆二點七五億美元軍援,以幫助烏國抵禦俄國侵略。 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在電視播出的會議上告訴總統蒲亭:「您設定的(動員)卅萬人工作已經完成。沒有計劃採取進一步措施。」蕭依古說,八萬二千人已派赴戰區,其餘的正接受訓練。 蒲亭感謝後備役「對職責的奉獻、愛國情操,以及捍衛我國的堅定決心,捍衛俄羅斯,也就是他們的家園、家庭、我國公民、我國人民」。 蕭依古表示,補給新動員部隊的初步問題後來已經解決。蒲亭說,由於俄國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執行動員,無可避免會犯點小錯,不過大家已經記取教訓。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他對俄已完成軍人徵召一事存疑。 另外,美國國防部副新聞秘書辛赫表示,對烏克蘭新的軍援包括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海馬士)、各類型一五五毫米砲彈、反裝甲系統、小型武器彈藥和四具衛星通訊天線,「這些天線在烏克蘭基建遭受攻擊的時刻將增強地面防禦能力」。

Read More

美:陸2030年恐擁千枚核彈

中央社∕華盛頓二十七日專電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今天公布任內首份國防戰略,點名中俄為美國安全帶來危險挑戰。報告指出,中國大規模擴大核武,目標在二0三0年前擁有至少一千枚核彈,其對台灣挑釁行徑也恐導致誤判。 新戰略表示,中共試圖重塑印太區域和國際體系,以使其符合自身利益和威權目標。不僅如此,新戰略說,北京對台灣日益挑釁的言論、日益脅迫的行為,不只破壞區域穩定,也恐導致誤判,威脅台海和平及穩定;中國類似破壞穩定行徑也出現在東海、南海及沿著「中印實際控制線」。

Read More

習新組外交團隊 外媒預料戰狼出動

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電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拔一些最忠誠也最好鬥的官員組成新的外交團隊,其中包括現任駐美大使秦剛以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預料這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的「戰狼外交」。 報導指出,現年五十六歲的秦剛自二0二一年七月起任中國駐美大使,此前秦剛未擔任過大使,也沒有做過任何與美國事務直接相關的職務。 秦剛在中共廿大晉身為中共中央委員,是明年出任中國外交部長的最熱門人選。他向以維護中國利益時經常發表銳利言辭聞名。 據華爾街日報看過的一份會議紀要副本,秦剛在今年稍早時一次與商界代表的聚會上,警告美國不得插手台灣議題,並重申習近平不承諾放棄武力統一的立場,以及美國正在走下坡而中國的全球實力正上升的看法。 王毅則在中共廿大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預料他將接替即將退休的楊潔篪,出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報導形容王毅曾被認為是彬彬有禮的外交官,不過在二0一三年出任外交部長後變得更加強硬,有時言辭尖銳。 報導指出,秦剛和王毅都是習近平主張強勢外交的主要代表人物,習的願景是讓中國崛起、不妥協,挑戰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隨著習近平獲得第三個任期並安排相關外交職位,多名專家認為,這表明中國仍會對美國採取對立立場,無懼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 據了解習近平指示的人士稱,習近平主張與西方國家打交道時要有鬥爭精神,並批評一些中國外交官「崇美」;習要求讓外交官員信奉咄咄逼人的「戰狼」精神。

Read More

美軍:未聞俄方決定使用核彈或髒彈跡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軍方一位高階官員昨天透露,美方沒有掌握跡象顯示俄羅斯已決定在烏克蘭使用核子、化學或生物武器,其中包括所謂的「髒彈」。另外,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昨天也與俄羅斯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通話,為五月以來的首次。 美國不具名的軍方官員表示:「烏克蘭人沒有製造髒彈,我們也沒掌握到跡象顯示俄國人已經決定使用核子、化學、生物武器。」對於這項評估是否包括髒彈?該官員回答:「是的。」 另外,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發言人巴特勒表示,密利昨天與吉拉西莫夫進行五月以來首次通話,兩人「談到令人關切的數項安全相關議題,並同意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密利昨天同時跟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通話,談到「俄羅斯目前無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並交換了兩人觀點與評估」。密利「重申對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支持」。

Read More

警告商船越界 南韓鳴槍 北韓發砲10枚回應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軍方因認為一艘北韓商船越過兩國有爭議的海上邊界,二十四日對該船鳴槍示警,北韓則在西岸外海發射十枚砲彈回應。專家認為,此事件可能是北韓故意所為,且在美國與陸俄交惡狀況下,不排除引發更多武力衝突。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表示,據信一艘北韓商船於昨天凌晨三時四十二分越過白翎島附近的北方限界線,但在南韓海軍鳴槍示警後已朝北方後退。 北韓人民軍則聲稱,幾分鐘後,一艘南韓軍艦侵入兩韓實際上的海上邊界,越過海界二點五至五公里,北韓人民軍向這艘軍艦發射十枚砲彈示警作為回應。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部發言人在聲明中說:「除了發射砲彈和跨境擴音器廣播之外,我們再次向在海上挑釁的敵人嚴厲示警。」 海上邊界被視為兩韓的軍事衝突熱點,南北韓多年來已在這個地點多次發生衝突。南韓世宗研究所北韓研究中心主任鄭成長分析,這次事件很有可能是北韓刻意引發北方限界線武力衝突,南韓軍方應做好準備,以防再次發生北韓軍在海上緩衝區進行砲擊等狀況發生。 梨花女子大學北韓學系教授朴元坤表示,北韓慣以造成極端衝突的狀況為自己爭取談判優勢,近期一連串武力示威很有可能是第七次核試驗,「類似二0一七年狀況,這次也可能在第七次核試後重啟對話」。

Read More

大陸二十大閉幕會議 胡錦濤被帶離會場格外突兀

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中共二十大二十二日舉行閉幕會議,坐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左側的前總書記胡錦濤,似乎在非自願的情況下,被工作人員攙扶提前出場。胡錦濤一度不願意起身,被工作人員直接兩手插入他腋下,將其「架著」攙扶起身離開會場,期間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冷眼旁觀,成為二十大閉幕最受國際矚目的一幕。 從畫面上看到,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先是走到胡錦濤的身旁,拿起胡錦濤的眼鏡,然後攙扶他的右手使勁,但胡縮了一下,堅持坐著不起身,之後工作人員乾脆兩手直接插入胡錦濤腋下,要將他「架著」攙扶起身,但胡錦濤還是坐在位子上不動。 只見胡錦濤伸出右手,想要拿取習近平左前方的文件,卻被習近平伸出右手壓住文件,工作人員也出手不讓胡取走。當胡錦濤被攙扶起身後,這時第二名工作人員上前協助拉開椅子,工作人員兩度拉著胡錦濤,想請他轉身離場,只見胡又轉身回來,似乎不願意離開。 這時年紀較長的第二名工作人員,迅速走到胡錦濤面前禮貌性地比出「請」的手勢,再加上年輕的工作人員施力下,胡錦濤才稍微邁開步子,離開前似乎想和習近平講兩句話。 在胡錦濤離場的過程當中,坐他左邊的栗戰書顯然看起來有些不知所措,還拿起紙巾擦汗,習近平更是全程冷眼旁觀,當胡離場時,左手刻意碰了習近平後背,講了幾句話之後,習只是接連點頭示意,隨口回了幾句話,依舊待在座位上,隨後胡錦濤又拍了一下李克強手臂,對方也只是點頭回應,接著就被帶離會場,離開鏡頭和與會者眼前。      

Read More

討論烏克蘭 美俄防長通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烏克蘭在對抗俄羅斯侵略取得進展之際,美國和俄羅斯國防部長昨天罕見通話。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談話的官方宣讀內容很少,美俄表示兩國防長討論的是烏克蘭。 莫斯科指出,「雙方討論國際安全主題,包括烏克蘭的局勢在內」。 華盛頓則表示,「因烏克蘭戰爭持續,國防部長奧斯汀強調保持溝通路線相當重要」。 自俄羅斯二月二十四日入侵烏克蘭以來,這是美俄防長第二度通話。兩人五月首次通話時,奧斯汀力促俄羅斯對烏克蘭「立即停火」。 當時俄軍撤離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攻擊行動,轉而在烏東頓巴斯和哈爾科夫等地區穩定取得進展並鞏固南方據點。時隔六個月,烏軍反攻有成,在南部斬獲更加明顯。

Read More

劉結一落選 國台辦高層將換血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年底將滿六十五歲的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未進入中共二十大中央委員會名單,外界預料這預示著國台辦領導層將換血;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及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也不在名單,預料港澳系統將有人事變動。 依照慣例,國台辦主任是二百多名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之一,但昨天閉幕的二十大公布的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名單中沒有劉結一。綜合各方分析,依照一般慣例正部級官員六十五歲退休,年底將六十五歲的劉結一這次未在中央委員名單,退休的可能性大,或退居二線。 除此之外,現任國台辦「一正三副」高層官員中,包括劉結一及三名副主任陳元豐、龍明彪、潘賢掌都未在二十大中央委員會名單。 曾任國台辦副主任、現為安徽省委書記的鄭柵潔這次則當選二十大中央委員會委員;另一名曾任國台辦副主任、現為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的裴金佳也當選新一屆中央委員。 而中共新一屆中央委員名單也沒有主管港澳事務的韓正,相信是因為他已年屆六十八歲而需退下火線。現年六十九歲的夏寶龍、六十八歲的駱惠寧都不在新一屆中央委員名單,預料港澳辦及中聯辦主責官員將換人。

Read More